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权倾天下之吕后新传 >

第87部分

权倾天下之吕后新传-第87部分

小说: 权倾天下之吕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性情耿直的韩信,又一次被刘邦带入了沟里,在他的心里,对皇上的不满情绪,总算是减少了几分。
冷水煮青蛙的第一步,已经顺利完成。不过,这仅仅是第一步,微不足道的第一步。
毋庸置疑,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是调兵,是看哪一方,可以把大部队,率先调到长安城里来。
自古以来,武力是解决问题最快的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尽管不是唯一的。
这至关重要的一步,这就要看樊哙和周铁的了,就看他们二人,谁可以调动大部队,率先来到长安城。
如果说,此时此刻,大汉王朝的命运,就掌握在樊哙和周铁手里,丝毫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接圣旨英布点兵马
第一百二十一章接圣旨英布点兵马
远山,古道,斜阳,几缕炊烟袅袅升起,构成了一幅安详宁静的古代画卷。
而在这安详宁静之中,一队人马,突然飞奔而来,卷起阵阵风沙,打破了这副美丽的画卷,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只见这千人的队伍,一路风尘,跑的满头大汗,即使每个人都有备用马匹,而每一匹马,到是大汗淋漓,马背上的军卒,还在拼命抽打着已经精疲力尽的马匹,幸亏他们的马匹都是宝马良驹,不然的话,这么跑下去,估计早跑死了。
看得出,他们有最紧急的事情,甚至比性命还重要的事情。这一对人马,正是以樊哙为首,奉皇上的密旨,马不停蹄的前去调兵。
终于,一行千人,经过一天的狂奔,在掌灯时分,来到了一座大汉的军营在,这里,就是大汉的军营。
只见方圆十里之内,点起了火把,把漆黑的夜空,照的亮如白昼,看起来蔚为壮观,果然是大汉的主力军,从气势上,就足够震撼人了。
大汉的军队,分为三路,两路分别驻扎在东西边境,以防止外敌入侵,另外一路,是守卫长安城的,也就是眼前的这一路,也是大汉的主力部队。
这一路人马,由大将军英布统帅,也是大汉军队的中坚力量。
英布者,大汉三大将之一。
和韩信一样,当初,他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手下,只不过,他并不是被项羽赶出来的,而是在韩信离开之后,看到项羽如此对待忠心耿耿的韩信,心灰意冷之下,对项羽失去了起码的信心,才转投大汉的。
韩信、英布、彭越,是大汉王朝最有名的三大将,韩信排在第一个,这个毋庸置疑,英布以英勇善战,排在第二。
说起来,也是奇事儿一件,大汉最有名的大将,三个中,就有两个,是从项羽那边过来的,从这一点,也足够可以看得出,要不是项羽一心要归隐,楚汉战争,恐怕很难再短时间内结束,而且,刘邦取胜的把握并不大,尽管他的手里,有天下最锋利的武器,然而,无论什么事情,人才,都是最重要的,领兵打仗,也不例外。
樊哙等人快马加鞭,来到大营之中,纷纷下马,迈开大步,急匆匆走进大营之中。早有军兵,一路小跑,向英布禀报。
正在吃晚饭的英布将军,穿着一身便装,只见他四十岁上下,身材魁梧,红脸膛,一副胡须,飘洒胸前。
这些日子以来,天下太平,他的日子,过得也算滋润,满面红光的,连将军肚都长了出来,不过,毕竟是战场上滚过来的,即使不在战场上,即使身穿便装,依然是威风凛凛,不怒自威,不愧是大汉第二勇将。
英布的筷子还拿在手上,就有军兵跑进来,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几个人已经闯了进来。
只见他们满脸的风尘,呼吸急促,衣服凌乱不整,头发胡子都乱乱糟糟的,连模样都看不出来了,为首的一位将军,怀里抱着皇上的御剑。
英布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来人是谁,樊哙就一个箭步,就冲了到了英布面前。
“英将军接旨!!!”樊哙大喝一声,急匆匆从怀里取出圣旨,打开来。
英布一听,“接旨”二字,赶紧跪下,嘴里山呼万岁,心里却在嘀咕,这也叫接旨?在这饭桌之上,一个穿着便装,拿着筷子的臣子,一个喘不过起气来的钦差,也太寒酸了吧。
不过,有皇上的圣旨在,就叫接旨,跟穿什么,跟在什么场合,都没有直接关系。
“臣接旨!!”英布答应一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英布将军率领十万兵马,前往长安城护驾,即刻出发!勿要延误片刻!!钦此!!”樊哙高声朗读完,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英布,说道,“英将军,接旨吧。”
接旨??
