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143部分

逆隋-第143部分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已是大隋开皇三年的五月,就在杨勇获得组建农学院的权力时,前方又传来了好消息,在黄河边,大隋中路行军元帅李晃和杨素两人在黄河渡口击败了沙钵略另一路大军,突厥人死伤数万后仓皇逃走。

    沙钵略听到自己另一路大军死伤如此惨重后,急的吐了数口鲜血昏了过去,剩下的八万突厥大军在他的卫队长安遂迦带领下慌忙撤出长城才没有遭到大隋军队的围歼。

    在阴山北麓,一直昏昏沉沉的沙钵略才清醒过来,马上得到了一个让他暴跳如雷的消息,阿波可汗已先一步与大隋达成协议从凉州撤军,沙钵略痛心之余,猛生一计,他将众特勒、诸伯克召集起来道:“此次惨败,全是阿波叛变投敌的结果,为了严惩败类,必须迅速移军围歼阿波。如此既可为阵亡将士报仇,也可劫彼辎重救我一时之饥。”

    众人都是大喜,早在去年阿波部下抢得盆满钵满时,沙钵略手下的贵族对阿波就大为不满,只是为了再次入侵大隋才勉强联合,出兵时阿波部下虽然过了一个冬天,无论人马皆依靠去年的抢劫养得骠肥体壮,而沙钵略的部下都是衣甲破旧,人马皆瘦,这种不满更是加剧,如今从大隋非但没有抢过物质,反而损失惨重,带来的辎重丢得一点不剩,不从阿波手上抢更待如何。

    “大汗,我们支持你!”

    “大汗,阿波这小子早就该教训了。”

    ……

    众伯克、特勒们一致叫好,眼前救饥活命就是一切,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安遂迦极力反对:“大汗,千万不可,如此一来,我突厥自相残杀,只会白白便宜了大隋,大汗千万要三思啊。”

    对于安遂迦的劝解,众人都是大声嘲笑,一名特勤大声道:“安遂迦,别以为你代替大汗指挥了一下军队就可以指手划脚,阿波已是突厥的叛徒,你为叛徒开脱,莫非与阿波早有勾结?”

    安遂迦死死的望着沙钵略:“大汗,值此突厥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请你务必听取奴才的意见。汉族人有句话: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沙钵略大恼,一脚将安遂迦蹬开:“滚,阿波不听本汗命令,擅自与隋勾结退兵,本可汗若不剿他,又有何威信?出发!”

    漫天的烟尘从阴山北麓滚滚升起,八万大军向阿波的驻地开拔而去,阿波擅自回兵,本来还有点忐忑不安,生怕沙钵略怪罪,只是到知沙钵略连续两次大败之后遂放下心来,如今沙钵略的实力连他都不如,有什么好怕,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沙钵略会偷袭。

    趁着阿波迎接自己时,沙钵略悍然下令对阿波的部众全面攻击,阿波人数虽然比沙钵略多,只是长期在沙钵略积威之下,被这么一攻击,阿波的部下全都蒙了,马上崩溃,阿波只得落荒而逃,他的母亲却落到了沙钵略手中,被沙钵略下令杀死。

    阿波逃出去后,收拾残兵投奔达头,听到沙钵略火并阿波之事,沙钵略的另一个堂弟勒察生怕步了阿波的后尘,也叛离而去,不久,阿波从达头处借得十万精骑杀了回来,以哀兵之势连赢数场,将沙钵略抢去的地盘全部恢复,如此一来,突厥正式分裂成两部,达头与阿波成立西突厥,沙钵略只能称为东突厥。

    突厥的消息传到大隋,无论君臣都是大喜,大隋的这次反击取得空前的成功,一个四十万精骑的大国分裂成二半,其中西突厥还成为自己的盟友,以后不但不用再担心边境被突厥人的劫掠,突厥人反而要对大隋百般讨好。

    杨坚下令停止了这次反击,志得意满的将立功将士召回,并颁下将赏,卫王杨爽增加千户食邑,李充再策勋三转,升为上往国、武阳郡公,拜朔州总管。李彻再策勋二转,升为上大将军。窦荣定晋爵安丰郡公,增邑一千六百户,赐缣万匹,拜右武卫大将军,余勋转授其子为安康郡公,赐缣五千匹。擢史万岁为上仪同、领车骑将军。连李敏也得以授柱国大将军,袭爵广宗公……

