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大器宗 >

第262部分

大器宗-第262部分

小说: 大器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这总计六千七百六十三个道纹中。如果想要成为学徒、炼器师,最常用的五百六十个,是必须掌握的,再掌握八百零七个,便有希望炼制出珍品,再度晋阶,又要增加一千零三十三,合计两千四百个。

    达到这地步,便已经可以自如炼制九成五以上,绝大部分的真器了,堪为名师高手。

    所以普通的修士,参透这些,是非常有好处的,也完全足够夯实基础。

    不过,想要炼制真正的上品宝器、珍品宝器,那是非得下功夫掌握更多道纹不可的。

    李晚也打算因人而异,进行传授,这后篇,便是自己门下真传弟子独享的。

    无人知晓的是,李晚《器宗大典》里面,收录的所有道纹数量,包括常用与不常用的,生僻与熟悉的,简单与繁琐的……总共有近十二万之多!

    这其中,不乏“炁字纹”这样的强大道纹,也不乏类似“呉字纹”的,各修士自己开创的生僻道纹,异体纹,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历代以来,炼器师们都感觉大道至简,这些道纹的数量太多了,他也正打算趁着自己编纂典籍的机会,把那些基本上不会用到的无用道纹归纳、整理,若是能够以新的道纹把它们的归纳其中,那便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编辑整理出了道纹,也不能随便排布,还需要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排布,并且方便查阅才行。

    更需要对其以性质、功用,进行分类。

    这件事情,李晚当然不会自己一人蛮干,他招来自己门下的弟子门人,共乌宁、萧铁、莫言惜、黄珍、黎庸、易恒、穆山、风阳、陆逸、池东明、萧墨、萧晓琳、严方、尹龙生、林堂、方远、风恒言、刑青天、刑友天十九人。

    “东主,不知今日召我们来此何事?”乌宁略带着一丝好奇,向李晚发问。

    李晚对众人说道:“我已经整理出六千七百六十三个常用道纹,并按其内在规律,归纳了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星、八卦、九宫诸道,你们给我把所有道纹一一对应,填入其中。”

    “我们也来编纂?”

    众人已经知道李晚最近在忙碌的事情,但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参与其中。

    乌宁等人不自信道:“我们……我们行吗?”

    李晚微微一笑:“你们不用担心,这些很简单的。你们要做的事情,也只是归纳整理而已,其他的,我已经完成。”

    听到李晚这么说,众人才生起几分自信,连忙谢过李晚看重,然后便依命行事。

    结果接手之后,他们才发现,各道纹果真已经有了李晚的注释,这编纂过程,更加是他们趁机学习的机会,不由得都大喜。

    这件事情果真不难,十九人,每人分摊一下,也就是三百来个,结果,只花了半个月不到就完成。

    乌宁代表铜山作场和记名弟子两方的众同门,把编订的初版交给李晚审阅。

    乌宁奉上了初版之后,带着几分忐忑,对李晚说道:“我等学识浅薄,若有谬误之处,还请东主海涵。”

    李晚笑道:“无妨,我会看过之后再发出的,你们此次参与编纂的最大任务,也是替我分担一些繁琐细致的琐碎之事,准确和权威方面,自有我保证。”

    典籍这种东西,一字存疑,满篇尽毁,不过李晚自有诸多器道高手知识经验,花了半个月的时间逐一校正,也顺利把它审阅完毕。

    不但如此,每个人的谬误之处,还被他细心地挑拣出来,发回给众人参详。

    短短一个月不到,整篇《道纹录》,就大致完成了,李晚把它交给众门人反复核查,并又发出前、中两篇,给各方的大师们参阅。

    到了他如今的地位,已经无需担心别人篡夺成果了,别的宗门和大师门下,也各有自己的传承,无法轻易改弦更张。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李晚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身份地位和实力,如果没有,光靠公众舆论和大势的支持,也只是空中楼阁。

