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骁雄 >

第384部分

骁雄-第384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六百二十九章 唇枪

    新君继位,正是笼络群臣之时,对于李风云,刘承祐更是百般笼络,各种好处不断,有求必应。

    李风云在开封城住了十来天,心中记挂苏语侬的安危,便向新帝刘承祐请了旨,离开了开封,前往洛阳少林寺。

    赶到少林寺,向了然大师说明了原委,李风云请求了然大师出面说服永固宫主,救出苏语侬。苏语侬是了然大师的干孙女,了然大师虽然二十年来不问世事,但也不会置苏语侬不顾,一口答应愿意与李风云一起前去永固宫。

    除此之外,李风云已经派人带信给燕无双,燕无双已经答复会为李风云说情,业已前往了永固宫。李风云本还想请动轩辕台的醉道人与野狐禅,但是想到轩辕台向来不问世事,也就息了这心思。

    先后有路惊鸿、燕无双上门说情,又有了然大师鼎力相助,当今世上的八大绝世高手出动了三个,没有道理永固宫主再死扣着苏语侬不放。必经,永固宫主想得到的是《归藏经》中所说的气运引导之物。她强逼李风云去找这东西,本来就不近情理。

    永固宫主可以对李风云不讲理,因为当时李风云实力远不如她,她没有必要对李风云讲什么道理。可是有这三人出面,永固宫主就算再有怒气,也不能不给绝世高手三分薄面,要不然,若被人记恨起来,永固宫恐怕再难在江湖中立足。

    次日,李风云与了然大师起程,前往武当山双峡镇。

    来到双峡镇外,已经是阳春三月,朵朵桃花盛开,风和日丽。李风云还记得当年他送杜如月来双峡镇的情形,眼前的一景一物,依稀还是旧日的模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李风云心中不觉涌起了一阵酸楚,不胜感触。如果时光能够倒转,重新再来一次,他能做得更好么?

    他与她的缘分只怕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杀了她的父亲杜重威,此事已经在刘承祐的有心宣扬下,迅速传遍了整个天下,杜如月不可能不知道。日后若是与杜如月再见,李风云真不知该以何面目去见她。真若是那样,倒不如不见干净。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与其相濡以沫,倒不如相忘于江湖。

    双峡镇外站着二十多位佩剑的女子,多是灿若桃花的年轻女子,除了一位年纪老了些。那人李风云认得,正是与他有数面之缘的孙婆婆。显然这些人是冲着了然大师和李风云来的。李风云和了然大师并未隐藏行踪,要打探到他们并不难。

    “李风云,你还有脸来这里?”孙婆婆一顿手中的铁杖,面沉似水,来者不善,对名扬四海的了然大师视若无睹,反而先喝问起李风云来。

    李风云并不想与永固宫闹翻,毕竟苏语侬还在永固宫主手中。拱了拱手,道:“孙婆婆,又见面了,独孤义他还好么?”独孤义是他代疯和尚收的徒弟,也算是疯和尚的义子,当初在陈家村被孙婆婆带走了,一直没有消息。

    “好得很,不劳你挂心!”孙婆婆的神色稍霁,不管怎么说,李风云代疯和尚收了一个徒弟,传承了衣钵,也算是继承了独孤家的血脉,这个情,孙婆婆不领也得领。

    转过头来,孙婆婆紧盯着了然大师,沉声道:“这不是少林寺的了然大师么?什么风将少林寺的高僧吹到武当山来了?双峡镇是个小地方,可容不下大师这尊大佛!”

    “阿弥陀佛,孙长老见笑了!老衲了然,今日来宝地,一来是打算见一见昔日的故友,二来也是想把老衲那顽皮的乖孙女领回去严加管教。”了然大师打了一个揖,不快不慢地说道,对于孙婆婆的无礼,没有显出半点生气的模样。

    “你的孙女?”孙婆婆愣了一愣,“了然和尚,出家人可不兴打诳语,你自幼在少林寺出家,从未婚娶,哪来的孙女。难道少林寺的戒规,管不住你这老和尚。”

    孙婆婆对了然颇有敌意,这也难怪,玄武宫与少林寺向来是面和心不和,为争道统,私下里不知干过多少架,十多年前,更因为永固宫主,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无数武林高手殒落,无论是玄武宫,还是少林寺,死的弟子都不少,中原武林也因此元气大伤。

    也正因为那一战,玄武宫宣布关闭山门,少林寺也暂时收缩了锋芒,修养生息,不再过问世事。虽然这十多年来,玄武宫与少林寺彼此克制,再没有起什么冲突,但数百年的恩恩怨怨,所结下的血海深仇,还有道统之争,又岂是说平息就平息得了的?

