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随身携带两亩地 >

第27部分

随身携带两亩地-第27部分

小说: 随身携带两亩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村里老头们的习惯动作。不过,那些村里的老人都偏瘦也稍矮些,手里拿的一般是大烟袋,由身材高大还偏胖的刘大厨做这个动作,实在有点喜感。

“你以为呢?这村里出个大学生那么容易啊,不比以前中状元简单。这闺女要强,将来肯定有出息。”刘大厨下了断言。

他对大妞的判断,卫远也深有同感。

“今晚可得好好庆贺一下,我要下厨多做几个菜。”接下来的话却是峰回路转,“小远你呢,也总得表示下吧……”

“最少拿三斤酒啊,少了不够。”三老头组中最贪婪的老木匠王成福也出现了。

好嘛,居然在这等着我。看来是积怨已久了。

卫远上次发现米酒所剩不多之后,断然换了地方。先是放进了空间,后来藏到了小山谷里,这帮老头就此再也找不到了。

找不到也惦记着,总是巧立名目的找卫远要酒,开始卫远还上过几回当,后来学聪明了,老头们就此断顿。没想到他们在这发难。

这真是个卫远不能拒绝、也不想拒绝的理由。

说起来卫远倒不在乎那些酒,他主要是怕岁数大的人,喝多酒,腿脚不灵便走路出问题。这里连个正经医生也没有,离乡里也快百里地。所以他不敢多让他们喝。好在经过几次老木匠的贪杯醉酒,卫远发现自己酿的米酒,每次喝多了都只会让人直接睡过去……醒来之后啥事没有。

而且,紫稻酿的新米酒也快好了……卫远尝了尝,比现在的好喝。

原来的酒就都给他们好了。

“三斤就三斤,其实我也没剩多少了。一会我都拿过来,反正就这些,你们自己看着办好了。”顺便想起来自己的木屋还没影。

“我说福大叔,我那木屋还行不行啊,您老都说帮我造几次了,现在我连个房梁还没看着。”

话是这么说,其实卫远已经对这位满口大话的老木匠不抱希望了。前几天他托大鹏找到个附近的木屋公司,号称专门做休闲木屋的。卫远打算明后天打电话具体问问。就是怕这里太偏僻,人家不来。

“秋后才能起屋,连这个都不懂?你要的那种小木头房子,我三月就能给盖起来。冬天你就能住上。不过木头你得自己想办法,我可没有。你看好了树到时候来找我,记得提前跟村里说,别到时候赖我。”

老木匠的回答让卫远十分意外,这种质疑较为明显的表现出来。

王成福皱了眉,“咋还不相信啊,小样的,要不看酒的份上,才懒得搭理你小子。记着啊,赶快把酒整来。”

汗……卫远虽然还是将信将疑的,不过似乎比之前准成多了。

当晚,三个老头喝的酩酊大醉,东倒西歪。留下杯盘狼藉的饭桌,沉沉睡去。庆功宴变成了醉酒会,负责收拾残局的姐俩,由此对“主动”提供大量米酒“助兴”的卫远很有意见……

我比窦娥还冤啊,卫远哀嚎。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充实

夏日炎炎,山村里各家的狗都自觉的跑到树下或墙根,伸着舌头躲避日头。这样的大热天,居然也有新鲜事。最近王家村人都发现,村里来了不少陌生的城里人。

他们有单身的,有结伴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三三两两的开车过来。其中大部分人饶有兴致钻入村边的山林,半天一天的才出来,也有人留在村里看这看那,看啥都新鲜,貌似流连忘返。

这些人中不少在乡亲家借住、跟着吃农家饭菜,出手也挺大方,倒是给村人多少带来些额外收入。

生活在城市的李天进就是这些人中的其中之一。

不到三十、家在外地、事业压力大、婚姻没着落的他,在常去的论坛偶然看到了好几组风景优美的乡村图片,那些远山绿水、阡陌农庄,古朴自然,实实在在的勾起了他的游性。再看看拍摄地点……很难得,居然就是附近县城边的村落,算算路程,一个周末足够来回。

单身的好处就是一个吃饱,全家不愁。

简单背起行囊的他,就这样找到了王家村。白天爬爬山,晚上借住到老乡家,吃地道的农家菜,或者蹲在绿油油的稻田边,惊动青蛙蛤蟆跳水,追逐漫天飞舞的蜻蜓……不同于城市的冷硬,这里到处的生机勃勃,让人仿佛回到了童年不说,精神也随之放松很多。

