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冲突与变数 >

第5部分

冲突与变数-第5部分

小说: 冲突与变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砺燮鸬恪H绱艘岳矗热恢屑浣撞阏飧錾缁崃α康慕缍ū曜家丫辉偈谴骋庖迳系纳柿弦辉郏踔敛辉偈蔷靡辉郏兔挥斜匾匀谎叵幸辉凵逝ê竦摹爸胁钡某坪簟!爸屑洹闭飧雒圃诤迳细泳哂械院桶菪裕庖哺臃稀癿iddle class”中“middle”的原意。    
    而且,在当前大力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阶段,要使“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参见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版。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仍然使用“中产”阶层的称呼,无疑强调了生产资料在社会分层中的突出作用,使在生产资料占有程度上存在差异的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得以凸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一部分:导论对其他一些概念的考察(1)

    除了中间阶层、中产阶层、中间阶级、中产阶级这四种用法的混淆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指向类似的概念需要澄清。    
    1中等收入者、较富裕群体、后小康一代等    
    “中等收入者”这个概念来自“十六大”报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参见中共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之后,许多媒体在使用中将“中等收入者”群体等同于中间阶层。“中等收入者”强调了经济收入水平,这是界定中间阶层的重要指标,甚至是最重要、最基础性的指标。而且,相对于中间阶级、中产阶层和中产阶级的用法,“中等收入者”淡化了阶级斗争色彩,而且也不再强调阶层划分的生产资料标准,成为一个指向明确、判断简单的界定方式。    
    我们也要看到,“中等收入者”只包含一个阶层划分指标,而且这个指标明确限定为经济收入(甚至没有包括财产),并不能涵盖当前社会科学分析中对中间阶层的共识,与人们在日常中对中间阶层的理解也不完全相符。所以,“中等收入者”的提法体现了对减少收入差距、缓解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指导原则;同时,“中等收入者”并不能与社会科学分析中的中间阶层概念等同,舆论、媒体宣传中的用法毕竟和学术研究不同。    
    另外,还出现了一些与“中等收入者”类似的概念,如“较富裕群体”等,也不能替代规范研究意义上的中间阶层概念。而相应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有的人用“新小康一代”来指代生活水平已经超越通常小康层次的社会群体,这个说法同样不能等同于中间阶层。    
    2白领阶层    
    “白领”是相对于“蓝领”而言的,是一种从所从事的具体职业来界定社会分层的方式。“蓝领”指代传统的产业工人,而“白领”主要指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米尔斯直接用白领的概念来分析美国的中间阶层,并对其20世纪50年代白领所包含的职业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政府管理人员、大公司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医生、律师、知识分子、市场销售人员、文秘人员等。参见〔美〕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白领的职业构成也越来越丰富。    
    白领是个内涵相对丰富的概念,除了职业种类之外,还包含了共识性的其他社会特征,无论在学术上还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都很高。比如,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有研究者对白领提出了“三高”标准:较高学历、较高收入和较高职位,认为他们是指那些正从事着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热门职业、具有高学历、有着较高收入的青年群体。郗杰英:《解读新白领》,载《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6期。另一项社会调查将白领界定为在“三高”(高学历、高收入及较高职位)标准中符合其中二项条件、年龄介于20~39岁、从事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杨雄:《上海“白领”青年职业生活调查》,载《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    
    然而,按照通常的理解,白领属于中间阶层的新生力量,相对于传统的小资产者和小农场主等“老”中间阶层,可以被称为“新”中间阶层。所以,即使传统中间阶层在总体趋势上不断衰落,白领群体不断壮大,白领也只是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与完整意义的中间阶层相等同。而且,在舆论的理解中,通常把白领局限于企业领域中的新兴职业群体。    
    3BOBO(波波),小资,IF等    
    一些时尚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经常炒作一些与生活格调、消费方式、甚至做派打扮相关的概念,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将其对象等同于中间阶层。    
    比如BOBO(波波),来源于两个词汇的组合,即Bourgeois(布尔乔亚),主要意指中产阶级;和Bohemia(波希米亚),意指生活方式随意,甚至不羁的文化群体。有人对BOBO做出这样的描述:“BOBO族的精神精髓在于追逐财富,并以财富换取个人生活的最大自由。BOBO族一般拥有高学历、高收入,是现代新经济社会的精英。他们认为钱是挣不完的,足够生活享受就行了。他们花钱、享乐随意而自信、从容、有个性,追逐名牌,在乎名牌的质感,喜好出游、健身、美容、斗牌、陶艺等各种时尚。”总之,BOBO就是“有钱有闲享受生活”的人。“小资”与BOBO类似,但被认为是BOBO的初级形式,因为BOBO比小资“有更好的收入,花起钱来更随意、自信”。    
    后来,又有人宣称“BOBO走了,IF来了”。IF(International Freeman)意为国际自由人,指那些“经常乘坐飞机在世界范围内出差、居住和旅游度假”的一群人。据称,要想成为IF,“除英语、诚信等基本技能和素质外,还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专业特长,以及积极上进的精神。”这样,IF比起BOBO、小资来,好像少了些矫情,多了些敬业。    
    无论对于这些时尚概念如何挖空心思进行描述,它们都主要注重一些外在的生活方式,指代对象模糊、多变,并不能作为严谨的社会科学术语来对待。


