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督师 >

第140部分

大明督师-第140部分

小说: 大明督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这个好消息我一定会宣布出去的。”老王喜滋滋的点头答应,这也是他承诺给投效人的,得到了吕汉强肯定的答复之后,这事情就算对大家有个交代了。

    “王大人切记,我们现在相比于东林,我们的势力还是太小,根基还是太浅,因此在我离京的时候,一定要低调一些,尽量不要与清流发生大的冲突。”

    在这一点上老王深以为然,没了吕汉强那天马行空的损招支撑,孤臣党面对引经据典能力超群的东林,在气势上还是要弱上三分的。

    而吕汉强的作用就在于此,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能第一时间在气势上打压住对手,掌握战斗的方向和主动权,这是没人能够比拟的。

    “可是,皇上那里。”老王就很担心,自己已经被皇上看重,万一皇上要挑起事端,那自己是应还是不应?

    吕汉强点点头,沉吟了一下之后道:“我们的真正靠山还是皇上吗,如果皇上挑起事端,我们还是要应的。”

    老王点点头:“但是,接下活计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分寸,与我们有利的,就全力以赴,如果对我们益处不大,那我们就可以做到适可而止,这一点我想王大人是能够掌握好的。”

    “这点请大人放心,这个尺度我会拿捏的好的。”

    吕汉强点点头,然后转身对站在后面阴影管理的王方道:“子谦这次留下,帮助你爹爹做些出谋划策的事情。”

    可能是情报工作阴暗的性子决定,也可能是这段时间激烈的争斗让王方成熟,总之原本一个激情四射的少年,这时候变得沉稳起来,还总是愿意站在阴暗一点的地方,也不多言,只是职业性的默默的观察所有的人。

    “是,先生。”王方答应一声之后就没了下文,老王对这个儿子言听计从,而这个儿子总是智计百出,有他帮衬着老王,吕汉强就多少放心了些。

    “商行这里就由方叔坐镇。”看看有点忐忑的老方,吕汉强笑着道:“商行基本已经走入正规,只要大政方针不变,我想以方叔的沉稳是能胜任这件事情的。”吕汉强鼓励着他:“这阶段我们的商行总体上就是要求稳,不要波动就好。”

    “谢谢大人信任,我会按照大人的规划走的,萧规曹随我还是能做到的。”老方站起来恭恭敬敬的施礼之后,接下了这个重任。

    能知道萧规曹随就好,这时候坐镇总部反倒不需要能力过强而愿意什么事情都做主的人,说不定他的一个什么幺蛾子出来,就可能将事情办砸,只要稳稳当当的等着自己回来就成。

    “但一定记住,无论王总办以什么借口,什么理由向商行提取银子,绝对不能答应,无论他以什么样的理由也绝对不能买卖他手中的股份,这关乎到我们商行的生死,在这一点上方叔千万千万谨记。”看看老方坚毅的表情,吕汉强一笑:“当然这事情你的做法就是拖,然后将这个事情告诉我,我会处理。”

    “是,大人。”

    “赵良赵总管。”

    “属下在。”赵良立刻站起来,等待吕汉强的安排。

    “既然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规,总部有方叔坐镇,你也就不要呆在京里,这次我去北方视事,那么你就去南方观察,一定要盯死南方的几十个通衢大邑的分支,那是我们将来财源的根本,至于人事变动,你是总管,你有这个权利,我也相信你的眼光。”

    “是大人,我一定尽全力施为。”

    “很好。”对赵良的能力吕汉强还是肯定的,对他杀伐果断的办事手段,还是欣赏的。

    “赵梓赵先生这次和我同行。”

    赵梓就微笑着点头,露出当然的表情。

    对赵梓的洞察力和他的能力,吕汉强还是表示认可的,有他在身边帮着自己,在陕西祸乱的局面里,也算有个臂助。

    除了这些安排,人手的确没有,现在吕汉强深深的为没有一大帮可用的人手感觉到头疼。

    “此去山陕危机重重,大人是不是带些家丁?”老王小声的提醒着:“那样就安全的多,同时也能在事情急迫时候给自己提供些安全。”