英布的大脑,飞速的旋转着,“前往长安城护驾”,这是何意?长安城里,发生什么变故了吗?
没有吧,这里离长安城,不过区区几百里,即使发生什么事情,自己也该知情的。
“英将军,接旨吧。”就在英布一愣神的时候,樊哙又提醒一句,意思是,圣旨宣读完毕,你英布该接旨了。
于是,英布站起身来,伸出双手,毕恭毕敬的接过圣旨,连退几步,把圣旨放在一旁的案桌上。
“英布将军,速速点兵吧。”樊哙催促一声,心急如焚。
此时的长安城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再说,他的手里,并没有调动军队的虎符,宣旨只是事情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顺利调出人马,这才是重中之重,更是关系到大汉王朝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有丝毫闪失。
临行前,皇上再三叮嘱,一定要快,抢在齐王前面,如果让齐王抢先一步把军队掉过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好,本将立刻点兵。”英布答应一声,对了,圣旨上说,不要耽搁,即刻出发,意思就是见到圣旨,立刻发兵。
于是,英布即可下令,点齐十万军马,准备启程。
樊哙点点头,很是满意,拼命跑了一天,总算是不辱使命,稍等片刻,点起了人马,就可以开赴长安了,压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不愧是大汉的正牌军,一顿饭的功夫,十万人马已经点齐,站在了樊哙和英布面前,只见个个盔明甲亮,在灯笼火把的照耀下,显得威武而精神,英布也换上了盔甲,一切准备就绪。
而且,趁着这点小小的功夫,樊哙也稍微收拾了一下,毕竟是钦差,也不能太不像话,还胡乱往嘴里塞了几口东西,一天都没有吃饭的他,早就不知道饥饿的滋味了,好在,军马一点齐,立刻就可以出发了,至于吃饭的事情,还是免了吧。
钦差大臣樊哙将军很是满意,不住的点头,对这英布笑笑,督促一声。“英布将军,军马已经点起,即刻出发。”
英布没有说话,眼睛看了看他,樊哙却视而不见,就当装做没有看到一般,因为樊哙明白,英布在等什么。
没错,是虎符,他在等虎符,调动军马的虎符。
圣旨有了,人家英布也接旨了,连兵都点齐了,而且,英布一直没有提起虎符,并不是他忽略了,恰恰相反,英布非常重视,作为将军,也清清楚楚的知道,这里面的程序。
而且,英布也绝对没有想不到,堂堂钦差,竟然连虎符都没有带,他只不过是在按照平时的程序办事,接旨,点兵,见到虎符,发兵。
樊哙急的,汗珠子都下来了,他明白,人家英布这是在等自己拿出虎符,也好依照圣旨,即刻发兵,可是,虎符呢,虎符在哪里?
虎符当然不在他的手上,不然的话,他樊哙也不会如此坐蜡了。
樊哙无奈,只好装傻,不得已,搬出皇上来,又一次督促英布,依照圣旨,赶紧发兵;“英将军,皇上有旨,命令你即刻发兵,耽误了国家大事,你吃罪的起吗?”
英布终于绷不住劲了,心里暗骂,“好你个樊哙,还怪到我的头上了,虎符呢?亏了你樊哙也是做将军的,连这个都不懂,主动拿出来,不就完了吗,何必非要我去跟你要呢。”
“樊将军,请取出虎符,本将见到虎符,立刻发兵。”英布无奈,自己不提,他就不拿出来,还说是自己耽误了国家大事,说不得,还是管他要吧。
“英布将军,皇上有旨,即刻发兵!!”樊哙就像听不懂英布的话一般,还是拿圣旨和皇上说事压人,他也的确是没有办法,虎符,虎符,自己要是有这个宝贝东西,早就拿出来了,还用得着费这么大的周折。
“樊将军,请你取出虎符,本将即刻发兵!!”英布也急了,这是怎么了,一个堂堂将军,磨磨唧唧的,既然是皇上要用兵,取出虎符也就是了,这个樊哙,不但不取出来,还拿皇上压人,这是不靠谱。
“英将军,你想抗旨吗?”樊哙还是不理英布的话,依旧用皇上压人,而且越来越严重,竟然跟抗旨扯上了。
英布的脸上,有点不好看起来,心里暗骂,“好你个樊哙,不取出虎符,反而说我抗旨,难道?难道?难道……”
此时的英布,刚刚回过味来,难道,樊哙这个钦差的手里,根本就没有虎符?
