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

第253部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253部分

小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要在什么地方训练?要在日常生活当中,生活里面,你要是放不下,太难了。凡是功夫不得力,你立刻可以想到,对方的妄念太多,所以他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的时候他心清净,没有妄念;没有妄念,在日常生活当中什么都好,工作上也什么都好。现在有人学《弟子规》,把《弟子规》放在公司里面,公司不管了,营运还能照常,比以前管的时候还要好。什么原因?人人都学《弟子规》,人人都是好人,好人做的事情全是好事,就这么个道理。省心省事,员工遇到事情自己可以做主,自己可以做,不需要问老板。为什么?符合《弟子规》,就是符合老板的意思;违背《弟子规》,就是违背老板的意思,你说这个多好!多省事。老板不操心,老板把这些杂事情全丢下,智慧现前,这个公司里面从上到下所有员工智慧都开,这还得了吗?中国大陆真有人实验,效果卓著,你能说它是假的吗?

  底下说‘行从理起,理彻于事’,“行”就是日常生活,就是日常的工作、待人接物,这都属于行,行也是从理起,与理相应的行多好!与理相应的行,必定跟戒定慧相应,与戒定慧相应那就是道场。道场在哪里?处处是道场,时时是道场,没有离开大道场。守法就是持戒,《弟子规》是基本法,《弟子规》是根本戒,它就是净业三福前面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的落实,所以它是基本戒,是根本法。怎么孝顺父母?怎么奉事师长?你把《弟子规》做到就是的。什么叫深信因果?你能够把《太上感应篇》落实,那就是深信因果,要做到。你要做到,头一步你就得念熟,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长时间的薰修,真诚心去修行,戒定慧统统有,守法守久了心清净,杂念少了那就是定;杂念少的时候智慧就开,智慧开了你能悟入。入无所入,实在讲真的它是迷悟,原先你迷了,现在一下觉悟,迷的时候并没有丢掉,悟的时候你也没有得来,所以称觉为悟,我们称觉悟,觉悟就是入!不觉的时候迷了,迷了好像跟性德有了距离;觉悟呢?觉悟又融合成一起,融成一体。真的,迷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自己跟一切人、跟一切万物都不相干,你不是我,我不是你。觉悟怎么样?觉悟之后他就没这种分别,分别执着都没有,没有怎么样?自他不二。我们现在自他还是二,这是迷,标准迷惑颠倒的现象;到自他不二,真的觉悟。

  我们自己常常检点,检查我们迷悟的浓度,就从这里检查。自他的界限愈来愈模糊的时候,就是好事情;自他的界限愈来愈清楚,不是好事情,那是执着,那是分别执着;愈来愈模糊的时候,好像是一体。首先要有个想法,因为这是很难的一桩事情,尤其在现代的社会,我们从小贤圣教育的根没扎,所以迷得太深,迷得很严重,要觉非常困难。应该怎么样?先从人,从人事下手,这是最猛厉,效果很卓著。把一切老人看作是我自己的父母,年龄差不多的看成是我的兄弟姊妹。中国人讲年龄少过二十岁,小我二十岁以下的看作自己的子女,你先用这个方法,你真能用这个方法,你的人际关系会变成很好,为什么?你有爱心。常讲爱心生不出来,慈悲心生不出来,总是跟人对立,对立习惯,总是对立,就生不起来。你常常这样想,我对父母,我对兄弟姊妹,我对儿女,中国文化里是亲、亲属,他真有爱心。可是在西方的价值观就没有,西方关系,你看看儿女跟父母的关系,十六岁以上就成年,美国的法律。十六岁走出家门,几天不回来,我在旧金山,是我们同修,小孩在美国出生,离家出走,他去报警,警察问:你小孩多大?十八岁。十八岁你还找他,他成人了,警察不理。十六岁以下他会替你找,满十六岁他不会替你找,他可以独立。所以现在很难!有些小孩,美国人很可怜,他真爱他的小孩,小孩不爱他。老人一生是念念小孩、怀念小孩,有小孩一离开,十七、八岁离开之后,一生不会再见他父母。偶尔过年或者生日,儿女寄一张贺卡来,拿到之后,能够看他那个心情激动、欢喜、流泪,儿子还没有忘记。这是东西方文化不一样,差距很大!