    大致完成《道纹录》后,李晚又再继续进行《法印新编》和《百宝谱》的编纂。

    这些更加容易,因为他在这几年间,早已经整理不少了,此时所做的,不过是回顾总结而已。

    各种法印的组成、运用,经典的法宝图谱,样例解析……俱都是些繁琐而又细致的活计。

    依旧是自己把它们从《器宗大典》里面挑拣出来,命门人整理。

    只不过,这一次便可以看出李晚的偏心了。

    众人当中,全都能够参与前、中两篇的编纂,但是《法印新编》和《百宝谱》两部典籍的后篇,只有刑青天、刑友天能够接触。

    众人失落之余,也已经若有所悟。

    这刑家兄弟,怕就是师尊心目中的真传弟子人选了,自己若想要超越他们,非得更加勤恳不行。

    ……

    日子一天天过去。

    天南器道关注李晚的道场建设之余,也时不时打探他的进度,结果却惊讶地发现,小半年不到,就已经完成大半了。

    “这实在太快了,李大师,当真是能人之所不能啊!”

    “这东西,他怕是也准备了很久吧,更有可能是古人秘传?”

    “是不是前人心血,我不知道,但是李道友能够把它拿出来与大家共享,还是值得钦佩的,这是我天南器道之幸啊!”

    见到李晚这样,众人虽然心中多有猜测,但却无一例外,纷纷表示称颂。

    有人阅读过三部典籍的前、中篇之后,发现前篇倒也罢了,就是中篇,对他们这些名师、大师们,都有所启发。

    一时之间,整个天南器道,也掀起了借鉴和议论李晚所编纂典籍的热潮。

    众人对李晚从何处得到这些典籍的说法众说纷纭,不过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李晚几年前前往中州,着实得到了不少的收获。

    李晚也乐得由他们去猜测。

    游历中州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他的护身符,谁也不知道,他在那次游历中结识了什么前辈高人,获得了什么神功秘籍,更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依仗和靠山。

    这些被天南各方大师们借鉴的东西,也成为了沟通的桥梁,使得李晚的人面更广,自然,从中学到东西的大师们,也需要投桃报李,纷纷交换了一些自己压箱底的宝贝法门或者宝材回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一章 道场开张() 
其实,只需准备好三部典籍各自的前篇,就已经足够广收门徒了。

    当今的修士,还是非常珍惜修炼上进机会的,甚至都不需要李晚自己出面,只需要提供典籍,就可以吸引到众多的修士前来加入。

    他们会自己自学成才,成才了的,就是师门恩典,不换恩情;

    成不了才的,也是自己驽钝,怨不得人。

    当初李晚在正气门,也是从杂役小厮身份做起的,每日洒扫庭院,劈柴担水,执役之余零散学一些修炼功法,硬是成为记名弟子当中的佼佼者。

    对一些家贫的寒门弟子,道场也可以照顾其起居生活,或者给予进入炼器作场打下手的执役机会,如若能够脱颖而出,还有奖励。

    李晚此时回想起过去的经历,倒也领悟到,这些规矩,倒不全然是为了节约成本,更多的,恐怕还是为了磨砺弟子们的心性,使其知晓道途艰难!

    良才美质,自然要从磨砺中来。

    在李晚准备道场开张之余,又一个好消息从玉蟾宫那边传来,萧清宁与林静姝双双结丹成功。

    “都成功了!”

    当李晚得知这个消息,不禁心中暗暗叫了个好。

    两女结丹,是李晚所愿,也是安享长生逍遥的前提,不过就是这两枚的混元龙虎丹,也花去他这些年来积攒下的家财,足足有六亿八千万之多,花费实在惊人。

    如今只服了一枚混元龙虎丹便就成了,倒省去了今后的诸多麻烦。

    由于两女还要留在玉蟾宫修炼,等待一段时日之后,真丹稳固再回,李晚也去信告慰,叫她们好好安心修炼。

    他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了即将开张的道场中。

    此时。道场已经建好,供应弟子起居生活和修炼的一应物资,也陆续就位。

    只见气势恢宏的临山院群,自半山腰处的广场起,前临栈道,后通涧谷,环山而建的,是可以容纳数千人的修身精舍,错落有致,另一侧。则是专供场中弟子上工和修炼的炼器作场。

    这座道场,招收的弟子以凡人少年为主,拥有进入炼器作场的资格之前,大多都和宗门大派无异,但是修炼期间,也会加授器道知识,倘若有能够脱颖而出的,便赏赐五行灵炁,辅助开辟灵田。

    如果是进入道场之前就已经炼气。甚至筑基的,便赏赐相应价值的另外东西。

    多数规矩都与其他宗门的道场相似。

    ……

    “王师兄,你真的决定了吗?”

