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骁雄 >

第383部分

骁雄-第383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明白这一些,李风云突然发觉他与刘知远之间的差距有多么大,如果说他是一只刚出道的小狐狸,那刘知远简直是一只拥有千年道行的狐狸精。

    摆在李风云面前的是:拒绝或者同意,是一个问题。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枭雄之殒(1)

    在那一刹那间,李风云犹豫了。

    能不能夺得天下,手掌天下权李风云并不在乎。从开始他都没有打算做皇帝,本质上说,他是个懒散的人,即使勉强坐上那个位置,每天与满朝的小狐狸、大狐狸和老狐狸耍心眼,斗智斗勇,那不是他所长,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注定不会是个好皇帝。

    但是李风云知道,如果他答应了刘知远的要求,那么,以杜如月刚烈的性子,只怕再没有可能和他走到一起。在李风云最阴暗的角落,还藏着一个小心思,如果一个茶壶能赔上两个或者三个茶杯,那岂不是很幸福很美满的结局?

    怎么办?

    如果拒绝,不但违背了他曾经许下的诺言,让那些战死英灵不能安息在九泉之下,更会让很多人因为他这个决定而丧命,包括站在他身前的冯道和他的家人。

    龙是一种奇怪的生灵,虽然它在百姓心中已经化身为仁慈、公正、智慧与善良,但是李风云很清楚,实际中的龙跟这些根本搭不上一点边。自私自利是他的本性,占有与控制是他的天性,欺骗、霸道和蛮不讲理是它的特权与手段。

    这些,史书上不敢记载,只有略有良心的史官会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写上四个字:“天威难测”,小心的提醒后来者:“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如果一定要说,龙其实是人的欲望膨胀到了极点的产物。它我行我素,不管他人死活,天下人都是它利用的对象,不愿接受任何的约束。

    一向以真龙天子自居的皇帝,无论是谁,只要坐上这个位置,都会或多或少地被它同化,不管他是以何种面目示人,一个合格的皇帝,内心深处永远都充满了暴虐、自私与自大。它其实是天下每一个人在强大到失去了制约后的表现,除非他的头上还套有一架让他顾忌的枷锁。

    如果李风云的应答,不能让刘知远满意,即将辞世的刘知远,还会顾忌这些枷锁吗?

    不大可能。

    那将会是什么结果?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李风云心头烽烟四起、战火纷飞,孰轻孰重,一时间竟拿不定主意。

    刘知远并没有继续逼问李风云,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只不过眼中的那抹仁慈慢慢地褪去,目光变得越来越冷。

    虽然时近二月,几缕春意已经延伸到了帝都开封,但严冬的恶寒并没有退去多少,殿中的几只暖炉还驱散不了多少那骨子里的寒意。只不过冯道的额头上已经开始渗汗滴。数十年宦海生涯,浮浮沉沉,早已经磨平了冯道的棱角,年少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回想起来,不过是美丽而可笑的泡影,剩下的就只有修身与齐家。

    侍奉了这么多位皇帝,冯道早已经明白皇帝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灵。史书记载是那么的可笑,儒家的理想不过是痴儿的呓语,拿来当幌子可以,真要当回事,简直是荼毒天下。一个从未真正治理过天下,对如何治理天下没有半点经验的人,他的想法,真的能拿来当治理天下的金科玉律么?

    冯道不信,也不在乎,他如今在乎的是如何能让自己的家人在这乱世中活下去,如果可能,还能保证他的声名在史书上不会留下太大阴影。

    然而,当初一时的糊涂,收了一个他自己也看不透的弟子,让这一切可能瞬间变为泡影。明哲保身难呀,要明哲保身,就要先变得无情无义的小人,这也许才是和尘同光的真意。

    冯道不能再开口提醒李风云,一切只能靠他自己的决定。冯道开始思索如何才能与李风云划清界限,保全自己一家的身家性命。为了家族的传承,没有谁是不可以牺牲的。

    战火在燃烧,一个个熟悉的面容似乎都在看着李风云,期待中又带着怨怼,王重胤、典奎、十七、疯和尚、白福通、张松……

    殿中不知沉寂了多久,只有蜡烛“啪啪”的燃烧声不时传入耳中,正当刘知远的眉头渐渐地皱起来时,李风云终于抬起了头,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臣李风云愿为陛下解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好!好!”刘知远连道了三声好,接踵而来的咳嗽让他的脸色显得格外的红润,一把推开了大太监递过的参茶,刘知远竟然站了起来,“李将军果然不愧是国之柱石,这样,朕就放心了!

