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说司马家 >

第80部分

正说司马家-第80部分

小说: 正说司马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中地区。
这反而给了司马氏兄弟以兵权。有了兵权在手,当司马颖踏出宫门的那一刻,贾南风为自己挖掘的坟墓也宣告完成。
24 废黜太子贾后擅权
贾皇后这么做,马上就得罪了太子,皇后与太子之间的关系逐步紧张起来,以至于贾皇后担心将来如果太子继位,自己一定没好果子吃,不如乘现在自己大权在握时,废掉这个太子。主意既定,贾皇后说干就干,她首先开始清除太子身边的人,贬官的贬官,外派的外派,太子此时手中尚无权力,难以阻止贾皇后的行动。
接着贾皇后又编造太子谋反的证据,在朝堂上提出要诛杀太子,群臣大半反对,包括张华在内,提议应调查此案,以免冤枉了太子,但贾皇后坚决不允,力主诛杀太子。经过群臣反复争论,最终双方各退一步,暂时将太子废黜并囚禁起来。
问题是惠帝司马衷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将他废黜后,东宫就闲置了,权力出现了真空,其他旁系诸王蠢蠢欲动,各怀心事。朝中大臣对此也意见很大,但迫于贾皇后的势力,大家敢怒不敢言。赵王司马伦是司马懿第九子,司马昭同父异母弟弟,惠帝司马衷的叔祖。他看到贾南风这次引起了众怒,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是时候组织人马干掉贾南风,夺取政权了。但属下孙秀却问他,干掉皇后之后呢?太子尚在,难道你恢复他的太子之位?司马伦一下子被问住了,是啊,接下去如何处理太子呢?自己冒险起事,总不能为他人做嫁衣裳吧。
没想到的是,贾南风竟迅速帮司马伦解决了这个难题。她虽然囚禁了太子,还是对他不放心,悄悄派出自己的亲信孙虑去杀了太子,希望一了百了,永绝后患。这下子贾南风不但又点燃了群臣心中的怒火,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对,也给司马伦起事创造了十足的舆论与民心基础。
司马伦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由于他是皇室宗亲身份,同时宫中都是熟人,他连夜就发兵讨伐贾皇后,临动手前他派孙秀去劝告张华,希望他能投降,毕竟张华是难得的治国人才,司马伦政变成功也需要用到他,但张华拒绝了投降。司马伦首先率兵进入皇宫控制了皇帝司马衷,再假借皇帝的名义抓捕了贾皇后和她外甥贾谧。贾皇后一生狠辣,没想到这次失算了,老虎打了个盹,就被财狼给咬了。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就是只要一步走错,立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贾南风先被囚禁在金墉城,过不多久就被司马伦给毒死了。风光一时的贾氏一族全部被灭门。司马伦为了篡位,杀了张华、裴頠等一干正直大臣,栋梁既折,晋朝的宗庙社稷距轰然倒塌不远了。
25 帝位虚弱人人觊觎
晋朝的历史进程总算出现曲折,不再按原先的道路往前,公元300年,司马伦控制了朝廷,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子,和司马亮属于同一辈。司马懿一共九个儿子,就两个成器的(司马师,司马昭),其余的一个比一个胡闹。
皇位虚弱,大家都盯着看,谁都想登大宝,但谁都不敢公开,司马伦谋逆之心昭然若揭,很多人看不下去,其中就有淮南王司马允。司马允是司马炎的儿子,论辈分应尊司马伦为爷爷。司马伦清楚,这个孙子很不听话,于是想夺他兵权,司马伦上表推荐司马允为太尉,这时的太尉已经成了虚衔,等于明升暗降,司马允当然不干,他直接把诏书顶了回去。
司马允不听话,他爷爷还有后手,司马伦代替皇帝发出的第二封诏书很快来了:“司马允抗旨不尊,即刻收捕入狱……”御史宣完诏书,向身边的令史挥挥手,意为拘捕司马允,司马允接过诏书当场扯成两半,他想自己也不是好惹的。事已至此,司马允唯有反抗一条路可走了,他立即杀了两名令史,随后集结兵马,杀向皇宫,宫内有太子老部下陈徽接应。
司马伦看到司马允不听话,反而率兵造反了,他还真有点怕,手下的乌合之众很快被杀散,司马伦后退至承华门,躲在树后面不敢露头。司马允让士兵们只做一件事,就是向宫内射箭,从早上八点一直射到下午两点。内宫的陈准(陈徽兄长)劝惠帝下诏停止抵抗,惠帝命令侍卫伏胤率四百兵出宫宣旨,路上他遇到了司马虔(司马伦第三子),司马虔劝他说:“你若能趁机杀了司马允,我们绝对不会亏待你!”伏胤觉得这事很简单,当下便答应了。
伏胤心里也很想借这次机会捞取好处,既然司马虔那里有承诺,他就试试看。他很快到达司马允阵前,拿着圣旨,对司马允说:“我是陛下派来帮助将军的!”司马允很是高兴,弓箭快射完了,正缺少援军呢!伏胤的四百人就这样大大方方地冲入了司马允军中,亮出了明晃晃的屠刀。毫无防备的司马允第一个命丧黄泉,两个儿子紧随其后,一场叛乱,就此极富戏剧性地收场了。
