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随身携带两亩地 >

第26部分

随身携带两亩地-第26部分

小说: 随身携带两亩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远过来主要是因为听说大妞二妞回来了,想不到熟人半熟人的凑到一起了,还听到大妞谦虚跟老刘头说什么没什么。晕啊,报考的这么强,还说没什么,看来真是很有把握的。

再想起来自己的高考……不堪回首啊。

他随便找个座,开始听这群人闲聊。

刘文章是市里日报的记者,负责社会新闻这块,上次大鹏家的饭店出事,就是他帮忙找人的。

对这个因为偏远而没有污染的小山村,刘文章也是很感兴趣,他本身就是驴友,不过只参加过二次活动,还是婚前。

生完苏苏就一直没什么机会,现在只能在论坛里看看别人的过干瘾,这回他可有话题了。进村后他就用随身的相机照了不少张照片,一会还打算去附近山头走走多照几张,回去发到论坛里显摆一下。

一听他要上山转转,卫远不自觉的想到昨天来村里旅游的那位倒霉的梁同学。

顺口来一句:“小心牛粪啊。”

这话引来了知情人士的大笑。

王老汉笑完,又有点犹豫的说:“小远,你把人家闺女得罪惨了,刚儿晓琴那闺女过来想买俩西瓜,我说咋不找你呢。她说,别提了,一听是跟你买瓜,那个踩到牛粪的姑娘都不要吃的。没办法,晓琴这闺女还想吃,就来找我买,跟她们就说,我家也种的,哝,这是五十块钱,她们去摘瓜了。”

“哦,五十有点多,现在西瓜已经开始上市了,价钱倒也不贵,我听说零卖才1块一斤。”

卫远接过钱,又想起昨天的事,心说送她们两瓜其实也没啥。

“我也说太多了,晓琴非说没零钱了,又说到瓜地那挑挑,可能会多摘俩,到时候就差不多了。”王老汉先解释了钱的问题。然后又说:

“还有,我也听说今年不比去年。才上市就卖不上价。去年瓜价钱好,种瓜的都赚了一笔,到今年种的人就多,要不树贵家的怎么能想起来种西瓜?”

“唉,这就是没有合理的市场引导,盲目跟风造成的……”刘文章忍不住来了报道腔。卫远瞅了他一眼。没说话。

其实以前他也这么想,不过现在接触多了,才明白,农民本钱太小,底子也薄,禁不起损失,没钱就没法周转,长期利益即使能看到也等不到,才会总是追求短期利益。当然自身局限性也是难免的,但也不是单纯引导就行的。一句话,你说让他种啥,他几个月看不到钱,你说出龙叫也是白扯。

不过说归说,卫远也没法子,只能看着吧。倒是在这里,相处久了熟了,乡亲开始把他当自己人了,有些话也能多少听到了。

正想着这些有点沉重的话题,院门被人推开了。

“王大叔,不好意思啊,一共摘了三个瓜,还有,我妹妹又多摘了几个桃子……嗯,她想问问,能不能多卖她几斤……啊。”林晓琴一边说,一边把自己挑的西瓜放在地上,抬头才看到卫远也在院子里。

“是这样的,大叔,你这桃真是很好吃啊,我想买五斤带回去,给我妈也吃点。那啥,十斤也行啊。”赵晓玲从后面转出来,除了西瓜,手里还拿着俩桃核。身后也出现了梁晶晶的身影。

很明显,这三个女孩一人抱着个西瓜。看来,最厉害的是赵晓玲,她不但西瓜挑的最大,还能一边抱西瓜一边吃桃子。

奇人。卫远在旁边点评。

王老汉瞅瞅卫远,心里想小远这孩子啥主意啊。

“摘十个吧,不算你们钱。”卫远闲闲的来了句。西瓜钱都给多了,这点桃子也没法算了。

“问你啦?你家桃子啊?”赵晓玲看到卫远,气不打一处来。作为晶晶的好友,她对没风度的卫远算是同仇敌忾。

“行啦,少说两句吧。人家也是好意。”

林晓琴当然知道卫远才是正主,卖多少他说了算。把人家得罪不卖了,她自己倒是没啥,最郁闷的还是这位赵晓桃……

当初借住到王长和家,知道人家是种桃的,她就大呼小叫,听说桃子已经摘完卖掉了,更是连连可惜。

也怪自己,怎么把这茬忘了,弄得刚一到西瓜地,西瓜还没摘,这家伙先奔桃去了……吃了一个又吃第二个,不拦着她简直要吃两斤。没见过这么爱吃桃的。

“小远说的是,摘十个不要钱。”王老汉跟着圆场。

“大爷,我怎么白要您的。您种桃也不容易。多少钱,您说个价。我这也是难得遇到好桃,想多要点。”

