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医 >

第283部分

宋医-第283部分

小说: 宋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杜文浩最近这些天一直是忙得几乎见不到他的人。

    现在城里城里重建的工作已经基本完工了,无家可归的都住上了竹楼,在杜文浩的号召下,城里米商们都拿出一些陈米熬粥赈灾,缓了燃眉之急。

    防御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派出的多个医疗队很好地贯彻了杜文浩的防疫思想,伤寒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

    杜文浩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在立体农业上。

    他先找了一家城外有池塘的农户,按照自己的构思建立立体农业。很快,他构思的模式都建立起来了,毕竟,这些模式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只要想得到,都能有效的。

    那家实验的农户眼睛都瞪圆了,这些可都是想都没想到的招,如今看了才知道,其实很简单,却有很大的收益,估计来年收成不会差的。

    完成了试点工作之后,杜文浩把城里有经验的农户都集中起来,在那农户家进行示范讲解。

    现场讲解的作用比看书要方便多了,一众农户看得心痒难耐,都想回去照着模样试验一番,也有这样的收获,

    立体农业是山区农业最重要的发展路径之一,杜文浩对此特别的重视,所以起早贪黑地在农田里忙碌,指导农户们发展立体农业。

    但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报到了韩绛大将军那里。

    韩绛把杜文浩和苏轼叫到他的中军大帐,把一封密保展开了给他们瞧。

    杜文浩一看之下,大吃了一惊,密保说西山邻近部落开始在边境集结兵力,有夺回西山部落的企图。

    一番商议,杜文浩悍然道:“上报朝廷调集禁军已经来不及了,还是老办法,——就地招兵买马,扩充大军,抵御吐蕃番军!”

    韩绛想了想,低声道:“杜御医,招兵买马必须皇上圣旨才能,皇上最忌惮的就是边将拥军自重,所以采取种种办法进行钳制,并早有严令,擅自扩军者,那可是灭门的死罪!”

    苏轼也道:“是啊,云帆兄,上次咱们沿途招兵买马扩充了几万大军,虽然事非得已,也是为了驱逐番军,可还是触犯了朝廷禁律。如果此番再擅自扩军,违反太祖皇帝禁令,一旦监察院参我们一本,只怕很难办,连皇上都袒护不了啊!”

    杜文浩道:“那你说怎么办?眼下我们在西山能战斗的大军,就五千禁军而已,其余新收部队,虽有上万人,都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也没经过多少战斗洗礼的,而吐蕃大军连连征战于吐蕃内部争斗,战斗力远远强于我军,现在几个部落同时垂涎西山,只怕不是我们能抵御的!”

    韩绛道:“话是这么说,不过,杜御医,有句话说了不是很好听,但这时候,老朽只能提醒大人一句了,——圣命难违呀”

    “是吗?”杜文浩呼地站了起来,“我也知道一句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韩大将军和苏知州你们怕事,那我来办好!我绝不能眼睁睁看着西山被番军夺回去!你们不知道吧,——皇上已经说了,打下西山,封我为西山王!”

    韩绛和苏轼一听这话,相互看了一眼,都站了起来,望着杜文浩,躬身一礼:“愿听大人指示!”

    这两人的前程按照宋神宗的交代,都是杜文浩一手促成的,而他们听杜文浩说的的确在情理之中,又如何不听呢,所以才有这番表态。

    “那好!立即招兵买马,同时紧急军情向朝廷上报,请求增援!”

    接下来,整个雅州都动了,城里乡下,到处都竖起了招兵大旗。

    天灾人祸的日子,百姓只要有口饭吃,就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里也都认了,所以很快征集了上万兵士。

    新募集的兵士,都教给李浦进行新兵训练。

    或许是源源不断的兵员突入西山和雅州边军防御,吐蕃邻近部落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一直风平浪静。

    这让杜文浩稍稍心安了,把主要精力又放在了城里重建和农业立体经营之中。一忙起来,有的时候吃住都在工地里。

    这一天,猴子找到工地里说是有事,见到杜文浩不免吃了一惊,只见他又黑又瘦地从房中出来,手上还拿着两个馒头。

    杜文浩招呼猴子在一棵大树下的石桌前坐下,递给他一个馒头,然后自己嘴里嚼了一口。

    猴子接过馒头,捏了捏发现硬的跟石头一样,而且还隐约地散发出一股不太好闻的味道,猴子根本不在乎,他吃过比这难吃的多的东西,咬了一口,慢慢地嘴里用口水泡软了再吃。

    猴子含糊地说道:“大老爷,您一天就吃这个啊?”

