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记事簿 >

第339部分

重生记事簿-第339部分

小说: 重生记事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俊,你疯了吗!?你知不知道这么多钱意味着什么?你捐一亿两亿都没有什么,公司还能发展,捐了钱,以后再赚就好了,可你知道要是捐了着二十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吗!?”韩俊刚刚的一番话把金芳吓坏了。
一时间有些恍惚,且不知所措。下面的人都在议论纷纷,可目光最后都求助似的投向了她,她如何会不知道大家的意思?
韩俊的这种做法根本就不是捐款,而是捐命呀!如果他真的捐了这二十亿,或许海鑫集团还能勉强维持下去,但哪怕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客户拖欠货款这种极其正常的事件,就能导致整个儿海鑫集团资金链的断裂!更不用说此时的海鑫,目前还在建设着海龙汽车生产基地!这个目前还没有产出,只在不断烧钱的买卖!
最重要的是,海龙汽车是海鑫集团跟滨海政府合资承办的,前期声势做的极大,大到在国内都极具知名度,一旦不能继续投入资金了,那么海龙汽车该怎么办?如果它黄了,那这件事极有可能成为滨海建国以来最大的笑话!所有牵扯到其中的人都将成为笑柄。
好吧,退一万步说,韩俊满不在乎地捐助了这么如同天文数字般的巨款,可一旦海鑫集团发生动荡,那受损的岂止是韩俊一个人!?难道他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正在跟着海鑫集团吃饭吗?三万多人呀!
好吧,再退一万步,就算韩俊不管这三万多员工的死活,也不管滨海市政府领导会不会因为如此多的人同时失业所造成的压力会有多大。难道他不知道与海鑫集团关系密切,且紧靠海鑫集团吃饭的企业又有多少?!
如果海鑫一倒,它们又该怎么办?!
这不仅仅是一个集团公司的存亡问题,如果韩俊真的那么干了,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造成的后果将是极其恐怖的。
金芳也顾不得此时有那么多的“外人”在侧,直接以母亲的身份开始干预!韩俊心系灾区她很欣慰,因为儿子很善良,可是他现在的这种做法就不是善良了!或许这些钱能帮助不少人,可自己身边的这三万多人又该怎么办?她坚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这是在捐款吗?你这是在玩火!”
“妈……这个!”
“不行,这事儿没的商量,你当海鑫的钱都是大海潮来的吗?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这件事情,我自有办法,我有我必须这样做的理由,不过诸位,大家都在海鑫工作了多年。对我,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一个了解,你们认为我是一个不顾手下死活的人吗?你们认为我是一个头脑冲动的人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不想顶撞母亲,却也要试图说服她。
只是韩俊不能从正面,也只能从侧面了。
他每问一句,会议室里的人都是摇摇头。
有的人想了想,的确是这样,韩俊正值当打之年。他们想破了头也想不出他有什么理由要“玩儿死”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建立起来的海鑫集团。虽然“二十亿”夸张到几乎让他们的小舌头风干,但是韩俊以往的“事迹”表明,或许老板的计划,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吧?
而老朱这个时候,眼珠子则在滴溜溜地转个不停。他认识韩俊很久了,从他十六岁开始,他俩就一直搭档着。虽然不能说比他**妈还要了解韩俊,却也是除了他父母之外,对韩俊最为熟悉的人了。
凭着他跟韩俊配合了这么久的时间,对韩俊的了解,韩俊从来不会做那些的莽撞的事情。偶尔会冲动,但绝对不会“舍生忘死”,老朱不相信韩俊没有想到海鑫集团的这三万人的生活问题。他已经不是许多年前那个青涩的少年了,20多岁的韩俊,有着不输于任何人的冷静和沉着,怎么会因为南方水灾就下这样大的本钱呢?实在很诡异啊?要说他想炒作,可广告部的人根本就不在,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老朱不会跟金芳一样冲动地直接提出反对意见,但他处于自己的考虑也不希望韩俊拿出如此巨额的资金来捐助。这实在太夸张了!
“或许,陈老爷子能说动了他吧……”见韩俊依然不想改变主意,老朱兀自想到……

