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说司马家 >

第81部分

正说司马家-第81部分

小说: 正说司马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的高官们考虑问题都很简单,他们只想着自己的方便和利益,根本不顾其他人的生死,朝廷只在乎蜀地的安定,巴不得这些流民全死干净,唯一在乎流民性命的只有李特。李特上书,请求暂缓流民的回迁工作,最起码等秋收后再施行,罗尚告诉他:不行!事已至此,只能靠自己了,李特在绵竹修建大营,开始安置他流离失所的乡亲们,辛冉得知此事后,居然诬陷李特聚众谋反,然后写了很多通缉令,悬赏李特首级,李特兄弟终于被局势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官逼民反的一幕已无法避免,通缉令都出来了,难道要等刀架到脖子上才明白死期已到吗?李特兄弟就此揭竿而起,李特和蜀郡人民同心协力,开库救灾,安抚民心,很得大家的拥护,民心所向,罗尚自然不是对手,他一面败退,一面向朝廷请求援军。
没想到祸不单行,没事的时候固然太平,一旦有事,到处都是事情,朝廷最近手忙脚乱,西南打得不可开交,东北地区也没闲着,当时的东北地区“三部鼎立”,分别为鲜卑宇文部、鲜卑慕容部、鲜卑段氏部落。三部中以宇文部最为强盛。宇文莫圭仗着自己兵强马壮,经常攻打另外两部。这一年,他又盯上了慕容廆,后者击败了莫圭的前锋,这令莫圭极为恼火,莫圭马上调集十万大军,包围了慕容廆的老家棘城(今辽宁义县北)。慕容廆也发飙了,他命令军队火速出击,一番激战,击败了莫圭军。此役以后,宇文莫圭的老大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撼动。慕容部逐渐强盛起来。
27 百姓为了活命,显贵抢夺皇权
外面打得天翻地覆,洛阳城中尚且平静,司马伦一直对皇帝的宝座垂涎欲滴,他回到家盯着“九锡”之物研究了大半天,总结出一个结论:这些东西没一样值钱的!这孙子,竟敢糊弄我,你要是真有诚意,干脆把龙椅送我算了!正巧孙秀来相府串门,两人一合计,就这么着吧,孙秀被委派了一项光荣的任务:逼司马衷签署退位诏书,大晋该换换天子了。公元301年正月初九清晨,司马伦乘天子车驾进入宫中,即皇帝位,司马衷搬到了金墉城居住(羊后第一次被废)。晋武帝司马炎万万不会想到,他下诏大修的金墉城,竟成了他至亲之人的归宿:老婆杨芷,儿子司马衷,孙子司马遹,儿媳贾南风、羊婉容。
皇帝轮流做,谁有权力谁登大宝,司马伦觉得自己也是司马家族的一分子,当皇帝没啥不妥的。皇帝新承大统,普天同庆,司马伦立即大赦天下,然后大封功臣。司马炎一生封了57个王,司马衷封了1081个,虽然有点多,毕竟还能数清。可到司马伦这里,他封的爵位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古代官员的帽子都用貂尾做装饰,晋朝的貂就那么几只,用完了最后一根貂尾,秃帽官员的队伍还是望不到边,无奈之下,只好用狗尾续上(“狗尾续貂”即来源于此)。于是乎,满朝文武皆狗尾,狗尾更比黄金贵。既然身为官员,官职是一定要有的,为了安置这些“官员”,司马伦下令,该年的孝廉都不委任官职。封来封去,吃亏的还是黎民百姓中的普通读书人,他们兢兢业业,努力读书,恪守孝道,就想通过举孝廉这个途径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司马伦的这道诏命关上了这些年轻人生命中的最后一扇窗,一时间,民怨沸腾。
司马伦原来一直声望不高,功勋不著,对国家没啥贡献,现在通过胁迫坐上龙椅,很多人都不服他,尤其是司马攸的儿子齐王司马冏,要不是当初杨艳杨皇后的枕边风,他已经成了帝国的皇太子,哪会轮到你司马伦兴风作浪?司马冏派使者联系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新野公司马歆,并且传檄全国征讨。司马冏的檄文很奇特:“佞臣孙秀,迷乱赵王,应当群起而攻之,不从者,诛三族!”司马冏把矛头指向孙秀,颇有些“清君侧”的意思,言外之意是赵王不必惊恐,我们只是冲孙秀去的,至于司马伦信不信另当别论;但是第二条,“有不从命者,诛三族”,谁要不跟我们混就杀了谁!典型的强买强卖嘛,造反又不是旅游,弄不好要掉脑袋的,胆小的不愿去,这也可以理解,可逼着人家去就有点不地道了。