    永固宫主是玄武宫的弟子,永固宫可以说是玄武宫全力培养出来的势力,自然是向着永固宫,所以,孙婆婆对了然大师不假颜色,也不足为奇。何况,孙婆婆的性情便是这样,喜怒形于颜色。

    “阿弥陀佛,孙长老,老衲此来,并非是为佛道两门的道统之争而来,也无心去说过去那些恩恩怨怨究竟谁是谁非。老衲此来,纯粹是因为一位老人对自己孙女关心罢了。老衲此生自幼便拜入佛门,无儿亦无女,直到前年,才有一位乖孙女肯认我这个老和尚为干爷爷,她也是老衲在前往西天路上唯一的牵挂,如果语侬做错了什么,得罪了永固宫,还请永固宫主、孙长老海涵!”了然大师不愧是一代高僧,修养果真高深,孙婆婆这般讥讽于他,也没有动气的意思。

    见了然大师竟然将身段放得如此之下,骂不还口,孙婆婆也不好做得太过份,轻哼了一声,不再做声。毕竟了然在江湖中的地位极高,与玄武宫玉虚真人齐名,太过作践了然大师,也就是作践玉虚真人,也会影响永固宫的声名。

    人影一闪,永固宫一名女弟子上前施礼道:“了然大师,李大侠,永固宫事外司执事刘若水见过两位。我家宫主听闻两位要来永固宫,特命弟子在此迎候两位,引两位去永固宫相见。”

    说罢,刘若水抬起头来,做了一个请的动作,镇口的十多名永固宫女弟子闪到两边,让出道来。

    “阿弥陀佛,有劳刘施主了!”了然大师还礼道。

    不知为何,李风云总觉得刘若水望向他的目光十分奇怪,似乎含有深意。


………………………………

第六百三十章 玉虚真人

    万花谷隐藏在武当山中,位置十分隐秘,江湖中人知道其准确地方的人极少,永固宫的弟子向来不轻易向外泄露,即使是永固宫的外门弟子,也极少知道万花谷的准确位置。

    不过,这些只针对普通的江湖中人来说。对于像了然大师,还有李风云这样在江湖中威望极高的人来说,虽然孙婆婆出言不逊,但是该给的尊重,永固宫还是会给的。既然两人亲自来拜山,永固宫不可能将两人拒之门外,必须将两人迎入万花谷中,以示尊重。

    在双峡镇中,早就准备好了两顶精致的软轿,三面被封得严严实实,万花谷打算将两人抬入万花谷中。

    了然大师和李风云互相看了一眼,万花谷的小伎俩,李风云当然明白,她们其实是不想让李风云和了然大师知道万花谷的确切位置。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衲自幼出家,从来都是安步当车,没想到到老了,还能托李将军的洪福,坐一回轿子!”了然大师微笑道,也不揭破永固宫的小心思,弯腰钻入轿中。

    李风云朝四周拱拱手,笑道:“我也从未坐过轿子,今日倒要尝尝鲜,有劳各位师姐师妹了?”也随之钻入另外一顶轿子。

    轿帘放下,虽然看不见四周的景物,但轿子顶部只蒙了一层薄纱,轿中光线并不黯淡,不得不说永固宫想得颇为周到。

    每顶轿子都是由四名永固宫女弟子抬着,这些女弟子自幼在永固宫习武,武功不弱,抬一顶软轿并不吃力。

    李风云坐在软轿中,并不多想,只是闭目养神。

    约莫过了两个时辰,轿子停了下来,轿帘被挑起,刘若水轻声道:“李大侠,万花谷到了,请大侠下轿!”