赵晓玲听到王老汉说话,再顾不得搭理卫远,急着解释。

她今年还没怎么吃到本地的好桃子。前些天买过据说跟去年一样的老水蜜,价钱涨了一半不说,味道也感觉没去年好吃,但也凑合吧,还算有点桃味。

后来几回买的桃也都很失败,不提也罢。想不到今天摘西瓜时看到了那片小小的桃林,树上的桃子又红又大,看着就很诱人。

忍不住摘一个尝尝,出乎意料的好吃,桃肉虽不是很软,但味道很浓郁……不知不觉就吃了一个,然后又摘一个,还想要再吃,被表姐制止。

赵晓玲也知道这样不妥,只好先回来跟人家说声。不过在抱西瓜回来的路上,她忍不住把第二个摘下的桃子也吃掉了。

这人还真执着,算了,卫远不管了。

他起身往外走,让王老汉应付。出门时经过,正拍西瓜玩的梁晶晶……这爱好还真古怪。

相对于爱吃桃的赵晓玲,梁晶晶其实对采摘过程更有兴趣,在西瓜地里看着圆滚滚绿油油带着瓜蔓的西瓜,她真是爱不释手,这个摸摸、那个碰碰,如果不是小玲着急催促回来买桃,她还想多待会呢。嗯,一会跟着去摘桃子,也很好玩。

这村里待了一天多,还真有点没待够。

如果不是这个讨厌的人在这里,她还真多玩几天。

说来也奇怪,这家伙好像就在这里住的,那个大院子就是他家。这么老远,怎么可能跑去和自己相亲呢?不知道谁介绍的,回头问问老妈,就知道相亲这玩意不靠谱,啥人都有,哼!

擦身而过的某人,很清楚的听到了那个“哼”字。不自觉的打个喷嚏。

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

正文 第四十二章 喜讯

周日的下午,所有的来客都挤着刘文章的车一起离开了,包括买走了十斤多桃子的赵晓玲一行三人,小村随即恢复了原有的平静。

卫远又到桃林里整理了一番,发现有四棵桃树被摘空了。不过还好,她们并没有东摘西拿的弄得一团乱。还是很细心的尽量在同一棵树上采摘。瓜地也没有被踩得很凌乱……

唉,就让一切都跟着被买走的桃子和西瓜去吧。有点小惆怅的卫远很快决定要把这次巧遇忘掉。

转过天来,卫远睡了懒觉,快中午才起来。

在井边打了桶水,卫远开始洗桃。这些都是在前天跟大鹏在果林采摘装筐的时候,他特意挑出的品相出众的好桃。每个都粉红硕大,看着就勾人。

找好角度,用相机照几张效果不错的照片,传到电脑上。想了想,卫远又把空间的大桃也照了一张照片。

卫远的照相技术只能说一般般,但好在他有非同一般的模特。尤其是空间桃,卖相惊人,非常上镜。看着电脑里的一张张看着非常漂亮的桃子图片,某人自觉很成功,认定谁看了都会喜欢,产生购买。

以上种种,卫远都是在为自己的网店做准备。

村里的路修好之后,乡里很快安排了邮局点。虽然是只有一个邮电员的超小邮局,但今后就可以在村里直接接收、邮寄东西了。这才让卫远开网店的心又活络起来。

卫远觉得,他的那些空间食品,长相不怪异,吃起来也好吃,天南海北的网购,谁也不能天天吃,实在不会有什么影响力,所以还是很放心的。

拍完了照片,注册了店铺,卫远没啥创意的起名为“自产自销水果店”。很土,不过,却是实话实说。

在即将上传图片摆放商品前,卫远才想到应该先搜索些开店的信息、卖家经验什么的,尤其是水果店,看看人家怎么操作的。

貌似现在已经有点晚了,店都注册了。

等他搜到些资料,仔细阅读后,不由心凉了半截。大部分的网上水果店基本都是同城送货,送货上门的口胡。而且每家看上去都很正规,有印好的统一标志的盒装,还有联系好的快递公司等等。不仅如此。其他开网店的各种细节也是数不胜数,看着卫远头昏脑胀。

