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懒媳妇种田记 >

第11部分

懒媳妇种田记-第11部分

小说: 懒媳妇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嫂子,以后他再来,你一定要告诉我们!”彭有也附和道。

“好。”李瑶对他们笑吟吟道。

“洪大哥,你们放心,我大嫂才不怕庄大同欺侮呢……”陈保家刚开口,被李瑶一个厉眼射过来,立马收了嘴。

陈文斌狐疑地来回地看着两人。

“呵呵……我的意思是说,有我大哥在,那庄大同不敢欺侮我大嫂。”陈保家讪讪道,差点就把大嫂会武功的事说出来。

众人闻言大笑:“有道理!”

没几天功夫,陈文斌就在县城找到了一间房子,当天下午就和洪大牛他们搬到城里去了。

李瑶对着宽敞的大床一夜无眠,一大早就起来,推开房门,对着天空狠狠吐了一口气,仿佛要把塞在胸口那股淡淡的失落也一并给吐出去。

李瑶走到院子里,她欣喜地发现水缸里的蒜苗居然窜得老高了,起码有三四十厘米了。李瑶小心翼翼地把蒜苗割了下来,足足有两斤多,李瑶留了一些出来,那剩下的两斤用布条绑好,准备拿到镇上看能不能卖掉。弄完蒜苗,李瑶又急急地走进柴房,这阵子她忙卤水店的事,这看管蒜黄的事都交给了陈黄氏,也不知道蒜苗可以收割了没有?

李瑶打开箱子上方的茅草,里面的蒜黄有二十多厘米高了,过两天也可以收割了。

因为已经是九月底了,有种水稻的都准备忙着收割水稻了,要沤的肥料已经沤好了,陈石柱也一天天地在盼望着育秧苗的时间快点到来。

李瑶跟陈杨氏说了一声,让她看着店,自己提着两斤蒜苗往街头最大那家酒馆走去。

李瑶并没有往酒馆大厅去,而是走到了酒馆后门,她敲了敲门。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婶走了出来,见是一姑娘,说道:“姑娘,你要吃饭或要打酒要到前面去,这后边是厨房。”

“大婶,我不是来吃饭的,我找掌柜谈点事。”李瑶笑盈盈道。

“掌柜也在酒馆大厅,你要找他也要到前面去。”大婶说着就要把门关上。

李瑶手轻轻一挡,央求道:“大婶,我真的有事,也不方便在大厅谈,麻烦大婶叫人把掌柜请到后院来,好吗?大婶,麻烦您了!”

“好吧,好吧,进来吧!真是的,我这都忙不过来了,你这小姑娘还来添乱。”大婶一边发着牢骚,一边往前面走去。

 第45节卖蒜苗2

一会儿,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走进后院,一进后院,那双聚光的小眼就直盯着李瑶手上的东西看。

李瑶不动声色地对他浅浅一笑:“掌柜,您好!”

“小姑娘,你找老朽有什么事吗?”掌柜问着李瑶话,眼睛却一直都没离开蒜苗,要知道这个时候有新鲜的蔬菜那可是很难得的事,况且这姑娘手上的青菜还是他没见过的,这可是个稀罕的东西。

“掌柜,我有好东西想卖给您。”李瑶对掌柜甜甜一笑。

“哦,什么好东西?”掌柜佯装不明白地问道。

“是这个,蒜苗。”李瑶把手中的蒜苗递到掌柜跟前,“掌柜,您看这些蒜苗是我家刚种出来的,家人舍不得吃,想让我拿到镇上来卖,我看您这酒馆生意好,所以来问问,看您要不要?”李瑶开门见山道,她相信这精明的掌柜也大概猜到了她的来意,她也没必要转弯抹角了。

“蒜苗?难道是用大蒜种的?”掌柜微微吃惊,这大蒜可是不便宜。

“是的,而且这种子还要经过千挑万选,从种子里挑出最好的来,才能种出这蒜苗。”李瑶这话也不假,前世她看过奶奶种过蒜苗,奶奶都是把个头最大的蒜头挑出来当蒜种的。

“姑娘,照你这么说,这价格肯定不便宜吧?你知道这小镇,太贵的东西可不好卖哦。”

“掌柜,我就直说吧,这蒜苗我打算卖四十文一斤。”

“什么?四十文一斤?”虽然掌柜猜出这蒜苗不便宜,可是还是被李瑶报出来的价格给吓到。

“掌柜,您想一想,这大蒜一个都要十五文了,一斤的大蒜还种不出一斤的蒜苗来呢。再说这蒜苗又是新品种,不管炒蛋还是炒肉,都很好吃,一斤可以炒好几份,这样算起来也不贵了。再一个,您还可以把这蒜苗做成您这酒馆的招牌菜,如果客人吃开了,说不定连县城的客人都会闻名而来。”反正没人知道这蒜苗是怎么种的,李瑶也不怕有人怀疑自己的话。

