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陈唐往事之叹银杏 >

第21部分

陈唐往事之叹银杏-第21部分

小说: 陈唐往事之叹银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乐尚感激涕零地行了一礼:“阿弥陀佛,姐姐真是有大智慧之人。我和月仪接到姐姐来鸿后,心中惊惧,唯恐姐姐听信谗言,伤了你我姐妹情谊,所以贫尼才披上这身华服,披星戴月地赶来向姐姐解释。”
  杨丽华心中生起一阵不耐。她知道元乐尚一向足智多谋,否则陈月仪也不会对她言听计从。但时过境迁,失去了家族支撑的女子再强又能强到哪去?
  从来都是形势比人强!
  这样的左腾右挪,环顾左右而言他,莫非还有别的企图?
  她长叹一声道:“我也是心疼阿五。你可知道阿五已经私自出城,一人一骑地去寻找柳述遗体了。两天了,现在都音信全无、生死不知,连皇上都……”。
  她摇了摇头,一脸悲戚担忧,却不肯多说了。
  元乐尚不由一惊:这兰陵公主可不是一个好招惹的,这种刚烈的女子一旦纠缠上便会不死不休。
  更何况还是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是一个曾与当今皇上感情深厚的皇妹。
  戚家村一定得撇清与柳述之死的关系。
  她恭恭敬敬地双手合十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我们的人也很是纳闷。柳附马一路上虽然辛苦些,但一直都太太平平的,当差的对他也颇为客气。他临死前的一夜一切如常,并不曾有人前来投毒或暗杀,不曾想第二日行在路上却突然倒地身亡。那押送的人也吓坏了,赶紧去附近报告官府。官府仵作来查过后确认是中毒。”
  “你可知是何种毒?”
  元乐尚摇了摇头:“我们只是害怕戚家村的秘密被暴露所以才一路跟踪柳述。柳述一死,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卷入其中了。所以我们的人一看出事了便立马撤了回来。后来发生的事,我们就不清楚了。”
  杨丽华沉吟片刻,然后问道:“柳述死前一夜可有什么反常之处?”
  元乐尚摇了摇头道:“我手下那人也是一个跟踪的老手。他说附马爷前一夜的情绪如常。听说他一路上都很沉默,经常发呆,精神有些颓废。但哪一个流放的人不是如此呢?”
  她长叹一声:“唉,人哪,撑过去了也就撑过去了,一口气挺不住,也就这样去了。正所谓‘生死有命’啊。柳附马之死,说蹊跷也蹊跷,说寻常也寻常,多少流放的人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地倒下了。”
  她细细打量了一下杨丽华波澜不惊的脸,又试探着说道:“其实也许还有一个原因,但那只是我等私下的揣测……”。
  杨丽华默默看着她,等着她的下文。
  元乐尚期期艾艾地说道:“听说汉王前线失利,不知柳附马之死是否与此事有关?”
  杨丽华一惊,问道:“难道他竟与杨谅?你可知道什么?阿五是否参于其中?”
  元乐尚赶紧摆了摆手道:“您误会了。这纯属我的猜测。您想,附马与废太子杨勇交好,汉王与他长兄的情谊也很深厚。如果汉王能够成功,附马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如今汉王节节败退,附马心灰意冷之下服毒自杀也就说得过去了。”
  杨丽华冷哼一声,面无表情地望着堂前的三座佛像。她的这座佛堂虽然不大,但供奉着的三尊如来像却神情生动,慈悲庄严。
  而杨丽华沉默不语的面容也自有一份摄人的威严。
  元乐尚的脸也沉了下来。她缓缓走到蒲团前,恭恭敬敬地上香、拜佛,然后双手合十,低眉顺眼地站立佛前。
  她轻声叹道:“山中岁月,一晃多年。我和月仪原以为就会这样子终老山中,所以连墓穴都准备好了。我们只求自保,却绝无害人之心,特别是象附马爷这样位高权重、身世敏感之人。长公主,话已至此,您信与不信我都无可奈何了。”
  她再不抬头察言观色,只是一味地低声诉说:“戚家村能绵延几百年自有它的道理。值此风雨飘摇之际,长公主,您若信我,大家同舟共济,自然是再好不过;您若不信,大可将此事上报皇上,但就算皇上将戚家村夷为平地又与您有何益处?”
