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乞丐王 >

第205部分

大宋乞丐王-第205部分

小说: 大宋乞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中提着酒坛,站在节度使府邸的高楼上,望着眼前的阑珊灯火火,韩旭心有戚戚然。
  直到吴老道离开书房,他也没有点头,但同样也没有否决吴老道的说法。
  韩旭心很乱,每个人遇到这样的事,当然都会乱。
  至于娶李婉儿这样的冰冷女子,简直他娘的放屁,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嘛!
  ……
  “借酒消愁吗?可惜酒不醉人,人自醉!”
  吴老道同样也没有睡,透过窗户望着高楼上的那个举着酒坛的身影,心中却大为畅快。因为他把想说的,今个都说了出来。至于将来的事,那就顺其自然吧。没必要刻意为之,因为那是个年轻的身影,日子还长着呢!
  
  第288章 朕心甚慰
  
  “哈哈哈哈……”
  文德殿的禁军守卫想面相觑,沉闷了好些日子的皇上到底遇到了啥好事?今个文德殿里面不时的传来阵阵大笑声。
  “皇上何事如此高兴?”一身绯袍的赵普双脚迈入了文德殿,笑呵呵的朝着赵匡胤一礼。
  “则平,你来得正好,坐坐……”赵匡胤笑呵呵的命内侍搬来椅子,待得赵普坐下后,才将手中的奏折传了过去,说道:“你来看看,这是尚书省刚刚送过来的淮扬节度使韩旭的奏折……”说罢,一脸笑眯眯的看着赵普。
  淮扬节度使的奏折?
  赵普微微一愣,这事他怎么不知道?朝廷平定两李叛乱后,论功行赏,此时他已是兵部侍郎兼枢密院副使。按理来说,节度使的奏折就算不交给他枢密院,至少也会支会枢密院一声。
  带着疑惑,缓缓打开了奏折,赵普微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开来。半响后,摇头苦笑道:“这小子……”
  打开奏折的第一眼,赵普就知道这奏折不是出自韩旭的手笔,韩旭那一手飘逸的书法虽说还不能称大家,但也能算得上当今少有。对韩旭的字迹相当熟悉的他,显然能看出来这一点。
  然而这奏折上的字迹,赵普同样是相当的熟悉,那就是出自扬州知州李处耘。这段时日,朝廷一直关注着刚刚平定没多久的扬州府和潞州府。在赵匡胤的要求下,这两府每隔几日必须上奏一封,详细说明两府民生。尤其是地处江淮的扬州府,更是赵匡胤重点关注之地。
  身为知州的李处耘也明白这点,是以每隔数日必有奏折入京。地方政务的奏折直接呈递尚书省,所以身为枢密副使的赵普,并未直接收到。
  “倘若朕没记错的话,这应该算是这小子身为淮扬节度使后的‘第一道奏折’吧?”赵匡胤两指头有节奏的敲打着桌面,喃喃说道。
  “假若不算先前的那道‘建议书’的话,这确实算是他的第一道奏折!”赵普合上奏折,摇头苦笑道:“可惜,就是这第一道奏折也不是他亲笔书写,仅仅只是署了个名而已。”
  没错,李处耘的那道洋洋洒洒的奏折,韩旭仅仅只是龙飞凤舞的签上了大名,再盖上韩大节度使的印章。仅仅这点就让大宋朝的两位舵手足够无语的了。
  各地外放的官员,巴不得一天一封奏折往京城里送。就算没事也会找点事,拉拉家常,拍拍马屁也好。
  可韩旭这家伙,自打被任命为淮扬节度使竟然一两个月没来一道奏折。当然了,这小子是去了南唐,可这也不是不上书奏折的理由吧。
  那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小子足够的懒,懒得连奏折都懒得写。可回头想想,是这样吗?治理扬州,南下南唐,他也实实在在的为朝廷做了很多事!
  朝廷也派人去过扬州,从回报来看,扬州府无论民生还是军事,都在顺利的恢复当中,而且速度是一日千里,大大超出赵匡胤的预期。
  难道这小子是个实干派?