“姑娘,你会做菜?”掌柜被李瑶说得有点心动,不过他还是有点犹豫,毕竟这蒜苗自家的厨师也没做过,也没人吃过,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既然这小姑娘知道可以炒蛋又可以炒肉,那她一定是会做菜。

“会啊,要不,我炒两份蒜苗给您试试?”李瑶久经商场,这点察言观色的能力还是有的。

“好啊!”掌柜的求之不得。

掌柜把李瑶带进厨房,李瑶把手中蒜苗拿出一部分,放在装着清水的盆里洗了两遍。然后把一半蒜苗切成段,一半剁碎,然后又切了几片五花肉备用,再把剁碎的蒜苗放进一个大碗里,打进去几个鸡蛋,放了点盐拌好。让那位大婶烧上小火,李瑶在锅里放了点油,把碗里的蒜苗鸡蛋倒了进去,等差不多了再翻过另一边煎上,起锅,装盘,一份蒜苗煎鸡蛋就好了。又在锅里放点油,把五花肉放进锅里,放上盐和酱油翻炒,再把切成段的蒜苗放进去,浇上点水,盖上锅盖一小会,打开,起锅,装盘,蒜苗炒肉也好了。

 第46节卖蒜苗3

“掌柜,试试吧。”李瑶笑眯眯地拿起旁边的筷子递给掌柜。

掌柜夹了一块蒜苗煎蛋放进嘴里,嚼了一会道:“香,确实好吃。”掌柜的筷子又伸进另一个盘子,夹了一块肉跟蒜苗,一起放进嘴里,不住点头道:“这肉炒了蒜苗,味道更好了。”

“对啊,所以这个价,掌柜您不亏的,再说我这蒜苗也不是每天都有。”李瑶笑说。

“小姑娘,我真的很好奇你这蒜苗是怎么种出来的?”掌柜看这小姑娘的穿着,也不像是富贵人家的女孩子,怎么会买得起蒜种呢?如果真的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也不必为了几十文钱,而让一个孩子这样抛头露面的。

李瑶向掌柜眨了一下眼,笑道:“掌柜,我可不能告诉您,我还要靠这手艺赚钱养活一家子呢。”

“哈哈……你这小姑娘真是够厉害的!不只会种蒜苗,还会用蒜苗做菜,让我不跟你买都不行。”掌柜被眼前小姑娘逗得大笑起来。

“对了,我忘了跟你们说,炒这蒜苗的时候要注意,这蒜苗炒太久要老掉,最好是放点水。”李瑶补充道。

“小庄,听到了吗?”掌柜对旁边一小伙子道,李瑶这才知道,原来这小伙子是这家酒馆的厨师。

“听到了,掌柜。”

“姑娘,那你把这蒜苗给小庄称一下,到前面来结帐。”掌柜对李瑶说道。

“好的,如果想知道蒜苗其他做法,就到街上那家卤水店找我。”李瑶走前对那小伙子道。

“好嘞。”

“那卤水店是你开的?”掌柜诧异。

“是的,刚开张没多久。”李瑶道。

“真是看不出来啊,小小年纪竟有这般手艺。”掌柜边说边把钱交给李瑶,这阵子常听人议论这家卤水店的肉好吃,而且自家少爷一来就差人去买,而且指定是这家卤水店,原来是这姑娘开的。

李瑶谢过掌柜的就回了自家卤水店。

眨眼就到了要浸稻种的时候了,前几天陈石柱跟陈保家已经把地给收回来了,并且把育秧苗的地弄好了。

“爹,我还想跟您商量个事。”趁着吃晚饭的时候,见到公公,李瑶便开口道。

“什么事?”陈石柱问。

“爹,您看能不能留块育秧地出来给我?还有,也把洪大哥拿来那稻子挑些出来浸稻种。”李瑶想着现在也该开始着手杂交水稻母本的培育了,不然都快来不及了。

“斌儿不是说那稻子产量也不高吗?”陈石柱正准备夹菜的筷子停在半空。

“说是这样,但我还是想试试。”试验还没成功,李瑶不想这么快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大家。

“爹,就按大嫂说的做吧,大嫂既然说出来了,肯定有几分把握的。”陈保家对自已大嫂那是一个深信不疑。

李瑶看了小叔子一眼,心里很感谢他这么信任自己。

陈石柱想着这儿媳妇这段时间来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虽然有些难以理解,但好像每件事确实又是在她的掌握之中,便道:“那就留一小块出来吧。”

