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势中原 >

第50部分

大势中原-第50部分

小说: 大势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杀后即北窜。 37年1月1日,我以有生力量沿铁路
      向古城方向追剿,沿途击溃匪之掩护部队,战斗遂告终
      止。当空军受命以全力支援确山守备部队20D之战斗
      时,即作如下之准备:
          a令驻汉口基地之全部P—51到机与B—25机一律
      整备完妥,准备作战。
          b调徐州之B-25机二架返汉,并利用返汉之便
      轰炸确山附近匪军。
          调徐州第3大队一个中队兵力来汉增防。
          d整备 B-25一架,C-47两架作夜问之出动。
          e整备C-46机空投粮弹。
          我陆军20D守备确山,经四昼夜之苦战奋斗,全
      军部队亘全战之,经过昼夜派机前往侦察及对匪之攻击
      重点兵力、昼间潜伏之村落、司令部驻地等射击轰炸及
      投送粮弹,计是役昼间出动作战飞机B—25机15架
      次,P…51机74架次,夜间出动C-47机五架次,基
      于29日夜之战斗经验,30、31两夜全夜在确山上空支
      援20D之战斗,又出动C-46运输机13架次,投送
      弹药39876公斤。是役消耗炸弹约23200磅,子弹
      54830发,汽油 2384O加仑。总计全战果,毙伤匪2万
      余「显然夸大。倘如此,无异“全歼”有余,但“余”出部
      分又该从哪个“账本”上拨来呢?——引者注」;牛马约
      500头;俘匪300余(内救出第3师被俘士兵26O
      名)。夺获轻机枪五挺,步、骑枪66支,冲锋枪5支
      [“5+66+5=76”。“夺获”枪支 76,“俘匪”3O0余,这与。毙
      伤2万余”相差天壤,实在难以自圆其说。——引者注」
      其它战利品无算。
    从客观角度严格地说,由于缺乏战场统一指挥,以及因侦察工作疏漏造成主攻
目标选择不当,给敌留下了可以控制东、西、北三关的城南高地,致使确山没有最
后拿下,平汉战役最后一段未达预期目标,令人扼腕遗憾。但从整个战略上来讲,
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予敌以重创,并于确山城下胜利会师,则为日后为三军
逐鹿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无可非议。
    电话终于给白崇禧带来了好消息:确山守卫战已获“全胜”。
    白崇禧没有振奋,脸色依然铁青。作为总指挥,他太明白此“全胜”的真正内
涵了。守住了一个摇摇晃晃的确山城,却让蒋介石把围剿大别山的兵力调得七零八
落,打乱了清剿的整个部署。且陈赓、陈毅与大别山的刘邓互为策应,以后的“窜
扰”必增无减。清剿大别山的部署无法真正实现,他这个“剿匪”总司令如何收场?
越想越气,白崇禧再也无法克制:“第一线指挥官指挥不了第一线的部队,说来就
来,说走就走,这打的是什么仗?‘全胜’?全乱了!干脆回南京,让他‘娘希匹’
的来指挥好了!”
    白崇禧一气之下真的打道回府了。九江指挥部群龙无首,历时35天的大别山第
一阶段“清剿”有头无尾,至此结束。
    仗打得无尾,白崇禧却给它写了个“尾巴”。回到南京,他组织人泡制了一份
《大别山作战检讨报告》。
    在这个报告中,单就每个教训的总结剖析来讲,白崇禧还是中肯的,也切中实
际。但从整体讲,哪一条也没戳到实质。
    国民党军队的一些中下层军官对此倒有相对清醒的认识。整编第11师师长王元
直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阅国防部参谋长办公厅的《大别山作战经验教
      训》,谓我师由龙升镇向北向店增援迟缓(即刘伯承遇
      险的那一天。——引者注),致匪1纵队逃窜等语。查
      当晚我旅通宵行动,33团一日夜行程达160里,行动
      迟滞者如此,不知行动快者将如何?上级指挥拙劣已
      极,一切判断均不正确,使部队徒劳往返,官兵怨声载
      道。今置指挥不当不予批评检讨,而谓部队行动迟缓,
      诚属昏馈已极。
          (共军)高级指挥官指挥之妙,令人高深莫测。(国
      军)如此昏庸,安得为刘伯承对手哉!