第一部分:导论对其他一些概念的考察(2)

    综上所述,在构建和谐社与社会分化的双重背景下,中间阶层虽然有指向类似的各种名称,但只有“中间阶层”这个概念能够比较适当地表述这一新生社会构成。相对于“阶层”的用法,“阶级”保留了浓厚的传统阶级斗争色彩,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目标共识的形成;而“群体”又回避了社会分化的客观现实,否认了和谐社会的动态历史过程性。“中产”仅仅强调了生产资料占有上的社会分层功能,没有反映中间阶层多元综合的“中间”性特征,不利于发挥同样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各阶层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其他一些概念,从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角度看,要么概括不全面,要么指向模糊,不能替代中间阶层这一规范的概念。    
    第三节中间阶层的界定〖1〗一中间阶层的“老”与“新”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同中间阶层有“新”、“老”之分。    
    马克思的论著里将中间阶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小企业主、个体手工业者、小农场主(自耕农)等组成的小资产阶级;另一部分由经济地位相对独立的律师、医生等所组成的专业技术阶层,或资产阶级的服务阶层,两者共同构成介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过渡中间层。随着小资产阶级逐渐衰落,而专业技术阶层逐渐壮大,马克思开始关注专业技术阶层这一新兴阶层,而将原来的小资产阶级称作“老中间阶层”。米尔斯也在其关于中间阶层的专著中使用了这种称呼,并对新中间阶层从职业上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包括政府管理人员、大公司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医生、律师、知识分子、市场销售人员、文秘人员等。参见〔美〕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随着职业构成越来越复杂,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致,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可以划归为新中间阶层的职业群体也会越来越多。    
    在西方,中间阶层的“新”与“老”确有所指。老中间阶层自古有之,而新中间阶层则是在当代社会职业分工不断细化中逐渐形成的。而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新、老中间阶层在出现与发育的时间上并没有明显先后之分,不能说一个比另外一个更“老”或更“新”一些。二十多年前,随着计划体制的消解,作为改革开放产物的个体工商户(“老”中间阶层的萌芽)和新兴白领职业(“新”中间阶层的萌芽)同时开始涌现。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新中间阶层比老中间阶层出现更早。比如,将时间上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三十年间,各种形式的“老”中间阶层被消灭,而广大具有“干部”身份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与“新”中间阶层有类似之处。    
    可以看出,中间阶层的“新”与“老”的划分实际上是一种职业界定方式。


第一部分:导论“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1)

    对所属阶层主观界定的根据是被研究对象的自我认同,而客观界定则是按照研究者预先设定的客观指标来衡量。    
    主观界定充分照顾到了被研究对象的观念与感受。正如英克尔斯在研究现代化时所强调的,现代化不可忽略的是“人的现代化”,人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具备了一些基本特征,才可以确认社会的现代化。参见〔美〕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然而,如果采用主观的认定标准,则会带来被研究者在自我判断上的随意性,被研究对象相互之间,以及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在理解上的分歧。有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主观认定和客观认定的结果往往不太一致,一般会出现自我评价高于客观评价的现象。比如,美国《财富》杂志在1940年进行的调查中,给出“上层阶级、中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三个备选答案,80%的美国人选择自己为中间阶层,这个结果成为许多人欢呼美国已经“中间阶级化”的直接证据。但后来阶层分析学者理查德·森斯特的研究却表明:美国人不喜欢“下层阶级”这个称呼,所以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中层阶级,即使那些数量庞大的蓝领工人也是如此。转引自〔美〕吉尔伯特:《美国的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0~303页。中间阶层作为一个新生的现象和概念,学者们在如何界定时都争论不休,一般民众更难有清晰的标准。客观界定虽然忽略了被研究对象的个人观念和感受,但操作简单、明确,可以通过显而易见的职业、收入等指标界定中间阶层。因此,依据客观指标特征来界定中间阶层成为研究中的主要方式,而主观界定常常作为一种补充。    
    在具体使用客观指标的时候,学者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偏好、研究角度和条件来选择使用一种指标,或几个指标的组合。如果选择指标组合,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往往有主次之分;其次,指标之间往往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或多或少的相关性,甚至有时这种相关性很高。    
    三新马克思主义与新韦伯主义的分歧    
    新马克思主义的中间阶层理论相对于传统马克思主义要灵活、精致得多。如美国学者赖特的“矛盾阶级地位”理论,在剥削与阶级的关系问题上,他仍然认为财产的不平等是剥削存在及阶级划分的基础。同时,他赋予财产更加宽泛和新颖的概念,认为不平等分配的财产不仅指生产资料财产,它还包括劳动力财产、组织财产和技能财产。拥有生产资料财产的是资本家、小雇主和自雇小业主,拥有劳动力财产的是工人阶级,而另外两种财产的拥有者则是从事管理和技术职业的中间阶层。这些中间阶层受拥有生产资料财产的资本家的剥削,同时依靠所拥有的管理财产和技术财产剥削他人。这样,中间阶层处于剥削与被剥削的双重矛盾地位中。Eric Wright: Class ; Crisis and the States; London: New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