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我的农场在沙漠 >

第78部分

我的农场在沙漠-第78部分

小说: 我的农场在沙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看看。

    原本坐在地上的维族人一听他要买酒,立即站起来,热情的从旁边拿出一个小碗,小心翼翼的从酒壶中倒出一碗酒给他。

    玫瑰酒入口醇香,带着浓郁的玫瑰香味,馥悦芬芳,口齿留香,简直是妙不可言。蔡鸿鸣让师婉儿和计东他们都喝看看,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回去带的东西中一定要有和田出产的玫瑰酒。

    其实,和田一地不只产玉,还盛产玫瑰。

    在和田,玫瑰花的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玫瑰花一向被当成是爱的象徽。据说在希腊神话里,当掌管爱情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诞生时,众神便创造了这代表爱与美的玫瑰。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玫瑰来自西方。其实玫瑰并非西方之花,它的故乡本是中国。玫瑰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品种也很多,但是以“玫瑰花”的品质而言,则属和田的宽刺玫瑰为最。

    宽刺玫瑰,俗称“粉玫瑰”。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就野生着很多粉玫瑰。粉玫瑰一年只开一次花,因为生长在沙漠中,受昆仑山融化的雪水浇灌,所以有着与其它玫瑰不同的品质。其香味纯正,浓郁,自然。在和田,每到五月玫瑰花开时节,当地人就会去采摘那些野生玫瑰回来,或做成花茶,或制成玫瑰花酱,或酿制成酒饮用。

    这种天然玫瑰花做成的花茶,性质温和,据说可缓情绪,补血气,消除疲劳,改善体质。对肝及胃有调理作用,有美容养颜之功效。常饮可去除皮肤的黑斑,令皮肤嫩白自然。

    而其制成的玫瑰酒则带有一股天然的味道,这是和用市面上卖的玫瑰做成的酒截然不同的。

    饮过玫瑰酒,蔡鸿鸣等人就继续往前走。

    逛了一圈,他们发现里面卖的物品真是琳琅满目,不管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菜系佳肴,还是各色名点饮品、干鲜果品、药材补品、金石雕镂、陶瓷漆器和各地的名优百货等是应有尽有。当然,旅游用品也有不少,比如说和田玉、和田丝绸、和田地毯、玫瑰酒、和田小花帽、民族医药、民族小刀等等东西。

    蔡鸿鸣等人因为还要在这边呆上几天,所以就没有买东西,只是把想买的在心中记下,等要回去的时候再来大采购。

    休息一天,明日就要上山挖玉,手里不能没有东西,因此蔡鸿鸣就让举马带他们到市里最大的野外用品店去。因为很多人都梦想着一夜暴富,所以都跑去山上去采玉,这就需要用到一些野外用品,所以和田就诞生了大量的野外用品商店。

    这次挖玉,蔡鸿鸣想边玩边挖,能挖到算是运气,没挖到也无所谓。

    所以就买了一大堆如同出游野炊的装备,什么帐篷、睡袋、折叠锅、折叠椅之类的玩意儿买了个遍,还在市场上买了几天人畜用的粮食,好像真的打算在山里呆几天。

    等他们把东西搬回去后,阿基比格看得直傻眼,这是怎么回事,真打算在山里安家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u

    。。。

第三十七章 寻玉(一)() 
蔡鸿鸣看到阿基比格的担心,就跟他解释了下。

    来的时候,他已经了解过,知道和田产玉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玉龙喀什和喀拉喀什两条河及其附近地区。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河中又以玉龙喀什河产玉最多,产出的玉石又多是和田玉中的上品与极品。而喀拉喀什河产出的玉则多为青玉、青白玉、青花和墨玉,也产少量的碧玉,产出的白玉很少,玉的质地和价格远不如玉龙喀什河产出的白玉。

    和田玉的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就已进入中原。

    《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而西汉东方朔在他所写的《海内十洲记》中更是称和田羊脂玉为“白玉之精”。

    只是经过几千年的采挖,加上现代机械的运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岸早已被采玉人挖得千疮百孔。

