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 >

第27部分

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第27部分

小说: 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尊瑜伽(本尊法)是一种金刚乘修观的基础方法,修观者将自己完全认同为修观之本尊。在做本尊生起次第的阶段,修观者透过观想、凝神、持咒、祈请及保持某种姿势等,来产生认同本尊与达成和本尊合而为一的经验。
  与上师合而为一,意谓着真正超越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执,意即一个人了解到他从不曾与绝对的存在分离过,事实上并没有一个实存者被融入了,而且也无外物去融入。毗图仓波,梵文称作是普贤王如来,他的部落就是每个人内在本然完整且完美的佛性。
  有一次,第一世蒋贡康楚在黎明时得到一个正观。
  他看见他的良师益友文殊祜王蒋扬钦哲旺波坐在一座庄严的半透明寺庙里,寺庙放射出辉煌灿烂的光芒。钦哲的肉身又好像是由闪烁发亮的彩虹旋光所形成的。
  虔诚的康楚看到这奇观非常激动,一再顶礼,同时诵念皈依祈请文,发菩提心,七支供养,然后求法。整座宇宙坛城仿佛排列在钦哲心中那寂静一点的四周,而心中有一个光芒四射的莲花座,莲花生大师就端坐在上面。
  原来,这是钦哲仁波切修习本尊相应法的生起次第,化为本尊,然后传授给康楚密续灌顶。当他把盛满甘露闪闪发光的圣杯放在康楚头上时,康楚的心中顿时充满了难以言表的喜悦。
  这时,钦哲旺波的心中化现出一块完美的水晶——灿烂、光亮、辉煌、纯净无瑕而透明。他将透明的水晶变换角度,把它惊人的多彩光芒展示给康楚看。然后,钦哲说:
  万物本来纯净圆满,
  清澈且透明,
  仿佛此水晶一般。
  如同水晶灿烂之光明,
  任何化现在眼前的色相
  均为永远任运存在之净光,
  无碍创造所示现——
  借着光明我们看见
  并被看见。
  在虚幻、变化不定的自我显现中,
  内、外,自、他,有何差别?
  此遍一切处,本自存在者,
  具足开阔、自在、无染、空与无碍;
  其本性晶莹剔透。
  透视万象而无念,
  保持无惑,
  永远自在而安适。
  此时,蒋贡康楚毛发竖立,他清晰地觉察到无生究竟的本性——那本具的佛性——仿佛具有了辉煌神奇不断变幻的姿态。
  最后,钦哲仁波切的幻身融化了,融入灿烂光芒中,像彩虹般消失于虚空。当蒋贡康楚恢复知觉时,天已大亮了。
  从此,这两位大师不曾再被分离的幻相所欺骗,他们一起登上了普贤王如来净土的法座——实证本具的佛性。

  超越法规
  堪布冈夏是已圆寂的秋扬创巴仁波切的根本上师之一。他来自一个密续瑜伽的家庭。在一张稀有而珍贵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位令人尊敬且具狂智的大师,他的脸现忿怒相且手持普巴杵。普巴杆是法会仪式中常用的剑,用来降服诸魔以及分隔二元之动脉;只是在这张照片里,堪布冈夏是持着普巴杵指向自己的心脏。
  冈夏是一个精力旺盛的顽皮小男孩。幼年时他被送到康地他舅父的寺庙里去学习自律。舅父是一位是很善于教育孩子的堪布,可是也拿他毫无办法。
  一个大雪的冬日,几只小鸟落在一小片还没被雪覆盖的土地上,啄着撒在那里做供养的种子。冈夏当时才5岁,他捡起一块石板,扔向那些鸟儿身上。
  舅父正好看见了。“你为什么杀那些可怜的小鸟?”他舅父大叫,“难道我没教过你不许杀生吗?你会喜欢有个巨人扔一座大山在你身上吗?”
  男孩抗议道:“我没有杀生啊,那些饥饿的小鸟太冷了,那块石板搁在周围凸出的地方,就像一座屋顶一样,可以保护它们。”
  舅父不听,掴了他一个耳光,并把他拖过去看他淘气的结果。当那位威严的老堪布弯腰移开石头时,那些叽叽喳喳快活叫着的鸟儿都飞到天空去了,所有的种子也都不见了。从那时起,舅父终于知道冈夏的确不同凡响,于是就再也不管他,因为这男孩不是世俗的法规所能规范的。

