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末世预见 >

第9部分

末世预见-第9部分

小说: 末世预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我记住了。你也要好好的。”
  挂了张诚电话他也放下一份心思,之前这边谣言四起的时候他就给张诚打过电话,那时候张诚不是很相信,不过他还是跟他哥哥一起商量着,现在回来了,显然已经接受了他的劝告。

  第 10 章
  
  锦溪把手机关掉,现在的电要节省,转身去了地窖,锦阳哥已经把一部分菜摘了出来。
  茄子还好说,西红柿红了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是青的,这个是有轻微毒素的,锦溪挑出来放到框里上面盖着帘子,这个还得捂红了才能吃。
  “这么多西红柿怎么办,如果吃不了就该坏了。”锦阳看着满地的西红柿,绕了绕头。
  “要是有瓶子就好了,咱们可以做成西红柿酱这样冬天也能吃了。”锦溪摸了摸下巴。
  “怎么做?”锦阳将那些枝子揉吧揉吧放到一个空框里。
  “就把它切成块,然后放到瓶子蒸了开锅赶快用瓶盖盖上不能漏空气,我记得上小学,去一个同学家,他们家是咱们县里的,他妈是用医院里打吊瓶的那种瓶子,瓶子上还有胶皮盖的。现在都没那种瓶子了。”
  “真能行?”锦阳有些惊喜,“你嫂子他大嫂家在的那个县里,就有做大缸什么的,前些日子我跟我爸去一次就看到他们家有卖酒坛什么的。”
  “那有没有卖酒瓶子的?最好小口,没盖子不行。必须密封。”
  “有那种加水密封腌咸菜的。”
  “贵不贵?”家里没多少钱了。
  锦阳摇了摇头,“不算贵。明个我去看看。要是价钱合适就买些回来。反正都是自家用的。”
  “那哥,你看看有没有带盖子的腌菜坛子。有也买回来几个。价钱贵就算了。”他们家这么些菜得腌上才行。
  把菜摘出来,然后装到框里,叶子杆子都留着喂羊喂驴。俩人刚收拾好出了地窖,爷爷和二叔就回来了。
  “爷,我四爷怎么样?”锦阳问。
  叶老爷子摇了摇头,“没了。等晚上我带你过去给磕个头。明天就送山上去。”
  锦阳听了愣了“咋这么急?”
  “能不急吗,天这么热搁不下,今天村子不光你四爷,还有东边那股老六也没了,还有前边胡家大儿媳妇也没了。”
  “咋回事?”
  “唉,老六是一股火冲的,原本他就脑血栓,那会家里人都被吓懵了,亏着出门的少,老六看到外面那蝗虫老病就范了,一口气没喘上来。胡家大儿媳妇去地里摘葱,蝗虫过来没躲过去,一回身一堆蝗虫扑了过来,那东西一个有拳头大,等过去了,找到人身上都没好地方了,内脏估计都碎了。”
  锦溪听着脸都白了。
  几人正说着话,突然又听到嗡嗡声。几人赶紧来到门口,这次声音不大,没有之前那批厉害。
  “拿筐扣着。”老爷子狠狠的说了一句。
  这批蝗虫明显属于后出来的一批,或许没吃那么多东西没劲,飞的不快。
  几人拿着筐子袋子,等蝗虫过来就是一兜,等他们过去了,往兜子里一看没之前那些大,一个个跟乒乓球似的。
  老爷子捏一个出来,叹了口气“你们看看这东西怎么长的这么大的?”
  锦溪伸手摸了一下翅膀,手被拉出一个小口。
  “太锋利了。”锦溪赶紧把手收回来“说起来这几天咱们家鸡长的也挺快的,尤其是那只大公鸡,个头高了不少。奶昨个还说家里母鸡一天下两个鸡蛋,爷你说这是不是不正常。”
  “谁知道呢,亏着今天早上没把鸡放出来,不然跟咱们村里有些人家似的,在外面撒欢的都死了,你三爷家十几只鸭子半死不活的,估计活不了了。”
  “真的?太吓人了。”锦阳惊讶的叫了一声,然后就看自家的鸡,还好都好好的。不过也看着刚才锦溪说的大公鸡,确实大了不老少。“哎呦,我们家的猪。”
  “没事我和你爸刚才回来的时候去看了,就有一只尾巴被划出血了,其它都没啥事,不过我看那猪还是杀了吧,估计长不了多少肉,还费粮食。”
  “嗯,家里养羊和驴还行,猪确实费粮食。”锦溪点点头,合计着家里去年收的豆荚什么的,够牲口吃到什么时候。算一算,估计一年是够了。不过今年没收成,明年就断顿了。突然想到什么脸色一变“爷苞米没了,明年烧火咋办?”
  叶老爷子听了也一愣,黑着脸“叫上你爸,咱们去地里,看看能不是能剩下杆子啥的。还有根子都弄回来,搂一点是一点。
  爷几个赶着车去了地里,远远地看着地里的苞米地里乱七八糟的,基本没剩什么了,叶子是完全没有,只有一些杆子,也半截或者剩下根的。
  他们过去的时候不少人已经开始干了,许是都想到了,还有些人在地里哭,一些年轻人抓着蝗虫。
  来之前拿了筐了,爷几个分开,顺着垄沟边走边检,捡满了就倒在地上,等会直接让驴车进来拉,锦溪走的就是之前跟爷爷一起种的,要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种地,以前爷爷奶奶不舍得让他干,就算农忙也让他在家里帮着做饭忙活家务,从来没下过地,谁想到第一次种地就得了这样的结果,想着想着眼圈都红了。深吸一口气,用镐头将地里的根挖出来,不算剩下的杆子,只有这些苞米根也能烧一段时间。
