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净土辑要 >

第17部分

净土辑要-第17部分

小说: 净土辑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生。直至一生补佛而后已也。噫。佛之深恩重德。非父母所可比。虽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矣。非闻开示。安知此意。不读佛经。安晓此理。今而后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尽报归诚。拼命念佛而已。复何言哉。
  又曰。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度。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但得一历耳根。便为有缘。但能一念信心。便可相应。信心果真。愿不期发而自发。只将此信愿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圣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严命。忆念不忘。作为第一件要事。不论所处境界。静闹闲忙。多念少念。总皆为往生正因。只恐介在勤怠间耳。吾人旷大劫来。久在轮回。岂永不发求出离之心。修向道之行耶。盖皆废于因循。败于怠惰。所以常在生死。受大苦恼。今闻持名简要法门。若仍循故辙。安于覆败。可谓第一等无血性汉子矣。
  又曰。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圆成净业。若到一心不乱。仍复精进不辍。将见开智慧。发辩才。得神通。成念佛三昧。以至种种灵异瑞相。皆现前矣。如蜡人向火。薄处先穿。但不可豫存期效之心。唯当致力于一心不乱耳。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若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
  又曰。修习一切法门。贵乎明宗得旨。今人但知万法唯心。不知心唯万法。但知心外无佛。不知佛外无心。但知无量为一。不知一为无量。但知转山河大地归自己。不知转自己归山河大地。然既不知心唯万法。岂真知万法唯心。既不知佛外无心。岂真知心外无佛。所谓一个圆球。擘作两半。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也。是故念佛者。必以唯佛唯土为宗。若唯佛唯土之宗不明。则真唯心义不成。果透真唯心义。则唯佛唯土之宗自成。既成此宗。则一句所念之佛。所生之土。全体大用。横□竖穷。独体全真。包罗无外。所念既尔。能念亦然。是谓以实相心。念实相佛。以法界心。念法界佛。念念绝待。念念圆融。以绝待故。全超一切法门。无与等者。以圆融故。全收一切法门。无出其外者。此之谓法无定相。遇缘即宗。繁兴大用。举必全真。一句阿弥陀佛。须恁么信。恁么念。方是不思议中不思议也。
  又曰。楞伽经云。诸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起信论云。若有能观无念者。即为向佛智故。华严合论云。顿悟一念。缘起无生。超彼三乘权学等见。此佛经祖语。菩萨知识造论。皆就现前一念指点。显妄性本空也。夫妄本空而真本有。非佛而何。但众生久随污染之缘。未能顿复其本空耳。须以清净缘起。渐而转之。以吾即佛之因心。念吾即心之果佛。因果从来交彻。心佛法尔一如。而吾即心之果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本自不可思议。且吾即佛之因心。深信切愿。专恳持名。亦复不可思议。能于念念中。齐澄众染。圆显本空。顿契灵源。直趣果海。然则清净之缘。无过此者。但于念时。当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如救头然。如丧考妣。如鸡抱卵。如龙养珠。不期小效。不求速成。但只一心常恁么念。是名无上深妙禅门。此则根身世界。密随其心。念念转变。殆非凡心肉眼所能知见者也。及乎报终命尽。弥陀圣众。忽现在前。或现异香天乐。诸灵瑞相。世人方谓净业成就。然净业之成。岂此时乎。
