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机关的机关 >

第12部分

机关的机关-第12部分

小说: 机关的机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辈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也可能比较好地解决了当时的难题。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制度的“后遗症”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顾炎武评论说,北魏失去人才就是从崔亮开始的。因此,不论是从当时看,还是从长远看,论资排辈都是不可行的计策。类似的点子,机关干部尽量不要向领导进言。
三是利弊得失如何?任何决策建议,都有利有弊,有风险性。机关人员应该认真权衡,看看到底有多少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失败的风险。有的决策建议,要进行精确计算。可以建立数学模型的,应借助于计算机运算论证,其中重大的决策建议,还要交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系统论证,以对其效益和风险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有的决策建议,可用仿真技术加以论证,待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了,可进行更为科学的论证。有的决策建议,要按规定程序履行论证手续,如进行立项论证、各类战术技术指标论证、总体技术方案论证等,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总的要求是,要纵横比较,反复衡量,系统论证,力求找出利大于弊的最佳途径,以及探索趋利避害的方法和措施,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利弊相权取其利,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确定工作重心,形成基本意见或处置建议,供领导抉择。
在国内外,由于利弊得失分析不透,导致决策失误的例子不胜枚举。20世纪70年代,埃及兴建阿斯旺水坝。水坝的建设竣工,给埃及人民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给埃及的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利弊得失论证,导致了尼罗河流域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遭到了一系列始料不及的自然报复。由于尼罗河的泥沙和有机质沉积到水库底部,尼罗河两岸的绿洲丧失了肥源,土壤日趋盐渍化、贫瘠化;由于尼罗河口供沙不足,河口三角洲平原向海中伸展变为朝陆地退缩,工厂、港口、国防工业等有陷入地中海的危险;由于缺乏来自陆上的盐分和有机物,盛产沙丁鱼的渔场毁于一旦;由于大坝阻隔,尼罗河上游奔流不息的活水变成了相对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和虐蚊的繁殖提供了生存条件,致使水库一带居民血吸虫发病率达到80%甚至100%。由此可见,利弊得失权衡不好,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做到能参善谋(8)
再次,要进行实践性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领导采纳了机关的建议,定下决心之后,机关干部的论证“职责”并没有履行完,还要继续对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把握,并针对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提出新的修正意见和建议。
一是跟踪检查到终端。决策下达后,机关干部要注意跟踪检查贯彻落实情况,特别要下到最终端的基层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测验和检查。要认真检查基层对上级的指示、决议内容知道得全不全,对精神实质理解得准不准、透不透,对落实工作抓得紧不紧。特别要检查决策好不好操作,基层的承受能力怎么样,在人、财、物等方面还有什么矛盾和困难,需要帮助协调解决的,要积极协调,需要调整方案解决的,要抓紧拟制。
二是反馈问题要及时。机关干部下去检查决策落实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党委、领导汇报,不能隐瞒,不能拖拉,更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盲目地唱赞歌。在某种意义上说,掩盖问题就是失职,发现问题就是政绩。因为机关干部对问题反馈得越及时,领导工作的失误才越能得到较快的纠正和弥补,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失误和损失。
三是修正意见要果断。发现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后,要及时拿出修正的意见和建议,迅速果断地向领导提出,不能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丧失纠正错误的良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机关干部要有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因为,领导的决策里有你的心血,对了有你的功劳,错了有你的责任。不能过于自负,不能要面子不要真理。只要经过充分论证证明是错了的,就自觉放弃和纠正,把由此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防止“霍布森选择”