  这念头在赵普的脑中闪现,顿时吓了他一跳,赶紧摇了摇头将这想法驱散。原本赵匡胤任命韩旭为淮扬节度使之事,赵普也是心存担忧的。这倒不是对韩旭能力的否认,而是这节度使一职毕竟是一方土皇帝,更重要的是韩旭年纪太轻。年轻的代表着有活力,有冲劲,同样缺乏经验,缺少威信。
  然而,现在从扬州的这一切来看,似乎不承认这小子是实干派都不行!
  就连一向精明能干,不服输的李处耘,在奏折中都将韩旭吹上了天了!
  “有何想法说说看?要知道原本朕以为扬州府的恢复速度一定会比潞州府慢,毕竟淮南这几年的破坏比潞州大很多。可现在看来,似乎朕给他们三年的免税时间长了点,照这样下去一年后扬州府就能自给自足了,两年后就能恢复漕运之都的风姿了。”赵匡胤呵呵笑道。
  “不如改三年免税为一年?”赵普小声提到。
  赵普的提议不得不说让赵匡胤心中微动。大宋初立,处处需要银子,早两年收取淮扬这块富庶之地的赋税,就能早些整军备战,平定四方。
  端起桌上的茶水,目光无意间在御书桌上的另一封红色的帖子上扫过,这封帖子正是随着李处耘的奏折一起递到京城的南唐回礼清单。
  长长的礼品清单让赵匡胤相当的满意,远远比大宋付给南唐的多得多。
  当然,赵匡胤不知道的是,就这些还是韩旭和李处耘扣留了一半之后的东西。
  “算了,说三年就三年,朕也不能尽占那小子的便宜。”赵匡胤莞尔一笑道。说着又将桌上的那张礼单递给赵普,叹道:“这小子能有这心思,朕还真没想到。扬州之所以能恢复这么快,有一部分是他自己自掏腰包的原因。每个月丐帮从汴京运去扬州的钱粮,朕心里都有数,而这些钱粮都是交给了李处耘。说心里话,朕都有点过意不去呐!”
  “这倒也是,想想这小子皇城西边那座‘韩府’,微臣打心眼里佩服呐。汴梁首富……啧啧……”
  “朕看你是羡慕吧!哈哈哈哈!”赵匡胤哈哈大笑,转而却叹道:“他能有今日也算是他自己的本事,不过他能将这些钱财惠及天下百姓,实在难得。若是大宋的所有节度使都能如此的话……”
  “天下也没有这么多首富节度使呐!”赵普笑道。
  然而赵普没想到的是,赵匡胤眼中精光闪过,肃然道:“天下不是没有富裕的节度使,而是没有将一心为民的节度使!”
  “微臣惶恐。”赵普大骇,连忙行礼。
  “算了,这不关你的事!”赵匡胤感到气氛变得凝重,随机摆了摆手,笑道:“你看看那礼单,这李景够富裕的,出手是愈来愈阔绰了……对了,你看看有什么喜欢的好奇玩意,你自己选几个拿回去。”
  赵匡胤知道赵普喜好乱七八糟的东西,随即指着礼单让其自己选。
  可见在赵匡胤的心目中,赵普的地位果然比那三位同平章事的宰相还高。
  赵普呵呵一笑,也不客气,但还是随便选了两样看上去不太贵重的。
  “对了,里面有个啥‘血珊瑚’,听说是深海里的东西。这东西朕看过……很漂亮。”赵匡胤似乎想到了什么,略一思索后,认真的点了点头,吩咐道:“朕也不能总占韩旭这小子的便宜,你派人将这‘血珊瑚’抬到他那‘韩府’里去,就算是朕赐给他的了。”
  赵普点头应是,心下感慨良多。圣眷正隆,圣眷正隆呐!
  ……
  “则平,你来拟旨。朕同意这小子的请求,就免了他的进京复命。在扬州城给朕好好的治理百姓。今年冬天不许冻死,饿死一个扬州百姓。待得来年春……不,至于什么时候回京,让他自己看着办!”
  赵匡胤说得简单,也说得很快。
  赵普同样写的很快,并且还润色了不少。不然就凭赵匡胤说的这些断断续续的口谕,怎么也不够变成圣旨的。
  赵匡胤接过看了看,微笑着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玉玺,郑重其事的盖了下去。
  做完这一切似乎感觉不过瘾似的,他心下微动,哈哈大笑道:“这小子懒得连奏折找人代笔,那朕这道圣旨也找人代笔……不过,朕怎么说也比这小子勤快吧。”
  说着,亲自提起笔又在旨意的最后加上了四个字:“朕心甚慰。”……
  
