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末世预见 >

第10部分

末世预见-第10部分

小说: 末世预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被热气熏着,两人脸上手上都围上,就这样两人的手都红了。
  三个大锅同时做,一次就弄了六罐子,还剩下不少,也不知道老爷子从哪弄来一堆酒瓶子,没有盖,就用木头做个软木塞,拢共二十几个瓶子都装满了。
  等晾凉了就把坛子瓶子放到地窖里去,几个黑油坛子只用上一个,把豆角和黄瓜用酱腌上这样他们家就有两大坛子腌菜了。在没有菜的情况下对付两年都是没问题的。
  锦溪看着地窖里摆放的粮食菜,心里踏实许多。
  可惜这种踏实感没存在多久。
  第二天早上锦溪起了晚了,刚迷迷糊糊的睁眼,就听见狗叫,然后就是女人的叫骂声,因为天热开着窗户,应该是从挺远的大地里传来的。锦溪穿上鞋往外看看,墙挡着什么也看不见,不过是西边地里的。
  “怎么回事?”锦溪出门看大宝和爷爷趴在墙头往外看。问了一声。
  老爷子眉头皱着“我去看看,好像地里出事了。”
  “爷我跟你一起去。”锦溪说着回屋拿上长袖衣服和草帽,给爷爷草帽也拿着。
  俩人去了地里,老远的就听一个女人哭骂“挨千刀的家伙啊——不让人活了唉——出门被雷劈死呀——”
  锦溪差点笑起来,这女人哭骂就像唱大戏似的。好在忍住了,不然人家还以为他幸灾乐祸呢。
  等走进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人家里的地被人给挖了,蝗虫过来的时候把地面上的植物都吃了,地下的还留着,所以种了地瓜土豆的损失不多,就是冬天喂牲口的东西少了。
  叶老爷子看了看女人,是老三的二儿媳妇挺碎嘴的女人。早先头就听说他们家种土豆种的多。没准在外边显摆让人盯上了。不然怎么就选他们家。而且他们村子里谁家不种几亩土豆的,还真没到那份上。保不准就是她得罪人了。不然怎么别人家没被偷呢。
  叶老爷子看了一会拉着孙子就回去了,这种事情,不好说,这女人平常没少得罪人,连个怀疑对象都没有。也不知道老三怎么选的儿媳妇找了个这样的。
  有了第一家被偷的,第二家也不远了,以前或许没谁有这心思,现在有人起了头,就胆子大了,所以村子里的人要不就夜里留人看着,要不就收起来。
  锦溪家是准备收起来的,上面的叶子杆什么的都吃光秃秃的,长也长不多大了,今年水虽然少,阳光足温度高,只比往年早了半个月,应该没啥事。而且他们家这边的地比大田那边水分足,没准长得还好呢。
  等收土豆的时候大家都乐坏了,一个是土豆减产不多,另一个是今年的土豆长的怪,一个个的跟鸡蛋似的,最大的也就鸭蛋大,一挂一大串,过称一量一亩地能有三千八百斤。
  地瓜就更多了,亩产三千公斤,这两样虽然比往年减产,却也没减很多。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
  看着这么多的地瓜土豆,叶锦溪都想躺在上面睡觉了。
  忙活几天把粮食收回来,事情还不算完,土豆地瓜不能都这么存着,天气热,地窖里存着也不保险。更何况地窖也放不下。
  家里人齐忙活把土豆和地瓜煮了,晒成干,这样储存时间长。锦溪家每年都晒土豆干,等过年的时候跟小鸡或者猪肉排骨一起炖,特别好吃。还有嚼头。地瓜干没吃过,他们家种地瓜种的少,往年也就一两亩。多数煮着吃烤着吃。
  土豆煮好了之后切成一片片的,然后在帘子里晒干。现在太阳晒得厉害,一两个小时就干了。可能晒的时间短,又透彻,土豆干晒的特别好,金黄透明的。因为土豆大小差不多,晒好后跟一块钱硬币差不多大小。
  地瓜干也一样,这个晒了准备干吃的,不过他们没晒过,开始做的时候切片结果晒得太干了,一咬咔嚓脆,虽然也香甜好吃,可是太硬了,再晒就切成块,这样能好一些,不过比起超市里买的还是硬了许多。
  叶奶奶第二天早上就用这稍微硬一些的地瓜干放粥里煮着吃,味道不比生地瓜差,那种晒得干脆的可以当零嘴吃,锦溪边做活边吃,连续两天都没吃饭。
  地瓜土豆晒干了就套了麻袋送去地窖。
  各家各户都收获了一些,就算没种的也从亲戚那里买了些。村子里紧张的气氛松了下来。