  每次起根还要磕打磕打,免得带了太多土回去。
  一直干到黑,他们才回去,下午的时候村里其他人都来了,损失太大能收回一点是一点。
  驴车一趟趟拉也没能拉完。明天还要继续干,早上拔菜的时候把手弄破了,又干了一天活,两只手都肿了起来,奶奶在家准备了水,他把手往里一放疼的嘶了好几口气。
  叶老爷子伸手一抓,就看见孙子的手肿的跟馒头似的“去让你奶给上点去痛片。”说着嘴角抖了抖。
  老太太握着孙子的手眼圈就红了,忍着不落下来,去药匣子里拿出消毒的,又把去痛片擀成面,这个可以止痛,不过之前要把手上的刺拔了,那是拔菜的时候从架子上蹭的。还有茄子上也有刺。老太太眼神不好使,拔刺的活是锦阳做的。
  上了去痛片有用干净的布包上,两只手看着就像是熊掌,老大了。大宝在一边看着,眼泪哗哗的掉,跟自己个受伤了似的,而且还不大声哭嚎,是那种没声的哭,看着人更加心疼。
  “别哭了,一点都不疼,你看我都没哭。”
  “疼。”大宝憋着嘴叫了一声。
  “乖噢,等会我给你烤蚂蚱腿吃。”
  “不要小宝烤,让阳阳烤。小宝手疼。”
  “行,我给你烤去。可别哭了,你看虎子都笑话你了。”
  大宝赶紧回头看虎子果然看着他,赶紧回过头伸手抹了抹脸,又吸了吸鼻子,然后再回头,对着虎子挤眉弄眼,好像说看我没哭了。
  锦溪看大宝那可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吃了晚饭,一家人去了四爷家,就停灵一天,锦溪锦阳晚上准备多守一会。
  也不知道老人去世还是虫灾,过来的时候看人都有些麻木似乎被打击坏了。四爷几个孙子外孙子眼睛都哭的红红的,家里人也是一样,可能双重打击给人伤害更大。
  一直守到后半夜锦溪才和锦阳回去眯了一会,早早的又过去,跟着送葬。
  葬礼很匆促,不过不光他们一家,另外两家都是一样。天太热了不敢停。要是正常的时候,人还得拉县里的火葬场炼了才能下葬,现在根本没人管了,直接上报一下,就自己村子解决了。书记昨天去了县里,听说这次蝗灾死了不少人,一个省的粮食都没了,上边已经开始用打虫药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效果。这次蝗灾来的突然,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而且吃了东西长得快,一大片飞过来,人都反应不过来,加上现在通讯困难,好多地方都不能提前通知,因此伤亡较重。
  因为天气关系上边下了通知,所有因为蝗灾去世的都由各村自己解决,当然死亡名单还是要报上去的。既然让自己解决,就土葬了,两个老人的棺材都是现成的,老一辈对这个很在乎,就想着认可罚钱也要土葬,提前准备的,现在也算是准备对了,那个小媳妇没有,她婆家用五百斤粮食管村里一家借的,不过一年内还得换人家一口,不然就用粮食低。现在粮食开始金贵起来,不怕他们不还。
  三人下葬后,郝书记准备离开了,原本他老家就不是这的,是隔壁县的,只不过他媳妇家是这里的,他资格也合适,当初选村书记的时候就把他给选上了,上边也乐意,其实一般这样一个大姓占村子多数的情况下,上边不愿意让这个大姓的人领头,也是怕一个家族联合起来。郝书记人不错,跟叶老爷子的弟弟,也就是叶老六这个村长合作的也挺好,一干就是好几年。现在世道不好了,他也有了退意,原本年级就大,上次去县里就辞去职务了。
  县里乱哄哄的,也没工夫管他,直接盖个章就成了。所以说一切都不一样了,官说辞就辞。
  郝书记离开了,在叶家村也只是议论了一天,然后就没声了,上面没说派谁来,恐怕是没顾上,村子里干脆也不管。反正以前也是叶老六拿大注意。
  忙活几天地里的苞米根收回来了,摊在院子晒了一天,就是好的燃料。
  锦阳在地里活完事后,去了临县,找到那家卖瓷器的那家,不过东西没拉回来。
  “咋回事?”老爷子吸着烟袋问。
  “他们家不要钱,说市里的钱都贬值了,要粮食。”锦阳喝了口水说道。
  “要粮食?怎么算?”老爷子问,现在闹了蝗灾,好多人家存粮不够吃到明年的,粮价又涨了。不过现在粮价涨的高却没有人卖的。
  “价钱不等。不过我看挺合适的,现在有些东西都降价了。他们家的坛子缸什么的没人买。”
  “行明天拉上苞米茬子我跟你去一趟。”老爷子磕打磕打烟袋,想要存更多的东西就要有家伙事,这个不能省。
  “爹,我去吧,您这段日子都累坏了,别折腾了好好歇歇。”
  “歇啥啊,你身子骨还不定有我强呢,我这老骨头都练出来了,干地里活你还没我利索呢。”
  “您说的啥话,我身子骨硬着呢。倒是这几天锦溪累着了。”叶二叔说着把目标转移到锦溪身上,这干地里活没有自家老爹干的利索,确实挺丢脸的。
  “二叔你别说我呀。别看我瘦,现在身上都是肌肉。”锦溪说着把袖子搂上来,比划一下。
  看他那小腱子肉,爷爷伸手掐了一把,笑的满脸皱纹。