这次叛乱也是考验人心的时候,平时大家都安于过舒服日子,一旦打仗,毕竟是要冒风险的。司马颖和司马歆很快响应,可檄文到司马颙处打了点折扣,他采纳张含的建议,拒绝了司马冏,并且把使者五花大绑的送给了司马伦当礼物,随后派张方出兵援助司马伦。张方率军到达华阴后又被喊了回来,原因是司马颙听说造反的一方声势挺大,转而又站到了司马冏这边,典型的反复小人,司马颙就是这类人吧。司马冏攻阳翟(今河南禹州),司马颖自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出兵,兵力合计数十万,司马颙这一路还算顺利,在黄桥先败后胜,随后渡过黄河,兵锋直指洛阳。司马冏则在阳翟遇到了大麻烦,阳翟守将赵泓数次击败司马冏,之后渡过颖水,直接攻打司马冏大本营,司马冏情急之下派司马覃回救,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击败赵泓,赵泓退守阳翟,继续同司马冏对峙,直到政变结束,司马冏也没能前进一步。
司马颖由于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顽强的抵抗,反而第一个来到了洛阳城边,兵临城下后,司马伦慌了神,孙秀平日里为虎作伥,得罪了不少人,他怕众人把他分尸,干脆躲进中书省当起了缩头乌龟。常言道,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左卫将军王舆和司马漼率七百人杀入中书省,揪出了孙秀将他杀了,王舆逼迫司马伦退位,做了四个月皇帝的司马伦就此走下龙椅,二月初九,司马伦被赐死,九泉之下,不知司马伦如何向老爸和两位哥哥交代。王舆从金墉城接回了司马衷一大家子,羊后复立,几天后司马颖和司马颙到达洛阳,司马颖没忘记他的老伙计司马冏,他派军讨伐赵泓,与齐军合兵一处,赵泓不能支撑,献城投降,司马伦的最后一支反抗力量就此覆灭。历时六十多天的内战以司马冏等人的胜利宣告结束,双方共阵亡数万人,伤者不计其数。
28 在政局不稳时躲一躲不是坏事
成功容易分赃难,很多成功之后的团伙最终往往内部火拼,此时的洛阳城内,主要有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三支势力,其中以司马冏最为强势。司马颖很识相,以母亲生病为由请求回到藩国,他辞去一切官职,拜谒太庙,随后直奔邺城而去。司马冏听说后,急忙出城相送,足足追了七里才看到司马颖的旗帜。司马颖翻身下马,紧紧握住司马冏的手,把军国大事托付给了后者,不觉泪如雨下。司马颖的撤军很可能是权宜之计,因为他深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但我们宁愿相信,在那个尔虞我诈的时期,司马颖这么做完全是出自友情——至少两人不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晋朝的天下本来有很大的机会是传给司马攸的,后来因种种原因归了司马炎,此次司马攸的儿子总算登上了高位,洛阳城的主人换了一波又一波,现在终于轮到司马冏坐大了,公元302年,距老爸司马攸去世已经整整二十年。甫掌大权,司马冏也不能免俗,大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闹革命,现在革命成功了,不给点好处怎么行?关于对手下将领的封赏,我们略去不提,因为后面几个人的名气实在太大,篇幅所限,只好委屈前者了。
第一个人,大孝子刘殷,古代历朝以孝治天下,他的官职是军咨祭酒(原为军师祭酒,忌讳司马师的师字,改称军咨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地位仅次于司马冏。刘殷何许人也?这里有一份邀请他出山的人员名单:司马攸,羊祜,杨骏,司马冏,刘聪……简言之,历任当权者都以任用刘殷为荣,刘殷每次都以奉养祖母王氏为由予以推辞,这在礼崩乐坏的晋朝难能可贵。后来直到祖母病殁,刘殷这才响应征召,成了司马冏的参谋长,刘殷夫妻共育七子两女,儿子皆有建树,两个女儿后来全成了后赵的皇后。
第二个人,猛人苟晞,当时的战神,只有他才善于打仗,西晋末年,群雄并起,外族纷纷入主中原,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几度攻陷洛阳,西晋几乎亡国。正在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苟晞,他亲自迎回西晋宗室,重建社稷,并率领西晋残余部队与胡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甚至数次击败石勒(石勒一生极为稀少的几场败仗都拜苟晞所赐),官至上将军,时人把他和白起、韩信做比。
第三个人,文人江统,虽然没有亲自上前线,但对天下大势看得极准,大家对这个人应该也不陌生,著名《徙戎论》的作者,朝廷若接受江统的建议,何至后来的五胡乱华!