  丰收的一个星期后,上边来了收货的,在喇叭里喊着话,高价收购粮食。之前也有收粮的,卖的人不多。这次土豆地瓜收的多,有人就心动了,不过知道现在粮价高了,都观望着。果然第二天又来一波收购的,价格高半层。之后几天来了好几拨人,价格一天一涨。不少人卖的。
  叶家晚上开了小会,最后也决定卖六千斤地瓜五千斤土豆。不卖他们自己吃不了,地窖放不下,那些地瓜干土豆干,都快没地方放了,估计留不住都得霉坏了。另外他们把粮食都存着也招眼,将来没准就是祸患,这次做做样子也要买一些。
  其实按照往年的吃法,他们是不缺粮的,也从来没存过这么多粮食,村子里其他人家也没听说谁家没吃的,可人就是这么怪,好像不存点粮食不踏实一样,许是电视里的灾情越来越严重,现在大家都紧张兮兮的,只有看着仓库里的粮食才让人放心。
  当然要卖粮也不是随便卖的,叶老爷子去了几个兄弟家,几个老兄弟连带侄子们一起开了小会,最后派出代表去了县城,然后又去了市里。了解情况,没理村子里的二道贩子,直接找的市里一家连锁超市,现在市里很多超市都关门了。这家还开着就说明人家还是有资本的。当然超市里现在是不卖粮食的。
  卖的价格比村子里收购价还便宜一些,他们跟超市商量了一下,超市给他们换一些物资。还得偷偷的。现在城里打击倒卖粮食,现在正商量以后粮食统一收购统一购买。只是因为各地情况不同,还没正式下命令,不过抓倒卖却是真的。
  最后跟超市老板商量也不要钱,用粮食换些物资,现在市面上很多东西都成了稀有品,有价无市。
  叶老爷子回家让锦溪写一写,将来可能用到的东西。
  吃的东西他们不怎么缺,主要弄一些糖,谁家缺盐看情况。他们家是挺多的。不说腌菜用的大粒盐,就是袋装盐,之前二叔也去城里搬了几箱回来,那时候还没人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呢。
  油他们这里是不缺的,家家都有黄豆,就算弄不到油,自己也能榨。
  药品要一些,外伤药常用药,维生素片。
  锦溪又写上了自行车和脚蹬三轮车,家里的驴车也不知道能用到什么时候,有自行车也方便。
  锦溪其实考虑很多,他们在吃的方面不缺什么,比城市里的人强多了,村里人本来过的就简单,需求不高,不过有电就更好了,想到这里锦溪又要了一台太阳能发电机组,现在太阳那么足,用起来效果肯定好,村里的柴油已经没了,电视也停了,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外界的消息了。
  最后又要了棉花,他觉着自己梦中的事情很多都发生了,那么冬天的寒冷应该不远了,这些东西能多存一点就多存一点。
  那家超市负责人过来村子里,跟叶家进行谈判,这件事不算什么秘密,村子百分之八十的人姓叶,其他的多少有亲戚关系,不过叶家几个老人说了,可以一起办,但是不能嚷嚷,而且至此一次,以后怎么样再说。当然也有些人嫌弃粮价便宜,不参加。也不去管他们。
  现在市里形势很严峻,如果继续这么下去没准都可能军管了,到时候再弄物资就更麻烦了。还不如这么的痛快。
  锦溪家要的东西除去棉花和自行车其他的都挺难搞。尤其是糖和太阳能发电机组。糖作为储备物资,现在市面上已经找不到了,太阳能发电设备因为电力紧缺,更是成了抢手货。事实上没等人们想起购买,在灾难刚刚出头,这些东西就已经不见了。就像锦溪他们所在的县城。商店百分之九十都关门了。
  好在这家超市老板有些门道,同意了这个交易,最后太阳能发电机组的交换就用了四千斤地瓜,这个家用型的发电系统,之前卖一万多,地瓜也能买上八九千,按照价格是锦溪他们占了便宜,但那是以前,现在谁占便宜谁吃亏也说不准,各取所需罢了。电也许可有可没有,但是锦溪想着梦里的情景,以后想要弄电源太难了,总会用上的。
  最后锦溪家除了换了他们自己需要的东西,还弄了些手纸一类的生活用品,城市大面积停电停水,很多东西都无法生产了,锦溪想起来梦里很多人偷着卖东西,女人的卫生巾都成了稀有物品,或许将来的某天很多东西都买不到了。
  其他家换了什么锦溪不是很清楚,只是有一天英子嫂子回家说五爷家的小儿媳妇手上戴着大金镯子,那么粗。他想五爷家是不是用粮食换了金子了。
  黄金永远都能流通,只是没有粮食的时候黄金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不值钱。

