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449-灵枢识 >

第30部分

449-灵枢识-第30部分

小说: 449-灵枢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必动。而今则非者。如冲阳、太溪、太冲等脉。当动不动。乃可知其不动者为逆。动者为顺。而其厥逆微甚。 
可以明矣。 

卷四
血络论第三十九
属性:x奇邪x 张云。即缪刺论所论奇病也。在络不在经。行无常苦。故曰奇邪。 
x血络x 志云。血络者。外之络脉、孙脉。见于皮肤之间。血气有所留积。则失其外内出入之机。 
x血少黑x 甲乙。少、作出。是。 
x苍苍者x 甲乙。者上有然字。是。 
x烦悦x 诸本悦作 。此本误。当改。 
x脱气则仆x 张云。气虽盛而血则虚者。若泻其气。则阴阳俱脱。故为仆倒。 
x久则为肿x 志云。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而为肿。盖言血乃水谷之津液所化。若不新饮而出为 
汗者。乃身中之水也。简案、此答上文半为汁者之问也。肿、乃水肿之谓。 
x气先行故肿x 简案、此答上文发针而肿者之问也。肿乃针痕肿起之谓。与上节异义。 
x刺之血出多色不变x 甲乙无血出多色四字。简案、此答上文。而色不变。而烦 者之问也。乃血出 
多三字衍文。 
x故烦闷x 张本。闷、作 。 
x阴阳俱有余x 张云。经络之病。俱有余。 
x相之奈何x 马云。相、视也。 
x血脉者x(止)x各如其度x 甲乙无者字。则而、作刺而。马云。此言视血络之法也。则、侧同。必侧其针。 
以迎而泻之。志云。盛坚横以赤者。血盛于脉中也。上下无常处者。血气之流行也。小者如针。留血之在孙络 
也。大者如筋。留血之在经隧也。数者血脉出入之度数。张云。若失其数。而反其法。则为仆为脱。为虚为肿 
等证。各如刺度以相应也。 
x肉着x 马云。着、着同。张云。肉着者。吸着于针也。针入而热。肉必附之。故紧涩难转而坚不可拔也。 

卷四
阴阳清浊篇第四十
属性:诸本无篇字。马云。阴阳者。阴经阳经也。阴经受清气。阳经受浊气。故名篇。 
x夫一人者x(止)x其合为一耳x 张云。察之一人。亦有乱气。况天下乎。故推于一人。即可以知天 
下。然则人己血气本不一。而不一之理则一也。 
x受谷者浊 受气者清x 马云。凡人身之气。始时受谷气者。六腑也。其腑为浊。继而谷气化为精 
微之气。从上而出。则受此精微之气者。五脏也。其脏为清。张云。人身之气有二。曰清气。曰浊气。浊气者。 
谷气也。故曰受谷者浊。清气者。天气也。故曰受气者清。二者总称真气。刺节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 
与谷气并而充身也。五味篇曰。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是指 
入者为天气。出者为谷气。 
x清者注阴x(止)x命曰乱气x 甲乙作清而浊者。下行于胃。是。张云。喉主天气。故天之清气。自 
喉而注阴。阴者止藏也。咽主地气。故谷之浊气。自咽而注阳。阳者六腑也。浊之清者。自内而出。故上行。 
清之浊者。自外而入。故下行。 
一上一下。气必交并。二者相合。而一有不正则乱气出乎其中矣。汪云。本经俱言阳清阴浊。此言阴清阳浊者。 
盖以脏阴而腑阳。脏清而腑浊也。 
x浊者有清 清者有浊x 甲乙二者当作中。 
x气之大别x(止)x内精于海x 张云。大别言大概之分别也。上文以天气谷气厘清浊。而此言清中之浊。浊 
中之清。其所行复有不同也。清者上升。故注于肺。浊者下降。故走于胃。然而浊中有清。故胃之清气。上出 
于口。以通呼吸津液。清中有浊。故肺之浊气。下注于经。以为血脉营卫。而其积气之所。乃在气海间也。上 
气海在膻中。下气海在丹田。 
x何太阳浊甚乎x 诸本无太字。甲乙。浊、作独。 
x手太阳x(止)x独受其浊x 张云。手太阳小肠也。小肠居胃之下。承受胃中水谷。清浊未分。秽污所出。 
虽诸阳皆浊。而此其浊之浊者也。故曰。独受阳之浊。手太阴肺也。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为清气之所注。虽 
诸阴皆清。而此其清之清者也。故曰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此即上文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 
下注于经之义。足太阴脾也。胃司受纳水谷。而脾受其气以为运化。所以独受其浊。而为清中之浊也。志云。 
空窍者。皮毛之汗空也。手太阴主周身之气。走手空窍。以司呼吸开阖。应天之道也。小肠受盛糟粕。济泌别 
汁。化而为赤。下行于十二经脉。应地之道也。脾为仓廪之官。主输运胃腑水谷之精汁。故诸阴皆清。而足太 
阴独受其浊。 
x清者其气滑x(止)x调之也x 张云。此又以针下之气。言清浊阴阳也。清者气滑。针利于速。浊者气涩。 
针利于迟。阴者在里。故宜深而留之。阳者在表。故宜浅而疾之。其或清中有浊。浊中有清。乃为清浊相干。 
当察其孰微孰甚。而酌 
其数以调之也。志云。以数调之。与逆顺篇之无失常数同义。简案、逆顺肥瘦篇曰。血浊气涩者。深而留之。 
血清气滑者。浅而疾之。与本节之义不同。马张以表里解之。似牵强焉。岂本节阴阳字互误耶。 

