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477部分

最春风-第477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不一定会是秦珏,只要那两个孩子还在宫里,想着把宗室营卷进来的大有人在。

    早在前世,罗皇后对宗室营的人就没有好感,这一世的罗锦言也同样如此,如果不是担心罗氏女的安危,她现在巴不得宗室营的人冲进文渊阁外的那间屋子,和阁老们大打一架。

    可现在她是顾不上这些的。

    傍晚时分,秦珏还是没有回来,也没有任何消息送出来,到了这个时候,罗锦言也要沉不住气了。

    好在这个时候,罗绍派了远山过来,远山见到她便道:“大姑奶奶,老爷让小的来转告您,大姑爷没事,一点儿事也没有,让您放心,千万别多想。”

    虽然也猜到秦珏不会有什么事,可是听到这个,罗锦言还是很高兴,她没有多问,父亲是出名的好好先生,他的人缘好,手面又大,在六部之中自是有一帮好友,他有他的消息来源。

    罗锦言赏了远山十两银子,远山高高兴兴地走了。

    罗锦言打发人去给三太太和四太太送了信,又让管兴去给“因病在家”休养的秦送信,告诉他们秦珏现在平安。

    次日,宫里终于传了消息,关闭城门,京城戒严。

    而秦珏和其他在京城的三品以上官员依旧没有音讯,直到五天之后,终于有消息传来。

    山陵崩!

    罗锦言忙各房头派人去置办孝服,这个时候让针线房去做是来不及了,再说罗锦言也只想应付一下。

    好在秦珏终于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对罗锦言道:“快点让我洗个澡,我这几天没洗澡没换衣裳了,唉,连睡觉都是坐着。”

    罗锦言没有多问,让小厨房准备晚膳,自己则亲自服侍他沐浴更衣。

    既然宫里已经传了丧讯,小厨房准备的都是素食,秦珏显然是这几天没有吃好喝好了,晚膳吃了大半桌子,罗锦言看着他狼吞虎咽,心疼得不成。

    好不容易吃饱喝足,屏退了身边服侍的,秦珏才对罗锦言道:“说了你都不信,我们这几天全都被关在值房里,那么小的两间屋子,挤满了人,想要坐下都要先敬老,吃的就是馒头和咸菜,那咸菜可和你铺子里的不能比。”

    罗锦言是听说过阁老们用的值房的,的确就是两间不大的屋子,放不下几张椅子,现在挤满三品以上没有入阁的官员,可想而知,真是像秦珏所说,想要坐下还要先敬老,谁让他是最年轻的呢。

    罗锦言拿了美人捶,给秦珏捶腿,秦珏反而有点不适应,笑道:“我就是想让你心疼心疼,哪用你来服侍啊,我是练武的,没那么娇气。”

    罗锦言却没有说话,还是一下一下不紧不慢地给他捶着腿。

    秦珏无奈,抓抓头,叹了口气,道:“我是怕你担心,所以才没有告诉你,后来宫门封了,我想给你带信也不行了,好在户部的张侍郎疲劳过度,昏死过去,只好让人回家取他平时吃的药丸子,张侍郎和岳父关系不错,这才报个平安。唉,你是不知道宫里什么样了,宗室营的人把几个阁老堵在屋里,差点动了拳头。”

    自从首铺高蕴病假在家之后,次辅霍英也告假了,内阁里资格最老的韩前楚下了大狱,如今也只有三位阁老,这三位论资历哪里惹得起这些皇亲国戚。

    “内阁原本是不赞成现在发丧的,可是宗人府不答应,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要召骁勇侯回京勤幼主,这不是胡闹吗?赵宥还没有退兵,骁勇侯这时回京,赵宥立马就能跟着打过来,再说,还回京勤幼主,两个呢,要勤哪个?”

    秦珏越说越起劲,就像是这件事都是道听途说,和他没有一点儿关系一样。

    罗锦言不用他来说,也能猜到这几天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横竖不过就是大臣与宗室各持已见而已。

    其实这个时候,内忧外患,皇帝死了是绝对是要秘不发丧的,此时发丧,无论是赵宥还是赵奕,都是可乘之机。

    可是宗室们是不会答应的,他们等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今天,再说,他们早就送了两个孩子进宫,这两个孩子无论哪个坐上龙椅,对于宗室们而言,都是翻身的好时候,他们怎会容忍大臣们秘不发丧呢。

    秦珏说到这里,问罗锦言:“明天一早就要进宫哭丧了,要不我就说你病了,反正现在一团混乱,也没人会在乎这些。”

    罗锦言在心里冷笑,赵极打死也想不到吧,他死之后宫里就连哭丧的规矩也没人在乎了。

    她对秦珏道:“那我就不去了。”

    她才不想去。

    秦珏见她总算说话了,心情大好,这才悄声说道:“她受了伤,好在性命无忧。”

    罗锦言猛的睁大眼睛,颤着声音问道:“她在哪儿?”