    蔡鸿鸣用卫星地图看过,发现那地方左一个窟窿右一个窟窿,根本不像一条河流的样子。试想被挖得这么厉害的地方怎么可能容易找到玉,所以他就想朔流而上,循着源头去找玉。

    西疆有一条省级公路就修建在玉龙喀什河的边上,到了离和田市差不多六十公里的地方才开始和玉龙喀什河分开,转进山里,不再沿河而走。

    蔡鸿鸣就想让人载他们和牦牛到那个分叉口,然后骑着牦牛沿河岸寻找。找到算运气,找不到也无所谓,就当去玩。阿基比格听到他的计划后。才稍稍放下心来。不过晚些时候,他还是偷偷的塞了一把枪给他防身,免得出现意外。在这地方可不比内地,个个都是良民,还是小心为上。

    准备好东西。第二天蔡鸿鸣等人就早早起床,坐着阿基比格的车和载着牦牛的货车一起往寻玉地点而去。

    昆仑山上雪水融化后汇流成河,才有了玉龙喀什河、塔里木河、伊犁河等等河流。

    每到夏季,雪融后化成的雪水和雨从山上冲刷下来,差不多都会形成山洪。昆仑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离后的玉石碎块这时就会被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冲入河中,到了平缓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沉积在河滩和河床中。

    年年复复,皆是如此。

    据说,历史上由于地壳运动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源自昆仑的两大河流之一的玉龙喀什河曾多次形成堰塞湖后改道。所以,和田这块地下。差不多可以说全部埋有宝玉。

    每一年,当秋季气温下降,昆仑山雪水不再融化,降雨量也大大减少,枯水季节河水变浅的时候,河床中的玉石就相对容易被发现。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当地人和外地者前往露出河面的河滩寻玉捞玉。不过。他们也只是敢在中下游而已,因为上游地势险恶,很难到达。但这个现象在黑山地区(籽玉发源地之一)被发现有白玉后就终止了。很多采玉人开始冒险往前找寻。

    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的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高耸,常年冰雪覆盖。

    产玉地点在阿格居改山谷,是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才能到达。这里雪缘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达5000米以上。在这里采玉,不仅需要面对缺氧环境,还要小心高山多变气候,必须时时注意,刻刻小心,要不然随时都有丧命危险。只是相对危险而言,收获也会倍加丰厚。

    和田玉主要分为几种,一是白玉;二是青玉和青白玉;三是碧玉;五是黑玉;六是黄玉。

    而所谓的籽玉其实就是常说的羊脂玉。羊脂玉是和田玉中宝石级的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有最佳光泽和质地。世人因其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所以称之“羊脂玉”。古人以为它身上有君子“仁、义、智、勇、洁”等五德,所以羊脂玉在古代很受上层人士喜爱。有的时候,统治者更是规定,非帝王不能佩戴羊脂玉;而在民间,羊脂玉更被当成是“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象征,广受欢迎。

    正因为如此,羊脂玉的价格才会那么高。

    在官方披露的2012年玉石价格交易表中记载,每克顶级羊脂玉籽料的价格在2…3万之间,特级的在1…2万,优级的在8000…一万之间。虽然近几年市场有点波动,但也差不多在这个价格徘徊。可以说,只要能找到一块大点的籽玉,就能一夜暴富了。如此高的价格,使得无数利欲熏心的人铤而走险。所以在和田地区,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有人为采玉身亡的。

    不过,与流通领域和收藏领域的和田玉玩家相比,挖玉人的收入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玉商、收藏家可以说是在和田玉的利益链中获益最多的,而好的玉雕大师更是获利惊人。

    因为利润丰厚,所以就带动了和田玉石市场的繁荣。

    在和田地区,几乎每个人都与和田玉有关。当你去买玉的时候,有时候就会看到一个10来岁的小孩窜出人群,拿出几颗玉石,和人讨价还价起来。根据当地人估计,在和田地区,把和田玉作为重要收入来源的人至少有几十万人,除了挖玉人之外,还包括玉石商人、琢玉人等等。

    只是市场的繁荣,也引来了狡诈之徒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买玉人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所以,买玉的时候千万不能贪小便宜,更不能相信他们捏造的谎言、所发的毒誓和叙说的故事。有人说:“中原人一发誓,上帝都笑了!”。其实,在这里,维族人一发誓,中原人都笑了!

