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记事簿 >

第340部分

重生记事簿-第340部分

小说: 重生记事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是不想第一时间给人家送过去,他之所以要攒多了,一是怕麻烦,一趟趟的跑,二是如果陈老头没有打好招呼,他的车队进入军区都是不可能的。军方的地方,是一般人能随便进的吗?
所以,韩俊才决定等他准备的差不多了之后,才吩咐各地的车队们将这些物资运到就进的军区。而在这之前,跟陈老爷子打个招呼,才是最重要的。
北京,6月的时候夏天已经开始显示出它的威力,好在的陈德胜的香山小宅,在绿树的荫蔽下,倒也不会太过炎热。
只是坐在躺椅上的陈德胜,心情却是十分的忐忑。
“陈老,不用担心了,梦涵又不是小孩子,她不会有事的。”钟建国站在他的旁边,依然尽忠职守,却是一副宽慰的语气。
“那孩子……哎,我怎么能放心的下?”陈德胜长叹一声。此时的陈梦涵,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刁蛮任性的小丫头了。军医大学五年医科读完,这时的她刚刚走出校园,成了某医院的一名实习医生,按照既定的轨迹,她会在历练一段时间之后,进入北京军区直属的某医院任职,然后慢慢地混资历,慢慢按照爷爷为她规划好的升迁之路走下去。
可是从6月12日开始,长江流域的大范围强降雨,一直持续了十天!到22号依然没有停歇的迹象,南方洪涝严重。想到抗洪前线可能缺医少药的陈梦涵,仅仅给医院打了个招呼,便以一个志愿医生的身份奔赴到了江西。从小就能甩脱爷爷保护她,此时做来更是驾轻就熟。到了江西才给陈德胜打了个电话,说是要在这里参加抗洪,要为受伤的解放军和生病的百姓治疗。
陈德胜听到这个消息,有些傻眼,可内心深处,却也升起了一股浓浓的自豪!这才像他的孙女,他儿子的女儿!他老陈的家的人,总是有着那么的一股豪气!
不过,回想起她昨天晚上打过来的电话,陈老头依然有些心有余悸:“爷爷,那里的水势很大,如果掉下去,一定找不到,这里抢险的人,你根本就分不出哪个是官兵,哪个是百姓,也分不出年龄,因为他们的身上、脸上全部泥水。我给几个腿上身上被不知道什么东西划伤的士兵做了缝合,我一时紧张竟然忘了打麻药,可人家居然一声疼都没喊,等我发现的时候,他已经睡着了。他们实在太累了……”
“陈老,梦涵她只是医护人员,又不用她扛着沙袋去修堤坝。不用太担心了……”钟建国依然在安慰着,只是心里对于陈梦涵的这种行为有些无奈,本来自从上了大学,陈梦涵的性子就收敛和很多,再也不见她刁蛮地使小性儿,可这次实在让他大跌眼镜,人家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跑去协助抗洪了。
俩人正说着,不远处地电话响了。
陈老头眉角一动,想立刻起身,却被钟建国摁住:“陈老,慢点儿,我去接。”
“恩,看看是不是梦涵,还是韩俊那小子。”那台电话机的号码,知道的人并不多。
接起电话,钟建国简单的一寒暄,捂住话筒,走到陈德胜身边,笑着说道:“是韩俊。”
陈德胜点点头,接过电话,笑着说道:“小俊,这段时间忙活什么呢?也不给我打电话?”
电话那头的韩俊有些囧,暗道:“这还不经常?那什么才叫经常?”不过嘴上却是打着哈哈:“哪儿呀,陈爷爷,我这不给您打了么,今天可是真有事儿。还记得当初我跟您提的那件事吗?我准备了一点物资,准备给抗洪前线的官兵们送过去的。”
陈德胜自然记得,他还给那边打了电话,说是不久会有商人捐助一些物资呢。感情韩俊这是已经准备好了。呵呵一笑,陈德胜说道:“我怎么会不记得,难得你有心,你已经送过去了吗?”