  第 11 章
  姜还是老的辣,叶老爷子出马一个顶俩,也不知道老爷子怎么跟人家谈的,叶景阳赶着驴车在阴凉地方等着,等老爷子谈好了才过去,结果用两百斤苞米面换回来一车坛坛罐罐。
  “爷你太厉害了,这些平常别说二百斤苞米面,就算翻一倍也换不来。”
  “现在什么世道,昨个你没看新闻,因为地震有不少地方火车汽车都不通了。咱们这边还好呢,粮食产的多,各家不缺,这回虫灾可是把大家坑苦了,粮价一下上来了。那家人地少,以前还给别人种,自己做生意,现在粮食可不就不够了,花钱也不好买。他想换粮,也得按照现在的粮价换,咱不当冤大头。”老爷子叹了口气,说起来他也不想这么买,可是也得顾着自己家吧,说起来那家也不算亏,他当时看的有人还拿着苞米茬子去换呢。
  锦溪帮着把车上的坛子往屋里搬。叶老爷子挺会买东西,那种密封的跟篮球差不多大小的咸菜坛子买了七个,他们家就剩下这几个了。米黄色坛身咖啡色描花,还挺漂亮的,两层的盖子,里边盖子上面还带着皮垫,外面的盖子就是个倒扣的碗,扣好后在上面浇上水,只要水不没,就一直密封着。这样的坛子他们这边少,好像南方用的多。
  还有六个黑釉的带盖泡菜坛子,这个有半米高,上面是像盆一样的盖子,好像是鲜族腌泡菜的,这个好在个大,而且平盖,直接可以摞起来,老爷子就是看着他们店里四五个叠着放着挺稳的才买下来,吃一缸拿一缸,不占地方。
  除此之外老爷子还弄回来几个泥罐,不如瓷罐漂亮,也不密封,不过装东西正好。
  东西买回来了锦溪他们就开始做西红柿酱,烧开水把罐子都烫一下,擦干净,然后把西红柿切成一瓣一瓣的放到里面,罐子比原想想的瓶子大多了,蒸的时间长点,一锅也只能蒸两灌有些麻烦,好在装的量多。开锅的时候锦阳掀锅盖,锦溪和大嫂两个人准备着一掀锅盖就盖盖,然后把最后的碗装盖扣上,浇水密封。
  怕被热气熏着,两人脸上手上都围上,就这样两人的手都红了。
  三个大锅同时做,一次就弄了六罐子,还剩下不少,也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