    这一年年初,飞仙宫中。一名王姓弟子到自己所在的外院总堂交还牒牌,勾销籍册,出来之后,便见到了几名要好的朋友前来送别。

    一名青衣负剑的弟子带着不舍。怅然问道。

    王姓修士苦笑一声:“牒牌都交还了,难道还会是儿戏吗?”

    青衣弟子犹豫道:“可是……”

    “哎,师兄。别再说了,人各有志,王师兄是真的下定决心了。”另一名师兄弟拍了拍说话那人的肩膀,苦笑道,“我们同门一场,应该理解他,祝他一切顺利才对。”

    王姓修士点点头,眼中也流露出一丝不舍,但想起自己多年来的经历,以及最近听到的一些传闻,又不由得变作坚毅执着。

    “我算是明白了,十年炼气,无所寸进,是真的五行不足,全无天资啊,倘若我豪门出身,倒也还有几分可能,凭借各种天材地宝得以修炼,但就算这样,最后的成就也有限,何必强求呢?”

    王姓修士半是不甘,半是无奈,说道。

    “时光匆匆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实在没有意思,还真不如去铜山那边碰碰运气。”

    另外一名修士沉吟道:“王师兄,你这么说,其实也不无道理,师弟我虽然不舍得你离开,但还是要举双手支持你的。”

    这名说话的修士,似是比他年轻几岁,但却已经拥有炼气后期,接近筑基的修为了。

    最开始说话那人无奈摇头。他与这王姓修士是同一届进入外院的,也是出自于同一个记名弟子道场,从小到大近三十年的交情,不亚于手足兄弟,虽然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所言有理,但还是深深遗憾。

    王姓修士强颜欢笑道:“别想太多了,我去投李氏道场,是一件好事,应该高兴才对!说不定哪一天,我就成为炼器师了,未必比你们混得差!”

    众人听到,不禁苦笑道:“那到时候,可别忘了师兄弟们,要给我们好好炼制几件上好的法宝呀!”

    王姓修士笑道:“那是当然。”

    有人道:“太远的事情不说,王师兄要下山了,我们找个地方,好好痛饮一场,不醉不归!以后很难有聚在一起饮酒的机会了……”

    青衣弟子听到这话,终于也敛起怅然之色,勉强笑道:“好,不醉不归!”

    这王姓修士,是在听说李晚的事迹,以及铜山那边的李氏道场开张的消息之后,下定决心的,像他这般侥幸成为炼气修士的人,修炼了许久,还是前期的修为,几乎已经可以断定,天资不足,在法道一途完全没有前途。

    这一日,王姓修士与众同门肆意痛饮,大醉一场,然后便义无反顾地离开山门,投奔李氏道场。

    ……

    另外一边的清瑶宫,也有身份处境与王姓修士相似的韩姓修士,独自一人提着长剑,下得山门来。

    他回头望了隐没在雾霾中的山门群峰一眼,喃喃自语道:“别了……”

    像他这样的人,确定没有前途之后,有几个去处。

    第一个去处,自然就是留任宗门,做一名庶务执事,从此之后,便不再是弟子身份,而是为宗门之中庞大数量的,为弟子服务的执事。

    这一去处是最为方便的转变,也是许多不舍离开之人唯一的选择,但却冗员繁多,竞争激烈,不是人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

    再说,身为一下从天子骄子的弟子,变成为别人服务的执事了,心中失落是在所难免的,多半是留个修真问道的念想而已,也实在难以说得上好。

    第二个去处,是回到凡俗世间,做一位富家翁,或者投效朝廷,建功立业。

    然而不论是在朝野还是江湖,宗门对这些外放弟子的监管都非常严密,绝不允许运用玄门手段为非作歹,真要论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