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236部分

醉枕香江-第236部分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先生,你可是向我保证过,林宥伦和《明报》这一次不会出手,现在你怎么解释?”胡娴将一份报纸丢在于平海面前,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透出十分不满的情绪。
于平海早看过报纸上的新闻,一开始他也很意外,甚至是愤怒,《明报》没能争过林宥伦,这次又是林宥伦出来搅局,难道他真是自己命中的克星?
“胡女士有没有想过,林宥伦很可能是在故布疑阵?”于平海在来见胡娴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说辞,眼下这情形,即便是林宥伦真的准备要插手进来,在胡娴面前他也只有继续咬死自己之前的判断。
胡娴两条直弯到太阳穴边上的长眉,微微扭曲着,在眉心间蹙到一块儿,说实话她并不大认同于平海的观点,但还是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林宥伦为什么要收购玉郞国际?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明报》的主营业务和玉郞国际没有太多的关联,甚至可以说是毫不相干,而且玉郞国际的风格也和《明报》一贯秉承的媒体原则和读者群体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在我看来,林宥伦不大真的要去推动由《明报》来收购玉郞国际。”
“可要是他以个人的名义来收购呢?漫画和《明报》的主营业务是没有多少关系,但漫画的影视改编已经被市场证明是可行的,林宥伦现在已经控制了香港电影产业链的下游发行院线,中端的影视制作他虽然不直接参与,但间接控制的力度实际上并不弱,如果再把上游的内容资源也抓在手上,对于他完善在整个影视产业链上的布局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林宥伦在这里,听到胡娴的分析绝对会大吃一惊,因为胡娴这番话,基本上已经将他的意图猜了个**不离十。
于平海感觉从林宥伦的角度很难说服胡娴,只好把着力点放在了黄玉郞身上。
“即便是林宥伦真的对玉郞国际感兴趣,黄玉郞难道真的就愿意把玉郞国际转给他?虽然现在局面是黄玉郞不得不把玉郞国际的股份转让出去,但如果我是黄玉郞,肯定是希望这部分股权能够卖一个高价,而如果只有《星岛日报》一家有购买的意愿,价格谈判对他会很不利。”
“黄玉郞要是有这方面的心思,林宥伦会察觉不到?”胡娴还是不信,她虽然对玉郞国际很感兴趣,但并不想被于平海当枪使。
“胡女士该不会是要打退堂鼓吧?”于平海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胡娴的这种犹豫,心中略有些着急,这次对玉郞国际的收购,名义上是以《星岛日报》为主,其实背后一直都是在他在操纵。
黄玉郞在股灾中损失惨重,于平海从那时候起就开始积极筹备着收购玉郞国际,他联合胡娴的《星岛日报》对玉郞国际表现出强势的收购姿态,迫使黄玉郞病急乱投医,最后被拿到了做假账的证据,眼看着就要到收网的时候,胡娴这时候要是撤出,于平海近一年多的筹谋就算是完全打水漂了。
“如果林宥伦插手,我并不觉得我们会有很大的胜算。”胡娴表现得很理智。
对于林宥伦,胡娴一开始只是关注,直到他正式接掌《明报》,她才开始正视这个如彗星般崛起的年轻人,并且认真地加以研究分析。
越是深入地了解,胡娴就越感到林宥伦的不简单,这些年大家都被他在娱乐圈的各种举动转移了注意力,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在资本市场和产业布局上的高妙手段。
如果林宥伦真的已经开始对影视产业链的上游进行布局,那么这次收购玉郞国际的说法就不会是无的放矢,并购玉郞国际对于《星岛日报》而言只不过是多元化经营的一种尝试,而对于林宥伦而言,却很有可能是其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只从双方的收购动机来看,林宥伦的目的性更强烈,所以他愿意付出的自然也就更多。
玉郞国际在林宥伦手上可能会被转化成影视资源库,但在《星岛日报》手上只会是一家漫画公司,想要在收购价格战胜出,《星岛日报》将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于平海脸色变得很难看,“胡女士的意思是?”