第六十六章震动

韩俊突然说要捐出20亿,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俱是十分的不理解,可是韩俊却说的振振有词,且一副谁说也不听的架势。
当然,如果不是韩俊再三保证,绝对不会影响海鑫集团的发展,且表现的信心勃勃,下面的人非造反不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了韩俊在海鑫集团绝对的权威,如果换了任何一个企业,董事会就直接可以否决掉他的提议。根本不会给他机会在这里“大放厥词”。
“请大家放心,我不会置你们的利益于不顾的,具体的原因,恕我不能提前告知,但你们只需要知道,这件事不会对集团造成影响,即便有影响,也会是好的影响。”韩俊的话里透着无比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也渐渐地感染了身边的人。
这些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在海鑫集团最少的也工作了三年,他们对于韩俊的本事是绝对信服的,韩俊话已至此,他们虽然有些提心吊胆,也都不再说什么。
老朱才不信韩俊会不管不顾地捐出20亿呢,那可是标准的“不过了”的做法。说成直接能把海鑫集团“玩死”也不为过。老朱暗想以韩俊今时往日的行事做派,根本不可能干这样的事情。捐款灾区那是救人,如果放弃海鑫那就是害人了。他才不信韩俊拎不清其中的轻重呢,虽然韩俊这么说,这样做,一定有他的原因,但是老朱作为海鑫集团的高层,有反对的理由却并没有直接出言反对。因为他明白,就算他说了什么,韩俊也听不进去。或许会有人能说服的了他。
只是要说有这能力的人,于长胜走了,老朱寻思着也只有北京的陈老爷子有这个能耐了。可要说跟陈老爷子联系,他可没有办法,人家跟韩俊很是熟稔,跟他却并不怎么认识。
老朱已经年过半年,干不了几年就要退休了,如果不是能看着海鑫集团不断的发展,他甚至早就想隐退了。可韩俊这样一“闹”,还真让他有些不太确定的感觉。可是,虽然韩俊这种做法乍一看让人很不放心,但是说实话,老朱在潜意识里。丝毫没有那种应有的担心。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喜欢了韩俊总是会给他们惊喜,他一点儿都不担心这20亿韩俊会用一种什么方式来“捐”,又的时候,老朱甚至想,韩俊“捐”了20亿,那他能赚多少呢?
如果韩俊仅仅是“捐”而不赚,老朱依然不相信,只是在方式上,他猜不透而已。
所以,他索性对韩俊的说辞充耳不闻,对他的做法视而不见,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隐隐的有些期待……
韩俊以绝对的强势安排了所有的任务,这个庞大的战车,却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展现了它强大的战斗力……
业务部的经理散会之后,丝毫不敢耽搁,回到总部就把分散在各个产业的全部工作人员的召了回来,转而把老板的要求安排了下去。
对于南方的汛情,此时并非多么的不可收拾。许多人说笑着认为韩俊有些小题大做,但海鑫的规矩就是……一经计定,那就要绝对的服从,是以,说笑归说笑,没有人敢在这上面出漏子。
物流部的人也跟业务部的联合办公,直接跟着业务部的人杀到所需物资厂家,等着他们生产。这些厂家,有的是在山东,有的是在的河南,有的也有在南方诸省。这个时候,业务部的人兵分十里路,安排好了分工,各自完成装备和药品、食品的采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这种直接“逼”都门上要货的做法,让对方厂家受宠若惊,不管是救生衣还是冲锋舟,这种东西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并不是作为生产企业的主营项目而存在的。但是如此大需求量,着实的让众多的厂家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了起来。
这可是大买卖呀!不仅积压多年的库存被扫购一空,订单量大的也让厂方惊的目瞪口呆。
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有些怀疑,谁没事儿要那么多的救生衣呀?在长江汛情还没有特别严重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他们这是准备支援抗洪前线的。不过,海鑫集团的名头实在太响,而且在交足了定金之后,厂家便没有那么多的问题了。
