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湘军 >

第6部分

湘军-第6部分

小说: 湘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南人的主流生活方式,是在耕读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湖南人惟耕与读,衣暖饭饱,知书达理,心系天下,过着平静而安分的田园生活。
太平军进入湖南,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平静,但也只是如同一股旋风,一扫而过。一些湖南人加入了太平军的行列,跟随起义部队继续北上。清军没有力量把太平军困在湖南,太平军也无意于在这块并不富裕的土地上扎根。因此,战火在湖南燃烧的时间并不很长。但是,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满清朝廷,都没有预料到,在短短几个月内从湘南烧向湘北的这股战火,已经点燃了许多湖南士人心中求取功名的火焰。他们效仿江忠源,陆续地开始准备投身于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不管这场战争的持续,是在湖南还是在外省。
太平军进入湖南还不到一个月,这种迹象就已经显现出来。
15
大约在太平军占领道州的前后,在距离道州七百里以外的湘乡,设馆授徒的理学先生罗泽南,已经无心于本业,而在侧耳倾听太平军进军的步伐。他认为广西的那些造反者极有可能打到他的家乡,于是提倡乡人举办团练,保卫家园。
1852年(咸丰二年)(7)
罗泽南并不是一个沉不住气的人。这个出身于贫寒之家的书生,历尽了人间凄苦,尝够了悲情别离,但他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清贫乐道,敦厚宽容。他心里只牵挂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人世上走这一遭,一定要建功立业,否则无异于枉过一生。他说,他不担心家门多灾多难,唯恐学问不能脱俗入圣;他不担心没有本领养活自己,唯恐没有本领贡献于社会。
因此,当他听说江忠源带兵抗击太平军,取得了功名,他就再也坐不住了。
湘乡知县朱孙贻对这位布衣学者礼敬有加,而且十分赞同组建地方武装保境安民。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练武运动,在湘乡县拉开了帷幕。
罗泽南对时局军情的热心,已经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日后注定要成为湘军的一员大将。无情的战神,将会用刀枪置换他手中所握的书本和笔杆。
罗泽南不仅自己热衷于举办团练,还动员他的好友与门生一同参与。他的诸多弟子中,以时年二十八岁的王錱对兴办团练的热情最高,并且一上手就表现得非常内行。这固然是他熟读兵书的结果,但他具有过人的才智和军事天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錱给县令朱孙贻上书,请求编练民兵抵抗太平军。当时正值清廷下诏命令湖南和湖北举办团练,他的申请立刻得到了批准。
朱孙贻不仅是个头脑清醒并且勤勉能干的知县,而且也是个团练迷。早在1850年,他出任湘乡知县以后,就曾召集刘蓉和王鑫等人,向他们鼓吹,想要保卫家乡,就非团练乡兵不可。从那时起,他就积极地开始建立地方武装。
因此,现在他不仅首肯大规模举办团练,还给罗泽南和王錱提供积极的支持。他训斥那些不愿掏钱的乡绅,说他们是一群愚民,苟且偷安,忘了巨祸即将临头,犹如小孩有病,却害怕苦药,不肯服用。他甚至威胁那些抗捐闹事的乡绅,要对他们妨碍公务的行为处以重罚。他还抓了几个胆敢非议团练的人,给予轻度的惩处。
朱孙贻代表官方下令设置保甲,要求练团练族,制定团练操习章程十二条。于是,湘乡的团练,得以顺利地组建。
罗泽南和王錱在组建团练部队的初始,就仿效江忠源的做法,定下了一个原则:带兵的是读书人,而勇丁必须是朴实的山农。散兵游勇、老兵油子和市井无赖,一概不收。这个原则的确立,为湘军日后的纪律和战斗力提供了保障。