“没呢!陈爷爷,那部队的地方,能让一般人随便进么?我这不跟您讨要个通行证来的么?”韩俊说道。
不是军牌的车辆想进入军队的驻地,那就必须是认识的了,给他们弄个军牌也不现实,想了想,陈德胜问道:“小俊,物资运过去总要有的车的吧?你把头车的车牌告诉小钟,让小钟给你联系一下。”
或许是心里还有些担心孙女在那边的生活,韩俊的这个电话,他的注意力似乎不是那么的集中,压根儿就忘了询问韩俊到底准备了多少物资。
跟钟建国通报了一下几辆车的车牌之后,韩俊就要求物流部,让这几辆车成为了头车。现在出发到达目的地也得有断时间。韩俊通知了各个车队,整装完毕之后,便朝着目的地出发了。
望着远去的车队,韩俊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心道,但愿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吧。
韩俊想捐款,有很多人不理解,韩俊也不恼怒,他明白别人为什么不理解,实际上就算是换了他自己,碰到这样的事情也一样的不理解。哪有这样干的呢?
但他们又怎么会知道韩俊所背负的东西呢?“如果改变不了,就尽最大努力去弥补。”这是韩俊当初一直在不断告诉自己的。
他想完成这件事情,却也敢拿出这么多的钱来。可韩俊也知道,要想得到集团的协助,他决定对他们合盘拖出自己对待这件事情上的决定和计划。
随着汛情的加重,集团内再也没有质疑韩俊“小题大做”的声音了,有的,无不是对老板“高瞻远瞩”的钦佩。
7月2号,宜昌出现了第一次洪峰,韩俊也知道不能再等了,因为他不知道还会有几次这样的洪峰,7月2号晚上,海鑫集团的元老和高层们,便齐聚到了韩俊位于海边豪宅里。
“我知道你们对我捐那么钱又疑问,不过我虽然捐了这么多,可是我能拿回来的,或许会更多!”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韩俊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效果果然好的出奇。
就连老朱听了都是眼前一亮,他都知道韩俊不是爱说大话的人,他既然能说捐出去了,还能再赚回来,那就一定错不了。
只是当韩俊把他之所以要捐如此巨额的资金,用于救灾和重建的原因说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没有想到,韩俊为的,居然是一个毫不相干的原因,可说起这个原因,却不得不让他们感到汗颜。
一股浓浓的无力感弥漫在每个人的心头,但此时却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候,几个人相视一眼,都觉得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力挺韩俊了。
就连金芳也说:“小俊,你好好做吧!妈妈支持你!”
“这些东西原本就不应该是属于我的,我把他还给了你们,但是为了下一次做准备,我又必须让这些钱变的更多,那么,对于某些本来就没打着好心思的人,实在对不起了!”见没有费多大力气就说服了他们,韩俊感觉一阵轻松,在心里暗暗想着,说实话,如何再赚回20亿,乃至更多,却也不是个简单的活计,想到笔记里的另外一件事,韩俊便把主意打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去了……
“那么……小俊,这次我们这样的大手笔,就不通知媒体吗?难道这次你要当无名英雄吗?”白猛问道。这可是个天文数字般的捐助,如果少了媒体的造势,那不就太遗憾了?这怎么可以呢?韩俊不是最擅长借势和炒作吗?这次怎么如同转性了一般,连提都没有提一下。
果然,韩俊摇了摇头,说道:“猛哥,咱们这是救灾,这跟普通的造势不一样,我不介意事后接受采访,做好事总是要留名的。可没拉屎就就不用先唤下狗等着了。”
“呃……”这个比喻虽然有些粗俗,可却充分地表现了韩俊此时的心情。事后无所谓,但是现在,他不想让任何媒体来宣传这件事。总不能让他还没有开始,便沾上了浓浓的、其他的味道……
7月5日,长江流域的大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架势,南京军区某部驻地最为接近灾区,是以,这里也成了向抗洪前线输送官兵的第一线!同样的,虽然这里的雨势没有灾区那样严重,可也依然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驻地门外,荷枪实弹的卫兵如同标枪般站在岗亭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不管天气如何,他们都会站岗亭里一动不动,尽管是小雨,他们的军装一样的没有一件干的。正想着这倒霉的阴雨天,却在一瞬间,哪怕是训练有地哨兵,眼角也是一跳。
7月的温度不低,加上蒙蒙的细雨,让周围一直都有着氤氲的雾气,不远处一长串打着双闪的卡车随着轰鸣的引擎声朝着部队驻地驶来,这个时候正值部队里的战士们急急忙与抗洪救灾,外出的车辆从不间断,可进来的车辆,却不是不多。
可眼见这个车队打眼儿一看足足都20多辆!看样式也不是军区的车,而是挂着鲁字开头的山东车辆。“这些车是干什么的?”卫兵的天职让他拦住了“来路不明”的车队。
“这里南京军区某部,你们怎么走到了这里?如果没有事情,请快点离开,不要挡住大门。”一个军礼过后,年轻的卫兵有些不太耐烦地问道。本地或许还好说,外地的,又不是部队上的车辆,卫兵就想直接赶走了他们。
“我们就是来这里的。”车队里的每一个司机都得到了韩俊的授意,脸上带着有些疲惫的笑容,说道:“我们是滨海海鑫集团物流部的,过来送抗洪物资,这是我的证件。”说着,司机便把自己的身份证和工作证一并递给了年轻的卫兵。
看到“海鑫”俩字儿,卫兵猛然响了起来,前几天连长专门下来说了一次,说是这段时间会有个叫海鑫的企业捐助一批物资,敢情就是他们了?