鉴于海鑫集团业务部的这帮业务员对于这批货的要的实在太急,甚至加了价,让这些工厂原本不少已经闲置的机器。重新开动了起来。
看着一卡车一卡车的救生衣被运走,货款毫无拖欠,直接给付两清,连带着海鑫集团的这批业务员也被厂家如同财神爷一般地供了起来。
张林就是这样,他是业务部的一名业务主管,35岁的他正值壮年,本来掌管着蓄电池厂的业务推广工作,可是就在不久前他跟其他所有同部门的同事都被直属领导组织了起来,宣布了老板的的命令。
虽然对于要放弃自己目前正在接手的业务让他十分的无奈,但是老板的命令他也没有胆量去违抗,更何况这个任务还是于国家有利的,起码在心理上,让他感觉不管如何辛苦,总是值得的。
是以,当业务部的负责人把细化的工作一分派完,他就带着自己的小团队直接奔赴济南,来这里的救生衣生产厂家进行业务洽谈。
实际上也说不上是业务洽谈,根本就是拿钱砸的。而他们这种大客户,自然被厂家极为重视的。这个救生衣生产厂家,原本是生产雨衣、防雨绸的。救生衣相对简单一些,用防水材料天包裹大浮力的泡沫或者充气制成,也有比较高档的自动充气的。杂七杂八地加起来,仅库存就有上万件。正好被张林一次性买光了,且下的订单数达到了惊人的5万的件,这可是几百万的业务啊!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库存压力,还带来大笔的订单,厂方如何敢怠慢了他?
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长是因为的除却以前的库存,全力生产之下也不过万把件救生衣;说不短,是因为张林早就跟厂里大大小小的领导混的极为熟稔了。
6月18号,新闻里对南方的暴雨天气的报道力度越来越大,而滨海这个时候同样也是雨季。雨量也是不小。身在济南的张林,则不断地把救生衣一车车地运回滨海。只要装满一车,便立刻运走。
当又送走了一车救生衣之后,生产厂长看着远去地汽车有些好奇地问道:“张主管,海鑫要这么多救生衣干嘛?”虽然滨海是个沿海旅游城市,但他不相信学游泳的人会用这种专业救生衣。
张林则不以为意地说道:“嗨,哪儿是我们公司用啊,南方不是暴雨不断么?我们老板准备弄一批救生衣援助防汛抗洪的官兵。身上穿着这个就算不小心掉水里也能抵挡一会儿不是?”
他说的轻描淡写,却然这位厂长肃然起敬,拿自己也知道南方有大雨,却从来没有想到为那边做点儿什么,如果不是这个人是自己的大客户,或许他还真能跟他开开玩笑,比如:“关你什么事儿”之类的。可是人家海鑫集团不仅财大气粗,且有这样的心思,不管人家目的如何,结果总是为了战士们能更加地安全一些。
似乎沉吟了一下,这位厂长什么都没说便走了,但是两天以后,厂方的领导再次找到张林,不管是何等型号的救生衣,全部以成本价的出售给他们,绝对不会再赚他们一分钱!
这倒让张林有些意外。
而当厂方把原因告诉他的时候,他也有些汗颜,原来,是人家见他们有着如此高的“风格”,自认为也应该出一份力。是以,才做出了那样的优惠决定。
不过张林倒很是恶趣味地想,为啥你给成本价呢?为啥你不直接送给我们呢?当然,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可厂方的优惠最直接的受益者,还是他们,至少在支出上,减少了很大的一部分。
韩俊安排完了采购和准备事宜,并没有闲着。
他命令迅捷网络,通过ICQ的门户网站,时刻关注长江流域的汛情。并派出记者密切关注那里的详细情况,每天发挥实时报道,且用服务器给每一位ICQ用户发送讯息,呼吁广大网民关注南方水灾。
另外,海鑫铜矿韩俊也没有“放过”,本来采矿在这里采取的就是“崩落法”,炸下大批的矿石,然后进入筛选机进行筛选,矿石和沙土比起来,永远是少数。这些“下脚料”以往铜矿都是随意地堆放在一边,对他们只是进行定时清理。
而这个时候,韩俊则命令他们,买来大量的编织袋,将这些沙石岩块都封装在编织袋里,直接正装代发。
山东境外的采购队伍,韩俊给的命令是让他们搜集完大量的物资之后,直接就进运送到各个军区去,而山东境内的这些,韩俊也表示攒的差不多了之后,会一并送到就进的南京军区去。
他不是不想第一时间给人家送过去,他之所以要攒多了,一是怕麻烦,一趟趟的跑,二是如果陈老头没有打好招呼,他的车队进入军区都是不可能的。军方的地方,是一般人能随便进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