“于先生不要误会,我只是说希望不大,但既然林宥伦以《明报》集团的名义参与进来,《星岛日报》一定会尽全力支持于先生与其竞争。”
胡娴对在这宗收购案中打败林宥伦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让于平海去搅局,给林宥伦制造更多的麻烦,这却是胡娴很乐意看到的。(未完待续。)
 第386章 写情第一
黄玉郞被保释出来后,一直在积极联系律师,力图免去这次牢狱之灾。他天天在盼,终于盼来了回信,可是他失望了,所有律师的答复都是可以争取减刑轻判,但没办法做无罪辩护。
无奈之下,黄玉郞在公司其他股东和香港证监所的要求下,辞去了玉郎集团董事长的职务,同时宣布将出售手上所有的股份。
消息一传出,立刻引来各方关注,《星岛》报业早在这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收购玉郞国际的意图,而林宥伦此后亦在媒体前公开表态,意味着《明报》集团也加入了竞争者的行列。
香港两大报业集团这次都摆出了要硬碰硬的姿态,一下子就将玉郞国际推上了舆论的风头浪尖。
黄玉郞和林宥伦本来是有过口头上的约定,但那时候黄玉郞对无罪申诉还心存幻想,而现在眼看着难逃牢狱之灾,他心里的想法又有了一些变化。
如果玉郞国际必须得卖,黄玉郞当然是想要卖一个好价钱。
于平海代表《星岛》报业来找过黄玉郞一次,开价不低,黄玉郞有些心动,再和林宥伦谈的时候,态度却不再像前面那么积极主动。
金镛在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亲自给林宥伦打电话,邀他到家面谈。
“这个黄玉郞,说到底身上还是太多商人的秉性,不值得与之深交。”
在商言商,黄玉郞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双方之前有口头约定,黄玉郞这个时候反悔,也让林宥伦有些不满。
“《星岛日报》比我更想得到玉郞国际,如果黄玉郞胃口太大。那就只好让胡娴女士来替我做这个冤大头了。”
收购玉郞国际,对于林宥伦来说确实是为了控制内容资源,完成对影视产业链上游的布局,但他真正看重的还是玉郞国际目前的这个公司框架,反而是玉郞国际原有的那些漫画版权资源,并不是他进行这次收购的主要目的。
林宥伦开出的条件很优厚,只要黄玉郞愿意接受《明报》集团提出的收购方案,等黄玉郞出狱之后,林宥伦愿意将《龙虎门》这类由黄玉郞主笔的漫画著作权重新授权给他。
玉郞国际目前手上最有价值的当属《龙虎门》和《风云》两部漫画。其中《风云》的著作权又是属于马荣诚个人所有,如果这次收购不成,林宥伦可以直接将马荣诚挖过来,然后重新成立一家漫画公司。
“胡娴也是个聪明人,黄玉郞要是要价太高。估计她也不会接手。”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对手,金镛对胡娴也可谓是知根知底。
“查老可知,这次《星岛》报业策划收购玉郞国际,于平海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林宥伦很随意地提了一句,金镛却皱起眉头。
上次在考虑《明报》接班人时候,于平海也曾入过金镛的眼,当时他向金镛隐瞒了自己在加拿大的一些不光彩的过往。后面被报纸揭发出来,使得他在金镛眼中的印象大打折扣,以至于现在金镛听到他的名字,就没有了继续这个话题的兴致。
“林生对此想必早有准备。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其实这次我找你来,是因为从董千里那里听说,你又有一部奇书面世?”金镛换了一个话题。说起了林宥伦的新作。
“查老可千万不要这么说,不然我都不好意把那书拿出来发表了。”林宥伦很谦虚地摆摆手。
金镛呵呵地笑道:“你要是不发书了。董千里非来找我拼命不可!”
林宥伦无奈地解释说:“那书只写了前半部分,本来是想等完稿之后,拿来请查老斧正,可现在这部分书稿都被董千里给拿走了,要不是我提前打招呼,没准这稿子就被他先斩后奏给发出去了。”
“这事不能怨董千里,他现在可是你的忠实读者,而你偏偏又诸事缠身,隔了三年才出新书,害大家一阵好等!”金镛玩笑似的批评了林宥伦两句,然后从书桌上拿起一叠书稿,“董千里已经把你这书夸得天下无双,说是情节令人击节长叹,不忍释卷,特别是写情堪称一绝,听得我也忍不住,所以就让他把书稿传真了一份过来,细细看来,倒觉得他所言不虚,不知林生你的下半部书稿何时能够写出来,可前往不要再让我们等上三年啊!”