人的野心总是一步步高涨的,既然躲过了叛乱,司马伦又趾高气扬起来,大权在握他还觉得不满足,每天早朝,都要衣冠整齐地跪在大殿之上,向坐在龙椅上的那个孙子行跪拜礼。老人家年纪大了,腿脚不太利索,尤其令他闹心的是,这孙子何德何能,有什么资格向他发号施令?主子雨滴般的心思,一旦落到下属心里,都会变成一片汪洋大海。什么伦理纲常、忠君爱国,对这些弄臣来说全是浮云,他们在乎的只是自身的荣华富贵,幻想着主人哪天得道他们就能升天。孙秀就是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毫不客气地说,司马伦成也孙秀,败也孙秀。前面所道,皆是这句话的前四个字,接下来,孙秀要生动具体地阐述后四个字了。
接下去我们来说说富甲天下的石崇,大家首先会想起他和王恺斗富的传奇故事,其实还有一段绿珠为他坠楼的缠绵悱恻的感人故事,造成这段感情悲剧的罪魁祸首即为孙秀。贾谧死后,石崇政治失意,索性搬出了洛阳城,没了政治立场问题的困扰,石崇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在洛阳西北修建了一座别墅,称为“金谷园”,其奢靡程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厕所都比皇帝的卧室豪华,他还新纳了一名小妾,名曰绿珠,能为石富豪相中,绿珠的相貌身材自不用说。
俗话说,红颜祸水,主要指美女人人爱,拥有美女就会招来其他人眼红嫉妒。绿珠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孙秀耳朵里,孙秀也是好色之徒,早就听说过绿珠的美貌,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立即找石崇要人,石崇的答复很干脆:要人没有,要命一条!这句话彻底把孙秀激怒了:老子连人带命都要!趁司马允事败,孙秀上书诬告石崇和司马允有勾结,顺便给石崇拉了几个陪葬品:潘岳,欧阳建。不久后,皇帝的批复下来了:所奏属实,立即交有司处理。石崇等人就这样被灭族,绿珠自杀以谢夫君。当然了,这件事只是一根导火索罢了,即使没有绿珠,石崇也不会活得长久,因为他太有钱了!有钱到国人没有一个不为之眼红。富贵不可怕,可怕的是富豪的心,假使石崇积极投身慈善业,以国人皆富为目标,哪怕家财散尽,其结果又会怎样呢?
石崇一死,他的巨额财富就成了别人的碗中小菜,自古强盗都愿意劫富豪,就因为收获大嘛,石崇的巨额家产有多少能进入西晋国库,这里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可以肯定的是,孙秀和司马伦发达了。抄完了金谷园,孙秀立即提议已成为丞相的司马伦加九锡,“九锡”指九种物品,包括车马,衣服,弓矢,斧钺等,是天子对功臣的特殊礼遇,极其尊贵。此礼节发源于周朝,到后来,反而变成行僭越之事的准备工作,被加九锡的大臣:曹操、孙权、司马昭等人,后来都逐步篡位了。
司马伦飞黄腾达之后,又打起了为皇帝立后的主意,想彻底控制住皇帝的内宫,他给惠帝娶了个新老婆:羊婉容。这可是个传奇人物,什么杨芷、贾南风、绿珠之流,比起羊氏来简直弱爆了!该女子的传奇经历不在此前,而在此后,在此后十八年间,她创造了一项记录:五废六立。最后嫁给了刘曜,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两国两后在一身”之奇观。
26 乱世谁都有机会成为英雄
公元300年,新的潮流人物又要登场了,虽然这一年别人没看出什么特别来,但对于蜀地的李特李流兄弟而言,这一年却是他们人生转机的开始。四年前,李特随齐万年起兵,苦苦支撑了三年,最终为孟观所破,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他暗下决心:这笔血债,我李特一定会替死去的兄弟们讨回来!言讫,他率领着无家可归的流民和一部分义军南下,经剑阁入蜀,投到赵廞麾下。赵廞和贾家有姻亲关系,贾氏一族被灭门,赵廞内心极为恐惧,可他渐渐发现,中央政府似乎已经忽略了他这个益州刺史的存在,贾后被杀,没人搭理他,司马伦加九锡,连个通告都没有。
益州是个好地方,当年刘备在此立国称帝,现在在自己治下,既然领导不管,那就单干吧!赵廞开始好好治理这片地方,他招抚流民,开库赈灾,以此笼络人心。正在此时,一个人和一份诏命的到来打乱了赵廞的计划,他开始重新怀疑贾后灭门的惨祸是不是蔓延到了蜀地。这个人是耿滕,他还带来了一份圣旨:任命耿滕代替赵廞任益州刺史一职,赵廞改任大长秋。大长秋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负责传达皇后(不是皇帝)旨意,并且管理宫闱,统领宦官。看似官职挺大,实际上只是太监头子,此时的皇后早已没了贾南风的权势,能有什么旨意传达?
