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我的农场在沙漠 >

第77部分

我的农场在沙漠-第77部分

小说: 我的农场在沙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土生长的中国人,罕有不知道和田羊脂玉美名的。

    在沙车呆了十几天后,蔡鸿鸣闲来无事,想着既然离和田这么近,不如去那边找几块玉石,说不定能发笔小财。卡尔旺的二儿子刚好也要回去经营玉石生意,他就想和他一起过去。可当他把这想法跟计东他们说了后,却遭到他们的鄙视。

    “鸿哥,咱还是脚踏实地,不要尽做这种白日梦行不行。”

    潘海民语重心长的说道。对这种事他最有体会。以前没当兵的时候他总是异想天开的跑去山上挖人参,盼望着能挖到一棵野山参从此脱贫入富,但想法是好的,现实却很残酷。不要说人参,他在断断续续在山上找了几年,打过兔子,抓过飞龙,吓过野狼,看过熊瞎子,瞄过东北虎,可人参却是连一根毛也没见到。

    “鸿哥,咱还是洗洗睡吧!”黎春也在旁劝道。

    “其实这玉也不难找,主要是靠运气。”

    蔡鸿鸣被两人说得有点丧气,这时慕容华忽然开腔拉了他一把,不由得向他投去感激的眼神。可惜人家压根就没理会,算白表错了情。

    慕容华说道:“我有个战友,他哥以前正好在这边服役,有次巡逻的时候运气好,在路上发现一块石包玉,直接卖了八万。据他说,若是运气好,只要挖到一块好玉。就能一夜暴富,在这边不凡挖到一块玉回家娶老婆盖房子的。”

    “真的?”黎春听得眼睛都大了。

    “当然,但这也要运气和眼力。有人挖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挖到一块好玉。不要看宝玉无价,和田这边每年因为采玉,都不知死了多少人。”

    “不能吧!就是找找东西而已。至于这么危险?”

    “你以为找玉就是在路边捡捡石头那么简单呀!要是那么简单也不会那么贵了。和田主要有两条产玉的河,一是玉龙喀什河,一是喀拉喀什河。这两条发源自昆仑山的河将山上脱离岩石的玉料从山上冲到下面河岸上,以前运气好的随便走走就能找到,后来少了就用挖的。现在能挖到的也少了,就用机械挖。有时候挖一天都未必能挖到一块好玉。

    下面没玉了。采玉的人就只能往河流源头去找,那就要进山。一般他们进山都要带十天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粮食,吃住在山上,免得来回奔波。

    山上气候多变,雨雪无情。什么危险都能遇到。有时还要小心那些见玉眼开、半路抢劫的人,若不小心,说不定一转眼就尸骨无存。那山上几千米高的海拔,摔下来用望远镜不一定能找得到。不过,只要运气好找到一块好玉,卖个几十上百万也就赚了,所以即使危险,每年还是有很多人从沿海内地跑来挖玉。这也是赌徒心理。想一夜暴富。”

    “婉儿他二叔就是一夜暴富的典型例子。”

    蔡鸿鸣接着慕容华的话说道:“以前这葡萄园就是婉儿他二叔种的,后来感觉种葡萄挣不了几个钱才跑去挖玉。也是走运,没一阵就让他挖到一块二十几斤的玉料。卖了几百万。不过接下去他就没那么好运了,挖了很久也没挖到,他干脆承包了一片滩地,雇人开机械挖,自己则专门在店里卖玉。如今他生意越做越大,已经是和田那边数一数二的玉石商人。怎么样。你们想不想去?”

    黎春他们本来是不想去的,跑那么远去挖玉。还不如早点回家。现在听他和慕容华这么说,心中难免痒痒。就点头答应了。

    “那牦牛怎么办?”陈大山问道。

    “带过去,回去的时候我们从和田机场走,省得来回跑。”

    商量了一下,事情就这么定了。

    翌日,蔡鸿鸣就和师婉儿去向卡尔旺辞行。卡尔旺舍不得师婉儿走,不过聚散终有时,总不能老呆在这里,就依依不舍的去给她准备礼物。最后拿出了一大堆葡萄干和巴旦木等东西,差不多有一小车之多。还有葡萄酒,这些葡萄酒都是他珍藏二十年以上的佳酿,听师婉儿说蔡鸿鸣喜欢,就送了他十坛,送的时候他有种割肉的感觉。