这实在……不是件可以简单操作的事。卫远心想。之前光想着异能不会被发现,桃子本身质量好,用图片差不多就能吸引到人。到时候那边一拍,这边一邮,在村里就搞定了。

现在看,自己是想的太简单了。可能是自己在村里待的太舒服了,上网也就娱乐,居然连起码的事前调查都忘了做,真是……只能自抽,无话可说。

此时,卫远空间里种的那些榛子栗子核桃橘子的,也都已经硕果累累,只是吃起来还稍稍差点火候,估计大概过两天就能全面成熟。本来卫远打算到时也拍点图片一起放上去去卖的,现在嘛……卫远又觉得没啥必要了。

放弃了网店的打算,卫远索性颓废的倒在炕上,随手拿过个大桃开吃。反正也不卖了。

他本来也没打算由此挣到大钱,只是没想到随便挣点小钱也如此费劲。貌似这些天他是在村里卖西瓜卖顺手了……

纠结于设想失败的卫远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因为有了空间,最近又一直比较顺利,整的信心膨胀了。

总觉得比别人多了空间,做事就很把握似的。其实,这根本就是错觉。

即使有了异能空间,自己也不是啥高人能人。

再说……想到这里,卫远不由打开了空间,注视着自己的几亩地:其间,绿树红花,流水潺潺,果实累累,珍奇遍地,还有只毛球在里面嬉戏……

再想想现在的收入和自在的生活……

还是知足长乐吧。

想通了的卫远,决定死守秘密,顺其自然。

接着从空间里摸出了几条鱼,收拾好,切成段,拿盐腌上,一会去隔壁要点苞米面,晚上吃玉米饼子炸咸鱼,呵呵。

刘老头年纪也不小了,咱不能总去蹭饭吧,这点自觉卫远自认还是有的。何况,咱做不了大款,能做大厨也是不错的。

无所事事混吃混喝的日子过的真挺快,一个多星期居然眨眼就过去了。

卫远这天上午,正在前院慢腾腾的给葡萄藤和葫芦浇水。

一边浇,一边心想今年葡萄大概能收不少,貌似可以小赚一笔。

现在搭的高高架子,旁边、架顶上都已经爬满了葡萄叶茎,而那些犹如触手似的茎条却还在不停的抛出透着褐红的小爪儿叶,整个葡萄架上的藤条都在肆意的纠缠着、扩张着,简直要长到院外去。

还有那小小的绿葫芦,现如今已经半大不小。串门的王老汉看葫芦长势这么快,认为最后成熟时一定个头不小,于是早早也预定了一只,打算做成大瓢,舀水用。

原来瓢是葫芦做的啊,好奇的卫远由此也打算做个试试。还有苏苏那里,不知道还要不要了,一会儿问问刘老头。这么多葫芦,拿走十个八个的也有剩。虽说,嫩葫芦丝炒肉也不错吃。

胡思乱想的卫远浇完了水,没等转身往屋走呢,二妞跌跌撞撞的跑进来,用前所未有的大嗓门喊了一句,“考上了!”

卫远先是吓了一跳,随后才反应过来。是大妞。高考,她考上了。

大妞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小村邮局成立后接到的第一封来信,真是个开门红。当村邮电员的孙大明,为人热情,嘴也大,在他的宣传下,这消息如山风般瞬间传遍了村子。

这也是自长和之后,村里几年来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高材生。

真是件大喜事!

王老汉坐在他家院子,被上门来道喜的乡亲们团团围住,笑的合不上嘴,只有点头的份,大妞也被夸得小脸通红,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跟来贺喜的卫远走到门前,发现王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不禁再次感慨村里消息的迅速。二妞专程也是第一个跑去告诉的他,不过这一会的功夫,居然来了这些人。

当然,不管人再多,卫远也得第一时间进去道喜。排除万难,挤到前面跟王老汉说恭喜,不出意外的看到他老人家只知道连连点头;还有大妞,比二妞文静也更沉稳的她,此刻难得一见的手足无措,接受卫远诚心祝贺时,没回答出什么完整的字句来。

“呼,真像中了状元似的。”卫远被后来的人挤到了外围,心想该说的也说了,索性退到院外。不自觉的感慨了一句。

他只是随口这么一说,多没想到话没落地,就有接茬的。

“就是状元啊。”不知什么时候来到卫远身边的老刘大厨师,点了根烟,蹲在院墙边吐烟圈……

这是村里老头们的习惯动作。不过,那些村里的老人都偏瘦也稍矮些,手里拿的一般是大烟袋,由身材高大还偏胖的刘大厨做这个动作,实在有点喜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