    吕汉强想了想,还是轻轻的摇头。

    家丁在大户人家不说,就是那些军中将官都极力供养,作为自己出战的主力,同时更是自己逃跑时候保命的本钱,这已经成为一种陋习,因为供养家丁亲兵是需要大量的银钱的,不但要给他们最好的装备,更要给他们足以为你卖命的工钱,在历史上,原先的辽东镇军官杜英奎,在普通士兵待遇只有一两五钱的时候,发给他的家丁亲兵的,却是一百两,这些钱的确给他买来了保命的死士,但却克扣了大量的军饷,让他手下其他的士兵几乎处于冻饿交加的地步,最后弄出哗变,结果让袁崇焕一刀就干净利索的给杀了。

    其实,家丁亲兵制度也是快速让大明军队没有战斗力的原因。普通士兵的钱粮都被你拿去养你亲近的家丁去了,那好吧,打仗的事情就你们去做吧,我们就没那义务了,我们还是看热闹跑路的干活吧,于是就出现了几万将士与几千敌人对阵,将军发一声喊,然后转头一看,自己身后的士兵已经掉头撒丫子了,那这仗还怎么打?没个打了。

    士兵不患贫而患不均,这是天下普世真理。

    同时,国朝还有一个限制吕汉强豢养家丁的规矩,那就是武将可以豢养家丁,都能入祖大寿那样,养上上万的家丁,但是文臣不行,一旦文臣豢养了超过二十的家丁,那就是僭越,那就会让皇上不安心,那你的死期基本就快到了。

    而吕汉强却恰恰的是个文臣,因此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武将豢养家丁亲兵而没自己什么事情了。

    再说了,自己家就那么几口人,娘也不让赵那么多人侍候,同时自己总目标是南逃,养那些家丁做什么?

    而现在需要往北走,这时候想养些家丁也来不及了,毕竟厮杀用的家丁不是你塞给他一把刀枪就可以的,那是需要训练的。

    不过老王说的对,自己最清楚现在山陕已经乱成了什么样子,自己就带着赵梓两个人去,那和肉包子去打狗没有半点区别,唯一区别的就是自己这个身材能让那些流民多分上一口肉汤。

    自己不能死,这是吕汉强一直告诫自己的,为了那身后的一个家,自己就绝对不能死,自己的安全第一,这是必须保证的。”这可怎么办呢?“吕汉强就非常的牙疼。

第211章 借兵(第二更啦)() 
吕汉强正痛苦的为自己的人身安全牙疼着,英国公世子,自己的狗腿小胖就那么得意的看着吕汉强,似乎有话,但表现出你求我啊,你求我啊犯贱的样子,这让吕汉强有种想上去掐死他的冲动。

    看着这两人倒驴不倒架子的眼神,赵梓就笑着站出来,趴在小胖子的耳朵边上笑呵呵的道:“世子,你看你姐夫即将赴险,难道你就想要你姐夫有个三长两短?到时候你姐姐那里你也交代不下去,不如你求求老国公,借三五百家丁使唤一下呗。”

    小胖子挖挖耳朵,将脑袋往边上扭了下,撇着嘴不屑的道:“按说呢,我姐夫有难,我这个做舅子的当然不能袖手不管,但是啊,我就一个姐姐,还没出阁,那谁是我姐夫啊?”然后就夸张的四处寻摸,但眼睛就不往吕汉强这里看。

    国公爱女,先皇后的义女,张子涵县主的心思大家都知道,吕汉强更知道,尤其有小胖子这个大喇叭,整天围着吕汉强在那姐夫长姐夫短的,几乎就将这事情嚷嚷的满世界都知道了,不过吕汉强还是跨不过现代人三妻四妾的抵触红线。同时,在他的心里,已经满满的塞着失而复得两小无猜的如雨,生怕伤了她的心,因此也不敢应承子涵的爱意,虽然娘已经吹完了如雨的风之后,又开始吹子涵的风,也不知道这老太太收了子涵什么好处。

    “不借就不借。”吕汉强当初还真就打着这小胖子的主意。

    英国公掌控京营,按照大明兵为将有,豢养家丁的习惯,在他手下最少有三千亲兵,成为一个营的级别,也就是家丁,要不也弹压不住这十几万京营兵痞,借上一二百真就就可以轻松应付沿途的危险了,因为有先例在那呢,洪承畴不过是一个督粮道,就带着二十家丁,一百胥吏,和二百夫子就解了韩城之围,而且还追杀王左桂、苗美率三万杆子几十里,斩首千余。这和洪承畴人品无关,而是跟那些杆子的素质有关,因为,那些有素质的驿卒没有失业已经成了皇上的家丁,同时后金还没入关兵困京畿,那些秦王士兵还没被沿途的官府饿的哗变,等他们都加入了流寇,那时候洪承畴也几乎是被人按着打。