    杜文浩笑着点了点头,道:“挺好,这东西禁得起饿,两个就管饱,对了,找我什么事?”

    猴子:“我查清楚了。”

    “什么查清楚了?”杜文浩问道。

    “大老爷,您是忙忘记了,您不是让我给查那个宅院的事情吗?”

    杜文浩这才想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儿,道:“看我是真的忘记了,查出什么来了?”

    “李大爷的孙女曾经在山庄柯家干过活,后来因为嫁人就离开了,不过干的时间挺长,我就问了问她,她又带着我找了当时在他们家干过的一些人,我大概知道了是个什么情况,这就来找您来了。”

    那硬馒吃在嘴里满嘴跑,杜文浩咽不下去,走到一旁的水井边,用水瓢在水桶里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口,然后回身道:“好,说说看。”

    猴子跟过来道:“柯家原是雅州大富,听说是什么生意都做,当然听说都是一些正当的生意,柯家当家的叫”

    杜文浩打断猴子的话:“不用给我他们家的家谱,有钱我也看到了,就说说,这个宅院到底有没有人?”

    “本来是有的。”

    “废话,我也知道本来是有的。”

    “嘿嘿,我的意思是,蕃军被消灭之后本来还是有的。”

    “哦?那你们去的时候人呢?”

    “我听一个一直在柯家当老妈子的人说,她是在我们去的三天前离开柯家的,当时因为我们发现的宅院是柯家另外一处宅院,平时他们都在城里住着,城里的宅院让蕃军烧毁了,他们就举家搬进了深山老林。”

    “他们还挺有先见之明的嘛,好,你接着说。”

    “当时,柯家老爷子病了,大概是气病的,说是柯家有个什么媳妇儿让蕃军给糟蹋了,媳妇儿后来上吊自杀,肚子里已经有了身孕了,老爷子气不过就病了,后来没过多久也就去世了。”

    “唉!”

    “那柯家人口众多,听说有好几十口人呢,柯老爷子有五房太太,都有生养,到了第二代就有十一个孩子,后来这十一个孩子中留在家中有四个,后来”

    “好了,又扯远了,你说得我都糊涂了。简单一点!”

    猴子道:“哦,听说他们五世同堂,蕃军一来,柯家连失三命,对了,听说柯家一个叫柯铭的人,杀了他的妻子,小妾和三个孩子,然后自己自杀了。”

    杜文浩一听,不禁啊了一声,道:“都死了?”

    猴子:“听说他是长房长孙,但是老爷子后来没有将家中的大权交给他,反正其中事情错综复杂,他大概是气急了,就把自己房里的人一个不剩地都杀了。”

    杜文浩听得有些毛骨悚然,道:“那别的活着的人呢?”

    猴子:“说是去了蜀中,他们是家大业大,也不在意这个宅院,不过听说也有留下不愿意走的,但是不住在宅院了。对了,那宅院的粮仓里的粮食多得你都想不到!”

    杜文浩心中一动,现在他最需要的就是粮食了,想了想,道:“你再去查一查留下的都是什么人,能不能把他粮食卖给我们。”

    猴子得意地笑了:“我已经想到了,找了这十几天,大家说什么的都有,说是什么柯铭应该有四个孩子,只杀了三个,应该还有一个的,留下的应该就是那一个,也有说,其实都走了,后来我无意间听到乐瑶院的老鸨说,她们那里新进了一个绝色的人物,叫柯尧,说是从前柯家的人,于是我就回去给夫人说了,夫人让我带了几个侍卫一起去看看,因为我的年纪比较小,担心不让我进去。”

    杜文浩大笑。

    猴子有些不好意思了,红着脸儿说道:“大老爷,您别笑啊。”

    “我是在笑,这么有钱的人家怎么可能沦落去做这样不齿的事情,不过就是老鸨搞得噱头而已,你竟然也真的去看了。”

    猴子认真地点了点头,道:“真的去了,那姑娘因为去了没有多长时间,而且年纪尚小,所以还没有接客,而是给她请了师傅叫她琴棋书画,人我们也见了,老鸨见我们报出您的名讳哪里敢说一个不字,直接让我们见了。”

    杜文浩在猴子的头上狠狠地拍了一下,猴子哎哟一声,杜文浩道:“小崽子,竟然敢报我的名字,以后定然是个寻花问柳的主儿。”

    猴子呵呵地摸了摸头:“您不知道那个叫柯尧的姑娘,长得像个瓷娃娃似的,我一进去就惊呆了,那模样,啧啧啧,那叫一个美。”

    杜文浩啐了一口,道:“你一个小屁孩儿知道什么叫美?”