          (共军)“攻其所必趋,趋其所必救”,使国军处处被
      动,尾随敌人。刘伯承之用兵,深合《孙子兵法》,有
      人谓刘伯承指挥国防部,信然不谬!
          阅奸匪《重要文件汇编》,觉刘伯承之学识、见解
      俱高,无怪乎以劣装备而造次挫折我国军也。反观我国
      军将领中之肯研究学术者,能有几人?稍有一、二知乞
      之士,亦教条主义者而已。
          以如此腐化脆弱之国军,而必发动内战,妄图以武
      力解决国是,宁非笑话。夫今日国民党员、政府官员与
      国军将领之腐化,较之满清政府,想有过之无不及也。
    
   -大势中原   大势中原
第14章 岁赛冬青
                    安徽全寨    漆店楼房村    1947年12月31日
    风雪大别山,漫山皆白,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冰封雪盖之中。然而,那些扎根并
且拥抱着大山的冬青松柏却听到了冻土底层哗啦啦的流水声,闻到了春的气息,感
受到了春的涌动。
    中共金寨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张延秋、县长王相卿、县委副书记张健三接到
漆店区委书记江川的紧急通知:迅速赶到楼房村。
    在关王庙区开辟工作的第2纵队第5旅教导队政委高峰和杜炳如也接到了通知。
    穿过婉蜒崎岖的七里冲,越过陡峭险峻的余窝山,30多里的山路,两个小时就
赶到了。
    刚走到村头,远远看到几位部队的同志背着松柴从山上下来。进了村,又见到
处打扫得干干净净,便知道一定是来了正规部队。
    江川接待他们。江川原是第2纵队民运部副部长,一进大别山就被分配到皖西做
地方工作。
    江川说:“有个好消息,你们猜猜。”
    “2纵过来啦?”
    “前方打了胜仗?”
    江川都摇头。
    杜炳如猜得犯急:“你这没头儿的文章,哪个能猜得着?就直说吧。”
    江川这才笑着说:“邓政委和前指的几位首长来了,邀你们谈谈。”
    众人一愣,竟都不相信。
    几个月来脱离主力,分散在大别山南北开展工作,敌来我往,动荡不安,不要
说见野战军首长,连瞅到正规部队的影子都高兴得了不得。邓小平“突如其来”,
而且点名要和他们谈谈,难怪县长书记们惊愕、激动不已。
    “前指”通信员领着他们绕过流经村中的小河,走进一座小院子。
    太阳已经落山,屋子里很暗。
    邓小平、李先念,还有鄂豫军区政委段君毅正围着一堆燃烧的木柴烤火。邓小
平请他们也坐在火边,说:“赶了这么远的路,更冷,先暖暖。”
    警卫员点燃了两支松油柴,屋里立时光亮了。
    邓小平瘦了,胡子也很久没刮,只有那两只凹陷的眼睛和以往一样,映着火光,
给人一种充满信心的感染力。
    屋子里很冷。火堆燃得不旺,冒起的烟却十分呛人。
    李先念低下头,一边吹,一边咳嗽。邓小平也用一本书扇火。
    柴太湿了。
    江川对杜炳如耳语:“这些柴是首长刚刚从山上打来的。”
    杜炳如这才想起进村时看到从山上背柴下来的人,原来是首长们。这么寒冷的
天气,邓小平他们都只穿着薄薄的粗布棉袄,相形之一下,杜炳如倒比他们穿得厚
实多了。杜炳如心里不是滋味儿。王相卿县长大概也不好意思,杜炳如见他总是把
身上那件破皮大衣下角露出的羊毛往里掖,动动身子又露出来,就再往里掖。
    火总算燃得旺一些,屋里稍暖。
    邓小平手拍着手上的炭灰,说:“我们从这里路过,顺便找大家谈谈。先听你
们讲,到大别山后给群众做了哪些好事,这里的群众发动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
都可以说。”
    县长县委书记们汇报了金寨各区发动群众、建立农会、消匪反霸打小保队的情
况。他们还特别提到在分田、分浮财、打土豪的土改过程中出现了过“左”现象,
现在已经遵照刘邓和中原局的指示予以纠偏。
    火越烧越旺。李先念把双手拢在火堆上方,来回翻巴掌,然后攥住杜炳如的手,
说:“看看,你的手这么凉,都快成冰砣了。你们一干得很好、群众发动起来了,
根据地坚持住了。蒋介石、白崇禧拿我们没有办法;邓政委,这下我可有本钱对房
东大娘说硬话了。”
    杜炳如的手一直被李先念攥着,真的感觉到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听李先念说起
“房东”、“硬话”,他不明白,便问道:“李副司令员,房东大娘怎么啦?”