    李风云钻出轿子,举目四望,心中暗自赞叹,好地方。

    比起药王谷的世外桃源般的田园气息,赤练崖恢弘壮阔的气势,万花谷无处不透着一种精巧与雅致,永固宫主不愧是做过公主的人,品位果然高人一截。相比起来,藏军谷简直像是个土匪窝,狼山堡略微强一些,也只能算是山沟沟里的一座小镇。

    万花谷四面都是猿猴难攀的悬崖峭壁,险峻异常,方圆约有五六里。远远望去,一溪瀑布从万丈悬崖上垂下,如一袭白纱,瀑布的顶部,一道彩虹,长挂天际,消失于云端,宛若一座架往仙界的长桥。

    谷内宫殿林立,小桥、流水、碧树、假山、小亭,此时正值阳春三月,万花齐放,争奇斗艳,蝴蝶翩翩起舞,处处芬芳扑鼻,四处雕梁画柱,移步换景,果然不愧万花谷之名。

    李风云回头看了看,看不出何处才是这万花谷的入口。

    “了然大师,李大侠,且随我来,宫主正在永固殿等候两位。”刘若水又施一礼,轻声道。孙婆婆站在一边,双眼望天,不言不语。

    “有劳施主引路!”了然大师还礼道。

    绕过几栋宫殿,又走过一道长廊,一座精致的大殿出现在李风云面前,大殿不算大,约占地五六丈方圆,美玉砌成雕栏,金丝楠木的柱子只刷了一层清漆,柱子上雕龙刻凤,在阳光下,丝丝金线灼灼生辉,显得古朴而又富贵堂皇。

    大殿之上,悬挂着一只大匾,上书三个雄浑大字:“永固殿”。

    原来这便是名扬天下的永固殿,李风云暗自赞叹,心中琢磨这永固殿究竟要花多少银子才能造得起来。想到那白花花的银子换作了这么一座大殿,心中不觉一阵肉痛。暗自寻思,若有这么多银子,风云卫该可以多扩充数千精兵了。

    这时,永固宫主已经迎接了出来,身边跟着程姨和数位长老,燕无双、路惊鸿也在一边,一名须发皆白,似是世外神仙般的老道手持一柄拂尘站在永固宫主的另一侧。

    此人是谁,李风云暗自琢磨,能在此地出现的人,绝对不会无名之辈。

    “阿弥陀佛,多年不见,宫主风采依然如故!”了然大师双手合十道。

    “大师过奖,多年不见,大师道行更加精深!”永固宫主还礼道。

    了然大师又望向那神仙般的老道,施礼道:“善哉善哉,真人,十多年不见,可还记得老衲?”

    那老道呵呵笑道:“你这老和尚,老道如何不记得?当年那一架,老道至今还记忆犹新。只可惜,岁月不饶人,你老了,老道也老了!当年的故交挚友,死的死,散的散,剩下不了几个了。”

    李风云猛然醒悟,此人莫非就是玄武宫的掌门,永固宫主的师父玉虚真人?

    了然大师笑道:“缘起而聚,缘尽而散,不过是一片浮云。这肉身,也不过是一身臭皮囊!”

    那老道一摇佛尘,笑道:“你这老和尚,莫非要证菩提了?莫急,莫急,你若证了菩提,老道就更孤单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我们这一代,早该拍死在沙滩上了!来来来,来见一见新人。”了然大师拉过李风云,指着那老道问李风云道:“李将军,你可认得此人是谁?”

    李风云何等机敏,急忙拜倒在地,磕头道:“弟子李风云,拜见师叔!”

    那老道哈哈大笑,指着李风云道:“你这小子,李师兄果然又收了一个好徒弟,刚见面便将了老道一军,说起来,你还真是老道的师侄,说是半个玄武宫弟子也不为过。

    快起来,快起来,老道想不送师侄一份见面礼都不成啊!”

    说着,玉虚真人手臂虚抬,李风云只一道柔和淳厚的罡煞之气将他缓缓托起,却半点不伤其体。李风云心中一动,暗道,原来罡煞之气,还能这般用!

    玉虚真人从怀中掏出一本书,递给李风云,道:“老道听说师侄身上怀有隐疾,这本书所记载的心法乃是老道所悟,算不上珍贵,应该不与师侄所练的《明镜心灯》冲突,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得上师侄。”

    “多谢师叔!”李风云接过那本书,定睛看去,只见那书上写着四个字《九阳初解》。(注1)

    注1:此书后来被了然大师从李风云借走参阅,颇有心得,于是了然大师将其心得顺手记在《楞伽经》夹缝之中,更名为《九阳真经》。后来这本经书被少林寺一位不会武功的和尚觉远发现。觉远不知这是一门高深的武功,不知不觉中竟然炼成这们奇功,又引出了一段传奇故事。

    哈哈哈哈!


………………………………

第六百三十一章 舌剑(1)

    众人见过礼后,一齐来到殿內,分东西座下。东面以永固宫主为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