看这个架势,很明显朝廷是要拿自己开刀了,赵廞当然不干,耿滕刚踏入益州,便被恭候多时的李特等人干掉了,赵廞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自立为王,建元太平,史称“太平王朝”,还给自己加了大将军大都督等一大堆头衔。司马伦惊闻蜀地叛乱,忙令西夷校尉陈总发兵征讨,陈总不是赵廞的对手,兵败被杀,至此以后,中央政府再无力征讨。读者会问:益州的其他军队呢?成都平原土地富庶,大城市不在少数,郡太守呢?郡里的士兵呢?答案很简单:都被司马炎裁掉了。一州只有一百武官,郡里则仅有可怜的五十人,别说打仗,就是平时集会都聚不起像样的人数。
司马炎当初过度削减兵力的弊病显现出来了,没有足够的军队,太守们即使想平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征兵需要经过中央的批准,古代没电话,千里迢迢,只怕皇帝的诏书还没下来,地盘儿就已经改姓了,最可怕的是,批准令是下来了,却落到了叛军的手上。
赵廞的能力当一个地方官可以,一旦自立为王,性格中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他的太平王朝没能太平多久,赵廞手下有一猛将:李庠(李特兄长),此人为太平王朝的建立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赵廞出自官宦之家,阶级不同,和流民没有感情可言。但李庠不同,他本是流民出身,流民里有他的父老乡亲,他要尽量维护他们的利益,久而久之,李庠的声望甚至超越了赵廞,两人的矛盾亦渐渐加深。“功高盖主者身危”是也。李庠为了缓和两人之间的矛盾,劝赵廞即帝位,赵廞却以李庠谋逆为由杀了后者。李家子孙十余人尽遭屠戮。李特兄弟远在绵竹,听说大哥被杀,火速发兵成都,杀了赵廞,历时三月的太平王朝就此覆灭。
司马伦听说赵廞死了,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朝廷不能放过这批反贼,他任命罗尚为平西将军,兼领益州刺史一职,与广汉太守辛冉等人共同率七千人入蜀。李特没有赵廞那么强大的实力,罗尚也不是单枪匹马的耿滕。听说官军即将到来,李特极为害怕,他派弟弟李骧夹道相迎,以此表示对朝廷大军的绝对服从,罗尚见状,也不好动手,于是先把军队安顿了下来。到目前为止,李特尚未表现出反心,他只是从关中逃出的流民大军的普通一员,他没有项羽刘邦那么大的志向,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已知足,只是因为稍微有点威望,被大家推举为首领罢了。
历朝历代所谓的官逼民反,流民最初并没打算反,毕竟造反是要掉脑袋的,但是朝廷不给他们活路,逼着他们去死,流民才不得不反。公元302年,罗尚接到诏书,命令他把蜀地的流民全部迁回原地,罗尚没有犹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朝廷的命令。但他忽略了几个问题:首先,关中依然动荡不已,这些流民早已把蜀地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谁会愿意回去?再者,七月份正值雨季,山洪爆发,道路泥泞,数万人出蜀,几人能平安回去?最后,这些人几乎在死亡线附近徘徊,收获期未到,他们连路费盘缠都凑不齐,朝廷又不派运输车接人,他们怎么回去?
朝廷的高官们考虑问题都很简单,他们只想着自己的方便和利益,根本不顾其他人的生死,朝廷只在乎蜀地的安定,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