在决策理论中,称只有单方案而无其他选择余地的决策为“霍布森选择”。“霍布森选择”是从一个历史故事中得来的:19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在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让顾客选择,但他有一个附加条件,即只许挑选离门口最近的那匹马,这个附加条件其实就是等于不让挑选。所以后人讽刺这种无选择余地的“选择”为“霍布森选择”。
通常情况下,分析判断的结论只有一个,但决策建议方案或处置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西方管理界有一句名言:“如果看来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么这一条路很可能是走不通的。”机关干部在提意见建议时,要注意多提几个方案,给领导留有选择余地。当然,多提几个方案,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来说,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两三个方案为宜。当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前,有关机构就提出了三种方案,这个事例就很值得我们在出谋划策时效仿。
阿波罗登月的第一种方案是“直接登月方案”。即用新的三级火箭直接将大约7万公斤的太空船送上太空,飞向月球。这种方案的难点在于:它要求制造一枚大型火箭,其推力比现有最大的火箭还要大两倍。还必须对月球外壳进行详细探察,以确定其能否承受7万公斤的冲击力,同时还要保证降落月球时不倾覆,否则飞船的自重就会把飞船自己砸得稀烂。
第二种方案是“地球轨道会合方案”。用“土星”运载火箭,将登月船的航天飞行器和液氧贮箱等组成部分,分别送进环绕地球的轨道,再在轨道上将这些部分连接起来组合好。这一方案对火箭推力要求稍低,但组装后的登月舱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并且分五次发射,对发射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
第三种方案是“月球轨道会合方案”。从地球上发射的“土星五号”火箭,将装载三个宇宙飞行员的阿波罗飞船推向月球,使阿波罗飞船绕着月球轨道运行;再从阿波罗飞船里放一艘小登月舱,带着两个宇航员,用反推火箭降落在月球表面;另一宇航员留在阿波罗飞船上环绕月球轨道飞行,等到月球表面勘察工作完成时,两名宇航员发动登月舱,离开月球重新和阿波罗飞船会合,再返回地球。这种方法,可以大量节省把阿波罗飞船主体直接送上月球后再飞离月球所耗费的火箭燃料。
阿波罗工程负责人对上述三种方案从技术因素、工作进度、成本费用和研制难易程度,进行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比较———
 。。  。。 
做到能参善谋(9)
从技术因素看,第一方案的性能最好,在制导精度、通信与跟踪方面也最佳;第二方案的飞行成功率最差,仅及第一、第三方案三分之二,性能也难以提高;第三方案的性能与飞行成功率和第一方案相等,其他方面均不及第一方案,但优于第二方案。
从难易程度上看,第一方案要求研制大型新运载火箭,第二方案要求研制贮箱系统、液氧传输系统和大型月球着落舱,还要解决载人飞行器对接问题。这两个方案都要研制大型登月火箭。第三方案要求研制月球轨道交接技术和载人飞行器。三者相比,第三方案比较容易。
从费用和进度上看,根据保守估算,第三方案可能比前两个方案提前几个月完成,研制费用比前两个方案可低10%。
经全面分析和综合比较,最后下的结论是:第三方案是能确保在短期内、最经济地完成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方案,决策者最后决定实施第三方案,并终于在1969年7月实现了把人安全送上月球又返回地球,并对月球进行初步直接考察的目标。这一成功,标志着人类在征服太空的进军中,又跨进了一大步。
这一典型事例可给机关工作以深刻的启示,一个好的建议方案,各个要素都应该是全面的:首先,不仅有方案,而且要有充分论证。论证既要有优点,又要有缺点,特别是要把困难因素、风险因素讲清楚,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不能只讲有利因素,隐瞒不利因素,尤其是不能把方案说得尽善尽美,白璧无瑕,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其次是要有比较。各种方案之间,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比较,对技术因素、工作进度、成本费用和难易程度、主客观条件等环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比较,这样有利于决策层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再就是方案建议要具体。不能太原则、太笼统,只有为什么、是什么,而没有怎么办,就会缺乏操作性,使人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任何建议方案,都应该做到:不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且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具体措施。简而言之,每一个成熟的决策建议方案,都应该回答三个“?”:是什么方案?为什么提这个方案?怎样实施这个方案?



  
  书籍名称:机关的机关  作者:张传禄
  
  本书籍由网友“WC1986”上传  日期:2009/11/12 8:51:02
  
   。。  。。   TXT电子书免费分享平台
  Web2。0小说网站,和好友一起上传、下载、分享TXT全本小说。
  
  所有小说仅供试阅,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阅读全本请购买实体书。
  


〃     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