    秦珏道:“还在京城里,不过一时半刻也没人会查这件事,王宝跟着她,她很安全。”

    罗锦言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才有了精神,问道:“乾清宫死了不少人吧?”

    秦珏点点头:“赵极的尸体被找到时,乾清宫里服侍的人便自尽了十几个,余下的,你也懂的。”

    罗锦言当然懂了,若是自尽了,也算有个忠主的名头,说不定还能跟着陪葬,到下面去侍候,没有勇气自尽的,慎刑司也不会放过他们。

    这是宫里的规矩,历朝历代都一样,只不过死于非命的皇帝却也没有几个。

    罗锦言问道:“宗人府和阁老们商量好了?确定让谁继承皇位了?”

    秦珏道:“选的是镇国将军赵庭的次子赵襄,他今年九岁,出过天花,他和另一个孩子赵予每人各写了一篇社论,没有署名,然后呢大家全都觉得赵襄的更好一些,嗯,这皇位就归赵襄了。”

    罗锦言听得瞪大了眼睛,真是闻所未闻啊!八、九岁的孩子写出的社论能有多好,你们怎么不干脆让他们打一架,打赢的就当皇帝?

第九三三章 京城乱

    看着罗锦言瞠目结舌的样子,秦珏张嘴要笑,可是想起这是孝期,他不能笑得太开心,便干咳了两声,对罗锦言道:“赵予的社论里写错了三个字,赵襄一字未错。”

    不是说赵襄的文采更好,而是赵襄没有错字。

    罗锦言一本正经地道:“的确是难得,豫哥儿写的文章都无法直视。”

    秦珏继续干咳,是吗?他不知道,改天他要看看那小子写的东西了。

    罗锦言看他装咳嗽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道:“还好啦,就是容易跑题,东拉西扯的,范先生说他这个年纪,大多还没有开始学着写文章,他能写成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秦珏哼了一声,道:“胡说,我像豫哥儿这么大时,没有人教,我看了几篇文章就能仿照着写出来,我的儿子,能和别人一样吗?”

    罗锦言朝他手背上拧了一把,免得他再自夸下去,问道:“就没有人提起罗氏女怀孕的事吗?”

    罗氏女当时是怀孕的,即使乾清宫的人没有活口,可其他人也是知晓的。

    秦珏冷笑:“火场里找到了几具尸体,挑着个头差不多的,便当做罗氏女了,原本太医院还有人说起怀孕的事,可是尸体也有了,还有谁会多说,加之宗室营的人来得太快,虎视耽耽,也就没有再提了,罗氏女已经死了,连同她腹中的小皇子也一并死了。”

    不知为何,罗锦言心中还是一片恻然。

    好在罗氏女还活着,如果她死了,也就如同一滴水,在烈日下消失无踪,就连来时的影子也找不到了。

    次日天还没有亮,秦珏便带同秦家有官职和诰封的一同进宫哭丧,秦家长房只有三太太去了,四太太则和罗锦言在明远堂里看孩子们耍宝。

    四太太无聊地道:“唉,戏也不能唱了,曲儿也不能听了,唉。”

    罗锦言道:“万卷坊里刻了几本新的话本,赶明儿让人拿回来,让鹦哥儿念给咱们听。”

    四太太笑道:“你那个鹦哥儿可真是个宝贝,同样的话本子,我让丫鬟读来听,就是不如鹦哥儿念得好听。”

    罗锦言也笑:“四婶子若是想听书了,只管打发人来叫她,她娘说书也说得好,外面的人不方便叫进来,她娘倒也无妨的。”

    “那赶情儿好,过些日子就是我娘家的老祖宗过寿,这个节碌眼儿上也不能操办,只能是自家小辈凑在一块给老祖宗磕磕头,又不能请戏班子,索性就让鹦哥儿娘过去说说书,也让老祖宗高兴高兴。”四太太笑着说道。

    两人说说笑笑,直到傍晚时分,三太太才从宫里回来,也顾不上仪态,连喝了几杯温茶,这才对罗锦言和四太太说:“宫里热闹着呢,按品阶后宫是刘贤妃最高,她在大行皇帝灵前那么一跪,大长公主就不干了,说皇家没人了吗?怎么让个没有子嗣的妃子在这里?”