想知道这里,英布才豁然开朗,樊哙也是堂堂大汉将军,怎么会不懂得这点事儿,看起来,是肯定的了,不是樊哙不取出虎符,而是,这个钦差的手里,根本就没有虎符。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英布的大脑,飞速的旋转着,樊哙手里并没有虎符,可是,他确实真真正正的钦差,是皇上派来的,也代表着皇上的意思,就是这样一个人,前来调兵,自己该怎么办?
这一下,轮到英布作难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两为难英布难发兵
第一百二十二章两为难英布难发兵
不可造次,万万不能造次,英布暗想。
再怎么说,他也是皇上派来的钦差,代表着皇上的意思,一旦处理不好,就是得罪了皇上,那还了得,到时候,自己只有吃不了兜着走了。
英布心里暗自嘀咕,樊哙也是心虚,前来调兵,手里却没有虎符,这不是开玩笑吗?即使自己是货真价实的钦差,毕竟还是理亏,尤其是在英布的一再讨要下,他有点顶不住了。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临行之前,皇上再三交代,对于英布,一定要好言相劝,不能使用强硬手段,千万不能逼迫他,更不能逼反了他。
大汉王朝三大将,韩信、英布和彭越,其中韩信已经有意谋反,已经让皇上焦头烂额了,如果英布再反了,麻烦就大了,那时候的局面,就再也控制不住了。这一点,也是出于无奈吧。
所以说,一定要劝说英布,尽快发兵,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心甘情愿的发兵,这就是樊哙此行的任务,艰巨的任务。
可是,手里没有虎符,又不能拿出钦差的威风来,那怎么办?又怎么把军队调到长安城里去?
就这样,两个人各怀心事,都不说话了,在众军面前,一个最高统帅,一个钦差大臣,都成了哑巴。
樊哙急的一跺脚,眼看夜色越来越深,耽误一天,对于风云飘摇的长安城来说,就多一份危险。
再说了,皇上想到了这里的兵马,齐王韩信也不会想不到吧,说不定什么时候,韩信的人就会到来,到时候,人家亮出虎符,事情就更难办了。
想到这里,樊哙更加着急了,他紧走几步,来到英布跟前,几乎是贴着耳朵,用只蝇子嗡嗡的声音,小声的说。
“英布将军,借一步说话。”
英布点点头,此时他也是骑虎难下,没有虎符,不能发兵,可是,面对着这个拿皇上亚人的钦差,还真是很头疼。
就这样,两个人一前一后,来到英布的大帐之中。
这里,并不是帅帐,而是英布的寝帐,里面只有一桌一椅,外加一张床铺,桌子上却有几本兵书,看得出,即使是和平时期,英布将军也是勤奋有加的。
之所以来到寝帐,英布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两个人谈谈私话,什么将军,什么钦差之类的官面文章,暂时先放下,对于这一点,樊哙也是心知肚明,这也正是他需要的,不能跟英布翻脸,更不能强迫他,只好好好劝说、一翻了。
于是,两个人走进来,分宾主落座,英布先开口了。
“樊将军,你何必为难我呢,取出虎符,不就完了吗?”英布并没有点破,他已经看出樊哙手里没有虎符,他决定,探探情况再说。
“英将军,我哪里是难为你呢,我的手里,哪里有什么虎符!?”樊哙也是没有办法,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不得不实话实说。
“没有虎符?”即使英布料到了,可是,这句话真正从樊哙嘴里说出来,英布还是非常诧异的。
“确实没有。”樊哙重重的点点头,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取出小小的一方宝印,
只见小小的宝印,是最名贵的汉白玉雕琢而成,上面刻着飞龙图案,栩栩如生,标志着,真命太子,天命所归,意味着着大汉的王权,是王权的象征。
英布看着这方玉玺,有点犯蒙。
这是什么?雕刻着飞龙图案,众所周知,只有皇上,才有资格使用龙的图案,难道,这就是大汉的玉玺?
对于玉玺,英布倒是有所耳闻,却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足足有一碗茶的时间,他才缓过味来,他揉了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