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后妃当国 --帝制中国的至尊红颜 >

第23部分

后妃当国 --帝制中国的至尊红颜-第23部分

小说: 后妃当国 --帝制中国的至尊红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温要挟朝廷除去殷浩以后,更是权势日盛。 

    永和十年(354年),桓温北伐前秦。他兵分水陆两路,曾攻入关中,转战灞上(今西安东),威震三辅地区。桓温的北伐,真实用意在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威服朝廷中的对手,而根本无意灭掉前秦,所以根本不想进攻长安(今西安),结果因前秦“坚壁清野”,大军粮草匮乏,不得不退兵。到永和十二年(356年),他从江陵(今湖北江陵)出兵,再次北伐,收复了洛阳。桓温上表请东晋朝廷迁都,但朝廷上下安于现状,偏安江东,无意北归,世家大族又怕被桓温左右,都纷纷反对。不久,洛阳被前燕慕容氏攻占。此次北伐仍是终无成效。但桓温两次用兵,远胜于殷浩等人的惨败,这不仅增长了他的信心,更使他的野心膨胀。东晋朝廷也已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桓温的压力。 

    临朝称制的皇太后褚蒜子,也是左右为难。她不仅要遭受桓温嚣张气焰的熏烤,而且还要处处受到朝廷辅政大臣的支配。十几年来,褚蒜子越来越感受到生活的沉重。终于盼到升平元年(357年),14岁的儿子穆帝始加元服。按时俗,就算成人了,她立即归政,令穆帝亲临国政,决断万机。褚蒜子终于离开了垂着白纱帷帐的太极殿,回到了崇德宫。为了郑重其事,表示对朝廷有所交代,她又亲自手诏群臣。诏文说:“当年皇帝冲幼,事有无奈,我受众卿之请,暂代临朝。十几年来,仰赖众志成城,使王室不坏。现在皇帝既已成年,我理当还政。但四海未一,江山板荡,中原遭五胡凭凌,豺狼当路,费役日兴,百姓困苦,还望众卿一如既往,竭尽忠心,辅翼幼主,匡救不逮。未亡人(褚蒜子自称)永归别宫,以终余年。” 

    褚蒜子退居后宫,自享清静。说起来,这大概还略胜于受人摆布的临朝生涯。然而,天不遂人之愿,这种貌似清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升平五年(361年)五月,19岁的穆帝死于宫中显阳殿。因为无子承嗣皇位,朝廷又搬出了褚蒜子,让她下令,选立了琅玡王司马丕,是为东晋哀帝。他的弟弟东海王司马奕改封为琅玡王。桓温被封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但朝廷最终不敢让桓温入朝。东晋陶女佣 

    哀帝因为笃信方士之言,饵食长生不老药,渐渐发展到“断谷”(绝食)的程度。到兴宁二年(364年)春天,他已经无法亲理政事。褚蒜子第二次被请出临朝摄政。此刻,桓温的权势急剧上升,他又一次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请求北伐。哀帝却因食丹药毒发,于兴宁三年(365年)二月死于太极殿西堂,终年25岁。桓温的北伐因哀帝的死也告停止。 

    哀帝死后,褚蒜子下诏迎立了司马奕,是为晋废帝(海西公)。 

    东晋王室遭遇两个短命的皇帝,把褚蒜子再一次从后宫推上了前朝,所谓“及哀帝、海西公(即废帝)之世,太后复临朝称制”。但是,随着桓温权威和野心的进一步增长,临朝的褚蒜子越来越感觉到身不由己,越来越成为受其操纵的当权者。 

心如刀割的未亡人

    晋废帝时,门阀政治的土壤已将桓温这棵大树培育得枝繁叶茂。桓温野心勃勃,踌躇满志,渐渐地,竟然动了篡位之心。桓温曾说过一句大为有名的话:“大丈夫纵然不能流芳后世,也应当遗臭万年!岂可人生一世,平平碌碌!”可谓明证。 
    桓温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声望,于太和四年(369年)再次率兵北伐。但这次北伐运气不佳,他在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被前燕击败,只得后退。经此一败,桓温反落得声威顿减,名誉扫地。为了扳回面子,确保自己的权威,他竟然想到废掉皇帝、另立新君的手段。主意一定,桓温便与参军郗超密谋策划。但是,皇帝平日倒也谨慎,并无恶行,若径直靠武力擅行废立,势必招至天下非议。桓温考虑到,宫门九重,外人对皇帝隐私尤其是私生活真假莫辨,不如从这里下手做点文章。于是,桓温诬称:“皇帝当年做琅玡王时,就患阳痿,不能生育。他嬖宠相龙、计好、朱灵宝等人,参侍内寝,竟与他的妃子田氏、孟氏生了三个儿子。听说那年长者还要立为储君,这不是倾移晋朝皇家基业吗?”然后,桓温秘密派人将这番话在民间传播。人们不知虚实,一时之间谣言四起,皇帝的隐私成为建康百姓聚会闲聊的话题。以皇帝的私生活和外人不能洞悉的内廷隐私来设计发动皇帝的废立,桓温也真是将政治斗争的把戏玩出了花样。 

