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海棠春 >

第86部分

海棠春-第86部分

小说: 海棠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地离开了。
  “二公子……”我嚅动着嘴唇,细弱蚊蝇的声音布满了喑哑。
  四公子坐在床沿,身形绷紧。他眼底一愣,仔细地观察我。见我脸上全是冷汗,遂拿手拍拍我的脸,叫道:“沉冤醒醒!”
  我在梦魇里转不回头。
  四公子急道:“沉冤!沉冤!”手的力度缓缓增大。
  我倒吸了冷气,因受疼而渐渐张眼。
  依稀见到,是他灼热的双目。
  我弯了弯眉,意识愈渐清晰。
  见我真的清醒,他大喜道:“你可是醒了!”
  我趴在床榻,自感背脊一阵凉热,刺入骨髓的痛蔓延全身。
  他道:“可还能说话?”
  我眼睛眨了眨,扯开干裂的嘴唇。“方才我……”
  他顿眉,鼻子朝天喷气。“梦魇了。”
  我细声道:“二、二公子呢?”
  他眼神掠过一袭幽黑,尔后便被忧色掩饰。“他许是好的。”唇角有了些不满。
  我抒怀想道:“还好梦是骗人的。”
  不会儿子,他道:“你的脊椎受了伤,不能作动过多。”
  我眨眼,当是默认。
  他的手心漫上我的手背,隐隐压着我的指节。“是我救下你的,可你想的梦的却是他。”眼里恻恻。
  我道:“殿下,我与……太子已经……”
  他截断道:“罢了,你们的事我不想知道。”
  我瞬时解脱。默了片刻,我突然问道:“战役如何了?”
  身在军营,二公子他们还在浴血奋战啊!
  想起真是狂啊!
  他正色道:“郑军斗气极是高昂,死战不退。但方才你却打赢了王玄应,而且你的阵法也扰乱了敌军的步伐。加上二哥统率有方,马上就击败了王世充,令其在战死七千人而不得不撤回洛阳防守。不过……段志玄复被王世充俘回洛阳。”
  我“腾”的弹起身,一阵撕裂感穿过全身,后背的痛彻让我顿时出了更多冷汗。
  他赶忙扶着我,怨怪道:“你这是作甚啊?快躺下!”
  我轻挣开他,问道:“你说的是真的么?”
  段志玄刚逃出城,却又被俘?
  四公子点头,“他趁着战役混乱逃了出来,却又因为他身负重伤被抓回去了。”
  身负重伤?
  一定是王氏父子虐待他!
  你他娘的!
  我扭扭头,喘过一口气。
  他摁着我胳膊,将我轻轻推回榻上趴着。“你莫乱动了,小心伤口又出血。”
  我辛苦地呼吸,阖眼。
  我们都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享受片刻的安宁。
  王世充咬牙死守洛阳,坚决要等窦建德的援兵。
  回想至今,不觉可笑。
  当年魏王李密围攻洛阳时,王世充只用二万兵马便可击败他庞大的瓦岗军。现儿,王世充也同样用二万兵马,却无法敌过三千玄甲军。
  经过这次攻城一役,唐、郑兵力已见分晓。
  这夜,帐外进来一人。
  我以为是四公子,没想到却是风尘仆仆的二公子。
  我心里吃惊,十分欢喜。
  他没卸甲,头发有点像鸟窝。
  我起身坐好,张开手,想招他来坐。
  未几,他迈着大步过来,稍微倾身,右手勾着我的头颅,将我轻轻带入他的怀中。
  温柔的气息包围彼此,我安静地靠着他。双手搭着他的腰侧,我吃吃一笑。
  他用手抚顺我后脑勺的乱发,柔声道:“还好你没事。”
  我“嗯”地说道:“其实我很慌的,怕再也见不着你呐。”
  他浅笑,沉沉的眼满载清澈。
  我突然道:“眼下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了。”
  他道:“为何?”
  我答道:“你的痛,我如今也承受了。”
  他的身躯一震,似乎明白,欢颜尽展。
  我们都伤及背脊,可还能在此刻互相扶持,这不正是所谓的“患难见真情”么!
  我皱眉道:“你当初是因我受伤的……”
  他笑着打断我的话,“今日你是因为助我而受伤,我们一人一次,打成平手。”
  下不为例!
  我“呵呵”傻笑,心里甜甜的。
  他弓身,在我眉心印下一吻。“段傻子,下次的赌局可不许再这样了。”
  如果要用生命换来战争的胜利,那么宁愿不要。
  根本不稀罕!