    唯有长孙晟没有任何封赏,他依然是五品的车骑将军,这次倒不是杨坚故意对长孙晟不赏,而窦荣定生怕自己先前的失误被皇帝知道,味着良心将长孙晟的功劳抹掉。

    对于长孙晟得不到封赏,史万岁为之愤愤不平,没有长孙晟的计谋,虽然老天降雨,他们能否回来都未可知,更别说让阿波退兵,史万岁拉着长孙晟要找杨勇告状,只是长孙晟却死活不肯,他坚信如今圣君在位,不会埋没了他的功劳,若是找太子,等于是走后门,史万岁只得作罢。

    杨勇现在的精力都放在刚刚成立的农学院,所谓万事开头难,又要选地,又要建房,每天都城里城外两头跑,各级行军元帅报上来的封赏名单中没有长孙晟,杨勇虽然觉得奇怪,却也没有深究。

    现在大隋依然是地多人少,只是关中却例外,天子脚下,向来都是人员集中的地方,新城筑好之后更是又占了一大片土地,农学院占地的面积不能小,少说也得几千亩,如今到哪里才能找到那么大的荒地。

    最终直到在城外十余里处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这里有山有水,只是土地贫瘠,还没有被开垦出来,杨勇完全不在乎土地贫瘠,大隋这样的地方很多,农学院第一个项目就是怎么把低产田改成高产田,刚好拿这里进行试验。

    除了云定兴以前召收的那一百多兵工匠,杨勇并没有向工部要一个人,如今这数千亩荒地中已经搭起了不少木屋,不但是新招来的农户,就是工匠也暂时只能住在这些木屋中,至于瓦屋,则至少要半年之后才能盖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skbshge

第225章 开皇盛世穿牛鼻()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农学院所在之地就一片忙碌,还没完工的木屋前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传来,不远处十余头健壮黄牛正在低头啃食着地上的青草,不时抬头发出一声“哞,哞”的叫声,周围的溪水汩的流过,若不是木屋前全是一片野草,无疑是一片完美的田园风光。

    溪水前面,二十余名汉子正在低声的谈论,这些人都是穿着粗布衣裳,手上长满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干农活之人,他们每人手上都扶着一把木制的耕犁。

    “你说,太子殿下是不是闲着没事?要搞什么农学院研究提高耕种技术,每年春种秋收,这还有什么可研究的。”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低声说道。

    “二蛋子,你闭嘴,太子殿下何等尊贵,要干什么岂是你能议论的。”一声五十余岁的老农喝斥道,虽然眼前这些人都是乡里乡亲,二狗子的话大多数人也同意,只是祸从口出仍是至理名言。

    听到老农的喝斥,议论声马上低了下来,一个个弯腰擦试起耕犁来,将耕犁的尖头越擦越亮,毕竟他们能见到的最大官员以前也不过是县令,太子无疑是离他们太远之人,也远不是他们所能议论的。

    今天是农学院第一次开耕动犁的日子,这些农夫都是云定兴从附近以每日十文钱请来之人,等下太子还要亲自来观看。

    云定兴一身官服,身上还沾了不少泥土,带着数人仔细的查看着要完成的木屋,这一个多月来,他的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从一阶白衣跃居正七品,而且前面还有一个从四品的官职已有一半戴在他的头上。

    “云大人,太子殿下来了。”一名小吏匆匆赶来向云定兴汇报。

    “哦”云定兴连忙从木屋上走出来,抬眼一看,前面刚修整的道路上果然有十余骑正掀起一股烟尘向这边而来,连忙丢下手头事务,恭敬的站到路边。

    杨勇在离云定兴十余步前才减速翻身下马,云定兴连忙迎了上去:“下官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杨勇抬了抬手,看着眼前的荒地和木屋,心中一喜,眼下农学院已经初具形状了,到了明年这里就会成为一片农田,到处是长满绿油油的庄稼,看了看远处十余头黄牛和数十名农户,杨勇兴致勃勃的道:“让他们开始吧。”

    “是。”云定兴向前大声喊道:“太子殿下来了,你们快过来拜见。”

    那些农夫看到十余人骑着高头大马过来时,一个个都忍不住偷偷观看,此时听到是太子都唬的一大跳,脚下战战兢兢起来,半响没有挪动脚步。

    云定兴大怒,他身边的数名小吏气势汹汹的走到那群农夫跟前,手中的鞭子就要抽去:“让你们拜见太子殿下,莫非耳朵聋了。”