金镛亲自出面催稿,弄得林宥伦实在是汗颜,只有当场承诺在近期将后面的书稿拿出来,这才叫金镛满意。
金镛对这半部书稿如此重视,是因为他觉得这部书和《昆仑》想要表达的主题很有一脉相承的感觉,而此前的《搜神记》虽然构思、笔触都堪称瑰丽雄奇,但在主题内涵上跟偏向于商业化,没有《昆仑》那般深刻。
《昆仑》中的梁萧是一个矛盾复杂而又非常真实的人物,他帮助元朝灭宋,却又为宋朝保住了最后的皇室血脉,在正邪之间来回变幻,进而塑造出了一个矛盾复杂却有血有肉的主角,特别是书中主角那种叛逆的气息,深受时下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而现在这部《诛仙》中的张小凡,性格更加深沉内敛,半部书稿正好写到他由正转邪,此书中反复探究的一个问题是“何为正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主题思想更是贯穿全文,虽然还不知道后面的情节会如何发展,但金镛大概能猜到,最后张小凡还是会重归正派阵营。
“我一直想写一部仙侠小说,这个念头的起源是小时候看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时候就一直留下来的,当时在看《蜀山剑侠传》的时候,觉得这部小说在人物感情描写上比较苍白,所以就想自己来写一个故事,然后就有了现在这本书。”
林宥伦简单地解释了写《诛仙》的原因,金镛听过之后点点头。
“武侠小说无外乎‘侠骨柔情’,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小说已经兼顾了‘侠’与‘情’,不过现在看来,‘情’之一字,还是林生参悟得更加彻底,若论写情,此书堪称第一!”(未完待续)
 第387章 诛仙一出,谁与争锋(上)
黄玉郞态度模糊,《明报》集团这边对收购玉郞国际的热情也开始转冷,反倒是于平海这些天则频频与黄玉郞接触,谈判进展得很快。
“《明报》愿意保留黄玉郞对《龙虎门》的著作权,但收购价定得非常的保守,黄玉郞这次进去不知道会在监狱里呆多长时间,出来之后想要东山再起估计难度不小,所以他对能否保留相关漫画著作权并不热衷,反而更关心此时我们对玉郞国际的报价。”
于平海在胡娴面前谈起最近一段时间他和黄玉郞接触的成果,态度显得十分活跃,显然他认为这是从林宥伦手上抢下玉郞国际的最佳时机。
看到于平海跃跃欲试的样子,胡娴只是在心中微微的叹了一口气,难怪当初争夺《明报》的时候,于平海会输给林宥伦,两人在看问题的眼光差距确实很大。
林宥伦愿意保留黄玉郞的相关漫画著作权,却不愿意高价收购玉郞国际,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玉郞国际的辉煌是由黄玉郞而来,也将随黄玉郞而去。黄玉郞出狱之后如果能重新振作,玉郞国际依旧可以保住香港漫画界的龙头地位,但如果黄玉郞自己都已经丧失了斗志,玉郞国际实际上就只是一个空壳子,靠着啃老本也许能维系上几年,但时间一长必然显现出颓势。
胡娴还注意到,林宥伦在媒体前透露出准备收购玉郞国际的想法,是在他到医院看望了受伤的马荣诚之后,很显然他和马荣诚之间应该是达成了某种约定,要是他放弃了对玉郞国际的收购,很可能会拉上马荣诚重新成立一家公司。
由林宥伦提供内容创意,马荣诚负责改编成漫画。到时候谁能阻止这家公司的崛起?
当然,如果于平海能成功狙击林宥伦并购玉郞国际,便能稍稍拖延一下《明报》集团扩张的脚步,而这几年《星岛日报》和《明报》明争暗斗,总是输多赢少,特别是在金像奖一事上,《明报》接手后将金像奖办得风生水起,《星岛》报业颜面无光,能在这事上扳回一局。胡娴的态度依旧是支持的。
谈话了关于玉郞国际的事情,胡娴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报纸,递给于平海说:“你可以看一下,这是今天出版的《明报》,从这一期开始。林宥伦的新作开始在报上连载。”
于平海这段时间忙着与黄玉郞谈判,对媒体上的消息倒不怎么关注,胡娴特意和他提起这件事,于平海的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
当初争夺《明报》时败给林宥伦,于平海觉得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林宥伦还有一层作家的身份,这让林宥伦更容易得到金镛的认同,这时候听说林宥伦出新作。对于平海来说可不算是什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