再往后还有一大帮当时的人才,比如张翰、顾荣、王戎(竹林七贤之首)、王豹、嵇绍(嵇康之子)等人,也全是一干贤臣,顾荣和陆云、陆机两人共称为“洛阳三俊”,为后来东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29 人才和帮手都是成事的必要条件
得天下者,人才是第一位的,有人才辅助,天下才会安定,与洛阳的前几位权臣不同,司马冏手下有很多忠臣良将,比孙秀等人不知要高出多少。当然,有很多人是他老爸司马攸的铁杆粉丝,他们看在偶像面子上才入仕司马冏的,但无所谓,只要甘心辅佐司马冏就行了,有这样一帮猛人,司马冏这个傻帽却不知珍惜,他掌权后开始大兴土木,为了建自己的府邸,拆毁了数百家房屋,活脱脱一拆迁队长,直教洛阳城里天怒人怨。大家看不下去了,再这样下去,不等洛阳被拆成平地,恐怕司马冏就已经身首异处了。孙惠等人轮番劝谏,他们苦苦哀求司马冏以江山社稷为重,被后者直接无视,王豹提醒司马冏时刻留意其余诸王的动静,反被他人诬陷离间司马兄弟关系,司马冏立即杀了王豹。
要造反就得多拉些帮手,在朝廷中掌握大权者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颖、新野王司马歆、长沙王司马乂、范阳王司马虓,共同讨伐司马冏。司马乂上书惠帝,请求废黜司马冏,司马颙同时调张方奔袭洛阳,阵势之大,全国皆闻。司马冏不甘心交出政权,况且即便他下野,司马乂也不会放过他,索性拼了。战事发展很快,很快就兵临城下,攻城战开始了,战火从洛阳城门一直延续到内殿,司马冏甚至令惠帝去阵前督战,百官为了保护皇帝,不惜以肉身替司马衷挡住飞来的弓箭,不久,司马衷面前就堆积了一大群忠臣的尸首,司马冏不是吃素的,他命令军队誓死抵抗,以城内民房为掩体,和张方的大军展开了拉锯战,各部队相互切割,各自为战,整整三个夜晚,洛阳城上空亮如白昼,洛阳城的百年繁华就此付之一炬。
司马冏毕竟不是有作为的治国人才,他仅仅是一个权力的暴发户而已,战争进行了三天三夜,司马冏渐渐不支,终于被张方军打败,司马冏一直撤退到惠帝面前,司马乂随后率军赶到,立即当着惠帝的面杀了司马冏。属下捡起血淋淋的头颅,纵身上马,飞奔出宫门,传示六军。司马乂是武帝司马炎的第六子,惠帝司马衷的弟弟,司马冏为司马攸之子,司马攸和司马炎是亲兄弟,这时一场亲人之间的战争。权力可怕的一面暴露无遗,它可以使兄弟骨肉相残,父子反目成仇。古往今来,那座龙椅一直都是极其凶险之地,上面的血迹从未干过,无数冤魂在龙椅上匆匆更替,然后来到奈何桥,夺过孟婆汤一饮而尽,他们头也不回,为的是忘却兄弟父母的面孔,趁此一醉,逃避那边亲人的痛骂,司马乂成了洛阳城的下一个主人。
洛阳城众多皇室宗亲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西南方的农民起义也没停息过,司马乂接到罗尚的上表,立即派衙博率军增援罗尚,同时任命张微做广汉太守,同时向蜀中进军。可惜这些人里面没一个争气的,衙博在阳沔被李荡(李特之子)击败,与此同时,李特亲自率军打败了罗尚部将张龟,梓潼太守张演见势不妙,独自跑了,衙博也是只身一人逃回关中。至此,梁、益二州全部落入李特兄弟手中,蜀地仅剩罗尚、张微两支晋朝军队,这俩人的日子很不好过。李特仗着儿子多,经常拿他们实战练兵,李雄、李荡兄弟轮番上阵,在一次战役中杀死了张微,罗尚彻底成了孤军。这令他非常头痛,援军恐怕是指望不上了,兵败成了早晚的事。罗尚的头痛病没持续多长时间,因为李特率军又打过来了。这天,李特命令几个儿子合兵一处,攻打成都,罗尚挑选出一万精锐出战,结果被干掉九千,罗尚退进成都,再也不敢轻易出城。
官军在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下屡屡退缩,农民起义军越战越强,第二年春,李特多次连续偷袭罗尚,罗尚每次都打不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