  我们在美国多年,美国人对中国这个家庭,因为中国在美国很容易看到三代同堂,祖母、孙子。那是什么?人性,他是人,他有人性。所以看到中国、看到日本、看到韩国人,三代人住在一起,他很羡慕。他们确确实实孤独,小孩没成年两代同居,成年之后就孤独,小孩就走了,不知道到哪去了。所以有人说,在外国是儿童的天堂,年轻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形容得不错。老人年退休之后真苦,虽然美国的福利,老人福利不错,物质生活国家照顾,每个月生活费用国家会寄给你,物质生活不愁,精神生活没有,那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坐吃等死,你说那是什么味道?我们不难想像而知。我参观过很多老人院,我感触很深,回想到中国从前的社会,我觉得那个制度好,那个制度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如果制度不好怎么流传这么久?中国自古以来实行的大家庭制度,不分家的。所以小孩在这个家庭生长,从小就接受训练,你这一生为谁?为家。要爱这个家,要护持这个家,要兴旺这个家,他有个目的,人生有个目的,他为了家,荣宗耀祖,光大门楣,他为家。家是他一生最可靠的后盾,无论他到什么地方,家帮助他,从小读书家里培养他。到年老退休回到家里,家养老,无论在外面做什么事情,几十年回家落叶归根,天伦之乐。这个家族里面的儿孙多,所以他的心量大,比现在人心量大。这一家人,他真的跟自己的关怀没有两样,他是平等的,他是公正的,不能有私心,不能有偏爱,这个家才能够兴旺。

  所以中国那个家,维系几千年社会安定和谐。中国人讲的“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治国平天下靠什么?要靠家。家要用什么东西来维持?修身,人人都懂得修身,所以它一套东西,修身靠什么?靠正心,心地要公正。正心靠什么?诚意。诚意靠智慧,智慧靠格物,格物是什么?放下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在家庭里面是大公无私。所以家治好了,这一家人人是好人,好人做的事都是好事,所以它社会安定。我常说古时候社会上各行各业,最舒适的行业做官的,没有案子办。为什么?社会上人人都是好人,没有坏人,没有人做坏事,你说做官多轻松。不像现在,现在这个社会颠倒,各行各业最辛苦是什么?最辛苦做官,办不完的案子真苦;从前做官是真乐,享受。哪像现在,原因是什么?现在家破,家破人亡,人真是亡,人到老年是无依无靠真可怜!这些社会的现实,我们看得很多,养老院、育幼院,跟从前的家比差得太远!现在都变成商业化,没有那种亲情。中国这个家的观念,家道、家规、家学、家业,这全世界在其他国家民族找不到。可是真正做出来,我相信任何不同族群、不同国家的人看到,没有不生欢喜心,没有不向往。我也想了很多,中国传统的家不可能再恢复,但是中国人家的精神是好的,是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可以给世界、给社会带回安定和平。所以我就想到今天团体,用团体来代替家的组成,团体继承中国家的精神,对社会、对国家就有贡献。团体的范围就很大,在佛门里面寺院是个团体,在家同学组成的居士林、念佛会也是团体。各个行业都有团体,如何能用团体来继承中国家道、家学、家规、家业?我们有这个理念,就有可能做到,要做到首先要有认知,有这个认识、了解,同心协力做出一个榜样。前几年,我们在安徽庐江汤池做的实验,这个实验做了三年做得非常成功,我们深深希望中国国家政府能够继续做下去。事、理、行‘互存互夺’,这也是‘玄通’。