  她细细环顾这间精巧肃穆的佛堂,轻声叹息:“这么些年我们几个在山中清寒度日,想着只有你仍在这繁华京城里尽享荣华富贵,说不怨,是诳语。可我瞧这蒲团已然破旧,这佛脚锃亮,想来这几十年里,姐姐也常常枯守此处,也常常手抚佛像,哀然哭泣。姐姐,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里,你也不好过吧。”。
  她双手合十,低诵佛号:“阿弥陀佛,佛法离不开因缘;缘起缘灭,俱是因果。姐姐,你我情浅缘深,注定要从此并肩作战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八章。 红颜祸水

  太陵附近的田径上,陈荃和王小玉正为昏迷的兰陵公主而着忙,突然听到一声轻喝:“你们这两个前朝余孽,今天可给逮个正着了!”。
  两人一愣,之后一喜一怒。
  喜的是小玉,她两手吃力地扶着摇摇欲坠的兰陵公主,喜笑颜开地叫道:“赵太医,赵太医,快来救命啊!我扶不住啦!”
  怒的是陈荃,她柳眉倒竖,厉声喝道:“赵逸,这一定是你在捣鬼!否则兰陵公主好端端地怎会昏倒?”
  话语声中,一个身形略胖的年轻人笑吟吟地走了出来。他一身深绿色圆领袍衫,隐在草丛中真是一点也看不出来。
  正是萧皇后安排在此处照料宣华夫人的赵太医赵逸。
  赵逸满面含笑地扫了一眼陈荃,也不分辨,径自走上前去将兰陵公主抱下马来,放在地上。他仔细察看了一番,然后点点头道:“无妨,她身心憔悴,能好好睡一觉是最好不过了。”
  他瞟了一眼蹲在一旁关切地打量着兰陵公主的陈荃,轻声说道:“柳述死了。兰陵公主听到消息便冲出京城去替柳述收尸……”。
  陈荃“呀”了一声:“先帝尸骨未寒,这……”她摇了摇头,又吃惊地问道:“柳述流放之路怎么会是这个方向?兰陵公主怎么会来到此处?还有,你怎么会恰恰赶来?”
  赵逸又瞟了她一眼,目光中满是赞赏:“您真细心。兰陵公主肯来此处是因为有人替她去了。那人建议她来此处祭拜先帝、先皇后,然后再回京城等候消息,这样就可掩人耳目了。”
  他压低声音说道:“皇上明令就地掩埋柳述,不得操办后事。”。
  他瞧着陈荃仍旧认真地盯着他看,眼睛一转,笑吟吟地说:“某刚刚在山中散步,心有所感,掐指一算,知您有难,便赶来了。”
  陈荃“噗嗤”一笑,也不再多说。她皱着眉看着昏睡中的公主,想了想说道:“这荒山野岭的,也只能先去我那了。姑姑那一切可好?”
  赵逸笑着摇了摇头道:“您那个姑姑是个心比比干多一窃的人物,我成天提心吊胆的,唯恐哪天不小心便栽在她手上了。您还是多管管自己吧,下次再有人冲您抡鞭子,就未必有今天这样幸运了。”
  杨五娘醒来时看见的是一间极简陋的泥房。房间的四壁倒是粉刷得干干净净,房间的中央有一张简简单单的四方桌,靠窗处有一张长桌,上面整整齐齐地摆着一些书和文房四宝。
  杨五娘一辈子也没住过这么简陋的房子,她皱着眉,习惯性地张嘴叫道:“柳郎,咱们这是到了哪里?”。
  她早已习惯一有事就叫“柳郎,柳郎”,而柳郎一定会将所有的不如意都处理妥当。
  然后她突然明白过来,她记起了这几天亡命的奔波和锥心的痛苦。呀,她的柳郎再也不会出现,再也不会理会她的娇嗔、她的抱怨了。
  “兰陵公主,您可好些了?”她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容关切地注视着她,那张脸还是一如既往地清淡从容,无喜无悲。
  甚至,还更有风韵。当年的那张脸稚嫩天真,如小荷尖尖,含苞欲放;如今这莲花已然绽放,如清水芙蓉,秀丽脱俗。
  她冷冷骂道:“难道你们陈家的人都没有心?我父王尸骨未寒,你姑姑就与新帝卿卿我我;三哥当年为你触怒父王,被妒妇所害,你却娇艳如昔。哼,你们这种女人!”
  陈荃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她淡淡一笑道:“逝者已矣,生者更当珍重。公主贞烈,将来一定会流芳百世!”
  “你!”杨五娘一时语塞,气得指着她骂道:“当日瞧你一副可怜矣矣受气包的模样,本公主还心存怜悯。没想到你竟然这等伶牙俐齿。难怪崔氏要暗地里收拾你!”
  陈荃目光冰冷地盯着她:“连公主都知道我在秦王府饱受虐待,方才又说什么秦王为我触怒先帝?”