    看到老人送这么多东西,蔡鸿鸣接过去都有点不好意思,就从玉鼎内的洞天福地中取出一些虫茶和几棵青灵芝送给老人。

    卡尔旺送的东西太多,带着上路实在太过累赘,所以蔡鸿鸣就把酒收进玉鼎内的洞天福地,其它东西打包先用快递寄回去,然后才叫来一辆挂车,载上装了牦牛的集装箱,一起往和田而去。

    在秦汉以前,和田地区就有操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的塞人、羌人、月氏人等不同古老土著民族在这里生存。

    只是直到汉时张骞通西域后,和田才第一次被记入汉文典籍。

    《唐书。西域传》记载:“于阗(和田)或曰瞿萨旦那,亦曰涣那、曰屈丹,北狄曰于遁,诸胡曰豁旦。”而唐玄奘所述的《大唐西域记》则称和田作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取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又称:“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沙碛大半。”瞿萨旦那为国名,含义是“地乳”。

    地乳,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地中的乳汁或者是从地中冒出的乳汁。

    和田羊脂玉色若凝脂,如乳汁般细腻晶莹。在久远以前,这些玉石被河水从山上冲刷下来后,埋在土中百千万年后才被人从地里挖出。所以地乳的意思更是可以理解为,埋着美玉的地方。

    和田地区位于西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

    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腹地,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接壤。距离伊斯兰堡大约七百一十九公里的路程,从这里到新德里约九百七十四公里,而加德满都则要一千一百五十四公里左右。

    若非旁边有巍巍昆仑山脉挡住路途,又是处于内陆边缘地带,和田应该可以作为架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桥梁,成为一个通往内地的国际贸易港口,而不用只靠玉石来成就名声。

    沙车和和田有国道相通,开车只要几个小时,到了快近中午的时候,蔡鸿鸣一行就到了。

    和田有个玉石批发市场,师婉儿他二叔也就是阿基比格在市场上有栋房子,是早前他有钱时候盖的,下面店铺做买卖,上面住人,地方很大,即使蔡鸿鸣等人数众多也能住得下。

    蔡鸿鸣原本不想去他家打扰,打算带计东他们去住酒店,却被阿基比格狠狠教训了一顿。

    少数民族就是这么好客,而且你来这边不住他家,这传出去他会让人笑话。尤其阿基比格是和田本地数一数二的玉石商,若是被有心人传出去,格调立马会降低好几个档次。无奈,蔡鸿鸣只得住到他家去。

    阿基比格家很大,外面看是一栋楼房,谁知道绕一圈从后面走,却发现是一个大院,院中假山池水,绿竹幽映,竟然让人感觉好像到了江南。

    蔡鸿鸣和计东他们就在这边住了下来,晚上阿基比格在院中烤全羊接风洗尘,吃得宾主尽欢。

    在和田市区,每个周五、六、日都会有大巴扎。大巴扎就是我们所说的集市。在这个时候,四里八乡的挖玉人都会拿着自己挖来的宝贝出来卖,但据说要价很高,而且作假的很多。

    蔡鸿鸣来的第二天刚好就是大巴扎,出于好奇,就和师婉儿带着计东等人一起往大巴扎走去。

    阿基比格在这边久了,知道集市上有很多假东西,怕蔡鸿鸣这傻头傻脑的汉家女婿和不了解情况的侄女上当受骗,出门的时候特地叫了一名机灵的伙计跟着他们。

    大巴扎位于和田市区东北角,315国道边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来晚了,蔡鸿鸣等人到的时候,发现集市上已经挤满了人。站在集市前望过去,只看到人头,根本就看不到站人的地方,这还怎么进去?还是阿基比格叫来的伙计有经验,带着他们往旁边一条路走去。

    这条路相对刚才他们看到的那条,无疑静了很多,不过蔡鸿鸣他们是来玩的,倒无所谓,反正只要有卖东西的就好。

    走了一圈,蔡鸿鸣发现和田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卖东西按斤来论价,而非西疆那边习惯的公斤或者内地和沿海一带的论份。在这边最有特色的小吃是烤肉串、手抓饭、米肠,市场上披红的烤全羊每斤只要15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羊肉,在其它地方就是一袋羊屎估计也不只这个价。

    ps:有件事得说一下,我写书的时候会收集一些和本书有关的图片发在书友群的相册上,喜欢本书的人最好加书友群去看图片,这样更有代入感。我再报一下书友群q。q号:214618691(记得暗号是我的农场在沙漠,要不然我不会加。)(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和田玫瑰() 
今天天气不错,空中一片湛蓝,万里无云。——