两天时间就这样“嗖”的一下过去了。

临走前,李天进恋恋不舍之余,忍不住又来到山里的那片小果林。果然,那个总是戴着顶破草帽、穿条大短裤的小弟正在瓜地里忙碌,旁边跟着几只胖乎乎的白鹅,围着他转。

“嘿,哥们!来个瓜,大个的,一会要带走啦。”

这一大声吆喝,叫的卫远回了头。又是这家伙,一天三瓜,也不怕跑肚拉稀。你可算走了,再不走,卫远怕自己这点瓜都被他吃了。

倒也不光是他,村里这几天来的驴友或是纯散心、农家游的男女,大多被村里人介绍到卫远这买个瓜,回头泡到村民自家的井里吃。大家一起消暑降温。

卖瓜的同时,卫远的桃子也跟着都卖出去了。你买十个她买五个的,跟西瓜一样,大都是买家自己动手去摘,然后回头找卫远算钱。

卫远没有秤,就这么点地,感觉小题大做。西瓜桃子都是按个买的,不管大小,西瓜十块一个,桃子五毛一个。尽管如此,卫远也着实小挣了一笔。

早早卖了桃的长和就有点羡慕,早知道他也让桃子多留树上,这一个月下来,比当初批发多挣不少。

总之,无心插柳柳成荫,卫远想不到,本没打算挣钱的小果林倒成了吸金大户。自入夏出瓜以来,光西瓜就卖了几千块钱。

看着身边翠绿的瓜蔓,还有不少二茬小瓜在努力的长大,卫远随手从里面扒拉出个大瓜,扯断瓜蒂,拿手掂掂,差不多也有十几斤吧,够大了。

看看距离不远,卫远示意一下,就直接扔给了瓜地边翘首以待的李天进。

好家伙,真沉啊。

做好充分准备的李天进,在西瓜入手时,还是险些一个踉跄。但他死死抱住瓜,打定主意,宁可人坐地上,也不能摔到瓜。

把钱给了卫远,李天进又在地边,蹲着看了一会才离去。

看人终于走远了,卫远继续给瓜地浇水。

空间水如同清溪一般流进瓜田,很快滋润得田间一片湿润。然后卫远看了看脚边的小肥鹅,其实现在已经算青年鹅了……这帮家伙最爱吃浇过水后,林间地内长的那些嫩草。

由于水的效力,不光瓜长得快,野草长的更快,好在卫远养的小鹅都不挑食,只要林地里长的草,它们都很爱吃,也很能吃。短短一个多月,买来时刚满月大的二十来只小鹅,个个都长得肥呼呼的,羽毛也换过了。

尤其有趣的是,它们都认得卫远,有几只比较壮的鹅甚至不怎么住在山间的鹅舍中,经常跟着卫远回家,见到生人进院还要上去拧两下。

大妞二妞开始都被拧过,后来熟了,还给这几只看家鹅单独起了名字,并经常放着鹅群去村里的水塘戏水。这里的村民习惯养花鸭,卫远的鹅苗也是在乡里买的。这下,远远看去,一堆堆的花鸭子中多了一群雪白的鹅,极是惹眼,也给村里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村里的水塘刚来时曾被卫远误认为是个小湖。其实还算不上,只是个大点的汇集几道山泉自然形成的水塘。水面宽,水底也深,撒网也捞不起,所以养不了鱼,再说这塘也是村里所有水田的灌溉保证,包给谁大家都不放心。

卫远小时候溺过水,之后一直有点后遗症,学不会游泳也不愿离水太近,当然,山泉山溪的这种规模的倒无所谓。所以他一直不怎么接近那口塘,顺便把放鹅的差事都委托给双胞胎。当然,这行径称之为偷懒其实也不为过。

除了鹅之外,卫远的那群鸡也都半大不小了,天天在林子里找虫吃,有天,卫远甚至在鸡群中发现只山鸡,可惜,没捉住……

要说人也是感情动物,看着自己养的鸡鹅一天天的长大,卫远本来想满足口欲的想法,逐渐被打消。最后折中了一下,还是等着秋后吃咸鹅蛋吧。

看着身边摇摆身体慢腾腾走路的白鹅,远处山村的袅袅炊烟,卫远想休息一下,找了块干净松软的草地躺下来,看着天空变幻的白云……

不小心睡着了。

刚睡了不多久,过来买瓜顺便替自家表妹买桃的林晓琴,身后跟着王长和这个跟屁虫,两人一找过来,正看到草地上熟睡的卫远,破草帽斜扔在一边,不由都笑起来。

看卫远睡的有趣,童心乍起的长和,找个根毛毛狗草,蹲在卫远身边,用毛茸茸的草头在卫远鼻子、脸上扫来扫去,正恶作剧的很欢乐,忽然,晓琴惊讶的看到,毛球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飞快的冲向了王长和。