    邓小平笑道:“那天在宣化店,先念同志住在他的老房东家。那是新四军5师突
围前的一位群众骨干。房东大娘见到他,泪先流出来,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回
进大别山,你们还走不走?’先念同志怎样回答?他说:‘大娘啊,这次我们再走,
你就打我李先念的屁股!’瞧,你们多么了不起,你们保住了先念同志的屁股。”
    大家哄地笑了。
    邓小平义把火拨旺了些,收住笑,说道:“我们已经粉碎了国民党大规模的
‘围剿’,在大别山站住了。前一段,白崇禧有33个旅‘围剿’大别山,二陈一打
平汉线,他不得不抽去13个旅。现在还有20个旅背在我们身上。我们艰苦一些,在
大别山多背它几个旅,二陈和刘司令员他们在外线就能多歼灭一些敌人,这个帐是
合算的。我想,倘若今后战略需要,再抽出一些主力部队去外线作战。这对你们在
地方工作的同志压力更大了。你们说说,再减主力,你们能不能挺住?”
    杜炳如他们都说:困难会多一些,但能坚持。
    “好!承认困难,不怕困难,战胜困难,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格。我心里
有底了。”邓小平转话头,说:“找大家来,除了谈这些,还有件事。今天晚上,
新华广播电台要播送毛主席的重要文章。时间差不多了……”
    邓小平起身,到屋子的一角调试电台。
    李达背着一捆新打来的湿柴进来,正要打招呼,邓小平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
注意听。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
      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
      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
      从战争第二年的第一季,即197年7月至9月间,
      人民解放军即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破坏了蒋介石
      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企图彻底破坏解放区的反革命
      计划。现在,战争主要地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
      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了,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
      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
      点。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
      折点。这是10O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
      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
      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听完广播已经夜半,邓小平问警卫员:“还有什么吃的没有?”
    警卫员说:“有几块糠饼子,还有一小包葵花籽。”
    邓小平:“好,全部拿来,再多倒些开水。”
    警卫员摆上糠饼和葵花籽,又给在座的每个人倒了一杯白开水。
    邓小平笑容满面,举起手中的杯子:
    “有吃有喝还有菜,很丰盛嘛。让我们为毛主席的重要讲话,为新的一年干杯!”
    窗外透出曦光。
    雄鸡引吭。
    这是1948年的第一个黎明。
                   陕北米脂    杨家沟    1948年1月7日
    陈毅一路风尘,紧赶慢赶,来到杨家沟的时候,毛泽东主持的“十二月会议”
已经结束一个多星期了。
    中央办公厅安排陈毅住在小招待所,紧靠毛泽东、周恩来的住处。
    这里是杨家沟的至高点,沿一段吊桥式的窄路,迎面是一座油漆彩画的高大门
楼。院子宽敞,青砖铺地,一所“洋楼”飞檐彩壁、富丽堂皇,门前还有漂亮的凉
台。走进“楼”里才能发现外面只是一层玻璃走廊,里面也是一孔孔的窑洞。建筑
这所“洋楼”的地主老财确实挖空了心思。
    毛泽东把“十二月会议”的全部文件和记录送给陈毅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毛泽
东所做的报告《目前的形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