    蔡鸿鸣走了一阵,顿时把先前以为这边最有特色的小吃是烤肉串、手抓饭、米肠的想法抛到云霄天外。

    他感觉这里什么东西都很有特色,到处充斥着迷人的民族风情。虽然古浪那边也有少数民族,但气氛绝对没这边这么浓郁。

    边走边看,他发现这边竟然有人在卖烤鸡蛋、烤鸭蛋。那些维族小贩用泥土把鸡蛋、鸭蛋裹上,然后放进自制的烤炉里烤,一会儿蛋就熟了,一股淡淡的蛋香味从烤熟的泥土中飘散出来,馋的人直咽口水。

    虽然感觉不错,但蔡鸿鸣等人却没有上前尝试的。在家里吃蛋就算了,来这边也吃蛋,那也太没格调了。

    旁边有家烤南瓜的,那南瓜被烤得蜷缩一团,喷散出一道道香气。这玩意儿蔡鸿鸣等人都没吃过,师婉儿也没有。于是,他们就买了一点来尝尝,味道还是南瓜味,就是做的手法不同而已。蔡鸿鸣吃后感觉亏了,这破南瓜的味道根本就不值那个钱。

    再往前走,是一摊卖烤羊肉串的,好久没吃了,闻到那个味道有点馋。

    蔡鸿鸣就走过去,打算买几串试试味道,却被师婉儿拉走了。

    等离开卖羊肉串的摊子,才知道原来是他二叔的伙计叫他们走的。他说那摊的羊肉串不好吃,而且很贵,专宰他们这些不熟悉的外来客。阿基比格叫过来带路的伙计叫举马。也是塔吉克人,时常在集市上晃荡,所以对这里很熟。

    又走了一会儿,举马给他们推荐了一摊烤肉串的,说是又好吃又便宜。

    蔡鸿鸣买了几串尝尝,味道还真的不错,就让大家都试试。一时,个个吃得嘴角冒油,走的时候还一人拿着一串悠哉悠哉的咬着。卖烤羊肉串的过去不远,路边上有个卖薄皮烤包子的。那老板手法娴熟。秒秒钟就包好一个包子,然后放在自制的烤炉上烤,没会儿就熟了,飘出一股股肉香。

    这玩意儿蔡鸿鸣也没吃过。就买了一些和大家一起品尝。

    唔。。。。味道真好。皮薄馅多肉新鲜,稍微一咬,里面浓浓的汤汁就流出来。吸一口,那味道鲜得能把你的舌头吞进肚子里。

    再过去,就是几摊卖烤馕的,烤馕边上还卖面肺子羊肚子等等小吃。看到没吃过的东西,蔡鸿鸣就买了点一一试了下。不一会儿,他们几个肚子就吃得饱饱的,给撑住了。师婉儿摸着微隆的小腹,皱着眉头,气恼的抱怨蔡鸿鸣让她吃太多东西,这回去要是长胖了可怎么办?

    蔡鸿鸣听得直翻白眼,刚才吃薄皮烤包子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直呼好吃,还跟他抢来着。

    不过,女人一向以不讲理任性著称,他也不敢回嘴,免得召来狂风暴雨般的打击。有时候男人确实很命苦,但这时候只要想想晚上享受的快乐时光,你就会把这些烦恼全部忘掉。

    走过卖吃的地方,他们来到卖商品的街上。

    街上商铺中摆得最多的要数具有浓厚民族气息的和田丝绸和地毯,蔡鸿鸣看了非常喜欢,就和师婉儿商量回去的时候买一点带回去铺地。对此,师婉儿表示没有意见,还兴致勃勃的上前跟店主询问起地毯的花样来。若不是蔡鸿鸣及时把她拉走,她都要跟人家讲价了。从这一点可以证明,跟女人逛街果然是件很可怕的事。

    这里的商铺除了卖丝绸地毯,还卖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

    走过去,来到尽头,蔡鸿鸣发现前面卖小花帽的摊位边上,有两个维族人举着个两米高的怪模怪样的花里花俏的木酒壶坐在那里,也不知在干什么?

    蔡鸿鸣是有看没有懂,就上前问了问。他会一点维族语,和维族人交流不是问题。问了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在卖玫瑰酒。玫瑰酒他也喝过,也不知道这两人卖的怎么样,就打算买来喝看看。

    原本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