    朕希望在明日天明之前,将军能将逆贼杜重威的人头送到朕的面前!”

    “是!臣这就去办!”既然决定了,李风云没有再犹豫,转身告辞,离开了皇宫。

    “是你?”杜重威端坐在书房之中,抬头望向满身血迹的李风云,杜重威府中的那些家将和亲卫还拦不住李风云,李风云单枪匹马杀到了杜重威面前。在杜重威府外,李风云看到街道上早已经密布了大量兵马,杜重威无处可逃。

    “是我!”李风云淡淡地道,“大帅在滹沱河畔,计算抛弃那么多苦战中的将士时,恐怕想不到这一天吧!”

    “哈哈哈哈!想不到,想不到!”杜重威放下手中的书本,站了起来,缓缓取下挂在墙上的一把宝刀,“本帅早就料到刘知远不会那么简单放过老夫,只是本帅么有想到来终结老夫的,竟然会是你。

    哈哈哈哈,好计好计,一石二鸟,刘知远他果然是老谋深算。

    李风云,你不会看不出刘知远的打算吧?”

    “那又如何?”李风云反问道,“我想得很清楚,大帅,你不觉得由我来送大帅最后一程最为合适?这天下间,还有谁比我更适合干这件事?”

    杜重威一愣,老脸上泛起一阵红潮,抽出了宝刀,烛光下宝刀亮闪闪十分晃眼睛:“你在嘲笑本帅么?不错,本帅的确走了一步臭棋,一步错,满盘皆输。但,这不该是你嘲笑本帅的理由。本帅只不过是没料到契丹人会败得那么快!本帅若是没有走错这步棋,这天下,哪里容得他刘知远来坐?”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枭雄之殒(2)

    李风云摇摇头,道:“我并非嘲笑大帅错估了形势。我说的是,你不该背弃中原,投靠异族。你想取天下当皇帝,我可以理解,而且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错。但是你不该拿中原百姓的生死利益,换取你自己的荣华富贵和万里江山。幸亏你没有成功,你若真成功了,那才是青史遗臭万年的耻辱,不是吗?”

    “说什么胡话?”杜重威哑然失笑,“取天下从来都是只论成败,哪管手段?后晋高祖的江山如何来的,你不会不知道吧?大唐的江山如何来的,你不会不知道吧?安史之乱是如何平息的,你不会不知道吧?为何他们做了这些事情,便是一代雄主,中兴之君,老夫做了就成了耻辱了?

    无它,其实不过是成败而已,本帅失败了,史书上怎么写,老夫做不了主。但是本帅若是成功了,那所谓的青史,还不是任由本帅涂抹?谁敢说半个字本帅不是一代明主?

    哈哈哈哈,成王败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罢了!何必拿那些大道理来压本帅,本帅若是在乎那些,又岂会成为一代枭雄。

    李风云,莫要让本帅下看了你!”

    李风云长叹一声,道:“青史?呵呵呵呵,大帅,史书的确是由人来写的,但那并不代表是青史。史书上的东西的确可以涂脂抹粉,信口雌黄,甚至指鹿为马,变黑为白,可是青史只会有一个。无论后人知晓不知晓,发生过的事情就不可能更改。

    耻辱就是耻辱,把耻辱当成荣耀,那才是最大的耻辱。

    我说大帅是青史上的耻辱,并未说曾经那些被涂抹得金碧辉煌的贤君名臣便不是青史上的耻辱。我相信,总有一天,青史会还世界一个本来面目。谎言永远是谎言,变不成真实。”

    “哈哈哈哈,幼稚!”杜重威眼中露出几丝不屑,“谎言重复多了,就会变成真话。你所说的青史永远不会出现在这世上。李风云,你如此幼稚,难怪刘知远能将你玩弄于手掌之上。你只怕真的没看明白刘知远的布置吧?想一想,刘知远为何唯独派你来杀本帅……”

    “我看明白了!”李风云打断杜重威的话,淡淡地道,“包括大帅你现在的心思,我也看得清清楚楚。我劝大帅还是少花点心思挑拨,多想想在地府中如何向那些滹沱河畔战死的弟兄交代吧!”