 第47节卖蒜苗4

“对了,娘,我今天把那两斤蒜苗拿到镇上酒馆去卖,一斤卖了四十文钱。等会我把钱给您。”李瑶对陈杨氏说道,她知道在这乡下地方,都是当婆婆的掌管家中的财政大权,所以她每次赚了钱都会交到陈杨氏手中,除了那次卖那耳钉的画,李瑶给自已留了十几两银子,好歹她也是个现代人,手中没钱,心里总是没个底。好在这陈家两老是都是开明的人,也没说什么。

“这蒜苗比大米还贵?”陈黄氏一听儿媳妇这样一说,有些心疼地看着晚上李瑶做的蒜苗煎蛋,早知道能卖到这个价钱,就叫儿媳妇一起拿去卖掉了,还能多卖几个钱。

陈杨氏听了李瑶的话也责怪道:“瑶儿,既然这蒜苗这么贵,你就该拿去卖掉,看这还有这么多的肉和鱼,咱家又不差这点吃的。”陈杨氏说着用手中的筷子指了指桌上的鱼跟肉。

“娘,二婶,我们努力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大伙生活得更好吗?再说我这也就留一点给大家尝尝鲜而已,过些天柴房里那些蒜黄也可以卖了,能卖更多钱呢。”李瑶说着又给小朗和睛儿一人夹了一块蒜苗炒蛋,这蒜苗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小孩子该多吃点。

“就是,我们家现在又不差这点钱了。”陈保家对大嫂的话附和道。

“看这孩子说得,好像咱家多有钱似的。”陈黄氏瞅了儿子一眼,又好气又好笑地说。

李瑶听了也笑着说:“娘,保家说得没错,我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呵呵。。。。。。”众人听了都会心一笑。

“大嫂,你说那蒜苗还会再长吗?”杏儿傍晚回来时到水缸前看了一下,那叶子都被大嫂割掉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活?

“可以的,这蒜苗可以无限生长,过两天这蒜苗又会长出来了,再过十几天这蒜苗又可以割来卖钱了。”李瑶答,想着过两天要给这水缸里添些柴灰当肥料。

“这样的话,买那些大蒜也值了。”陈黄氏道。

李瑶听了笑了笑。

“大嫂,这些蒜苗可以种到地里去吗?”陈保家问。

“可以啊,这蒜苗太冷的地方种不了,可是我们这里并不是很冷,可以大量种值的。”

“那什么时候可以种呢?”陈保家又问。

“明年开春或夏季都可以。”

“爹,既然我们这里可以种,那我们明年在地里种点这蒜苗吧?”陈保家仿佛看到银子在向他招手。

“你都知道这大蒜不是便宜的东西,买一块地的蒜种那该多少钱?”陈石柱并不赞成种蒜苗,要种蒜苗不如多种点水稻。

陈保家见自己老爹不同意种蒜苗,眼看这赚钱的机会就没了,忙转向自家大嫂:“大嫂,你快跟爹说说,这种蒜苗可是能挣钱的,我们可不能这么白白浪费了这个赚钱的好机会。”

“保家,就听爹的吧,我们柴房里还种着蒜黄呢,眼看就要种水稻了,哪里分得开身去打理这蒜苗。”李瑶现在是一门心思培育杂交水稻的母本,到时还要留些地出来培育杂交水稻,这种蒜苗的事,以后再考虑。

 第48节卖蒜黄

这天,李瑶柴房打开木箱子上的茅草一看,蒜黄长到二三十厘米高了,就跟婆婆要了一把新刀,把蒜黄快刀割了下来,放到院子里稍微晒一下,蒜黄经过这一晒,叶子马上变成黄澄澄的了,看着很讨喜。

现在这雨季已经过去了,有种水稻的人家都在自家院子里晒满了稻子,陈家的院子只是晒了些被褥,别无他物。

李瑶又把晒好的蒜黄整理好,让婆婆在旁边帮忙,每一斤用一根布条捆起来。捆好后,陈黄氏一称,一共有四十三斤,高兴得合不拢嘴。

“瑶儿,你说这蒜黄也能卖四十文一斤吗?”陈石柱到地里去了,杏儿跟陈保家也跟陈杨氏到卤水店去了,家里只剩下婆媳二人。

“可以的,娘。”

“当时买这些大蒜才花了几百文钱,没想到才十几二十天就能赚这么多。”这儿媳妇读过书就是不一样,什么都懂。

“再过十几天那些大蒜还能再长出蒜黄来呢!”李瑶说道。

“这蒜黄也能再长?”陈黄氏惊。

“可以,不过产量会少点。”李瑶记得以前奶奶种这蒜黄,一次收得会比一次少。

“娘,我到镇上去了。”李瑶把蒜黄都捆绑好,分别放到两个箩筐里。

“好,到村口坐牛车去吧。”陈黄氏怕这儿媳妇没干过活,挑不动这箩筐。

“娘,我知道了。”李瑶说完挑着箩筐到村口等牛车去了。

李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