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阿玖 >

第180部分

阿玖-第180部分

小说: 阿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长面沉似水。
陈凌云伸手抹眼泪,“这几年,我给弟弟谋过五城兵马司的差使,谋过近卫的差使,夫人都嫌职位太低,丢弟弟这侯爷的人,不许弟弟去。靳氏也给弟弟说过位贤淑善良的好姑娘,夫人嫌弃那位姑娘是落魄侯府的千金,不肯点头……”
族长听的直叹气。
多少家侯府就是这么败了的。爵位虽然世袭,职务却不是,哪家侯府敢有两三代侯爷领不到实差,或做不到高位,便有了败落迹象。
族长想来想去,邱氏是做婆婆的,没有让她低头的道理。可是,凭靳家的强势,若临江侯府一切照旧,也搪塞不过去。“分家吧。”族长疲惫的挥挥手。
陈凌云眼中闪过一抹喜悦之色。
分家,安儿不用再受邱氏的气,清净了。
邱氏却不肯,一直和族里僵持着。
临 江侯府闹的不可开交,不过,京城勋贵中并没多少人关心。原平凉侯费兴本来年纪就不小,被夺爵之后终日愁眉不展,郁郁而终。皇太子听到费兴的死讯,怜悯费家 先祖的功劳,命令吏部从费家嫡支近派中挑选纯良之人,过继给老平凉侯。这分明是要赏还费家爵位的意思,勋贵们津津有味的打听消息,伸长脖子等着看,谁有福 气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摇身一变,成为新的平凉侯。
费兴这一死,原本打算马上娶妻的陶松婚期延后了五个月。费兴和他虽然名义上没什么相干,不过毕竟是他母亲的生父,算是他的外祖父。陶铭和褚氏再三商议,觉着小处不可随意,宁可晚五个月娶儿媳妇,也不能让人抓着小辫子。
这世上从来不缺别有用心之人,做人小心谨慎为好。
“做什么要晚五个月?”胖皇帝知道后,很不高兴,“阿若都快会说话了,他岳父岳母还不成亲,像什么样子。”
阿玖和皇太子都晕。
皇太子打起精神,“小师妹,十哥比你大几岁来着?”
阿玖笑盈盈,“两三岁吧。十哥,咱们刚认识的时候,我四岁零四个月,你已经快七岁了。”
“大两三岁啊。”皇太子陪笑看着他爹,“大两三岁呢,来的及。”
“成吧。”胖皇帝勉强点头,“过五个月成亲,成亲一年之后陶家小闺女出生,还成。”
比阿若小两三岁,正好。
、第213章 登科 
“您……”阿玖瞅着皇帝爹,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我这所谓的神算子;也不过是点个头、伸两个手指头;诸如此类;蒙蒙人;宽宽大家的心。您可倒好,直 接给陶松、殷琴规定了个期限,成亲一年之后,他家小闺女出生。父皇陛下您要知道,一对身体健康正常的青年夫妇,并不见得成亲两三个月就能怀上孩子啊。
“正合适。”皇太子郑重的点头;“爹算的对极了;大上两三岁;再合适不过。看看我和小师妹是怎样的伉俪情深,便能想像得到阿若和小陶陶会是多么的和谐。”
胖皇帝被他哄的很高兴。
阿玖用崇拜的眼神看了皇太子一眼。十哥,原来你胡话说的这么好呀,刮目相看,刮目相看。
皇帝任性过后,又说了几句公道话,“陶铭夫妇这么做,其实是对的。费兴再怎么不好,这五个月的孝也要为他守,一则尽了自己的心,二则堵了别人的嘴。”
陶松今后肯定是要入仕的,他不能有任何一个可能被政敌抓住大做文章的污点。褚氏的身世很多人都知道,又何苦非要赶在费兴去世之后的五个月内成亲。五个月而已,稍一蹉跎便过去了。
“陶伯伯和褚伯母做的对不对,我不知道。我就知道,爹您说出来的话,一准儿是对的,再正确也没有了!”阿玖讨好的笑着,满口谀词。
“小十和阿玖都是孝顺孩子。”皇帝满意极了。
这就对了,要拣老人家爱听的话说,要拣悦耳动听的话说。
皇帝乐呵呵的交代,“小十给费家挑个近支近派、人品德行不错的,让他继承平凉侯府。老平凉侯英雄善战,功劳很大,朝廷不能辜负他。”
皇太子恭敬的答应,“是,一定给挑个好的出来。”
阿玖转转眼珠,淘气的笑,“这是正经事,我能出个主意不?”
侯 府,永业田,福禄田,每年一千五百石的俸禄,这是很大的利益,费家族人一定趋之若鹜,人人争着抢着想做这个平凉侯。要是让吏部那帮人挑选,费家的族人不知 得塞多少好处过去,最后还不一定能挑出来合适的人。既然这是项德政,要让老平凉侯的族人受益,就别这么折腾了吧。
当着皇帝的面,皇太子紧张起来,用责备的目光看向阿玖,“小师妹,你是不能干涉朝政的。”
要说什么话,不能回东宫悄悄说起十哥听么,为什么要当着爹的面。小师妹,爹是不许后宫干政的,连皇后也不许。
阿玖做出害怕的样子,“十哥,我知道了。”她缩了缩身子,脸白了白,看上去很可怜。
皇太子心疼的不行。可怜的小师妹,十哥从没对你说过重话,这不是当着爹的面做做样子么,你难道当真了?
皇帝板起脸,“小十你是怎么了,母子连心,你知道不?你也不想想,若是让小正正、小平平看见了,会不会伤心难过。挑个平凉侯而已,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了,也称得上朝政?”
皇太子唯唯。
胖皇帝招手叫过阿玖,慈爱的问她,“阿玖有什么好主意?快说出来,让爹听听。”
阿 玖登时来了精神,神气活现的瞅了瞅皇太子,昂首挺胸,眉飞色舞,“其实也不算什么好主意,不过是我随便瞎想的。我这个人不是爱钱么,便想着,十哥交给吏部 去办这件事,不经济,很浪费。还不如让褚伯母给看看呢,她在平凉侯府住了十年,族人肯定有些了解,谁品行好,谁有才干,谁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瞒不过 她。她这个人又很公正,至少比吏部的主事们公正多了。”
皇帝是很欣赏褚氏的,听了阿玖这建议,一开始点了头,“阿玖瞎想的这主意,听上去很不错。”过了会儿,却想起爱钱不爱钱这茬事,黑了脸,“阿玖你记恨在心,还想跟爹辩论钱不钱的么。”
阿玖坚决不承认,“没有这回事!爹,我最孝顺了,您不爱听的话,我一律不说。”
皇太子也赶忙表态,“真的,我和小师妹可孝顺了,您不爱听的话,我们是不敢说的。要不,您随手一方砚台一块镇纸的丢过来,我们可招架不住。”
阿玖见皇帝疑惑的看看自己,看看十哥,显然还不怎么相信,笑嘻嘻的加了一句,“我们真的不敢,否则,小正正和小平平会跟我们算帐的呀。两个孩子最亲祖父,谁和祖父做对,谁便是他们的敌人。”
这下皇帝心里舒服了,笑咪咪说道:“让褚氏定是吧?成,准了。”