卷四
阴阳系日月篇第四十一
属性:诸本无篇字。马云。日者即历书之十日也。月者即历书之一月也。天与人之阴阳和合。而足经应月。手 
经应日。故名篇。 
x腰以上为天x(止)x故在上者为阳x 张云。日为阳精。故日主火。月为阴精。故月生于水。日为阳。 
阳数五。五者中数之奇也。二五为十。故旬有十日。而纪日者。所以作十干也。月为阴。阴数六。六者中数之 
偶也。二六一十二。故岁有十二月。而纪月者。所以作十二支也。共合于人。则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手 
在腰之上。故属阳。而左右共十指。所以应十日也。足在腰之下。故属阴。而左右共十二经。所以应十二月也。 
x寅者正月之生阳也x(止)x故曰厥阴x 张云。此言十二支为阴。足亦为阴。故足经以应十二月也。然一 
岁之中。又以上半年为阳。故合于足之六阳。下半年为阴。故合于足之六阴。人之两足。亦有阴阳之分。则左 
为阳。右为阴。以上下半年之阴阳。而合于人之两足。则正二三为阳中之阳。阳之进也。故正月谓之生阳。阳 
先于左而后于右。故正月主左足之少阳。二月主左足之太阳。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四五六为阳中之阴。阳渐退。 
阴渐生也。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五月主右足之太阳。六月主右足之少阳。然则一岁之阳。会于上半年之辰巳 
二月。是为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阳明者。言阳盛之极也。七八九为阴中之阴。阴之进也。故七月谓之生阴。 
阴先于右 
而后于左。故七月主右足之少阴。八月主右足之太阴。九月主右足之厥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阴中之 
阳。阴渐退。阳渐生也。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然则一岁之阴会 
于一半年之戌亥两月。是为两阴交尽。故曰厥阴。厥者尽也。(案原见王冰阴阳离合注)阴极于是也。此总计 
一岁阴阳之盛衰。故正与六合。二与五合。三与四合。而阳明合于前也。七与十二合。八与十一合。九与十合。 
而厥阴合于后也。非如六气。厥阴主风木。阳明主燥金者之谓。志云。脉解篇曰。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厥 
阴者辰也。阳明者午也。少阳者申也。少阴者戌也。太阴者子也。而本篇又以寅末主少阳。卯午主太阳。辰巳 
主阳明。申丑主少阴。酉子主太阴。戌亥主厥阴。经脉别论。以肝木主春。心火主夏。脾土主长夏。肺金主秋。 
肾水主冬。木火土金水。此后天之五行也。 
x甲主左手之少阳x(止)x壬生左手之太阴x 张云。此言十干为阳。手亦为阳。故手经以应十日也。十日 
之中。主前者水火土为阳。居后者金水为阴。阳以应阳经。阴以应阴经。亦如足之与月也。故甲主左手之少阳。 
乙主左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己主右手之少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丁主右手之阳明。十干之火。在于丙 
丁。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也。自己以后。则庚辛壬癸。俱金水为阴。故庚主右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 
癸主左手之少阴。壬主左手主太阴。第足言厥阴。而手不言者。盖足以岁言。岁气有六。手以旬言。旬惟五行 
而已。且手厥阴者。心包络也。其脏附心。故不言耳。 
x故足之阳者x(止)x腰以下者为阴x 张云。此即两仪四象之道。阴中无太阳。阳中无太阴。故足为阴。 
而阴中之阳。惟 
少阳耳。阴中之阴。惟太阴也。手为阳。阳中之阴。惟少阴耳。阳中之阳。则太阳耳。故以腰之上下分阴阳。 
而手配十干。足配十二支。而三阴三阳。各有所属焉。可见腰以上者。阳中亦有阴。腰以下者。阴中亦有阳也。 
x其于五脏也x(止)x肾为阴中之太阴x 张云。五脏以心肺为阳。故居膈上而属手经。肝脾肾为阴。故 
居膈下而属足经。然阴阳之中。又有阴阳之分。亦如上节手足之义。故金匮真言论曰。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 
阴肺也。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义与此同。 
x正月二月x(止)x无刺左足之阴x 张云。人气所在。不可以刺。恐伤其王气也。按、本篇但言人气在 
足之刺忌。而不言手者。盖言足之十二支。则手之十干可类推矣。故甲乙丙在左手之少阳太阳阳明。己戊丁在 
右手之少阳太阳阳明。庚辛在右手之少阴太阴。癸壬在左手之少阴太阴。皆不可以刺也。 
x此天地之阴阳也x(止)x此之谓也x 张云。天地之阴阳。言变化之多也。夫干支手足者。分上下也。 
左右少太者。辨盛衰也。今甲为天下之首。故当主左手之少阳。非四时五行之次。厥阴风水之列也。且夫阴阳 
之道。有名无形。可以十、可以百、可以千、可以万。左右逢源。无非其道。故不可以执一论之。马云。按数 
之可十四句。又见素问阴阳离合论。五营运大论。朱济公有名无形者。以无形而合有形也。 

