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势中原 >

第63部分

大势中原-第63部分

小说: 大势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法倒是有,不知马团长能不能办到。”
    “副司令官,您为我指活路,我咋能不走呢?您快说吧!”    “好。我问你,
敢不敢回去,把擂鼓台夺回来?”
    “这……”
    胡学熙说:“康司令一回来,你可就……”
    “妈的!我把擂鼓台夺回来!反正怎么都是死!”
    郭勋祺拍拍马的肩膀:“马团长果然是条汉子!立功赎罪,有种!”
    这出戏演得很成功,但是擂鼓台不但没夺回来,连马团长也被共军“收”走了。
    第门旅进攻的目标对准了铁佛寺。
    这是第三关,也是最难劈的一关。李德生带着参谋长到前沿观察,但见西门上
的敌人成犄角之势,两处火力形成密不透风的交叉火网。若要硬攻,伤亡无疑太大。
当下决定暂缓攻打铁佛寺,部队从地面转人地下隐蔽作业,昼伏夜出,挖交通沟接
近城关。
    王近山又巧施一小计:令肖永银率第18旅隐蔽北进,突然兵临东关护城堤,建
立攻城基地。这样城西、城北、城西就都有了攻城的解放军,给康泽一个“迷魂阵”,
判断不清解放军攻城的主攻点在何处。
    白崇禧这小诸葛也被王近山迷惑了。他派出飞机侦察,又汇集各方情报,急电
康泽:“根据……判断,匪向我阵地西南面攻击困难,损失重大,将转用部队向我
东面攻击。除饬空军轰炸浮桥外,希注意加强城东南面之工事及守备。”
    康泽判定攻城部队不会再从西面进攻,急把600O多人的预备队调往南门,以防
中断了唯一可以与南山据点联系的通路。
    李德生大喜,即率部从地面、地下双路进攻,一举拿下了铁佛寺,扫清西关障
碍,劈开了第三关,
    康泽再无法维持这发发可危的局面,又向“校长”告急。
    蒋介石正为豫东会战的惨败气恼,康泽的告急又增加了他的忧心。全国战场无
一处不成颓势,他寝食不安,心急如焚,弄不明白共军何以日益强大,发展如此迅
猛。面对如潮如涌的态势,他有三怕:一怕共军进关;二怕共军过江;三怕共军人
川。而襄阳要冲既可渡江,亦能人川,此战略基地决不能再出意外。
    蒋介石一面调集南北大军急援,一面给康泽发了一封长长的电报安抚:
      康司令官:
          11日电悉。南北两方援军最迟于20日前赶到襄
      阳,中正负责督促,勿念。至于电中所述匪部装备与战
      况,以余判断,认为危险期已将过。匪逼至襄阳外围各
      据点,激战恶斗已达数昼夜。匪部攻势之损失,将比我
      军伤之更大。而且对方作战皆无后方,弹药之接济,照
      屡次战役之经验,匪部弹药绝不能持续三日至五日时
      间。尤其各种炮弹之补充会更为缺乏。在过去数日之激
      战,其枪炮攻势虽甚凶猛,但其炮弹必因争夺外围山地
      消耗将尽。何况山炮之威力,并不能轰破我坚固城墙
      耶!故此次如我决心退守城内,集中全力防御匪部来之
      办法,则必能击退匪部,确保安全;有时且可乘机转为
      攻势,歼灭疲乏之残匪;何况有我空军昼夜前来助战,
      非匪之所能及也。惟此全视主将之智勇与决心而定。历
      来革命苦战之役,当军民惊慌失措之际,独赖元帅指挥
      若定,则过一时期必转危为安,一般军民亦不知其所以
      然也。吾弟经过此番风浪,渡过此一难关,以后不惟胆
      识可以因之大为长进,而且立名成业亦起于此也。只要
      信赖余言,坚忍镇定,匪虽凶横,其如何乎。弟以为如
      何?