皇太子原本是把这件事交给吏部验封司来办理的,皇帝一发话,改成了验封司提供费家近支资料,人选由皇太子亲定。费家在京城的族人本已有不少人托门路想方设法往吏部送银子,听了这最新消息,打起退堂鼓:人选由皇太子亲定,给吏部送银子做甚。
褚 氏接到让她定平凉侯人选的旨意,红了眼圈。虽说平凉侯府待她各种冷落,各种打压,可是她娘亲褚夫人生前不止一回跟她说过,“你祖父是好人,爱兵如子,故此 你外祖父才会为了救他,宁愿自己性命不要。女儿,你祖父是好人,你不要以生在费家为羞辱。”褚氏那时虽小,亲娘的话却牢牢记住了,祖父是好人,祖父是好 人。后来费兴被夺爵,她确曾有过痛快的感觉,可是更多的,是觉着很对不起九泉之下的祖父。
“老平凉侯有位同母弟弟,在青州任指挥佥事。”褚氏回忆,“他老人家曾写信怒斥过太夫人母子,还差人到柳条胡同看过我和我娘。不过,那时平凉侯已经娶了新人。”
费兴生平别的本事没有,也没见他杀伐决断过,就只有那一回,事情办的很利落。他得到老平凉侯在福建生了重病的信儿,便立逼褚夫人带着才出生的女婴离开,之后他很快迎娶了王氏。等到老平凉侯病逝的消息传到京城,王氏已有身孕了。
“因为叔祖父不屑太夫人母子的所作所为,青州和京城的来往并不多。不过,不管我住在柳条胡同,还是住在平凉侯府,叔祖父都差人送银钱送各项应用之物给我,一直到我十岁那年,他老人家过世。”褚氏满是依恋之情的回忆起往事。
平凉侯府对她来说太过冰冷,所以,叔祖父的这些温情,她一直牢牢记着。
皇太子命人查了老平凉侯同母弟的儿子们。他有两个儿子,长子费举袭任指挥佥事,次子费誉任奋威将军,兄弟二人很友爱,至今也没有分家,相处和睦。
长子肯定是不能过继的,皇太子下令召次子费誉进京。
费誉和褚氏的生父费兴是堂兄弟,却不像费兴似的养尊处优,他是从小跟着父亲练兵的,还亲自剿过几回土匪,看上去很有几分英挺。皇太子亲自召见过,微笑,“这人才配做平凉侯。”抛妻弃女的那位,就算了吧,他只配被赶回老家,郁郁而终。
一般人猛的得了个侯爵爵位,该是喜之不禁吧?费誉却是呆了许久,失声痛哭。他不是平白无故就要做平凉侯的,是要过继给他的伯父,老平凉侯。虽然父母都已过世,可是要认伯父为父,改称自己过世的父母为叔父、叔母,费誉觉得心理上很难接受。
他也不能拒绝。这是朝廷的恩典,费家人不能不识好歹。而且,费家的爵位能失而复得,对费家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做为费家子孙,他不能拒绝。
费誉接受了平凉侯的爵位。
费誉和褚氏见了面,各自唏嘘。
“阿莲,你有娘家了。”费誉眼中含泪,“平凉侯府,就是你的娘家。”
褚氏连连点头。褚夫人生前对太夫人母子很是不屑,对平凉侯府却还是有感情的,褚氏能重回平凉侯府,心中甚慰。
费誉想让褚氏改姓,褚氏拒绝了,“我娘亲是我外祖父的独养女儿,褚家只有她一个。不瞒您说,我本来打算着,若是生了两个儿子,便要有一个跟着我姓褚,可惜我只生了阿松一个儿子。”
“那,让松儿多生几个,要有一个孩子姓褚。”费誉也很为褚副将叹息,提出这么个建议。
“我们也这么想呢。”褚氏微笑,“只是,也不知松儿子女缘上,究竟怎样。”
她和陶铭恩爱了二十多年,只生下一子一女。对于陶松的子嗣,她也不敢有太大的奢望。
“给松儿娶个好生养的媳妇便是。”费誉笑了,“定了殷家姑娘,对不对?阿莲,你等着抱孙子吧。”
殷姑娘将门虎女,可和京城里头风一吹就能吹倒的美人们不一样,身子好着呢。这样的姑娘,你还用愁她子嗣不丰?
褚氏舒心的笑了。
松儿,娘真的是迫不及待,等着抱孙子了。
次年春天,陶松参加会试,出了贡。殿试是皇太子主持的,他拿着陶松的策论看了好几遍,思之再三,最后定为第一甲第三人。
算了,已经过去的事,不计较了。陶松确实有才,而且,所有参加殿试的三百人之中,他相貌最好。
陶松中了探花,紧接着迎娶了他睡里梦里也忘不掉的殷姑娘。大登科后小登科,得意到了极处。
洞房夜,新婚夫妇温存过后,新娘慵懒的问道:“探花郎,这小登科的滋味,比大登科如何?”
新郎浅浅笑,“大登科算什么,根本不值一提。娘子,小登科才是我梦寐以求的美事。”
新娘笑了笑,两人重又吻在一起。