    “你们也知道,韩太夫人和高老夫人,再加上昭福县主,那都是跟着大长公主的,大长公主这么一说,这些人自是也要帮腔,可怜了刘贤妃,八成还想着给小皇帝做养母呢,如今连跪在大行皇帝灵前都不行了。”

    四太太大吃一惊,问道:“宫里后位空悬,再没有六夫人在灵前,那大行皇帝。。。。。。”

    三太太呵呵地笑:“还没登基的小皇帝跪在那里了,后宫里的娘娘们,一个都没让过来。”

    四太太道:“我晚生了些年,没见过先帝那时的排场,可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唉,新君还没有登基呢,这宫里就已经是宗室的了。”

    三太太道:“宫里宫外一样的,就是寻常百姓家里,不也这样?没有子嗣还能如何?”

    罗锦言插嘴进来,问道:“三婶,您和昭福县主说话了吗?”

    昭福县主虽然位份高,但秦沈两家是通家之好,因此她每次遇到秦家女眷都很客气。

    三太太道:“我给昭福县主问安了,可那时她正跟高老夫人拌了几句嘴,也没和我多说什么,唉,高老夫人在那里说要让骁勇侯回京主持大局,昭福县主脸色都变了,很是生气。”

    是啊,沈家早早地把沈砚送走,就是不想让参与这些事,现在宗室们又让在外面带兵打仗的骁勇侯回来,摆明是要把沈家推到最前面,昭福县主自是不会答应。

    但是女眷们是无法影响大局的,若是小皇帝登基,下旨让骁勇侯回京勤王。。。。。。

    这不是不可能的。

    晚上见到秦珏,罗锦言便问起这件事,又道:“有没有战报传来?”

    秦珏道:“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现在宫里一团混乱,真有战报传过来,都不知道会被谁接下。我长这么大,还是头回遇到办丧事也能办得乱成这样的,就连寻常的大户人家都不如,找谁也找不到,要什么东西也要不来。”

    朝臣和宗室里闹得不可开交,后宫没有主事的女眷,有个刘贤妃还给骂得不敢出来,可宗室女眷毕竟不是宫里的,只是会闹腾,却不给操持,这能不乱吗?

    说到这里,秦珏拍拍罗锦言的手,道:“这几天我都在宫里,不能经常回来,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你要约束家里的人,能不出去就不要出去。”

    说到这里,他压低声音,凑到罗锦言耳边悄声道:“观棋的军队已经从顺德府再次起兵,打出了拥立正统的旗号,沿途的几个县都学着顺天府,没用一兵一卒便打开了城门,北直隶的缺口已经打开,只要骁勇侯不回京,拦住赵宥,观棋军开到京城指日可待。”

    罗锦言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论起皇家正统,刚选出的小皇帝赵襄哪里比得上皇太孙赵奕?别说赵奕,他连瑞王血脉的赵宥也比不上,赵宥的老祖宗,第一代的瑞亲王是太祖皇帝的血脉,而赵宥是嫡长子。小皇帝赵襄那一支从来就不是嫡长。

    罗锦言笑道:“那这个时候,还是先不要让小皇帝登基为好。若他登基了,怕是第一道圣旨便是召骁勇侯回京勤王。”

    秦珏道:“想登基?哪有那么容易,先等着吧。”

第九三四章 小皇帝

    按照大周朝祖上传下的规矩,大行皇帝梓宫停在乾清宫正殿,但是乾清宫刚刚走水,还没有来得及修缮,自是不能再停放梓宫,宗人府和内阁商议之后,将梓宫停到乾清宫后面的交泰殿。

    罗锦言听到这个消息时手上一抖,茶水溅了出来。

    交泰殿是太祖高皇后的寝宫,之后由太宗开始,皇后寝宫移至坤宁宫,交泰殿仅做册封皇后和皇后诞辰庆典之用。

    前世的罗皇后便是在交泰殿接的金册,每年的寿辰也是在交泰殿。

    赵极活着的时候,打死也不会想到,他的梓宫会停放到交泰殿,日后记载到史册中,后人还不知会编排出多少笑料。

    依制,大行皇帝的梓宫在紫禁城里最多停放二十七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