    三百英国公家丁足够应付那些杆子了。

    吕汉强见小胖子夸张的四处张望,也就老脸通红的张不开嘴了,于是干咳一声,赌气的道:“沿途凶险我知道,我没有家丁我也知道,但我们有沿途几万武装皇家家丁,因此,我准备请皇上开恩,与我金牌特权,让我可以协调沿途驿卒保护,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吗。”

    此言一出,大家就都点头,一脸玩味,一脸幸灾乐祸的称是,当时小胖子的表情是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了。

    “那个姐夫,那个——”小胖子吭吭哧哧的开始往吕汉强身边凑,做欲言又止状。

    吕汉强就笑眯眯的道:“国公世子,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说,哪里有满大街叫人姐夫滴?很害羞滴。”

    “我掐死你。”小胖子就怒了,张牙舞爪的扑向了吕汉强,立刻惊的满堂的人员轰然四散奔逃。

    山陕还是要去的,兵还是要借的,自己已经想好了,这个京是一定要出的,不单单是为了赈济山陕,最主要的是给自己寻个外地的窝,既然能名正言顺的出去,那何乐不为呢?

    自己知道,就将在不久的将来,也就是今年的十月,女真鞑子就要兵临城下,那时候,无论是对外,还是朝堂,都将变成一个巨大的烂泥塘,在那段时间里,又有无数的官员被这烂泥塘淹没吞噬。

    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官,没兵权,没财权,根本就什么都做不了。而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却深得崇祯宠幸,最少外界是这么看的,到时候大乱一起,崇祯绝对第一个抓住自己顶缸,那时候自己将是怎么一个凄惨的状况?因此,自己不能再呆在这烂泥塘里,早早的脱身出去,还可能有什么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能做,至于家,自己绝对放心,因为城不会破,还有自己的孤臣党党徒照看,绝对没有半点问题。

    其实,吕汉强也想过这事情,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给崇祯和袁崇焕,但想想当初那个算命先生出身的毛文龙,就因为将这件事情上书了崇祯,还几次上书,最后连基本的日期都说了,结果的下场是什么?下场是被莫名其妙的袁崇焕,以莫名其妙的借口给砍了脑袋,结果矫诏杀大将的袁崇焕,最终还是让一心想要袁崇焕五年复辽的崇祯给背了书。

    而自己根本就没有毛文龙的战功地位,说出的话就更不可信,就那帮家伙,连山陕大旱三年里,都到了人相食的地步,不也是将脑袋插在裤裆里,高声歌颂天下太平吗?不还是加捐加赋往死里逼吗?要不是自己的报纸横空出世,就现在的赈济,还要等上一年多才有。而真要是自己将金军入关的消息说出来,那帮东林立刻就一个妖言惑众,将自己当劈柴在午门外烧了,想想我们的国人又一次战胜了妖孽,那是一件多么大快人心的事情啊。

    现在能信任自己话的人,也就是自己的一家人,子涵和如雨那是盲从,老娘那是对自己儿子天性的信任,小弟都不一定能信任自己,毕竟国朝三百年,还没有一次外敌打到帝都城下的时候呢。在大明,天子守国门,三个皇帝对外征战,一个被俘,一个受伤,就没有纳款投降的,这是一个对外强硬的朝代,是一个有血性的王朝,在大明人的意识里,外寇兵临城下,从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

    这就是吕汉强这个穿越人士的悲哀,明明知道事情会发生,却对此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悲哀。

    既然要走,就走的干脆点,但既然要干脆的走,那还是要谈谈条件滴。

    于是,吕汉强整理衣裳,带上王承恩给的牌子,再次上皇城请见。

第212章 困难() 
这次请见,没有让吕汉强等多久,只是一会的功夫,就有一个小太监飞跑出来给吕汉强带路,当然,这次吕汉强还是一个小小的银锞子塞了过去,换来的是小太监欢喜的殷勤。

    直接被领到御书房,崇祯和王承恩都在那里等着接见,可见崇祯希望吕汉强早点离朝是多么的迫切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