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势中原 >

第62部分

大势中原-第62部分

小说: 大势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巳是敌人之接合部,无法弥补。下一个战役即向襄樊、老河口行动,先侦察情况,
看准后突然捕捉守敌围歼之!”
    6月13日,中野下达老河口、襄阳战役的作战命令,计划以第2、4纵队组成西兵
团,以第6纵队和桐柏军区主力组成南兵团,由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统一指挥,于
6月下旬向老河口、襄樊发起进攻。这时,华野粟兵团发起了豫东战役。刘邓从战略
全局出发,下命令暂缓老襄战役,速率第1、2、3、4纵队赴平汉路箝制敌人援军。
但是,独独把第6纵队留在唐河地区待命。
    刘伯承及新到任的陈毅率部阻敌,第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心急如焚。大敌当前,
为何单单将他们闲置一边?他连电请战,要求拉部队上前线。
    刘伯承回电:“好好休息。”
    中野第6纵队能征善战,越黄河,打定陶,巧端大营集.苦战羊山,激战汝河,
战功赫赫。在国民党国防部的档案里有如下记载:
          刘伯承匪部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
      德。下辖三个旅:16旅旅长尤大忠。17旅旅长李德
      生,18旅旅长肖永银。该纵,长于攻坚,指挥及纪律
      均佳。匪称之为主力纵队。
      这个情报相当准确,不但摸清了指挥官的名字,连部队的特点也掌握了。不
过,第6纵队其实是一支年轻的部队,1945年11月才组建。正由于新,刘邓才抓得多、
抓得紧,所以部队的素质、战斗作风提高得极快。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
曾发表《向六纵学习》的社论,这是全区部队中唯一获此荣誉的部队。
    第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绰号“王疯子”。他15岁参加红军,每次战斗总是往前跑,
直到当上了纵队司令员,还改不了这脾气,以至每次打仗总有六、七个警卫员跟着
他,一见他性子来了,就把他往后拖。他的“烧铺草”精神全军闻名:一有硬骨头
就抢着“啃”,上来就是破釜沉舟的架势,他日“烧铺草”,即全豁出去了。久而
久之,连毛泽东也知道了他这个“王疯子”,戏滤地称赞:“这个‘王疯子’,疯
得有水平呢。”
    刘邓十分钟爱这位战将,他们把他和他的部队留在后方“休整”,当然是要派
用场的——6月底,睢杞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汉水地区敌人无力顾及,刘邓就把目光
对准了襄樊。
    邓小平说:“这局棋,我们要出奇制胜。华野主力在豫东激战,中野主力在平
汉线牵着南线敌人兵团,6纵正好出‘边车’袭取襄阳。”
    刘伯承说:“是时候了,就出‘边车’!”
    随即中野指挥部命令王近山、王宏坤发起襄樊战役。
    第6纵队虽是中野的“拳头”部队,但刚从大别山出来不久,人员、武器损耗很
大,各旅又留下一个团在大别山坚持斗争,全纵只有六个团,连重武器也没有。刘
邓提出他们的担心。
    王近山表态:“今天立下军令状,我6纵坚决打!打得剩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一
个团我当团长,剩一个连我当连长!”
    王近山真要被刘伯承的“引而不发”憋“疯”了。”
    “王疯子”并不是草莽之辈。接受任务后,他和王宏坤详尽地分析了敌我,精
密地运筹之后,于7月2日拿下老河口;7月4日,桐柏3分区部队包围了汉水北岸樊城,
其余各部沿汉水南岸逼进襄阳,战役完成了第一阶段。7月6日,第二阶段开始。
    打襄阳,刘邓均有指示。
    刘伯承说:“要多用点辩证法。在一定条件下,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最
重要。拿下这一点,全盘就得胜了。选择何处下手,要靠自己用脑判断了。”
    邓小平说:“打襄阳要纵观全局,通盘计划,像割肉一样;先割哪块,后割哪
块。割肥的,还是割瘦的,心中要有数。”
    从万山看地形回来,王近山就眼不离地图了。一个将领假若要想在一幕伟大的
战争戏剧中充任成功的演员,那么他的第一个要务就是审慎地研究体战的场地,这
样他就可能看清敌我双方在形势上的优劣利害。
    两天后,王近山请来了王宏坤和他的几个旅长。他说:“我要破破例,撇开大
山,从山下走廊直捣西门,攻破襄阳!”