但军队重地,不能私自放他们进去,卫兵示意司机们稍等之后,便冒着雨一路急行找到了连长,将事情一一地汇报了。
而连长听说商人的物资来了,也没有当回事儿,吩咐道:“你叫上几个人,把车卸了,让他们休息一下赶快离开吧,万一大水冲坏了路,他们就走不了了。”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在头疼抗洪的事情,能上前线是每个连队每个士兵的想法,和平时期哪里来立功的机会?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就是立功的机会呀!
不过,当他说完了以后,卫兵的脸色有些尴尬,讪讪地说:“连长,几个人恐怕不够。”
听卫兵居然嫌人少,连长的眉头微蹙,说道:“多少东西几个人还卸不了?!干什么吃的?!”
被莫名其妙地训斥了,卫兵有些委屈,嘟囔道:“有20卡车,几个人得卸多久?淋坏了东西怎么办?”
“什么!?你说多少?!”连长被卫兵说的话吓了一大跳,就好比被踩到了尾巴的猫咪一样。
卫兵讷讷道:“我刚才没仔细数,不过不会少于20辆卡车,光队伍就排了老长呢。”
连长眼睛眨了眨,说道:“把还在的人都叫上,一起去!快走!”随着汛情的加重,军区的官兵和驻地武警大范围地出动,留在家里人并不多。
等一百多名战士来到较大院儿的时候,卡车车队还不能完全开进来,还有些不明所以的战士们,跟司机们一起,费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20辆卡车卸完!
“李连长,这里是3万件救生衣,30艘冲锋舟,这个是药品明细清单,还有一万两千瓶矿泉水,一千顶帐篷,还有压缩饼干等食品,这个是清单,你看看,少不少。”司机把随身带的明细清单一一展示给还有些目瞪口呆小连长看。
他早就听说过会有一个叫海鑫的企业给他们捐助一些物资,用作抗洪前线战士们之用。可是,在他的印象里,人家能运来一卡车急需的救生衣和药品就已经非常感谢了。
可人家居然一下子来了20多辆车!不仅有急需的救生衣和药品,连小型的冲锋舟都有!而另外不少的帐篷、矿泉水、高能压缩食品也让这位小连长看着有些眼晕。在一线,到处都是水,可战士们依然会饥渴难耐,因为那里的水自然不能喝,而大运动量的救灾行动和高温,无不肆无忌惮地掠夺着他们身上是水分,而干净的矿泉水的作用是在太重要了!
至于那些药品,就更不用说了!潮湿、闷热,总会让大量的细菌滋生,对于战士们和百姓们的危害也是极大,受灾人口众多,许多药店都被大水给冲了,而这个时候的药品也是尤为重要的!
有些激动的小连长翕动着嘴唇不知道说什么好,半晌,才说道:“请你们放心,我们南京军区一定会做好分配,公平、合理地将这些物资分派到各个部队。”
海鑫集团物流部的司机却是怔了怔,说了一句令小连长惊讶万分地话来:“不用,这些东西都是给咱们的,别的地方,我们有其他的车队过去。实在过不去,济南军区的运输机也会帮忙的。”
“这个商人……好有钱!”这是海鑫集团物流部离开之前,小连长心里一直在想的问题。
因为汛情严重,部队驻地的主要领导都已经奔赴一线,这不仅仅是个抗洪救灾任务,也是个政治任务,没有人敢在这个地方犯糊涂。
而当军区司令员得知20多辆卡车送来了逾千万的物资之后,立刻想到了当初给自己知会过的陈德胜来。相比,这里头也是陈老帮忙斡旋的。“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既然陈老帮了这样大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