  我一呆。
  他的霸道一如既往,让我不得不笑叹一句:“可真比过西楚霸王呢!”
  他不回答,笑得柔和。
  我昂头睇视他,眼底光芒闪亮。“往后再算。”模棱两可最好了。
  他知我性子倔硬,也不勉强。
  回首相看,窦建德认为“卞庄刺虎”的机会断然成熟,于是率军十余万西援洛阳。
  夏军至滑州,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迎窦建德入城。
  几日来,窦建德自酸枣城出发,连克管州、荥阳、阳翟等地。水陆并进,与郑将郭士衡的数千人会合,进屯虎牢关东部的广武山,并在板渚筑宫,与王世充呼应。号称“三十万军士”,声势极盛,所向披靡。
  与此同时,突厥颉利可汗策应王世充,复进犯并州、石州等南边要塞。
  形势变得对唐军不利,二公子与诸将商议对策,萧禹、屈突通、封德彝等人多主张暂避锋芒,退保新安。二公子力排众议,采纳长孙无忌、宋州刺史郭孝恪和记室薛收的建议,决定中分麾下。敕令四公子、屈突通等人继续围困洛阳,他自己就率玄甲军三千五百人为前锋,抢占虎牢关,以遏夏军西进,相机击破突厥兵力,一举两克之。
  李渊闻讯,调整了北方防务。先行派兵阻击突厥兵,又征巴蜀军增援二公子。
  洛阳这边,四公子与王世充力持不休。
  王世充分明是无力反抗,偏偏四公子却像个慢慢折磨人的刽子手,势将他的肉一片一片地剜下。
  段志玄得知形势,打算再下赌注。
  郑军两骑夹持他前往洛水,以此威胁二公子。
  谁料段志玄突然腾身向上,两骑士兵坠落马下。他趁势夺取一马,急驰而归。数百骑尾追其后,但无人敢近前,都被他威慑住。
  段志玄摆脱敌方,纵马驰骋,奔往虎牢关。
  王世充见段志玄逃走了,又是生气,又是无奈。
  三日后,王世充忽令侄子王仁则占据轘辕。
  消息发布不久,我不顾身上的伤势,赶紧与长孙无忌讨论应对之策。
  轘辕之险,滥车之水。
  我打开地图,长孙无忌立即给我分析。
  河南轘辕山,其势陡峻,山道盘旋,将去复还,谓之“十八盘”。上有轘辕关,为汉置八关之一,是洛阳通往东南的关隘要道。而且轘辕中据在东都洛阳与山南少林寺之间,本是隋文帝赏赐的庙产,于寺西北五十里处,因其地势险峻,乃兵家必争之地。
  复三日,闻王仁则已据守轘辕,扣拿少林寺僧。
  王世充把轘辕作为防守之地,与洛阳形成了相互照应的线。彼此支援,以对唐军。
  我闷坐在榻上,看住苦思冥想的长孙无忌,突然就生气。“长孙辅机你可有法子?”心里恨道:“王世充居然连少林寺僧都不放过,他还是人么!”
  长孙无忌冷静道:“而今王世充蒙头转向地应付着攻城的齐王,他何以会把目光放在轘辕?”
  我有所顾忌起来,“你所言莫非是……”
  他点了头,悄然定义。“高人指点。”
  我如遭电亟,冷汗直冒。“得雪!”
  他道:“控制轘辕,扣下寺僧,无非是计而已。”
  我暗自握拳,心里痛道:“为何到了现在她还是这般为了王世充?”我沉着脸,“殿下不在洛阳,我们该如何是好?”
  他瞥了瞥我,“素闻少林有十三棍僧,若救轘辕,必须与其联合。”
  我稍霁面色,“可是唐军与少林寺僧素不来往,他们会助我们一臂么?”
  他嘴唇吐笑,笑颜如画。“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我一惊,脱口而出。“苦肉计?”
  《易经》的蒙卦有道“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如果用苦肉计,必先顺从着敌人柔弱的性情,才可顺利达到目的。
  长孙无忌只笑不语,眼底的意味愈发趣致。
  唐、夏争持了一个多月。
  四月,一切皆无动静。
  二十日,我上表请求四公子收复轘辕。
  他不明我意欲何为,但他还是毫无保留地信任我。
  二十一日夜,我命人偷偷潜入轘辕司马赵孝宰的府邸,挟持了他的家眷。
  就像西楚霸王捉拿刘邦的家眷一样,按部就班。
  赵孝宰听闻,心急如焚。
  为避重蹈覆辙项羽之过,我先拔头筹,以利刃逼迫赵孝宰的家眷屈服。他们也是贪生怕死之徒,在我威逼利诱下,终是答应照我的说法去办事。
  隔日,赵孝宰的夫人假装逃脱唐军营地,回府向丈夫诉说只有自己逃了,哀求他向唐军投降,方可救出其余亲人。
  赵孝宰恨极了唐军,不降。
  夫人跪在地上,给他磕头。头都磕破了,他还是无动于衷。夫人后又说了一些话,亲人莫非比尊严还重要?