  第289章 扬州大练兵
  
  赵匡胤的圣旨到达扬州府之时,恰好赶上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建隆二年。
  这是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大宋朝廷举国欢庆。同样身为淮扬节度使的韩旭正在扬州城的节度使府邸迎接着扬州府各地的地方官。
  这可是韩大节度使在任上的首个新年。在李处耘的带领下,各大地方官员纷纷奔赴扬州,在新年的第一天给他们的老板送上贺礼。
  吴师道忙里忙外,迎进送出,累得是气喘吁吁。可他高兴呐,看着那节度使库房里越聚越多的厚礼,恰似甘之如饴。这就是在朝廷做官和其他所有行业的不同之处。做官的过年过节,小官给大官送礼;其他行业过年过节,却是大老板给手下包个红包。
  赵匡胤圣旨的到达将节度使府邸的气氛推向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圣旨到达的这天刚好就是新年。
  “朕心甚慰”四个字让在场的官员纷纷朝着韩旭举杯庆贺,对于这位圣眷正隆的年轻节度使羡慕不已。
  夕阳西下,日暮时分,官员纷纷告退。
  “这他娘不是人干的事,累死老子了!”韩旭粗口抱怨着回到书房,虚脱般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这样的应酬,在南唐之时,他是想不去就不去,想不甩你就不甩你。可现在不一样,这些人都是他自己的手下,远来拜年,见一见也是应该的。更何况,就算他不想去见,那吴师道也非得逼着他去。
  将一杯热茶轻轻放在韩旭面前的桌上,随后程淮秀面含微笑,静静的坐在了他的对面。
  退去戎装的程淮秀少了份英姿飒爽,但却多了丝江淮女子的灵秀。看着面前的程淮秀,直到将其盯得面色微红,韩旭这才笑呵呵的端起茶杯啜了口。
  ……
  “呀。”放下杯子,韩旭一怕脑袋,连忙转身在身后的柜子里翻了起来。
  “旭哥儿,找什么呢?”程淮秀疑惑道。
  “找个东西。”韩旭喃喃自语道:“明明放在这的啊,咋就没了呢?”
  不一会,韩旭笑呵呵的翻出个精致的小木盒子,嘿嘿笑道:“找到了。”
  打开小木盒,一对通体碧绿的翡翠镯子躺在其中,一看就是好东西,价值不菲。
  “漂亮吧?送给你的新年礼物。”韩旭笑呵呵的说道。
  “不,不,不…太贵重了,我不能收。”程淮秀一惊,连忙摇手推辞,螓首更是摇得更拨浪鼓似的,怎么也没想到韩旭会送东西给她。
  “什么贵不贵的,这是从李从善那小子那黑来的。南唐金陵城最著名的就是金银首饰,本想买这些的。可你是我的水军统领,是要穿盔带甲的。所以想来想去,还不如将这个镯子送给你,这玩意也不妨碍你舞动弄枪,嘿嘿!”
  说着,也不理会程淮秀早已羞红的脸色,笑咪咪的捉住其小手,一手一个,给她带了上去。白皙的纤手,修长的手指,在翡翠镯子的点缀下,显得更加的迷人。
  韩旭一时之间竟然看呆了,牵着程淮秀的手一时忘了放开。
  …
  “旭哥儿,旭哥儿……”吴师道闯了进来,一见四目相对的两人,顿时楞住了,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程淮秀大羞,迅速抽回小手,低着头转身跑了出去。
  “啥事?”韩旭回过神来,脸不红心不跳,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吴师道朝着韩旭比划了个大拇指,嘿嘿笑道:“刚把今个库房里的东西清点过,估计得值个万贯。”
  “这么少?”韩旭怔了怔,似乎有点不相信。
  “噗嗤……”
  吴师道一口刚刚喝进去的茶水瞬间喷了出来,没好气道:“不少了,这可不是在南唐。再说了淮南刚刚平定,这些官员大部分是新官上任,能有这么多你就知足吧。”
  韩旭老脸一红,尴尬的笑了笑。想想也是,现在他可不是当初的小乞丐了,有个三五俩银子都得高兴个半天。见惯了大场面,动不动就数万贯,数十万贯的他,对这一万贯都快不放心上了。
  当然,若是手下这帮地方官真的给他送来数十万贯,韩旭估计又得寻思好好对他们查上一查了。
  “对了,老道已将他们安顿在杏花楼,明个还得继续。”吴师道呵呵一笑道。
  “啥?这样的宴席还得继续?”
  “没错啊,三天!”吴师道点了点头。
  “娘的,老子没空。这事你自己看着办,有问题找李处耘去。”韩旭甩手不干了,留下一脸呆滞的吴师道,抬退走人。
  ……
  “老子打十个”
  “哈哈哈哈……”
  韩旭嚣张的叉着腰,转眼间轻轻松松的搁倒了十名淮扬军士兵。
  一连三天,他都待在了淮扬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