    民间的议论对于东晋朝廷的政治态势带来了影响。很快,朝野上下就对当今皇帝的隐私议论纷纷了。桓温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他急不可待地从镇所直奔建康,并上奏皇太后,请废黜当今皇帝司马奕,另立会稽王司马昱为新君,把早已按褚蒜子口吻写好的诏草也呈上。正在宫中佛屋中烧香的褚蒜子接到奏章,便起身向佛屋外走去。当走到门槛处,她已浏览了数行,只见上写着:“王室艰难,穆、哀短寿,国嗣不育,储宫靡立。琅玡王(废帝)司马奕亲则母弟,故令承大统,然其昏浊溃乱,动违礼度。所生三个孽种,不知究竟是谁人之子。人伦道丧,丑声遐布……”褚蒜子心里已明白几分,这是桓温要借自己之手行废立之事。但她面对此情此景无可奈何,只自言自语地说:“我本来就对此疑惑。”但不知她的疑惑是指废帝的隐私还是桓温的野心。接着,她又观览桓温的奏章:“司马奕既不可以奉守社稷,敬承宗庙,那几位孽种也已成人,尚欲立为皇储、封为藩王,实是诬罔祖宗,亵渎神灵,是可忍,孰不可忍!”褚蒜子只读了一半,便不忍再看下去,满脸的悲伤与无奈。桓温的意图明明白白,毫无遮掩,褚蒜子只得让人拿来笔墨,按照桓温草拟诏令的口气批道: 

    未亡人(褚蒜子自称)不幸,又遭此忧患,感念存没,心如刀割。社稷大计,岂可儿戏,当此情景,怎可心软!桓温所奏,宜即敕准。临纸悲塞,如何可言。 

    桓温本来对皇太后褚氏会不会合作颇有些担心,在宫外候旨时,竟掩饰不住内心的惊慌,额头上冒出了汗珠。褚蒜子的批诏传出,桓温才长长地吐了口气,心中大喜。 

    第二天,桓温召集百官到太极殿,拿着皇太后的诏书,宣布废司马奕为东海王,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事后,桓温又想把司马奕废为庶人,褚蒜子实在于心不忍,便下诏劝止,于是改封司马奕为海西公。这就是晋废帝被称为海西公的由来。 

    桓温一手操纵另立简文帝后,褚蒜子被尊为崇德太后。 

    简文帝是东晋元帝的儿子,按辈分还是康帝的皇叔。简文帝辅政多年,颇有政治经验,褚蒜子终于又一次结束了临朝听政,回到了崇德宫,继续焚香礼佛,善修正果。 

谢安操纵的崇德后

    简文帝即位以后,惧怕遭到海西公同样的下场,便逢事拱手,沉默寡言,全凭桓温定夺,他曾泪流满面地吟咏庾阐的一句诗:“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这种忧惧紧张的皇帝生涯不到两年,简文帝便一命归西了。 
    谢安像简文帝的死,再一次戏剧性地把年近半百的褚蒜子推到了临朝称制的位置上。 

    桓温本来以为简文帝会禅位给他,谁知,朝廷又搬出了崇德太后褚蒜子,以她的名义,立简文帝三子年方11岁的司马昌明即位,是为晋孝武帝,只令桓温入朝居摄,辅弼幼主。桓温对此十分愤怒,他谢辞入朝,以大司马身份镇于姑孰。 

    宁康元年(373年)七月,桓温病死,其弟桓冲代他镇守姑孰。出身于陈郡谢氏的宰相谢安提出:“天子幼冲,元辅新丧,应请崇德太后临朝。”同僚王彪之认为:“前世天子幼在襁褓,皇太后因母子一体,可以临朝,不过太后却不可决事,凡事皆须顾问大臣。但现在皇上已经10岁,转眼就可以加冠成人,崇德太后虽然数度临朝,但与皇上是叔嫂名分,若令其临朝,恐有碍于圣德光大。您一定要她临朝,我也没有办法,只是怕有失大体。”谢安听了,只微微一笑,并不放在心上。原来,谢安自有打算。他担心桓冲继桓温之后东山再起,所以有心遏制其发展。若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让褚太后临朝称制,自己专于献替裁决,独揽大权。因此,谢安率朝廷众臣启奏皇太后褚氏,请她以社稷为重,再次抚综万机,厘和政道,以慰祖宗,以安兆庶。这年八月间,褚蒜子又一次临朝摄政。显然,她这次临朝,又是朝廷上士族门阀权力斗争的结果,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操纵者而已。 

    这次临朝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宁康二年(374年)四月,褚蒜子特降恩诏,对三吴及会稽一带旱涝灾区,减免半年到一年的租布,并令地方赈贷济民。这也许可以说明,褚蒜子尚怀体恤天下之心。但是,她的这种恩典,老百姓能否得到实惠就很难说了。 

    太元元年(376年)的新春佳节,年满14岁的孝武帝加元服,褚蒜子正式下诏,归政皇帝。从这一年开始,地震、暴风、雨雹接连不断。但退回后宫的褚蒜子似乎对这些已经不再关注了。她又一次复称崇德太后,想要颐养天年。也许有人会说,褚蒜子是个不贪恋权位的太后。她两次主动归政皇帝,在历史上确属罕见,但其中的苦衷显然又是不待明言的。 

    太元八年(383年),东晋在谢安的主持下,同前秦苻坚的九十万大军决战,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辉煌胜利,并乘胜北伐,收复了洛阳等地。次年六月,褚蒜子在宫中死去,终年61岁。四十余年寡居的寂寞、苦闷,几番临朝的浮沉与饱受操纵的难言之隐,一切一切都化为了昨日云烟,无声无息地随风逝去了。 

    然而,东晋朝廷上士族门阀之间的斗争并未有片刻停息。淝水之战后,谢安遭到排挤,于太元十年(385年)病死,终年66岁,谥号“文靖”。继之执掌朝政的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专事聚敛,大肆搜刮,激发了孙恩、卢循领导的大起义,桓温的儿子桓玄乘机而起,发动叛乱。东晋政权左右交困,遂如夕阳西下,奄奄一息。可以说,士族门阀政治不仅决定了褚蒜子一生的活动,而且也最终葬送了东晋政权。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