    车在省道上疾行,蔡鸿鸣随意往外看去,发现河滩上有很多人在找玉。现在是十月,河水几乎断流,河滩露出水面,正是拣玉的好时候。

    仔细瞧了下,他发现不仅有人,远处还有无数挖机、铲车在河滩上一下一下的挖着。

    他们是在搞水利建设吗?no!这是承包了河滩的人动用大型机械在挖玉石。

    据说在玉龙喀什河两岸的挖玉高峰,每天至少有3000…6000台挖掘机在作业。如今玉龙喀什河几乎被挖了个底朝天,但仍旧有人不死心的在那挖着。

    看到鹅卵石就知道是河床,看到人工堆积的“大山”,就知道这地方已被深翻多少米。这都是挖掘机和推土机的“杰作”。

    虽然和田市政府早就对滥采行为整治,甚至调集过部队对上百公里长的玉龙喀什河进行清理,严禁任何人在河道内和河床上采挖玉石,并派出直升机进行巡视。但部队撤出后,挖玉人又蜂拥而至,禁也禁不了,最后就不了了之。

    玉龙喀什河两岸的挖玉人之所以驱之不去,利益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驱动力。

    所以,到了每年十月份的枯水期,河道两旁数百米的滩岸就沦为了采石场。

    在这里,用“掘地三尺”来形容挖掘玉石的深度就有点用词不当了,用掘地三十尺来说一点也不夸张。

    这时,蔡鸿鸣看到其中一辆铲车铲了一斗鹅卵石起来,铲斗两边各站着一个人,他们各拿着一把锄头在鹅卵石堆中翻找玉石。

    这可是力气活!不过,有希望就有力量!他们每个人每天差不多有五十块钱的工资,找到玉石还有提成。若能找到玉石,收获还是不错的。没找到的话,有五十也不错。

    在和田玉的利益链中,挖玉人无疑是最艰辛的。

    在这里,每天数以万计的挖玉人,他们往往要投入很长的时间和成本,才能得到一块好玉。

    千金易得,好玉难求。也难怪玉石商人叫价那么高,或许只有他们才知道好籽料越来越少,所以价钱才那么贵。

    有人说:玩石头的人都是疯子!疯子卖,疯子买,还有疯子在等待。现在的和田玉价格高的已经越来越离谱了,仅十几年,价格就蹿升了成千上万倍,真是疯狂的石头!

    ps:这几天办年货,基本上搞定。春节不打算出门,会在家里码字,争取码多一点。(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寻玉(二)() 
说起来,西疆是个好地方,这里的每个城市差不多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说省会乌鲁。木齐,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和煤;哈密地区有哈密瓜;吐鲁番有葡萄;和田有玉;莎车有巴旦木;库尔勒有香梨;克拉玛依有戈壁玉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只要运作得好,足以使一个城市腾飞直上云天。

    乌鲁。木齐的石油和煤矿就不用说了,这好比是一个富家子弟,只要坐在家里就有钱拿。

    不过,像哈密或者吐鲁番等地就需要执政者下功夫用心去努力了。虽然这些地方的东西早已天下驰名,但配套设施却远远还没有跟上。譬如哈密瓜,现在种哈密瓜的人越来越多,造成哈密瓜价格变低,有时候还会造成滞销情况。虽然当地政府已经有想办法和其它城市联手卖哈密瓜,但做的还远远不够。

    难道哈密瓜只能当新鲜水果吃?

    不可能。

    像柚子皮、冬瓜、酸枣都可以制成蜜饯,哈密瓜怎么就不可以?不仅可以制成蜜饯,还可以制成馅料。哈密瓜有一股自然的清甜,做成馅料应该不错。有哈密瓜馅料,就可以此为心,做成有哈密地区独特风味的馅饼之类的东西销往全国各地。单单这个,就足以让哈密发展出一条产业链。何况哈密不只是有哈密瓜。

    如此类推,其它城市也可以依托本地资源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

    只是官府中的官员大多是些急公近利之辈,好像发展这些不足以显露自己手段,无法积攒出升官发财的功绩,只会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