什么叫团练?按照王錱的解释,团就是团拢一气,彼此相救,生死相顾。练就是练兵器,练武艺,练阵法,尤其要练胆,而练胆必须练心。胆有大有小,心则人同此心:人人都想保全身家性命。但是怎样才能自保?只有打击盗贼。而要打击盗贼,就必须操练。然而一个人的力量太小,而盗贼却是很多人聚在一起行动。百姓要想打赢,只有众人一致,同心共死,互相保护,才能自保,所以大家要团拢起来。
关于团练的定义,王錱说得很流畅,但是执行起来却不容易。湘勇团拢了,要抓训练可是一个大难题。筹备军粮和武器,要费许多周折,自不待言。最令人为难的是,湘勇都是邻里乡亲,无法用一纸文书加以约束。有些壮丁被选中了,哭着放赖,不肯入队。另有一些人,虽然身在队列中,却连行进与停止的号令都听不明白。
乡下人没有见过世面,觉得湘勇的制服,也就是所谓的号衣,样式非常可笑。大家一见王錱拿出这种似乎是戏剧里才有的服装,哄笑不止,认为穿这种奇装异服非常羞耻,扭扭捏捏像个临出嫁的大姑娘,死也不肯换上。
王錱碰到这些棘手的事情,是有火无处发。邻里乡亲,骂不得打不得,只能慢慢教化。他自己率先穿上号衣,又苦口婆心劝说一番,大家才统一穿着制服。
这些问题解决之后,王錱便开始制定营制和号令。每一天,他都要和老师罗泽南一起组织队伍,叫友人和师兄弟们分头带领操练,他们自己还要亲自训导。训练好了一个人,就让他带动其他人。就这样,训练的范围逐步扩大。
教授武艺本是罗泽南的拿手好戏。他平时设馆授徒,教学内容大大超出了一般乡间塾师所授的课业。他除了教弟子们识字脱蒙,灌输应科举、登仕途的人生理想,还教他们静心养性,跳高越沟,练拳习棒。上午讲学,下午操练,文武兼修。他的授课内容,为他吸引了大批的学生。除王鑫以外,他门下还有一些得意弟子,后来都成了湘军名将。他们当中有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和刘鹏鸿。
1852年(咸丰二年)(8)
罗泽南的弟子中,就数王錱思维敏捷,口才不俗,而且办事冲动,好胜心极强。他体形消瘦,面目清癯,目光炯炯有神,声音洪亮,爱发议论。同学们坐在一起,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别人插不进嘴。有一次,罗泽南微笑着打断他,说:“璞山,你能不能歇一歇,也让我们有开口的机会呢?”说得王錱自己都笑了。
王錱擅长演讲,在每次训练之后,都要声情并茂、慷慨激昂地讲一番礼义廉耻,对湘勇们反复灌输,听者无不感奋。
江西人朱孙贻是个懂得官场规矩的官员,他希望大办团练这件事,能够得到高层上司的支持。程矞采前往衡州部署防御时,朱孙贻在总督大人过境的地方恭候,得到了谒见的机会。他向总督讲述湘乡举办团练的办法,请上峰予以批准。
他没想到,总督大人会给他劈头浇下一桶冷水。程矞采回答道:“区区贼寇,容易扑灭,用不着你们深谋远虑,劳民伤财!”
显然,总督不赞成湘乡这样远离战场的地方兴办团练。
朱孙贻只好阳奉阴违。他发现总督大人竟是一个书呆子,心中暗笑:大人,你迟早会因为防守不力被朝廷罢官!
朱孙贻打着确保一方平安的招牌,解决了筹款的问题。当地士绅踊跃出钱。湘乡勇很快就增加到二千多人。朱孙贻不想浪费大家的捐款。他让勇丁们亦民亦兵,平时在家种田,十天半月集中训练一个日次,有警时召集起来,参加统一行动。平时不发饷银,打仗时才发薪酬。
罗泽南和王錱组建了两营湘勇。接着,他们又到各乡各都挨家挨户选丁训练,作为保卫县城的武装力量。县城里成立了八个团,每个团都有一名团总,每团选取壮丁二百人,共一千六百人,分为八班。
在朱孙贻、罗泽南和王錱的努力下,湘乡掀起了团练的高潮。不久以后,各坊各都的团练,熟悉阵法和战技的人,增加到十多万人。书生刘蓉提出了连坐法:一人胆怯后退,同伍都要担罪。每一名团练勇丁,都要自己纸写笔载,指天发誓。
看到训练出了成果,朱孙贻踌躇满志,选择吉日,下令杀牛宰猪,犒劳湘勇。县令亲自率领全县有声望的绅士视察会操。操演完毕以后,同庭集体开餐嚼饭,众人欢腾鼓舞。
湘乡首开举办团练的风气,湖南各地纷纷效仿,宝庆、浏阳、辰州和泸溪等县,也办起了团练。三十三岁的宁乡人刘典是罗泽南的朋友,他也在家乡举办团练,镇压罗仙寨的斋教起事,被官府保举为从八品训导。
不过,罗泽南等人组建湘勇的目的,只是为了保卫湘乡人的家园。在清军的长沙保卫战中,湘勇并没有上阵。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曾国藩在省城设立团练局,湘勇才有了驰骋全省直至出省作战的可能。
