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478部分

最春风-第478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制,大行皇帝的梓宫在紫禁城里最多停放二十七天,然后运送到景山的寿皇殿,再停放一段时日便要运到皇陵正式下葬。

    若是在治丧之前,新帝没有登基,那么便要在梓宫离开紫禁城之前登基,这样一来,梓宫送往景山时,嗣皇帝才能一路哭丧,若是到那时还没有新帝,这便是失仪。

    也就是说,新帝必须要在二十七天之内登基。

    赵奕的大军能不能在这二十七天内打到京城,事关重大。

    现在宗室们吵着想让赵襄提前登基,倒并非是因为赵奕,在他们眼里,赵奕离得还很远,当务之急,是让赵襄正式坐上皇位,免得再有人提出要接二皇孙回宫的事。

    这一次内阁和朝臣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必须要按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只要大行皇帝的梓宫还停在紫禁城,新帝便不能登基。

    双方使出浑身法宝,又是唇枪舌箭,又是软硬兼施,待到内阁终于松口,同意大行皇帝梓宫提前送出紫禁城时,十万军已经畅通无阻地从顺德府打到了真定府!

    真定府的守将是骁勇侯的人,名叫谈毅,早在十万军出顺德府时,他便接到斥侯报告了,他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在灵寿的骁勇侯,另一封给在京城的江宁。

    现在连他自己都不知这仗该不该打,宫里选了个宗室营的小孩子做皇帝,这样一来,打着皇太孙旗号的赵奕不但不是乱臣贼子,还是皇室正统,现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没有正儿八经的人,他该听谁的?总不会是宫里那个还没继位的小皇帝吧。

    这两封信送出去,骁勇侯很快便回信,寥寥数语,只说明了一个道理,他们是大周将领,受大周皇恩。

    谈毅看了这封信半天没有明白,叫了幕僚过来,这才弄清楚,也就是说你打不打都是对的。。。。。。

    江宁却是忙得焦头烂额,谈毅的书信到了三天,他才回到西山大营,看到谈毅的信,他立刻也给骁勇侯写了一封信送过去。

    十万军出了顺德府便换上了大周龙旗,之前虽然也是打的大周旗号,但是却没有用龙旗,这一次不但有龙旗,还有檄文。

    皇太孙赵奕人品贵重,爱民如子,承继皇室正统云云。

    在此之前,百姓之中便早有传言,说赵奕便是厉太子的嫡长子,当年在东宫大火时被人救出,还说他是吃百家饭长大,更有他顺河飘流而下,路边的村人看到金光闪闪,以为有祥瑞,待看到是一个孩子时,民妇们纷纷送来粥饭,待到稍大一点,有僧人路过长跪不起。

    总之,赵奕便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接着又有传闻,说宫里的那个即将登基的小皇帝只是姓赵的一个孩子而已,他是太祖子弟不假,可却并非嫡支,而是庶子之后。

    赵奕的十万军自从出了顺德府,便时有成群结队的百姓送粮送米,十万军从顺德府到正定府,一路顺畅。

    谈毅得知这些事,又收到了骁勇侯的书信,早已没有了斗志,十万军兵临城下,谈毅和真定知府商议后,以不伤害城中百姓,不抢掠城中富户为由,正大光明地打开了城门。

    紫禁城里,还在筹划登基大典,得知谈毅把真定府拱手相让时,无论是朝臣还是宗室们,全都大吃一惊,赵襄还不知道真定府在哪里,没头没脑地问道:“从真定府到京城很近吗?”

    可是刚才还在奉承他的大人们没有一个理他的,宗室们跺着脚骂阁老们,说他们不会领兵,不会打仗,阁老们便说是他们非要在这个时候登基,给了赵奕可乘之机。

    五天后,赵襄在太和殿里受了群臣叩拜便就算登基了,成为大周朝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没去太庙,没有大典便登基的皇帝。

    赵极的梓宫被草草安置到景山的寿皇殿,至于什么时候才能送到皇陵,谁也不知道。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罗锦言带着四个孩子正在甜井胡同陪叶氏用晚饭,小丫头忽忽忙忙跑了进来:“夫人、大奶奶,大爷过来了。”

    叶氏笑道:“他知道我这里做了红烧肘子和清蒸荷叶鸡,闻着肉味就来了。”

    还在国丧之中,各家各户依制都要吃素,叶氏才不管这些,儿媳和孙儿们过来了,大鱼大肉地摆了一桌子,她自己更是顿顿都要喝上半坛子小酒。

    罗锦言连忙让豫哥儿和三月迎出去,三月出去又跑了回来,对罗锦言道:“娘,快避避,我爹带着外男来了。”