    猴子吐了吐舌头:“不过您应该去看看,我听说才十四岁,个子高挑,就是一张冷脸,见谁都不笑,听说那老鸨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什么冷月的,真不好听。”

    杜文浩:“我也觉得不好听。”

    猴子眼睛一亮,道:“真的?”

    杜文浩伸手再打,猴子一下闪开了,杜文浩笑着说道:“什么真的假的,让你去查宅院的事情,你倒好,跑去逛窑子去了,该打!”

    猴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来,轻声说道:“您先别打啊,我上前直接问那冷月,你认识柯铭吗?您猜她怎么说?”

    “不认识。?”杜文浩说道。

    “您怎么知道的?”猴子不明白了。

    杜文浩笑着站起身来,道:“好了,你怎么可能想到一个窑姐的身上去,她若真是柯铭的孩子,一来,柯铭没有理由都杀了,唯独不杀她,即便是真的留下她,柯家的人也不会将她一个人留在雅州不管,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她真的留下了,她也不会自贱到去窑子里卖笑为生。”

    猴子觉得杜文浩说的有理,只好说道:“那我再去查查看。”

    杜文浩:“去吧,以后不要进那种地方了,会短命的。”

    猴子年纪尚小,自然不明白杜文浩说的意思,只是听着点头,然后离开了。

    杜文浩起身正要回到房间去,只听门外守门的士兵跑了过来,报告道:“大人,门外有人找您。”

    杜文浩往门外看了看,只见一个穿着鲜艳的妖媚女子站在那里正对着自己一张脸都要笑开花儿了。

    “这个人我不认识。”杜文浩说道

    士兵偷笑道:“是城里乐瑶院的老板,说是请您和李将军去吃饭的。”

    杜文浩暗想,这些人还真是有办法,敢到军营里来找人,什么吃饭啊,就不是请你去逛窑子的吗?柯尧,对,好像那个叫柯尧的女子就在这个叫乐瑶院里,呵,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了,杜文浩想了想,对那士兵说道:“让她先回去,我和李浦随后就到。”

    收拾好了,杜文浩带着李浦就出了门儿。

    雅州的城西,大多都是烟花柳巷,有雅州红街的美名,这里沿池环岸植柳,遍布馆舍妓院。也许是都做个这样的买卖,很奇怪,蕃军的大火竟没有将这里烧毁,整个雅州城里,只有这里还是一片繁华景象,都是追欢逐乐、纸醉金迷、楼船锦绣、繁华竞奢的场所!

    老鸨到底是做生意的人,处处想的周到,另外租了两顶轿子在军营不远处候着,这样既不会有人知道杜文浩他们是去逛窑子,也不会让杜文浩他们为难怎么去抬轿的人七弯八拐地绕了不少的巷子,曲曲弯弯给人“小径通幽”之感。

    杜文浩听李浦说,这窑子也有不少的讲究,门前最好有杨柳,取“依人”之义;窗外最好有流水,含“不尽”之情。宅内的建筑,也十分考究。厅堂要宽,庭院要美,前后植花卉,左右立怪石,池中泛游鱼,轩内垂帘幕。室内的陈设,更是精致,须有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望之有如“雅致修身之所”,决非“肉铺”。进入这样的所在,首先便让人心旷神怡,病气、晦气、疲劳之气,都会被扫得干干净净。其次,菜肴、点心、瓜果、餐具、酒盅、茶杯,都要十分精致而洁净。那乐遥院听说是雅州最好的青楼,连厨子都是从京城请来的,服务也极其周到。菜是清淡的,酒是清淳的,茶是清香的,器皿是干净的,再由一双双纤纤玉手捧了过来,莺声燕语,款款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