卷四
病传篇第四十二
属性:马云。篇内大气入脏。先发于何脏。何日传何脏。即素问病传论之所谓病传也。故以病传名篇。然素问 
以论标本病传为一篇。本经以病本论标本。以病传论病之所传。分为二篇。 
x导引行气x 简案、巢源有虾蟆行气。 
x乔摩x 甲乙作按摩。马云。乔、跷同。 
x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x 甲乙无之字。简案、据甲乙药下句。义尤明显。 
x诸方者x(止)x万物毕者也x 张云。谓当因人所宜以施治。是众人各有其方也。人得其一。则万变之道 
可毕矣。移精变气论曰。治之极于一。即此谓也。 
xHT 移之过x 马云。大抵内经谓病为有过。 
x其如且醒x 诸本且、作日。此字误。当改。下同。甲乙作旦亦通。 
x彼而服之x 马云。果能佩而服之。则神自生。而与道俱成。 
x可着于竹帛 不可传于子孙x 马云。可着于竹帛。传之天下后世。盖上达必由心悟。可以待其人而 
后行也。虽子孙亦不可传之。犹梓匠轮舆。能使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故父不得以私诸子也。张云。昭乎如醒。 
道之明也。窘乎如瞑。察之难也。着之竹帛。则泽及于人。传之子孙。则道私于己。故不可也。 
x 乎x 诸本作喑乎。此字误。当改。 
x折毛发理x 志云。毛发折而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而入于腠理。是以正气横倾。 
x血脉传溜x 甲乙。溜、作留。志云。传流于血脉而入脏。则伤神。 
x大气入脏 腹痛下淫x 马云。大邪入脏。而腹痛下传。诚有易死难生者。张云。大气、大邪之气也。 
凡邪之中人。喑乎其无声。不可得而闻也。漠乎其无形。不可得而见也。至其绝则为折毛发理。正气横倾等证。 
故有死无生也。 
x病先发于心x(止)x夏日中x 张云。病发于心而得于肺。火 
乘金也。三日而金复乘木。故传之肝也。五日而木复乘土。故传之脾也。再三日而邪气不退。其甚则死冬月夜 
半。水王之极也。夏月日中。火王之极也。心火畏水。故冬则死于夜半。阳邪亢极。故夏则死于日中。盖衰极 
亦死。盛极亦死。有所偏胜。则有所偏绝也。五行之气。无不皆然。下文之义。皆仿此。马云。素问标本病传 
论言病。本篇言脏。其实病即脏之病也。 
x病先发于肺x(止)x夏日出x 张云。自肺而肝。自肝而脾。皆传所胜也。自脾而胃。表里相传也。肺邪 
王于申酉。故冬则死于日入。金气绝于寅卯。故夏则死于日出。杨元如云。按止言冬夏而不言春秋者。四时之 
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