                                 中正手启13日
    蒋介石电中所指南北两方援军,其北路即张轸所率的第18军、第28、10、85师。
他们接到蒋介石侧援襄阳的命令,行动倒是不慢。但刘伯承早已料到蒋会有此举,
而以主力部队将张轸部阻于上蔡、商水地区,连平汉线都不能过,更不用想接近襄
阳了。南路援军即白崇禧派出的第7、20师。这两个师驻扎确山.若遵蒋介石今“应
取捷径,昼夜兼程”,七天即可到达襄阳。但白崇禧不这么认为。刘伯承用兵“诡
谲”,一路上定会设下无数关卡、陷阱。所以他决定不让他的第7师冒此风险,而是
“以迂为直”,绕道而行,取国军控制区为行军路线,以防刘伯承“围点打援”。
    康泽读了蒋介石那封长电,顿时思路清醒广不少。他考虑,反正共军已围住了
东关、西关,南山再守也没什么大作用,即按蒋介石“集中全力退守城内”之电令,
于7月14日下午将南山守军全部撤进城内,紧闭四门,固守待援。
    他并不知他翘首以待的援军一路被阻动弹不得,一路还在绕着远道走。
    大势已成。
    刘伯承高兴地说:“战役关键已过,下面该起网捉鱼了!”
    中野指挥部命令:襄阳攻城部队于7月15日20时30分对襄阳发起总攻。破城歼敌,
一定要获全胜!战法上,攻城的指导思想是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钳形突击。重点
在西了]。
                   湖北    襄阳    1948年7月15日…16日
    王近山部署:第6纵队于西门实施主要突破;陕南第12旅、桐柏军区第28旅分别
从东北角和东南角攻城;各部汇合地点为杨家祠堂康泽司令部。
    王近山把纵队的三个旅全集中于西门外纵深线上。全纵队共有山炮、战防炮、
迫击炮共22门,也全用于西门。22门炮加上27挺重机枪编为四个火队,再配上三路
纵队的重兵,可谓无坚不摧了。
    刀劈“三关”的第17旅旅长李德生担任破城指挥员。他带着副旅长一直深入到
最前沿,详尽地观察之后,将敌人城上的地堡、炮楼、火力点绘成平面图,编上号
码,再根据攻击目标及自己部队的火器性能—一分工对号;一个周密、有条不紊的
作战方案出来了。
    王近山摸着没有胡子的下巴,笑了:“哈!你这个李德生,挺科学的嘛!”
    生着阔阔脸膛的李德生此时三十刚出头,他愣愣地回答:“刘邓的兵嘛!”
    此话很中肯。无论是王近山,还是李德生,他们的部署、战法都体现了勇、猛、
准,是典型的刘邓部队战斗作风。
    炎炎盛夏,城外严严密密围着重兵,襄阳城内三个旅猬集一团。
    坐镇杨家词堂指挥部的康泽晚饭喝了半斤老白干,大汗淋淋,却令卫兵紧闭门
窗。
    康泽在给“校长”的复电中表示:“职当仰作座训,坚忍镇定,团结军民,严
明赏罚,誓以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期达固守待援之使命。”他时时期盼援军顷刻
到来。越盼越心焦,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难道真要等到“校长”来电中
所说的“最迟”之日7月20日?据现在的情形看,襄阳城又怎能坚守到20日?
    门开了,胡学熙轻手轻脚走进来。
    “钧座,城外静得很。”
    康泽不语。
    胡学熙怕司令官热出毛病,伸手欲推窗。
    康泽喝住:“不开!”
    他转身又要去掌灯。
    康泽又是一声:“不点!”
    胡学熙正不知所措,郭勋祺走进来。胖子怕热,进门也要开窗,胡学熙指指康
泽,连连摆手。
    郭勋祺走近康泽:“司令官,城外没有动静,不妙啊!”
    跟在郭勋祺后面进来的副参谋长易谦说:“会不会是共军今晚要攻城?”
    话音刚落,屋里所有人只觉得头懵地一下,似乎屋顶、四壁都向他们拢来。就
是在此瞬间,大炮齐鸣,震天砸地。
    易谦惊恐地喊:“真的攻城了!”
    郭勋祺对着窗外冲天的火光,骂道:“妈的老子还没见过这种阵势,疯了!”
    胡学熙说:“上当了!共匪攻的还是西门。”
    巨大的轰鸣吞没了一切声音。
    康泽指着胡学熙,嘴唇龛动。胡学熙走到他跟前,伏身下去。
    “快!快问问西门怎么样!”
    胡学熙摆摆手,凑到他耳边说:“啥也听不见,等炮火减点儿势头再问吧。”
    窗棂“咯咯”作响,地面“籁籁”震颤,幽暗的室内被炮火照得时尔雪亮,时
尔桔红。炮火一直持续了20多分钟,接着是激烈的机枪声。
    胡学熙终于要通了西城守军的电话。城防仍在,只是形势很紧。
    康泽看看郭勋祺,口气很婉转:“郭副司令,你看我们两个,哪个到西城看看
去?”