  此话让赵孝宰当即愣住了,对呀,尊严是何?不也匆匆二字!
  夫人再说,若他不肯降,唐军便杀了他所有的亲人。
  老弱妇孺,一个不留。
  如此狠辣阴刻,让赵孝宰痛心。
  他的夫人再经几番劝导,赵孝宰终于答应了。
  刘邦曾派骊食其劝齐王降汉,从而使其不能防备汉军的进攻。齐王怒而煮死了骊食其,让韩信抓住了机遇,成功伐齐。
  我不会煮死赵氏一家,但若他们不配合的话,只怕我还真的拿个大锅吓唬他们。
  苦肉计实行后,长孙无忌悄然遣人联合少林十三棍僧,预备击退王仁则在轘辕的防守。
  二十五日,二公子骑着什伐赤,带领五百玄甲军进驻虎牢关。
  次日,二公子率骁骑五百出虎牢关,遣秦琼、程咬金、李世勣等将布局,于广武山东边二十里设下埋伏。过一阵子,他仅带尉迟恭与四骑视察敌情。
  离营三里处,猝遇夏军。
  二公子且派尉迟恭出战窦建德,令其沿途设伏。还对其说道“我执弓矢,你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贼见我而还,上策也”。继而,在他大呼“我乃秦王”后,然引巨弓射杀一将。
  窦建德连忙派出六千精兵前来攻打他。
  四骑见状大惊,他却说一句“你们前行,我自与敬德为殿”。
  于是,尉迟恭随他殿后,且战且退,引敌军入埋伏之地。
  追兵惧而止步,但还是又追来。如此再三,每会均有死者。
  二公子前后引弓射杀数人,尉迟恭在护其同时,也鞭杀十余人。
  夏军见此,不敢再逼。
  待二公子将追兵引入伏击处,秦琼、李世勣与程咬金奋起狙击,大破之。斩首三百余级,俘夏君骁将殷秋和石瓒。
  窦建德吃了败仗,只能撤退至东边,无法西进。
  四月二十七,我在明,长孙无忌在暗,一齐击退郑军。
  夜尽天明,我拨动数百骑兵,挥军出发。
  什伐赤被二公子骑走了,遂我只能骑别的马。
  至轘辕,仿若进了阴森冷寂之境。
  云雾簇涌,弥漫如棉。周遭笼罩了一层乳白色的纱,神妙而千变万化。
  空气就如这雾气般变化多端,“唿唿”刮如风,瞬息扭转局势。
  倏忽,风云变幻。
  我的耳朵闻得气息有所不同,惊得便叫一句“众人聚拢”。
  数百骑兵听我话语,急匆匆地靠拢成圈。
  可是,却已不及。
  轻拢慢涌的如烟似雾,浑然杂合风改变的气息压顶而来。
  “咚”的巨声隆隆,围在外圈的骑兵连番坠马。
  我手掌翻下,借着马背弹跳翻身,腾身旋予,侧落在地。
  雾气升腾,虚无缥缈。
  隐约中,白雾之外是数个武功高强的人。
  又是“咚”的声音,好像棍子捶打。
  分不清东西南北,只能乱打一通。
  我从靴子里抽出匕首,摸索着白雾,与敌人在暗对打。
  一、二、三、四……共计十三人,突然我想到了甚。依稀观见数人手中的好似棍子的东西,我乍时恍然大悟。
  我叫停一句“慢着”。
  倏然,一跟棍子停在了我鼻子前一寸范围外。
  收了强厉的气势,趁着白茫茫的雾团,我看清楚了来者何人。
  少林十三棍僧!
  他们似乎也瞧清了我,霍然走出了一名头顶光秃秃、胡子眉毛白花花的老和尚。右手转过长棍,翻悬在后背定好。左手五指并拢,立在胸前说了句“阿弥陀佛”。
  我少惊,然冲口向他施礼。
  他朝我颔首,面带微笑。
  我也笑,朝他鞠躬。
  晌午一过,我使出一计“里应外合”。
  少林十三棍僧在外,轘辕司马赵孝宰在内,共同抓住了王仁则,将其送去虎牢关营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