    王宏坤倒吸了口气,未语。历史上打襄阳都是先夺山后攻城——襄阳的天然地
形是稳当的攻城之道。
    李德生说:“会不会遇到敌人城内外部队的夹击?”
    王近山:“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敌人固守依仗的是什么?山。他们
正是想用这些山和我们拼消耗、拖时间。再攻山,正中他们下怀。而如果我们撇开
山,直接攻城,正如猛虎掏心,敌人猝不及防,大山的火力又够不着我攻城部队。
如果下山更不可怕,脱离了工事,不到两个团的兵力,收拾他很容易。”
    王宏坤:“刚才我觉得有些冒险,王司令员这么一说,还是很有道理的。”
    旅长们对司令员的分析很感兴趣。
    这几位旅长都是王近山自己选中的,个个既有胆量又有灵气。经司令员点拨,
他们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思路。
    肖永银说:“刘司令员指示我们多用辩证法,说在一定的条件下,最危险的地
方往往是最安全、最重要的。从襄阳城防看,主攻西门符合这个道理。”
    王近山笑了:“英雄所见略同,我计划正是主攻西门。”
    李德生说:“攻西门一定要破三关:琵琶山、真武山、西关外的铁佛寺。”
    “好,刀劈三关!李德生,这个任务就交给你门旅了。”
    尤太忠见司令员考虑得相当成熟,连斩关的部队都定了,忙道:“我们16旅的
任务呢?”
    “有你打的。劈开三关后,分兵两路,从东、西门直破襄阳,迫敌放弃大山。
王(宏坤)司令员,请桐柏独立团和陕南的12旅仍继续攻击凤凰山、文壁峰,造成
我继续攻山的假象,牵制迷惑敌人,以收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之效果。”
    中野指挥部接到王近山“撇山打城,主攻西门”的作战方案报告,很是赞赏。
    刘伯承满脸是笑:“襄阳已在我掌中了!这个王近山,真机灵!”
    陈毅用扇子敲打着桌子,说:“这个‘王疯子’,还是下险棋的高手嘛!”
    邓小平对部属要求严格,不轻易表扬人,特别是对纵队一级的干部,但此时也
道:“王近山有两个难得:一是别人叫苦的硬仗,他能主动要求去打,这是勇;二
是打硬仗有讲究,这是谋,二者兼得。”
    中野当即回电王近山:“完全同意作战方案,睢杞已告大捷,白崇禧主力被钳
制在周家口一线;对南阳王凌云,已派2纵队前往监视和阻击,10天内援军保证到不
了襄阳,后顾之忧可完全解除,望按计划加紧攻击。”
    王近山接命即动,战斗布置如下:    第门旅一部攻占琵琶山、真武山,集中
主力于西门实施主要突破;第18旅待命插入东关,钳击敌人;第16旅为预备队;陕
南第12旅和桐柏3分区部队继续佯攻南高地,迷惑、牵制敌人。
    王近山命令部队:襄樊战役不获全胜决不罢休,不完成三项任务不算全胜。这
三项是:第一,抓万名俘虏;第二,缴获化学炮;第三,活捉康泽。
                   湖北    襄樊    1948年7月9日…14日
    太阳的余辉收尽,月亮还未升起,四门山炮开始攻琵琶山。
    琵琶山不太高,山上两个高大的碉堡如同一对蟹钳耸立山头,凶恶地踞阻在西
关走廊的通道上。浓烈的烟雾中,先锋队用铡刀砍开了岩壁前的铁丝网。
    李德生的阵地指挥所一再靠前,冲锋的命令刚下达,王近山的电话就追来了:
“快!快!进攻要猛,不顾一切!深思熟虑是战斗前的事,现在要不顾一切冲上去!
在敌人的火力下停止就是死亡,要叫部队像疯子一样,突然压服敌人!”