    “当然,当然是我。”
    郭勋祺带着胡学熙出了司令部,走到十字路口,听到不远处有枪声,一惊,忙
同西城联系,说是西城门被打开了一个小口,进来一部分共军,人不多,几十个。
    郭勋祺命令:“组织力量,拼死堵住!进城的共军一个也不能让跑掉,全部消
灭!”
    胡学熙问:“郭副司令,还到前面去吗?”
    “再往前走走吧。西门一攻破就全完了!”
    康泽在司令部等消息,见跌跌撞撞跑进一个人。此人一见康泽,浑身筛糠,嚎
陶大哭:“报告司令官,我该死!该死!我把炮丢了,我的炮全丢了呀!他们的人
不知从哪里来的……”
    化学炮连连长的报告如五雷击顶,一下子把康泽击蒙了。这可是康泽对付攻城
共军的一张王牌。没有化学炮,这怎么得了?康泽立刻命令易谦:“赶快!赶快派
人夺回来,一定要夺回来,快,赶快!”
    派什么人?只剩下一个特务营了。那也得去,化学炮是康泽的命根子。
    特务营奉命而去,此去非但化学炮没有夺回来,连特务营也给“搭”进去了。
    郭勋祺、胡学熙仓仓皇皇回到司令部。
    “西门完了。”郭勋祺似乎用尽了平生的力气,瘫坐在椅子上。
    胡学熙用电话联系南城,开始说顶不住了;再联系,电话已经中断。
    除了司令部范围,外面的一切情况都不明了。
    康泽让卫士掌灯,用颤抖的手指拟了急电,分发蒋介石、顾祝同、白崇禧:
          襄阳已陷,我已尽最大努力,现仍集中最后力量固
      守核心工事,待援!
    康泽心灰意冷:援!援!援!都说来援,谁派的援兵都没到,再求再催又有什
么用?他冷笑一声,把刚拟好的电文稿伸向烛苗。
    郭勋祺一把夺了过来,让人赶快发出。
    听着一阵松一阵紧的枪声,几个人都明白即将到来的结局。
    郭勋祺说:“我到碉楼去指挥!”
    他提着枪走了。碉楼自然是最安全的去处。他打仗到底比康泽有“经验”,知
道什么时候该到什么地方去。
    易谦水性好,能口噙一根长麦杆儿在水中潜游。襄阳大势已去,为了保命,他
准备趁乱溜出城。但出司令部时,却很有一番临危不惧的“大将”气度,对康泽说:
“司令官,不要着急,我到外面去查一查。”
    不知康泽听到没有,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风光了几十年,康泽没想到要栽倒
在这个偏僻的小城。就自己这一身血债,落入共军手里,必死无疑。他打了个寒战,
猛地站起来,头一沉,趔趄了几步。胡学熙连忙扶住,命令卫士:“快扶司令官回
去休息。”
    “不!我去坑道。”
    司令部所在地是一所四周不接民房的旧式祠堂,四个角筑有十分坚固的两层碉
楼,大院中心筑有更坚固的三层主碉楼。司令官、副司令官的住室与中心碉楼有坑
道相通。康泽认为这秘密坑道最安全,所以要进坑道。临走,还吩咐卫士给他找一
顶钢盔。
    到了午夜,城东南方向连续升起红色信号弹,弹头闪着耀眼的光,弧线正指中
心碉楼。胡学熙立即要通了郭勋祺的电话:“副座!共军有信号指示。怕是要开始
攻司令部了,您快来指挥防守吧!”
    “深更半夜指挥什么?等天亮再说吧。”
    胡学熙急了,知道找司令官也无用,又不能就这么束手待毙,跑来跑去,热汗
冷汗出了一身又一身,弄了两辆十轮大卡车,下令朝油箱射击,汽油着火,两辆十
轮卡车喷起熊熊烈焰,照亮了幽幽的夜空。保卫司令部核心工事的部队借着火光照
明壮胆,拼命地组织反扑。
    襄阳城四门全部突破。第6纵队接到刘邓指示:“康泽只能活捉,不能抬来,要
活的!”
    中央军委得到突破襄阳的报告,专电告:“战斗中注意搜集敌之密件,对二局
工作甚有用。”
    王近山对旅长们说:“康泽是国民党的中央常委,大特务头子。从他这里得到
的情报、密电、密码,格外有价值。要活捉康泽;康泽司令部内所有的资料,一张
纸片也不能漏掉!”
    7月1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