    大家一怔,随即都笑了起来,三月有点不好意思,捂着小嘴也跟着笑,罗锦言虽然诧异秦珏为何会带着外男来这里,可还是穿上鞋子,领着元姐儿避到了屏风后面。

    秦珏进了内院,只看到两个上岁数的婆子,便知道该避的都避了,领着那人进了屋子。

    叶氏也正诧异,正盘算着该不会是庆王府的人吧,肯定不是秦家的,否则三月也不会说是外男。

    外面传来婆子的问安声,福字不断纹的帘子挑开,秦珏和一个人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那人穿着青色斗篷,戴着风帽,跟在秦珏后面,被秦珏挡着看不到脸面。

    叶氏正要开口,那人摘下斗篷的风帽,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观棋给郡主请安!”

第九三五章 风声紧

    对于观棋这个人,罗锦言是很好奇的,可是每次她向秦珏问起,秦珏都不肯多说,而且立刻岔开话题,她也就不再去问了。

    她和元姐儿避在屏风后面,听到叶氏问道:“你怎么来了?太孙可好?”

    观棋的声音清朗,每一句话都说得很慢,像是惟恐叶氏听不清楚一样:“太孙暂时还在真定府,让我来给郡主请安,请郡主放心,太孙身体安好,待到京城的事情安定下来,太孙便要进京了。”

    赵奕进京是大事,进京便是进宫,进宫便是登上皇位,所以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叶氏很高兴,正要再问什么,可刚刚嗯了一声,就听秦珏插口道:“娘,观棋远道而来,还没有用饭,我陪他在胡同外面的小江南去喝几杯,就不打扰您用膳了。”

    甜井胡同只是一进的院子,隔壁的院子虽然买下来了,可一座是钱万的,另一座是元姐儿的,都不便用来招待外男。

    叶氏没有多想,叮嘱了几句,就让他们走了。

    罗锦言和元姐儿出来时,看到立春领着豫哥儿和三月从外面进来,两人交头接耳,她笑着问小哥俩:“你们说什么悄悄话呢?”

    三月看着豫哥儿,等着哥哥先说,豫哥儿道:“娘,刚才和爹在一起的那个人是谁啊??”

    罗锦言反问道:“你爹有没有让你们和那人见礼?”

    豫哥儿摇头:“那倒没有。”

    罗锦言嗯了一声,没有理他。

    豫哥儿当然明白了,他爹都没让他们兄弟见礼,也就是说不想让他们知道,既然不让知道,当然也就不能问了。

    叶氏见了,默默点头,惜惜看上去对孩子们都很宠爱,实则把孩子们教导得都很有分寸。

    罗锦言和孩子们陪着叶氏用了晚饭,没有等秦珏,便向叶氏告辞,和孩子们一起回九芝胡同。

    赵极的孝期已经满了,叶氏催着罗锦言给元姐儿置办新衣裳,罗锦言便带了元姐儿一起回去,让她自己挑料子挑样子。

    她出门时是两驾马车,她和四个孩子、翠羽和朱翎在一驾车上,立春和两位乳娘、三个丫鬟在另一驾车上,方金牛、莫家康连同五六位护卫骑马跟着。

    虽然带的人不少,但是孩子多,倒也不觉人多。

    阿树很少能和哥哥姐姐们挤在一起,他很开心,少不得摸摸姐姐的辫子,动动哥哥的袖子,没一会儿,就被豫哥儿斥责了,他扁扁嘴,趴到三月的肩膀上,偷偷看着豫哥儿,却是连哭也不敢哭了。

    罗锦言不由莞尔,秦珏总说她把阿树惯得没边了,哭起来就没完没了,瞧瞧,阿树还是怕大哥的。

    元姐儿像往常一样默不作声,靠在罗锦言身边。

    豫哥儿不住地看着妹妹,时不时地说说诸如五叔父画了新画,可以给她也画一幅之类的话,摆明是想哄妹妹开心。

    阿树就更委屈了,眼睛巴啦巴啦地看着大哥,大哥什么时候也能像对姐姐一样,轻言细语地和他说话啊。

    三月只好把他搂到怀里,学着乳娘的样子,一下一下拍着阿树的后背。

    罗锦言很喜欢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她和天赐、地养、小语儿在年龄上差了太多,弟弟妹妹们和她像是两代人,远没有自己这几个孩子亲昵无间。