  第 12 章
  
  这次收获大大缓解了周围村子的缺粮问题,锦溪他们这里平稳了许多,后来锦溪爷爷去之前买坛子那家店,结果人家老板还涨价了,爱买不买反正他们不缺粮了。
  世界越来越乱了,城市里开始出现打砸抢,每天都有人因为暴力死去。
  村子里也不安稳,这些日子村子里来了一些生面孔,有的是城里的亲戚,有的是过来买粮的。还有一些不明身份的。锦溪看着那些人好像不怀好意。
  在两家被偷后,六爷开会,让村子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巡逻队,每天二十四小时的在村子里巡逻。虽然太阳晒的辛苦,可是那些没办法出去打工的青年都很喜欢,似乎拿着棒子在村子里转悠很威风。不管怎么样,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少了许多。
  九月份曹二仙从曹屯搬了过来来,他本就无儿无女家里就他一个,看他在别的地方装大仙挺神的,在他们屯子里却不好使,都是看着他长大的,他什么样谁不知道。结果就因为不信,之前他在叶村下神说的话没人听。这段日子不少人埋怨他,觉得他吃里扒外,有消息不告诉本村人。
  曹二仙,也没啥亲戚了,爹娘去了两个叔叔不待见他,就连侄子走对头碰都不跟他说话。他心里也憋屈,想了想既然如此我还不住了呢。怎么想着就过来找了叶老六。
  要是别人叶老六可能不干,这个曹二仙就不一样了,没有他,村子里肯定不能像现在这么稳定。所以把全村人聚集一起,开了会,基本上全票通过。
  曹二仙过来住处是个问题,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他是准备落户了。但是盖房子也是麻烦事。最后还是叶老二站出来把房子借给曹二仙,不过说好了,这房子是借住的。不是给他了。
  曹二仙很客气也不占他便宜,村子里给他一块宅基地,正式入户的那种,曹二仙就选锦溪家前边那块空地,因为有规定多长时间不盖房子就不让住,曹二仙找几个小伙子搭了个窝棚,然后用石头围了围墙。说是将来要是条件好了就盖房子住哪,要是他没住过去死了,就把那块宅基地给锦阳。锦阳家就他一个儿子,也不贪图他什么,怎么做只是让双方安心,说明曹二仙不会白占房子。
  叶二叔想搬过来已经想了很久了。世道不好,大家还是住一块安全。这半年他们家几口除了睡觉都在这了。还不如搬过来。
  锦溪家有三间半大房,其中东西两间是大屋子,进门堂屋只有半间房大小,平常作为吃饭的地方,幺屋是联通堂屋和西屋的。
  以前叶爷爷和叶奶奶住东屋,锦溪爸妈住西屋,他们哥仨住腰屋。现在叶二叔搬过来,住处就有点摆不开。一共三面大炕,虽然每张都能住四五个人,可是挤着住也不好。而且有锦阳媳妇睡觉也要考虑影响。
  最后叶老爷子拍板,在东屋再起一个南炕,然后用木格栅把两边隔开,中间弄成滑道式的,白天拉开,晚上拉上。
  一个也是做两个也是做,最后将一间东屋隔成三个小将,格栅有四块组成,两边是固定的,中间两扇能打开,格扇挨着炕,用厚实的木板做的,上面还雕了花。上面有三块雕花板隔着看着很有床罩的感觉。
  锦溪看着挺喜欢的,想着要是天太冷了也弄个这个,应该能保温。
  原本不太喜欢跟公婆住在一个屋的大嫂子,看了做好的两个隔扇就高兴了,两边门一拉,因为板子挺厚实的,还真听不到对面人说话,小点声更听不见了。这样小夫妻也能说点悄悄话什么的。一点也碍不着。
  叶二叔和二婶子带着虎子住南炕,北炕就给锦阳夫妻俩住,有时候虎子也跑爸妈这边住,小家伙很喜欢这设计。这样也有个好处,白天孩子在炕上睡觉,门一关,外面干啥都吵不到他。
  叶二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