直接被干脆撂倒的长和正好倒在卫远身上……

爬起来的长和,被压醒的卫远,“救主“的毛球,惊讶的晓琴,三人一兽,面面相觑。

“毛球好忠心啊,真是只好狗。”从惊讶中反应过来的林晓琴,第一句话就是赞美。

这话听得,还没怎么睡醒、刚坐起身的卫远汗了一下。

哪来的好狗?下意识的一回头,身后赫然出现一只,正跟他摇尾巴、貌似邀功的毛球……

真晕。

好容易弄清前因后果,卫远看着正抱着被撞的腿使劲揉搓的长和,问清没什么大碍之后,忍不住嘲笑了一下此人偷鸡不成蚀把米。

顺便拎起毛球,顺顺毛,总算没白养这玩意。不过,貌似它分不出人有没有恶意……再看看长和,已经恢复走路正常……而且杀伤力也有限。

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真有啥大杀伤力,卫远更担心。

随后,三人聊起来。得知林晓琴来意的卫远,指了指桃林,意思是你自己看。不死心的林晓琴在林中走了一圈,仅发现一个漏网之桃,难掩失望的出来了。

“怎么办,晓玲催我两次了,我还以为能剩不少,因为听长和说,你都是按个零卖的,怎么卖这么快?”

“她上次买了十斤多,这才半个月,怎么都吃完了?”卫远反问。

话说他每天吃水果,每样也就吃一个半个的,因为空间产能大、能吃的太多……实在理解不了不吃桃会死星人的赵晓桃对桃子的渴求。

“三天,三天就吃完了!我真是服了她。”林晓琴说出来都觉得夸张和丢人。不忍心再说,把话题转开。

“看来这种桃挂树的时间相当长啊,我记得长和一个月前成熟就卖了,你家的居然挂到现在还不太软……”拿着仅剩的那个桃子,林晓琴若有所思。

这也是她过来的另一个目的,长和总打电话给她,虽说主要是为追求她,偶尔也会提到些自家的果树情况,这次发现品种的新表现,也是她要记录下来反应给老师的。

章教授主持的另一个命题就要完成了,大概明年初就会过来这边,在看一年,如果可以保持这种表现,就可以先在这村里做示范点,接着跟县农业局一起,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这种新品种大果早熟桃。

到时候表妹就有桃吃了,林晓琴想到这里,决定用这个消息去安抚,今年再吃不到这桃的赵晓玲。

卫远倒是不知道挂树长算啥好事,果子没摘之前挂树上不是很正常吗?

看着手里已经不耐烦的啃爪子的毛球……这表现能是狗吗?索性站起身,叫长和到瓜地里挑两个瓜带走。快四点了,村里那帮来客基本都回城了,没啥生意做,自己要回家做饭去了。

长和忙不迭去地里挑瓜,他和晓琴一人拿一个抱着。

卫远拍了拍身上的碎草,抱着毛球,身后跟着几只摇摆的白鹅,回家去也。

真是充实的一天。

正文 第四十四章 黄鳝

午后的阳光透过茂盛的树叶,投射到卫远身上,散落成星星点点的小小光斑。

卫远在躺椅上,状似假寐,其实在审视着自己的空间。

这两天已经有大批作物陆续成熟,被卫远一一采收。

其中,栗子和榛子各收了两麻袋,还算正常。夸张的要数核桃,体积最大,个个都跟苏苏的小拳头似的,两棵树结的核桃足足装了五麻袋。

这些空间核桃,壳薄质脆,用手一使劲就可以捏开,里面的核桃仁又大又酥,吃起来清香满口。卫远时常捏几个核桃偷偷吃掉。

橘子、香蕉也都熟了,尝了尝,也是难得的好味道,不过卫远已经没有地方放了,只能任由它们留在树上不去摘它。

香瓜原本在空间里也种了几棵,可惜卫远很快发现,这东西的体型明显往巨大上发展,结出的香瓜没两天就跟个长形小西瓜似的。味道跟外面的差别也不大,吃起来却太诡异了。收了十几个,卫远就放弃了。直接把瓜苗移到外面,看着新长的逐渐正常,心里暗自庆幸,当初没种西瓜,否则指不定长成啥样呢。

卫远暂且将采收的坚果都藏进自家的果窖,想在十一拿回家一半。

他想,自己老妈即便嫌东西多,自己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