  【玄通者。谓大智独存。体周法界。大悲救物。万行纷然。悲智双融。性相俱泯。】

  到这里是一段,这就是对于理、事、性、相,通常我们还加上因果,这些微妙深奥的事理,你果然能够通达明了,通达的秘诀没有别的,一心,一心就通,为什么?它是自性。记住,自性里面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所以你只要把这个东西放下,它就通,自然就通。为什么有人想求,求一辈子都通不了?就是因为他用思想,用头脑去研究,研究一辈子都不通。为什么?方法错误,不研究就通,愈研究就愈糟糕。为什么?研究是用妄心,一切放下,他用真心,真心没有念头,真心离念,真心里头没有分别,真心里头没有执着。中国古圣先贤为什么那么有智慧?他们所留下来给我们的东西是超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现在人讲真理。他为什么能发现那么多真理?就是他的心清净,诸佛菩萨亦复如是,他没有杂念,更没有恶念,一直到无念,全通达了,一心、无念就全通。这个话说得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你不相信,你试试看,平常妄念纷飞你没有觉察。你试试看,盘腿坐下来,不要多,五分钟,你看看五分钟能不能坐得住?你就发现别说五分钟,一分钟都不行,不知道有多少念头,前念灭了后念就起来,这叫烦恼,这叫习气,这怎么能通得了?佛菩萨教给我们的方法,没有别的,就是教你放下。

  我是那么样关键的一个大问题,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那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那是大学问,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我听到了很欢喜。我第一天跟章嘉大师见面,向他老人家请教,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能够入佛的境界?这大问题,这不是小问题。他老人家告诉我:看破、放下。我接着向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叫我认真去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老人家很慈悲,看到我们年轻人,我跟他见面他老人家好像是六十五岁,我二十六岁,他大我三十九岁,祖父一辈的人。虽然初次见面大概也把我们看透,我这一生没有福报、短命,应该都看透。所以教我修三种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没求,没这个念头,但是他已经把修学的方法告诉我,而且一再强调“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有求不应的时候是什么原因?业障,业障在障碍着你,你有求,求不到是业障。告诉我忏悔,忏除业障,业障忏悔掉之后,你所求的它就现前,老师教的。我有个好处,听话,对老师教导真的接受,依教奉行。章嘉大师知道我们初学的年轻人对佛法非常生疏,所以讲个看破放下,而没有讲止观。止观,那我完全听不懂,没讲五止六观,这就是应机施教,什么样的程度用什么方法来教导你,慢慢的引导你,对佛法产生兴趣,有信心。说得很浅叫深入浅出,你能够理解,能够接受,只要依教奉行,你就会有成就,我真照做,我所得到的效果超过了凡先生。我跟老师三年奠定佛法的基础,以后跟李老师十年。我这个行业是章嘉大师教我,教我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为世间人做一个好的榜样。我比不上佛陀,佛陀有个僧团,我没有;佛陀僧团不小,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挺大的一个团体。我这个团体五十个人都不到,算不上是个什么团体。当然这也是有许许多多因素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命运,家有家业,佛教团体也有法运,我们总得要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如果真的是通达,对于宇宙之间性相、理事、因果,都有相当程度的觉悟,这个人一定是‘大智独存’,他有智慧。‘体周法界’,跟我们这《还源观》里面讲的三种周遍相应。这是讲智、讲德,它作用决定是‘大悲救物,万行纷然’。他有大悲心一定是帮助苦难众生,没有定法,“万行纷然”,没有一定的方法,善巧方便。“大智”是心地清净,我们今天讲的没有攀缘的心,一生自行化他顺其自然,这个自己身心得清净。不要跟自己设一个时间表、行事历,那就麻烦,那就是攀缘。随其自然,有缘不能不做,没有缘不要强求,总要记住佛家所讲的是真的,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其实我们这个人生在世间,人是个社会动物,离不开人群,群众有感随缘而应,这就对了。如果我们自己要怎样怎样去策划着做,这完全变成世间法,这不是恒顺众生,这不是随喜功德,那是什么?是造业。既然造业就有善恶,当然在佛门里面善多,可是不能避免恶业。有一丝毫自私自利在里头那就是恶业,善恶混杂,将来果报也是如此。果报很殊胜有富有贵,但是里头有烦恼,为什么?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