  又曰。念佛当生四种心。云何为四。一无始以来造业至此。当生惭愧心。二得闻此法门。当生忻庆心。三无始业障。此法难遭难遇。当生悲痛心。四佛如是慈悲。当生感激心。此四种心中有一。净业即能成就。念佛当长久。不可间断。间断。净业亦不能有成。长久当勇猛。不可疲怠。疲怠。净业亦不能成。长久不勇猛。即有退。勇猛不长久。即无进。
  又曰。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万亿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又十种信心曰。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返(境胜缘强。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不信佛语。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券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
  十七 西方公据念佛说
  念佛说曰。诸善人。世间有千条路万条路。如何只劝人念佛。良以人之念头。所系甚重。牵魂引魄。造命生身。莫不由此。念善上天堂。念恶下地狱。一念直为人。一念横为畜。如何是饿鬼。只因念不足。念魔便成魔。念佛便成佛。若是免六道。除非只念佛。若还不念佛。一失下人身。万劫难再得。所以释迦如来教人念佛。远公法师教人念佛。念佛不能了生死。佛祖如何肯误人。念佛不成佛。其过不在佛。口念心不念。虽念如未念。饶你一生。也不当一声。念字从心。原不从口。而念一生心。声随口出。如婴儿忆母。自然啼哭。心佛口佛。两不可废。千佛万佛。如何只念阿弥陀佛。以其原有四十八愿。誓度尽十方众生。其中有曰。若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能称我阿弥陀名号。而不生我国者。誓不成佛。其国以黄金为地。园林宫殿。尽是七宝庄严。周围有七重行树。七重罗网。七重栏楯。其中有七宝楼阁。七宝阶道。七宝桥。七宝池。八功德水。九品莲华。有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无量大阿罗汉。声闻弟子菩萨眷属。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无数化佛。无数菩萨。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及诸天人等。一切大圣大贤。同聚道场。且国中从无女人。女人生此。便得成男。其人皆以莲华为父母而生其身。有上品上生者。上品中生者。上品下生者。中品上生者。中品中生者。中品下生者。下品上生者。下品中生者。下品下生者。皆是十方众生。愿力浅深。修行勤惰之所致也。其莲华所生之人。身体香洁。相貌端好。其心智慧。无有烦恼。不衣不寒。衣亦不躁。不食不饥。食亦不饱。无痛无痒。无病无老。随佛自在。逍遥无事。每饭食之后。但与菩萨伴侣。经行四边阶道。惟觉异香扑鼻。妙乐满耳。众鸟和鸣。莲华宝树。摇动锦绣。仰见空中曼陀罗华。缤纷如雨。其国之乐。可谓极矣。其人之寿。又且无量。是名西方极乐世界。呜呼。人间富贵。百岁成空。天上繁华。千年则止。一入西方极乐世界。便有无量之寿。而其往生之法。又只凭一句弥陀。世间有这样极便宜好事。却不肯干。又到那里着铁鞋而问至道。而今而后。急须发下誓愿。若某不念佛。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则为鬼而永堕北阴酆都地狱。已而已而。三藏十二部。让与别人悟。八万四千门。饶与别人行。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外。不用一字。各自去扫净室一间。供佛像一尊。每日烧清香一炉。换清水一碗。