    她越发感觉自己连生四个是明智之举,孩子们年龄相差不多,却又离得不是特别近,大哥有大哥的样子,小弟弟也有小弟的样子。

    她希望她的儿子们能够兄友弟恭,长大后相互扶持,一起支撑起门户,至于唯一的女儿,当然是掌上明珠了,爹娘宠着,哥哥和弟弟们也都宝贝着。

    她正沉浸在孩子们带给她的喜悦里,忽然,马车猛的停住,外面响起方金牛的大嗓门:“大奶奶,有点不对劲,你们当心点儿。”

    天色已经全黑,车厢里一灯如豆,昏暗中,翠羽和朱翎飞快地交换了目光,朱翎守在车厢里,翠羽探身出去想看个究竟,忽然一声闷哼,身子噗通一下倒栽了进来!

    微黄的灯光下,翠羽肩头赫然插着一支羽箭。

    朱翎扑过去,把翠羽拖过来,转身又对罗锦言道:“大奶奶,您别担心,咱们带着护卫呢。”

    说话间,外面呼喝声越来越大,羽箭破空的声音传来,笃笃做响。

    罗锦言知道,这是羽箭射到马车上,被弹出去的声音。她的这两驾车是特制的,羽箭的力度稍有差驰,根本射不透。

    其实从马车停下到翠羽受伤,也不过就是一刹那间的事,方金牛大声呼喊着,车把式咬咬牙,重又抖起缰绳,两驾马车向前疾奔。

    阿树吓得哇的哭了出来,豫哥儿冲着他吼道:“没出息,不许哭!”

    罗锦言见了,忙把阿树和三月抱进怀里,阿树还不到两岁,她怕吓到他们。

    翠羽伤得不轻,她对朱翎道:“先把这碍事的给我弄断了,我一时半刻没事。”

    朱翎二话不说,从身上抽出一把短刀割断羽箭,只留箭头还在翠羽的肉里。

    马车继续狂奔,方金牛带着护卫断后,罗锦言不知道外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她明白,她们是遭到伏击了。

    若是往常,京城里到了这个时候经常看到巡城的,再说也没有什么人敢在天子脚下闹事,但是今昔非比,小皇帝刚刚登基,赵极的梓宫至今还停在景山没有下葬,京城里人心惶惶,自从谈毅打开真定城门后,与他交好的江宁便被内阁疑心,三天两头要动他,江宁负责京蓟防卫,现在被阁老们排挤得索性也没了劲头,从甜井胡同出来,一路上也没有遇到巡夜的。

    罗锦言有些后悔,今天她应该留在甜井胡同等着秦珏的,如果没有带着孩子们,那也无所谓,可是带了四个孩子,她实在是太鲁莽了。

    但是她很快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些人摆明不是冲着她来的,他们要对付的是秦珏。

    她和她的孩子们,便是秦珏的软肋。

    无论她们是不是出来,或者是留在甜井胡同,想要打她们主意的,还是会打。

    从甜井胡同出来了反而更好,至少不会连累叶氏。

第九三六章 暴风雨

    一声嘶鸣,紧接着一声闷哼传来,马车先是前倾,忽然摇晃起来,罗锦言抱着两个小的,朱翎和受伤的翠羽扑过来把豫哥儿、元姐儿紧紧抱住。

    罗锦言心中一凛,车把式和拉车的马肯定是中箭了,马车要翻了!

    “杂碎,你们敢靠前一步试试,老子拼了!”这是方金牛的声音。

    “车上都是女人和孩子,兄弟们,把这几个料理了,车上的人跑不了,杀!”一声暴喝传来,刀剑相碰的声音划破夜幕。

    罗锦言半躺在侧翻的马车上,紧紧抱着怀里的两个孩子,车厢里的小灯已经灭了,漆黑一片,她听不到孩子们的声音,就连怀里的阿树也没有哭,她不知道刚才翻车的时候,孩子们有没有受伤,更不知道外面来了多少人,方金牛他们几个还能撑多久。

    她用额头碰触着三月和阿树的小脸,两个小家伙懂事地蹭蹭她表示回应,她微微松了口气,也不知豫哥儿和元姐儿怎么样了。

    伴随着金属撞击的声音,不时有惨叫声传来,罗锦言甚至已经分不出这是自己人还是敌人,她咬着嘴唇,似乎又回到很多年前,年幼的她和同样年幼的夏至躲在骡车上,车外七兄弟正和贼人厮杀,那时秦珏就在当中,那是他第一次保护她。

    这一次,他不在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