  自我牺牲
  杜拉吉美格桑是龙钦心髓传承中一位伟大的大圆满大师。身为第一世多珠千仁波切的弟子,杜拉自己也有多位弟子。他到各地去旅行,在西藏的东北部及蒙古地区教授玛哈阿底大圆满。
  杜拉和两个弟子走过中国西部的一个城镇时,遇见一大群人,围观着一个正要被处以极刑的小偷。他跨坐在一匹金属铸成的马匹铁鞍上,马腹内正用火加热。那匹马居然是经过专门设计,用来刑拷受害者的火炉!
  那个惊恐的罪犯惨叫求救,乞求悲悯,但围观群众只是笑骂着他的罪行。出于一种无法忍受的慈悲心,杜拉站了出来。他对群众“坦承”自己是真正的小偷,那个犯人应该被释放。
  残忍的群众立刻砍断了那被判有罪的小偷的束缚,而将杜拉捉起来,捆绑在铁鞍上。然后他们狂笑着点起火,铸铁马镫立即变得火红炙烫。那位超凡人圣的瑜伽士笔直坐着,凝视苍穹,无声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杜拉的两个同伴亲睹了这幕惨剧,充满敬畏。经过他们第一手的叙述,各地的修行者们都知道了那位上师怎样牺牲自己来解脱他人的苦难——正如同佛陀本身所做过的那样:在他前生的某一世,在尼泊尔那摩布达的地方,他曾舍身去喂一头饥饿的母虎和它的孩子。

  堪布蒙谢
  阿底峡是西藏佛教后弘期的第一位大师。在阿底峡临终时,弟子们向他请求最后的开示,好在师傅去世后依嘱修行。弟子们将师傅日常所传授的修行法门一一陈说,师傅却将之逐个否定。“那么,干什么呢?”当弟子们最后问出这个问题时,阿底峡回答说:“且第诺统。”“且第诺统”是佛教里一个重要的口诀,意思是说:“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让心远离五欲即可。”
  堪布蒙谢是那位无以伦比的堪布那聪的弟子。他在噶朵寺20多年中研读了上座部(小乘)和大乘完整的教法,包括所有的经典和密续。之后,他广泛地修习金刚乘密法。在接受上师完整口传的同时,他自己也教学3年。然后他独自到山里修习秘密的口传达10年之久。当他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展时,经由大圆满修行次第,他获得成就的征兆,正如经文上所描述的那样。
  堪布蒙谢曾被逮捕入狱,当时的判决是终身监禁。被监禁几年后,他开始在夜间秘密地教500个犯人,他们都成为他的信徒。他教他们所有他记忆里学过的,包括年轻时背诵的几十部长经和大论。那段时期,所有的犯人都处于饥寒、困苦的境况之中,堪布蒙谢仁波切堪布也不例外。虽身处困境,堪布却时刻不忘修持。“特别是被关进黑牢,这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是最好的闭关房。我还得感谢监狱管理人员。”这句话是后来堪布给弟子们传法的时候所讲的。在狱中修持大圆满法界心要,堪布证得了乐与苦、净与不净无二无别。在狱中,有的犯人由于疲劳过度和饥寒难耐而夭亡;有的由于饥饿寒冷至极,放声痛哭,呻吟求救。面对如此痛苦的人们,堪布慈悲地把自己的那份囚食分给他们,自己几十天不吃不喝。
  堪布在监狱里经常进行秘密荟供。荟供的每天傍晚,护法、空行把荟供供品送到监狱里。从此,堪布不用饮食也使身体越来越好。监狱里其他人也尝到了一种很特别的美味,没有了饥饿、痛苦的感觉。同狱人和狱卒都感到上师的成就非同一般,因而开始生起了恭敬心和净信心,想方设法前来求法。在和那些信众囚禁在一起的15年中,他们以卫兵无法认出的方法小心谨慎地修行。根据阿底瑜伽的速修内道,那500名弟子中有许多都显出真正精神成就的迹象。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同狱中有一位汉族老人,他原是地主,因为家破人亡,自己又深受牢狱之苦,于是毅然放下了一切世俗之缘,具足了出离心及对堪布的净信心,在堪布面前求得了大圆满法界心要的密诀,从此一心精进修持,直至圆寂,成就了虹化身真果。
  经过了22年狱中生活,终于真相大白,堪布蒙谢得以返回故乡果洛,居住在尼科河上游一个仅容一人的小帐篷里,给有缘弟子们教授共同显密经论并传授不共同大圆满法界心要密诀。为了更好地弘扬、教证佛法,使更多的有缘弟子得闻佛法,堪布决定建一座寺院。通过化缘募捐,堪布建立了红科寺大殿,命名为吉祥法轮洲,接着还建起了讲修院。堪布蒙谢的事业功德圆满无碍,美名远播。然而有些对宗派执有偏见的人,想方设法地对堪布进行诽谤、攻击、损害。那时有一种诅咒邪术,它是通过把诅咒物压在泥土里,并修持诅咒邪术仪轨,伤害他们要攻击的对象。当时,在达日红土和桑赤二地,堪布蒙谢仁波切在定中发现了别人针对他的诅咒物,于是通过修持金刚橛仪轨以遮止诅咒。当要挖掘诅咒物的时候,空中雷电交加,邪魔力量很大,可由于堪布所作的一切事业功德都是如理如法而行的佛法行为,所以再凶的邪魔也伤害不了他一根毫毛。堪布自始至终安然无事。
  一次,堪布为瓦须·曲雄贡一家修诵长寿佛仪轨时,颅器里的长寿甘露沸腾起来。在场的僧众亲眼目睹,都为堪布修持的成就而叹服。
  正当堪布蒙谢仁波切堪布准备入定,把色身摄回法界之时,以旦巴达吉、阿克吉尔可为首的诸弟子,忍不住心中悲痛,跪在堪布面前哭着说:“祈求堪布常住世,常传法。”在一片哭叫声中,有一位弟子叫道:“如果上师真的要走,就把我们也带走吧!”看到弟子们如此痛苦和虔诚地祈请、哭叫,堪布大发慈悲,答应大家的祈求,决定再住世一段时间。当天晚上,护法神阿噶扎得、罗睺罗及丹金多杰勒巴也求堪布住世,并答应给堪布呈寿。在如此吉祥的因缘中,上师加持自己寿命,多住世了近一年时间。那时候,堪布的右手大拇指自然显出“噶”字,左手大拇指自然显出“阿”字。经典中记载道:“有阿字标记者,是前世修了佛语,至少两世可得语金刚成就。”
  有一天,两只像鸽子般大小、羽毛很美丽的鸟飞到堪布身边,几天不走。堪布说:“这是新母鸟。”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空行母显鸟相来迎接堪布。
  在他要示寂的那一天,他告诉大家除了佛、法、僧,没有其他的皈依处,然后他退回他的房间。透过门板,每个人都听到密咒种子字“呸”的大喝声。打开门,他们看到堪布的尸体以禅坐的姿势笔直坐着。没有一点疾病,他选择离开这个苦难的娑婆世界。每个人都明白他已清楚地趣入法身,那无生、究竟存在的本质。圆寂后,空中响起了法乐声,出现了奇特的云彩网。堪布蒙谢的身体保持禅定的姿势几乎两个星期,心头仍有热度而且皮肤呈现光亮、半透明的光泽。当他死亡净光禅定结束后,就从座位塌落。然后弟子们将他火化,骨灰中留下许多舍利子。这些现象是圆满成就的外征象。此时,当地出现了响声,天空发出白光,无云的空中遍满了彩虹、明点、小明点等。因此,远方的弟子也知道上师圆寂了。
  “他们的思想不似凡夫,”纽修堪布强调,“只是外表像凡夫,事实上,他们都是活佛。”