夜来上明灯一盏。纸画木雕。即同真佛。爱如父母。敬如君王。早晚朝参。必诚必敬。拜如山倒。起似云升。出而问讯。入而问讯。五里十里。常如佛前。一饮一食。先须供养。举目动口。无不是佛。一串数珠不离手。一句弥陀不离口。高声念。低声念。六字念。四字念。紧念。缓念。朗念。默念。合手念。跪膝念。面佛念。朝西念。敲鱼念。掏珠念。行道念。礼拜念。独自念。同众念。在家念。在外也念。闲也念。忙也念。住也念。坐也念。卧也念。连梦中也念。才是真念。念得心酸泪下。念得火灭灰寒。念得神号鬼哭。念得天喜地欢。一声佛振动了魔王宫殿。一声佛粉碎了剑树刀山。一声佛为百劫千生消业障。一声佛为四恩三有启因缘。正是榨到油来。击撞之声益很。船当浪起。摇棹之声益悲。镬汤在后。莲池在前。虽有千万人阻我不念。不可得也。
  十八 袁列星居士法语
  袁列星居士曰。净土法门。圆通广大。我向来密修密证。不敢轻以语人。非秘而不言也。时节未至。恐言之无益耳。诸佛甚深法藏。二乘声闻辟支佛闻之。尚是不信。盖彼住在涅槃清净。已证神通妙用。不知净土大庄严海。处处现在。故诸佛呵二乘为邪。谓其堕无为坑。饮三昧酒。可叹今之禅者。尚未能到涅槃清净二乘境界。便空腹高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于六根未动时。认着一个光影。以为既悟。便尔莽莽荡荡。呵斥净土。真可怜悯。就使真正大彻大悟。摸着娘生鼻孔。还能逃得寂光净土否。又曰。知是般事。便拨向一边。密云老人云。你要拨向那一边。真正痴人前不可说梦也。古德云。今时禅者。以透过法身为极则。不知透过后又作么生。假饶透后有甚么消息。亦是病。真实语言。所宜痛省。今时禅者尚不出微细所知魔。反指修净土者为愚。亦甚惑矣。夫尽虚空有十法界。净土是第一法界。故九界同归。但修净土者。人道为易。盖地狱饿鬼。众苦煎逼。并不知有佛名。诸佛日以威神法力。清净光明。哀怜救护。彼盲然聋然。不一知也。如或业尽心开。一闻佛名。地狱饿鬼。立变清凉法界矣。畜生痴迷罔觉。修罗嗔恨炽盛。难□慈光。而最不肯修净土者。尤莫如天仙道。彼非不知净土之为美也。但已得神通妙用。飞腾变化。出有入无。亦能放现金光。幻出诸菩萨形像。幻出种种庄严胜具。以为净土之乐。不过如是。而不知其堕于幻识也。都是自己精气神团聚幻成。吾佛所呵不修正觉。未是无为。报尽还堕者也。吾人本来一切现成。旋天转地。不待安排。更无他物。并非炼而成者。若曰修炼而得。都是魔
  说。吾前所谓不生不灭。惟不生者不灭。若修炼而成。即是有生。无有不灭者也。元精元气。不出元神。元神者识之别名也。大丈夫要复本来。方将洗净神识。斩断命根。奈何反修成一个神识。愈胶愈固。难以骤拔。久之中力衰败。有未至劫火而先坏者。纵能坚持牢固。劫火一到。同归于尽。盖劫火不唯破有形。亦能破无形。无自安慰曰。吾道如虚空。永不能坏也。须知虚空亦是神识幻出。无上道眼方能□破。天仙现种种胜境。毕竟不十分光明。不十分正大。岂如净土一切如来。同共光明□彻。一切菩萨声闻。同共光明□彻。一切水鸟树林华香音乐。同共光明□彻。于一毫端。建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妙法轮。非天仙法界所可拟其万一者也。诚能深信净土。专而行之。已超过百亿天仙。倘犹不能断除学仙之念。是未明乎大小之分也。盖净土法门。乃一切圣贤所归宿地也。得生净土。福慧双足。来返娑婆。遇仙度仙。遇魔度魔。遇人度人。遇鬼度鬼。遇恩度恩。遇仇度仇。方是大丈夫事。君今决定信修净土。永不退转。池中莲花。便已舒条吐萼。一切诸佛光明。塞满汝眼。一切法音。塞满汝耳。一切妙典。塞满汝心。一切妙香妙味。塞满汝口汝鼻。如是加护。一丝不露。胜境尽绝。便是一尊古佛矣。有不天地皆归。仙魔毕度者哉。
  十九 陆士铨居士法语
  陆士铨居士曰。有一件最切己事。人人不能逃。人人多忘却者。汝知之乎。现前尔等。四大轻安。精神强健。曾不思一旦卧病于□。魂离魄散。东西不辨。南北不分。前路茫茫。毫无把握。随业轮转。受苦无穷。唯有平生虔修净业者。到时自见佛来接引。生莲华中。受诸快乐。寿命无量。诸子有志斯道者。当讲信行愿三事耳。信者信西方之有净土。犹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