    杨勇摇了摇头,向几名小吏喝道:“不用拜见了,让他们做好自己的事。”他前世还是一个小职员时,见了集团老总都不免心中打鼓,自然知道这些农夫心中对自己的惧意。

    “是。”云定兴挥了挥手,几名小吏连忙喝道:“把牛牵过来,开始耕地。”

    听到耕地,这些农夫总算恢复了勇气,两人一组,把不远处正在吃草的大黄牛拉了过来,给它们套上犁头,一人扶犁,一人在前面牵着黄牛,大声吆喝起来,尖尖的犁头插入泥土中,犁出了一道道沟渠。

    杨勇看得大讶:“这耕地还要两人一组么。”杨勇可是记得前世小时候无论是旱地还是水田,都是父亲一人赶着牛耕地。

    云定兴心中苦笑,太子出身显赫,连耕地要两人一组都不知道,连忙解释道:“回殿下,黄牛性犟,必须要一人在前面牵着才能前行。”

    杨勇摇头:“不对,这样太浪费人力了,只要牵着牛鼻子,前面根本不需要人。”说完,杨勇独自向前走进观看。

    “牵牛鼻子?”云定兴被说得糊里糊涂,后面的人怎么能牵到牛鼻子?见到杨勇朝前面走去,连忙拨腿跟在后面。

    看到太子向自己走来,那些农夫都紧张起来,全都停了出来,杨勇走近一瞧,哑然失笑,原来此时的耕牛根本没有穿牛鼻,只是象马一样套笼头,难怪前面要一个人牵着黄牛才肯走路。

    “为什么不给它穿牛鼻?”

    众农夫都是面面相觑,不明白杨勇说什么?杨勇摆了摆手,亲自朝一棵小树走去,选了一根手指粗细大小的枝丫,用随身所带的匕首砍断,截成比牛鼻子稍宽的长度,并在枝丫的一头刻了一道小圈作为拴绳子之用。

    众人都疑惑不解的看着太子,不知太子要干什么,杨勇将丫字形的树枝削好,递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农夫手上:“把它从牛鼻上穿过。”

    那名农夫呆呆的接过,顿时不知所措,一名老农连忙跪了下去,嘴里嘟嘟嚷嚷的道不可,其余人都反应过来,丢掉耕犁,跪成一地,一个个哀求起来。

    对这些农夫来讲,耕牛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如今太子殿下要用这么粗的一根树枝穿到牛鼻子里面去,岂不是要把牛害死。

    杨勇前世在农村时,经常看到过大人怎样穿牛鼻子,基本上就是采取野蛮的办法直接从牛鼻上穿过,事后最多抹点典酒消毒,甚至连典酒也不需要,自然知道穿牛鼻对牛无害,只得开头免不了痛几天而已,痛过之后就完全没事,穿过牛鼻的耕牛,后面的人只要甩一甩绳子,要牛往东它就不敢向西,虽然是不起眼的一根小木棍,却可省下一倍的劳力。

    看着这些农夫一个个哀求,杨勇连忙解释:“你们放心,本宫并不是要害你们的耕牛,只是让你们以后耕地时少用一个人而已。”

    那些农夫哪里肯信,一个个更是磕头不已,杨勇知道对他们解释不通,只得自己走向一头黄牛,拉住缰绳,向几名侍卫道:“把这头牛按住。”

    杨石等人听到杨勇吩咐,不敢怠慢,死死的将黄牛按住,杨勇一手抬起牛头,一手将树丫的一头向牛鼻中插去,刚进去三分之一,一股厚厚的肉膜将树枝挡住,杨勇用力猛的一送,树枝已将牛鼻中间的阻碍刺穿,伴着鲜血从另一头露了出来。

    黄牛在杨勇刺破它鼻吼的一瞬间,哞的一声大叫,差点挣脱开来,不过,被几名侍卫紧紧按住,还是没能摆脱,杨勇将沾着血迹的树枝那头用绳子打了一个死结系住,道:“好了。”示意侍卫可以将手放开

    这头黄牛吭哧吭哧的喘着粗气,睁着血红的眼睛死盯着杨勇,杨石等人都看得暗暗惊心,却是不敢松手,杨石连忙道:“殿下,不如把它杀了吧。”

    一个跪在地上的农夫再也忍不住了,从地上窜了起来,把杨勇身边的侍卫都吓了一大跳,还以为他要袭击太子,连忙抽出兵器,那名农夫却没有理会杨勇,而是抱着耕牛大哭起来。

    几名侍卫却不敢收起兵刀,若是有谁对杨勇产生威胁,无论是牛还是人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用刀格杀。

    杨勇皱了一下眉:“好了,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