阿若和阿倚已经会走路,会说话,会满世界乱跑了。
皇帝越发的懒惰了,政务常常交给皇太子代管,他在乾清宫里偶尔也召见大臣,不过,更经常的是召见孙子。小正正,小平平,阿若,阿倚,全是他的心肝宝贝。
这天他格外高兴,抱起阿若亲了亲,“乖孙子,今天你岳父和岳母成亲啊。”
阿若傻呵呵的乐了乐,显然也不明白皇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对于他来说,这话显然是太复杂了。
“你要有小媳妇了!”皇帝瞅着宝贝孙子的傻样,忍不住又亲了一下。
阿若扭捏起来,他伸出两只小手,捂住了自己的小脸蛋。
不好意思了。
、第214章 榜样 
好色的胖皇帝生平阅人无数,见过数不清的美女在他面前不胜娇羞。不过;论起害羞时的神态;那些美女可怎么撩人,也比不上小阿若一分半分啊。皇帝抱着宝贝孙子;畅快的大笑出声。
小正正、小平平都围过来了,“祖父,您这么高兴呀。”阿倚也赶忙往这边跑,殷勤的笑着;“快跑;快跑!”快;瞧热闹去,凑热闹去。
人一多;阿若更害羞了。他扭捏了一会儿,小手不捂自己的脸了,改捂皇帝的嘴。笑啥笑,有啥好笑的?不许再笑了!皇帝见他奋力挣扎,白白嫩嫩的小手无限努力要捂住自己的嘴,更觉可乐,笑声愈加响亮。
“陛下,广宁侯爷来了。”小内侍进来禀报。
“外祖父来了!”小正正和小平平一声欢呼,都往殿门口跑。阿倚瞅瞅祖父,又看看两个哥哥,犹豫片刻,也斜着小身子冲出去了,迎接外祖父。没多大会儿地上的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