    3营的战士真像疯了一般,团长苟在合和部队一起冲,如猛虎下山。燃起了一堆
堆篝火,这是战事进展的标志信号。王近山举着望远镜——刚开始时桔红的信号还
在山脚下,25分钟后到了山腰,不到一个小时“桔红”上了山顶。
    琵琶山拿下来了,激烈的争夺战付出的代价也不小,第49团团长苟在合牺牲了。
战士的刺九上跳着仇恨,把山头上的顽敌全挑死了。
    在第17旅攻琵琶山的同时,陕南2旅、桐柏3分区以攻击和夜摸的战术,先后控
制了凤凰山及铁帽山阵地。
    康泽正顾着西,一看南面又失去两处山头,慌了。南山一丢,危及全城,于是
又调兵加强南山。
    这正中王近山下怀。西面兵力一减轻,攻城部队立即对准了真武山。
    康泽顾此失彼,乱了思维。他的本事本来就不在指挥打仗上,这时只觉得脑袋
越来越大,越来越沉,忙集合了大大小小的头目研究对策。
    副参谋长易谦主张出击,老等着挨打怎么行?作战处处长胡学熙坚持只能防守,
出击等于白白送命!两个人各持己见,越吵越凶。
    郭勋祺倒是稳得住,反来复去一句话:“坚守据点,不准退!”
    吵嚷了半天,对策没拿出来,徒增加了康泽的烦躁:“别吵了!还是向南京、
武汉报告,请求速来援军救襄阳。”
    于是又引来新的争吵:
    董益三坚持说共军攻城部队一共有五个旅,万人左右。胡学熙说董益三的情报
不可靠,攻城部队至少有5、6万。
    董益三火了:“你这是谎报军情!”
    胡学熙冷笑:“好,好。我谎报,我言过其实!你把敌情报得如此少,上面给
你增派援兵吗?报告为了什么?如果不拨援军,情况这样紧急,董处长,你拿出个
良策来吧。”
    董益三是情报处处长,他当然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多报要有根据。不然,上
面查下来,我这个情报处长可不负这个责任!”
    康泽自然希望多报,这样可以一举三得:一可以请求多派援军解围;二则既然
敌众我寡,如果侥幸打退敌军,可居大功;三嘛,即便打了败仗,城不能守,不属
无能亦属无罪。
    康泽不动声色,挥挥手:“好了。让我考虑一下,报告由我来吧。”
    众人离去后,康泽把胡学熙报的攻城部队又提高了些数字,急电蒋介石、白崇
禧。
    白崇禧一直为自己地盘内有康泽这么个特务头子很不受用,接电后本不想理睬,
但想到如果康泽被歼,共军占了襄阳,恰如后院失火,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遂按
不怨气,电令康泽:“当即放弃樊城,秘密集中,全力固守襄阳待援。已令7师等部
取道来援,因调兵需要时间,务须固守到7月22日。”
    李德生率部劈开了第一关,又劈第二关。
    真武山高且陡,明碉暗堡一层又一层。山下有河环绕,名曰檀溪。当年刘备逃
离襄阳,跨水而过,说的就是这檀溪。
    此山距城二里,攻城的队伍一发起进攻,康泽即令化学炮向真武山轰击。
    黄磷弹爆破后产生的二氧化磷滚滚沸沸。顷刻间,攻城的部队窒息晕倒一片。
后续部队用湿毛巾勒住鼻、嘴,又往上攻。满山的酸枣树扎破了脚板。头顶上敌机
又来助战,投弹扫射。但是,仅用了20多分钟,部队就攻上山头,摧毁了30多个碉
堡,占领了真武山。
    真武山号称“襄阳城的一把锁”。砸开了这把锁,西门外擂鼓台的工事裸露无
遗。据守在此据点的马团长顶不住,逃进西门。
    康泽闻讯,摔了电话。
    丢掉擂鼓台,共军很快就会兵临城下。据守南关的部队也在呼喊顶不住。如果
部撤下来,还得了?    康泽不得不杀鸡给猴看了。
    但是康泽自己不拿这把刀,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他不敢。可是他擅长阴谋—

    胡学熙带着马团长来到司令部,说康泽要拿他是问。进了门,只有郭勋祺副司
令一人在。
    郭一副忧虑万端的样子,对马说:“啊呀!你呀你呀,怎么把擂鼓台给丢了?
康司令官发大脾气,要严办!他刚出去,一定要把你押起来呢。怎么办?”
    胡学熙帮腔道:“康司令官的脾气我们是清楚的,别看他平时话不多,脾气一
发,令出必行!这事要请副司令官想个办法才好。”
    躲在里屋的康泽焦急地等待马的反响。
    马团长连声哀求:“副、副司令官,我全仰仗您啦!您无论如何得救救老部下
啊……”
    郭勋祺着急地在屋里转了几个圈子,看马面色苍白、冷汗四流,才住了脚,道:
“办法倒是有,不知马团长能不能办到。”
    “副司令官,您为我指活路,我咋能不走呢?您快说吧!”    “好。我问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