 

 

 第四篇 无名而伟大的成就者们
  在藏区,生命的主要目标就是心灵修持,男人、女人、少年、老者、牧人、农夫和商贾等一般百姓也是一样,日常世俗活动无论有多么重要,当和深刻的心灵渴望相比较时,都会被视为次要。

内在生命的旅程
  我们经常被过去产的回忆所骚扰或被未来的期望所牵引,却于当下毫无觉醒。本章的故事则告诉了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切。

  一位游吟诗人的痊愈
  文殊师利是智慧本尊。观世音菩萨则是慈悲本尊。这并不是说文殊菩萨不晓慈悲,抑或观音菩萨没有智慧。事实上,无论文殊菩萨还是观音菩萨,同样都拥有无比的智慧与慈悲。两位圣本尊的表法不同,只是其度生的方便罢了。
  很久以前,一位著名的游吟诗人名叫金刚天,他观修文殊菩萨,亲证事物的究竟本性。有一次他独自前往尼泊尔朝山,路上遇见一位女瑜伽士。金刚天觉得这位女瑜伽士的密续修行是不正宗的,又荒谬又费解,于是就做了一首歌来嘲弄她。 
  女瑜伽士生气了,暗暗诅咒这位诗人,施邪法来伤害他。不久,金刚天染上了麻风病。
  金刚天只好向他的守护本尊文殊菩萨求救。文殊菩萨现身告诉他,假使他能每天写一篇传统诗偈来赞颂观世音菩萨,写上108天 (和他念珠上的珠子一样多),大悲观世音就会治好他的病。
  金刚天听从了菩萨,从此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