罗泽南和王錱在朱孙贻领导下组建的湘勇团练,成为曾国藩日后统帅湘军的基本力量。
16
当太平军在湘南接连攻克州县的时候,在几千里以外的京城里,湘乡人曾国藩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动身前往江西,去任乡试的主考官。
8月9日,曾国藩带着随从,匆匆离开京城南下。
自从太平军起义以来,曾国藩一直在为清廷出谋划策,上疏议论军政。
进入1852年之后,他向文宗呈上了《议汰兵疏》,指出清军缺少精兵,将领们坐吃军饷和空额。他主张精简军队,淘汰没有战斗力的部队。
文宗当时正为没有足够的兵力对付太平军而发愁,曾国藩却提出要裁军,似乎没有可行性。不过,文宗还是说他的奏疏切中时弊,但是裁军一事,却要等到平定广西之乱以后才能办理。
曾国藩见文宗对他的意见听得进去,不久又斗胆上了一个请求清廷预防流弊的折子,指出朝廷对太平天国用兵,用人有欠妥当,下面文过饰非,上面刚愎自用。文宗也没有对他申斥,只是说他言辞过激,但意思还是对的。
曾国藩见文宗并不责怪他的直言,又上了一道陈述民间疾苦的奏疏,指出百姓苦于银价太高,缴纳钱粮有困难。又说盗贼太多,良民不得安宁,官府所判的冤案太多,百姓难以伸冤。他认为,国家贫困不要紧,但若民心涣散,怨恨就大了。
对于曾国藩的这道奏疏,年轻的文宗反应冷漠,曾国藩不由深为失望。紧接着,他就奉旨离京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852年(咸丰二年)(9)
曾国藩离开京城以后,由于路途上消息闭塞,对于湖南的战况,他未有所闻。他想借办公差的机会顺道回家省亲。十二年在京的官宦生涯,他步步高升,春风得意,多了历练,添了深沉。此时他“急于科举而淡于仕宦”,心情非常矛盾,既渴望见用于世,又企求归隐山林。但不管怎样,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这次离开京城,将与军事结下不解之缘。
9月8日,曾国藩一行抵达安徽太湖境内的小池驿。忽有家人从湘乡来报:他母亲江氏已经撒手人寰。曾国藩哀痛至极,立即脱下官服,披麻戴孝,经过宿松和湖北的黄梅,从小池口渡过长江,到达九江,然后溯江西行。
曾国藩路过武昌时,湖北巡抚常大淳前来吊丧,告诉他太平军正在攻打湖南省城。他大为吃惊,连忙抛弃行李,只带一名仆从,从小路行走,经过岳州,取道湘阴和宁乡,于10月6日抵达家乡荷叶塘。
在此期间,湘乡县正在大办团练。曾国藩是回籍的礼部侍郎,自然有人请他出来主持团练事务。朱孙贻在湘乡成立团练局时,请曾国藩出来主事,曾国藩以母忧为由,推辞不出。他认为自己不熟悉行军用兵,不适合出来挑这副担子。
但是,时局的发展,容不得曾国藩在家赋闲。战火的蔓延,将迫使他不仅要关心清廷与太平军的军事对峙,还要和江忠源一样,带领家乡人奔赴前线。
由于曾国藩对清廷的军政状况和民间疾苦都有仔细的考察,当后来清廷需要他出来组建团练对付太平军国运动时,他已经胸有成竹,得以拿出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的方案。
17
太平天国的最高首脑把起义大军驻扎在永兴之后,对下一步进军路线举棋未定。三十二岁的西王萧朝贵以勇敢和机智享誉太平军内,认为军中的其他将领畏葸不前,顾虑太多,是在无谓地浪费时间。
他根据探子送来的情报,得知长沙城外的民房尚未拆除,防守兵力单薄。他想,如果自己带兵绕过清军驻有重兵的衡州,奇袭长沙,一定能够得手。
太平天国与清军在长沙城下发生的争夺,由于萧朝贵做出的决定而发生了。
萧朝贵一意孤行,率领人称“武缘双雄”的壮族骁将林凤翔和李开芳,以及两千多名死士,立刻从永兴出发。他们没走通向衡州的大道,轻装行军,绕道行走山路,向东北推进一百九十里,奇袭安仁。
9月1日,萧朝贵率部占领安仁,向北进攻攸县。
江忠源估计太平军一定会从永兴出兵,取道茶陵和醴陵攻击长沙。同一天,他带领一千五百名楚军,与和春一起,取道衡州,赴援长沙。
萧朝贵进军神速,第二天又推进一百里,攻占了攸县。然后马不停蹄地向北推进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