    杜重威有些惊讶,抬头紧盯着李风云,奇道:“李风云,难道你真的不打算取天下?你现在的形势,比之老夫当初,还要好出许多。刘知远初取天下,根基未稳,群雄未定,正是夺天下的大好时机。你的威望正盛,兵强马壮。如若你起兵,天下接杆响应,景相跟从者,必定无数。”

    “不想!”李风云摇摇头,答道,“不论你信与不信,我可明确地告诉大帅,取天下当皇帝这件事,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做的事情,你不会明白,也不会理解。”

    杜重威沉默许久,又问道:“李风云,老夫待你如何?”

    “恩重如山!”李风云毫不犹豫地答道,“但私恩不假公义,大义可以灭亲。大义灭亲的事,我李风云还做不到,但私恩与公义,李风云还是分得清楚的。大帅请放心,以后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祭奠大帅的。”

    “你倒是好心!”杜重威冷哼了一声,“你可曾想过,你杀了老夫,如月会怎么想?难道,你与如月的情义是假的,还是说你已经被那个姓苏的狐狸精迷惑,早将如月抛之脑后?李风云,只要你肯带老夫冲出重围,老夫便答应将如月嫁给你,如何?”

    “哈哈哈哈!”李风云大笑起来,“大帅,难道所有的人,在你眼里都只是可利用的东西?连如月也不例外?你逃了,你合府上下的子弟该怎么办?你就打算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杀光?”

    “老夫不逃,他们一样会死,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杜重威道,“李风云,你只说,你答应不答应吧!就算老夫不争,这天下也未必就一定是刘知远的。况且,刘知远他未必能活得了多久。老夫不妨告诉你,早在数月之前,老夫已经派人在他和他长子的饭菜里做过手脚,刘承训死了,想必他也活不了几日了。

    刘知远一死,他刘家的天下还能支撑多久?靠那个刘承祐,哼哼,不是老夫小看他。

    为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你又何必一定跟刘知远一起陪葬呢?”

    原来这其中还有这样的恩怨,果然都是无情无义之辈,李风云暗叹了一声,道:“大帅,我早已经想清楚了,请恕我难以从命!”

    “咔嚓”一声,杜重威挥刀将桌案砍成了两截,怒道:“李风云,你这不忠不义,背信弃义之徒,凭什么来杀本帅?”

    “忠义?”李风云冷笑了一声,道,“别人可以这么说我,大帅,你认为你有资格这么说我么?我凭什么来杀大帅?我凭的是滹沱河畔血战不休,我凭的是屈死在滹沱河畔的三万血性男儿的英魂,我凭的是天下无数因为大帅卖国而惨死的黎民百姓,大帅,你认为这些还不够么?

    大帅,何必再耍这些小手段,平白让我看轻了你。

    你既然自诩是一代枭雄,就该有一代枭雄的样。

    你还有什么话要我带,或者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如果我做得到,只要不违背我做事的原则,我李风云一定会替你办,算是报答你当初对风云的知遇之恩!”

    杜重威呆了一呆,满脸的落寞与不甘,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老天,你真不公。凭什么他刘知远便可以做皇帝,老夫便不能?

    李风云,你给老夫带句话给刘知远那奸贼,今日吾躯归故土,他朝君体也相同。老夫倒要看看,他刘知远的大汉天下,究竟能支持几年。老夫在九泉之下,等着他!”

    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李风云星夜潜入杜重威府中,斩杜重威家将十余人,刺杀杜重威于书房中,事了,挟杜重威首级扬长而去。

    次日,因杜重威谋逆事发,杜家被抄斩,杜重威的儿子杜弘璋、杜弘璨、杜弘璲皆被斩首于市,只有其女儿杜如月因下落不明而逃脱。

    同样在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夜,大汉开国皇帝刘暠(即刘知远)驾崩。乾祐元年二月初一日,授任刘承祐为特进、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进封周王,当日刘承祐在刘暠灵柩前即皇帝位,沿用乾祐的年号。


………………………………

第六百二十九章 唇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