  人人都说秦王杨俊最爱陈妃,为她亲制七宝幕篱,又造水上宫殿,那宫殿玉墙金阶,珠宝镶嵌,价值□□。
  此事传到先帝耳中,先帝震怒:一恨他穷奢极欲,二恨他竟如此宠爱一无关紧要的亡国公主而冷落正妻。先帝一怒之下竟将他所有官职全数免去。
  成了一个光杆王爷。
  杨五娘愣了一下:当年人人都说陈妃是红颜祸水,自己也因此对她心生嫌恶。今日细细一想,这陈氏一进秦王府就被崔氏钳制得死死的,三哥若真宠她,怎能不替她出头?
  这是怎么回事?
  陈荃若有所思地说道:“秦王少有贤名,深为先帝喜爱,也因此成为他人的眼中钉。他虽然喜爱建宫造厅,喜爱精巧之物,却绝没有外界所传那样奢侈。这些传言,哼,恐怕全是他人有意为之,为的就是离间他们的父子之情,断了他争储的希望。”
  “至于谣传对我的宠爱,无非是在先帝面前再添一把火罢了。”
  杨五娘不由愕然:“什么?难道你说三哥也曾有意储君?”
  陈荃细细打量了一下她,见她满脸震惊,不由心中暗叹一口气:想不到杨家还有这样一个不愔世事的女儿,
  也难怪柳述之死会如晴天霹雳,震得她神智失常。
  她迟疑片刻,终于说道:“公主莫非认为秦王是因为喜爱崔氏才迎娶她入门的吗?”
  那崔氏妒名远扬、悍名皆知,如果不是因为她那两个彪悍勇猛的兄长,秦王怎会纡尊降贵地去娶她?
  他当然没想到杨广深谋远虑,一有机会便在父王跟前挑拨离间,轻而易举地毁了他的前程。
  更可笑是到最后他竟死于这妒妇之手。
  有些事是不能轻易涉足,而一旦涉足,就不能轻易放弃。成王败寇,不拼杀到最后一刻怎能见分晓?
  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杀兄弑父的狠辣,没有卧薪尝胆的隐忍,谈何争储?
  轻涉雷区,还想浅尝辄止?唉,那是注定要以惨败告终。
  她那时虽然年幼却已洞悉他的心思,因为她是皇宫中长大的孩子,她的四周充斥着算计陷阱、明枪暗箭,她是成天看着这些戏码长大的。
  可惜杨俊从不曾用心对她;他若肯善待她,她也一定会为他筹谋,他也不至于这样子一败涂地。
  那一顿顿的鞭子啊,痛在身上,冷在心头。
  房间里一片沉寂,天色渐晚,夜□□临,这间凄清简陋的小房间也变得越来越昏暗了。两个女人都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浑然不觉夜的到来。
  那些久已遗忘的往事,欢欣的、悲哀的,那些早已被岁月的流沙洗刷得褪色的情感,此刻重新鲜活跳跃,在苍茫夜色中将她们紧紧撅住,将她们的心再一次地□□践踏。
  良久,陈荃听到杨五娘沉闷沙哑的声音:“你在陈家排行第几?”
  陈荃笑了:“我也是第五女。小时,她们也常阿五阿五地叫我。哎呀!”她轻声惊叫,站了起来:“哎呀,天都这样黑了。公主千万恕罪,我这就点灯。”
  “不用,陈阿五。这样就挺好。柳郎在时,我常与柳郞这样黑灯瞎火地看月亮。你这儿的月亮好象特别圆、特别亮。”
  两人走到窗前,并肩而立。她们极目眺望,只见一轮孤月高悬夜空,夜色漆黑如幕,繁星点点,簇拥着那一弯皎皎明月。
  她们也曾享受这样众星捧月的荣耀;如今,一个在荒郊虚度光阴,一个在旷野疯狂追寻,也只有在这样的夜晚,当她们依窗远望时,才恍然忆起,曾经,她们的人生也如此辉煌璀璨。
  当庆幸还是痛哭?
  同样的月色,同样的繁星,照耀的却是灯火通明、欢声笑语。那是长安城里的一座古朴大院,大院的朱红大门上镶嵌了七七四十九颗硕大的铜钉,每一颗铜钉上都雕刻着一个千娇百媚的女子。
  但凡人手所及处,那铜钉必然被摸得金黄锃亮。
  四个一身劲装的彪形大汉肃然排列大门两旁。他们目不斜视,任由形形□□的红男绿女出出进进。
  这是京城里最热闹的暗香楼,是大隋朝所有男人向往的温柔乡,是大隋朝所有女人痛恨的销金窟。这里面的姑娘,既美丽多情,又善解人意,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银,暗香楼绝对不会令你失望。
  有多少人沉浸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